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宝宝心理学·宝宝每一天:0-1岁宝宝不哭
48829500000019

第19章 8月龄(2)

说话之前,手语先行——人际交往

宝宝虽然还不能用语言表达,但实际上他已经能够听懂很多话了,熟悉的人的称呼都记住了,还认识了不少身边的东西,但是说话的能力还在发展中。能清楚地说话,不仅仅依赖理解能力,还受到嘴唇、牙齿和舌头发育的限制。

设计手语表达

妈妈在带宝宝的过程中,会从其他宝或者带宝宝的老人那里学到一些简单的势,不妨用在自家宝宝身上,以增强母子的沟通。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不要:握着宝宝的手,做出摇摆的动作

再见:将宝宝的小手举起,不断挥动。

谢谢:帮助宝宝将两手握拳对起,然不断上下摇动。

我爱你:一手指着对方,一手捂在左胸口

安静:用食指指向嘴巴(但不接触)然后发出“嘘”的声音。

拟定情景:爸爸,再见!

时间:晨起后

地点:家里

人物:宝宝、妈妈、爸爸

(晨起,妈妈给宝宝把了尿后,抱着宝宝跟在爸爸身后,边说话边转悠;爸爸收拾好了准备出门。)

妈妈:(抱着宝宝跟到门口。)宝宝,爸爸要上班去了,跟爸爸摆手再见。

宝宝:(看着爸爸笑,用手抓爸爸的衣服。)嗒嗒嗒。

爸爸:(转身看着宝宝的眼睛,亲亲宝宝的脸颊,笑着,举起手摆一摆。)宝宝,再见啦!

妈妈:(抬起宝