书城成功励志投桃报李传递阳光:懂得感恩
48888500000010

第10章 学会尊重(2)

1.关键在你的态度

一定要记住:表达你的感激不是什么表面文章,而是你真的需要感激。这种感激应当是来自你的内心的。所以,你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的时候,一定要真诚。握住对方的手,真正发自内心的一句“谢谢”,也许远比你长篇大论的展示语言技巧的演讲更能让人感动。

2.表达要自然

表达你的感激之情的时候,一定要是你的话清晰而自然,不要吞吞吐吐,含糊其辞,那样会给对方做作的感觉。你需要表达你的感激的时候,一定是别人做了对你有帮助的事,你是受益者,所以你的感情应当是充满快乐的。

3.直视对方

专家说,在互相注视的时候,交流通常比较容易进行。所以,表达你的感激的时候,最好是专注的注视着对方,这样你的话才显得是出于真心的,你的感情才显得真挚。

4.小技巧:引用对方的名字

在感谢的时候,不要忘记对方的名字。“谢谢你!”和“谢谢你,老王!”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你们并不是太熟悉的时候。

当我们在说“谢谢”的时候,记住我们吐出的不仅仅是“谢谢”这两个汉字,更代表了我们的真诚,代表了我们对帮助我们的人的感激,所展现的是我们的友好,是我们良好的品格,对别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与人玫瑰手留香!

学会理解他人

一、学会理解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被围困在陈、蔡一带,连续七天没有食物可吃。弟子们被饿了这么多天,一个个面黄肌瘦的。有些弟子这时候心里就有些忧虑了:再这样下去,恐怕是会饿死的呀。此时的孔子虽然和弟子们一样被饿了七天,但仍然每天坚持学习,弦歌不绝,没有一丝一毫的埋怨,也看不出有什么担忧。子贡见师兄弟们被饿得实在难以忍受了,就冒险突出重围,用自己身上仅有的财物,到外面换了一点米回来,希望给大家充饥。

可是,人数众多,换回的米却是很有限的。颜回和子路找了一口大大的锅,在一间破屋子里,为大家煮稀粥。

一会儿,子路有事离开了,剩颜回一人盯着。恰巧这时子贡从旁边经过,一扭头,正好看到颜回拿着一把小勺往嘴里送粥喝呢。子贡看了心里便有些不高兴,但他并没有走进破屋,去质问颜回,而是来到了老师孔子的房间。

子贡向老师行礼后,问孔子:“老师,有爱心,有气节的人在遇到困难,面临穷苦的环境时,会改变气节吗?孔子立刻回答道:“如果在穷困的时候,就改变了气节,那怎么还能算是有爱心,有气节呢? ”子贡接着又问孔子:“像颜回这样的人,该不会改变他的气节吧?”孔子非常明确地回答:“当然不会。”这时候,子贡便将看到颜回偷吃粥的事,告诉了孔子。

孔子听了,并没有显出很惊讶的样子,他说:“我相信颜回的人品已经很久了,虽然你这么说,但我还是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就怀疑他。可能其中有什么缘故吧,你不要讲了,我先问问他。”

于是,孔子便让人把颜回叫来了,对他说:“前几天,我做梦,梦到了自己的祖先,想必是要保佑我们的吧?你的粥做好了之后,我准备先祭祀祖先。”

颜回听了,马上恭恭敬敬地对孔子说:“老师,这个粥已经不能用来祭祀先祖了。”孔子一听,问:“这是为什么呢?”颜回回答说:“我刚才在煮粥的时候,粥的热气散到了屋顶,屋顶被熏后,掉下来一小块黑色的尘土掉到粥里。它在粥里,就不干净了,我就用勺子舀起来,想要把它倒掉,但又觉得很可惜,于是便吃了它。吃过的粥再来祭祀先祖,是不恭敬的啊!”

孔子听后一笑,说:“原来是这样,如果是我,那我也一样会吃了它的。”

颜回退出老师的房间后,孔子回头对着几位在场的弟子们说:“我对颜回的信任,是不用等到今天才来证实的。”几位弟子由此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非常信服。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说的是:“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告诉我们,人们总是抱怨自己如何不被理解,不能得到别人的重视,甚至埋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心意,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真正了解别人吗?真的关心过别人吗?我们常常执著于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能自拔,更多的是沉迷在自己不良的情绪中觉得世界天昏地暗,就像双眼被一片树叶遮住了,看不见整座森林的广袤,看不见太阳明亮的光辉,其实每个人可能有自己的苦衷,有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取舍的标准,我们又何必太在意何必太执著呢?

二、有付出才有回报

让别人了解我们,那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古人说,欲人爱己,必先爱人。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有的一切都在于我们的作为,我们愿意敞开心扉去接纳别人,久而久之,我们也会被别人所接受。打开心灵的窗户,让它每天都出满阳光。让鲜花的清香永远在心灵里徘徊流淌,让虫鸣鸟唱弥漫在每个角落。

孔子还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首先要认识自己而后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只一味要求别人知道了解自己,而忽视别人的存在,这样的认识自私自利的,在生活中,个体不可能完全孤立地存在,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是没有多大作为的,我们随时随地会与别人发生关联,那么交往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去了解别人,而不是事事以自己为圆心,盲目自大,不为人知便自哀自怜... ...

相互信任、相互团结、相互支持。“理解万岁”,不无道理。要理解人,就要找到“开”人的钥匙。

1.辩证观察。

理解一个人,总要从观察开始。观察人和观察世间一切事物一样,都有一个方法论问题。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和方法看人,还是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人,结果截然不同。在如何看人的问题上,要大力提倡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首先,看人要有全面的观点,也就是说对人要坚持一分为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各种局限,人不可能没有缺点、没有毛病。怕就怕当领导的只盯着人的缺点和毛病,甚至拿着放大镜专挑缺点和毛病,以至把人的优点和长处都掩盖了、缩小了。人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往往是相对的,有些还可能是伴生的。这头长了那头短,这头短了那头长,有时长是短的原因,短是长的结果。就拿对干部的评价来说,我们不时会看到这样的情况,那些敢想敢干的同志,往往会得到“主观、急躁”的评语,而那些老实、稳重的同志,往往又会得到“不够大胆”的评语。如果不注意看他们的优点,一味渲染他们的缺点,即使他们把缺点改掉了,但可能同时也把优点改没了。一分为二不是对半分,给一个人下结论是定性的东西,但事前应通过全面观察作合乎实际的定量分析,看看是七三开,还是三七开,如果把握不准优缺点的分量,就不可能准确地、全面地理解一个人,就容易把人的优点贬低了、抹煞了。同志之间,如果先看优点、多看优点,就容易取得相互间的理解。其次,看人要有历史的观点,不要只看一时一事,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有些人喜欢揪住别人一时犯过的错误、办过的错事不放,这样做,会伤害人,历史地看人,才能真正理解人,弄清楚说了错话、办了错事的人,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一棍子把人打死。看人要有发展的观点,而不是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把人看死。人的思想有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人的认识有一个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人的才干也有一个通过实践不断增长的过程,总之,要想理解人,就要把人的成长看作一个过程。人的能力、人的积极因素,不一定是显露无遗的,有许多可贵的东西往往是潜在的、不易发觉的,王维就曾经讲过:“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就是说可贵的东西开始不易察觉,一旦显露出来却会让人惊叹。懂得这一点,对于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人大有益处。要知道,许多人对理解的渴求,就在于别人不但看到他的今天,而且看到他的明天,知道他是变化的,是可以发展的。

2.坦诚相见

襟怀坦白、诚恳待人,是人们相互理解的基本条件,西汉时期,有一个著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 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李广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李广箭法很好,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细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大石头。不仅箭头深深射入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入石头中去了。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想再试一试,就往后退了几步,张弓搭箭,用力向石头射去。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去,有的箭头破碎了,有的箭杆折断了,而大石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

人们对这件事情感到很惊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请教学者扬雄。扬雄回答说:“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这一成语也便由此流传下来。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正是刘备的真诚打动了诸葛亮,而刘备的真诚也换来了诸葛亮的真诚与忠心!

一个城府很深的人,别人怎么会对他袒露心迹?一个言行虚伪的人,别人怎么敢对他无所保留?你要理解别人、了解别人的真实思想,你本身就要有比较高的透明度,讲真话、讲实话、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更不背后整人,不使人对你心存戒备。“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种虚伪庸俗的做派,是相互理解的大敌。现在社会人们越来越善于伪装自己,不也表露真实的自己,在人前总是戴着一副面具,人和人之前仿佛有一座墙,一条沟,这样又怎能让别人理解,怎么能理解别人呢。

3.设身处地

要理解别人,就必须懂得将心比心、也就是我说的推己及人,这个成语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春秋时,有年冬天,齐国下大雪,连着三天三夜还没停。齐景公披件狐腋皮袍,坐在厅堂欣赏雪景,觉得景致新奇,心中盼望再多下几天,则更漂亮。晏子走近,若有所思的望着翩翩下降的白絮。景公说:“下了三天雪,一点都不冷,倒是春暖的时候啦!”   晏子看景公皮袍裹得紧紧的,又在室内,就有意的追问:“真的不冷吗?”景公点点头。晏子知景公没了解他的意思,就直爽的说:“我听闻古之贤君:自己吃饱了要去想想还有人饿着;自己穿暖了还有人冻着;自己安逸了还有人累着。可是,你怎么都不去想想别人啊!”景公被晏子说得一句话也答不出来。慈悲为怀的人,总是会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别人的切身感受, 总是会“推己及人”的为别人着想。

设身处地,善于换个角度包括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待别人的言行,以求得客观、公道的评价,而不是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草率地对别人的行为作出评判。在这方面,古人曾有很出色的表现,鲍叔牙推荐管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史记·管晏列传》中有管仲自己的一段话:“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与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对鲍叔牙的由衷折服可谓溢于言表,鲍叔牙没有因为他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全盘否定”他,而是设身处地给予他难能可贵的理解,观其大节、容人之疵,最终把他推荐给齐桓公为相,使之终成霸业。这段故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也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4.从善如流

从善如流的意思是指采纳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畅快而自然。比喻乐于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出自《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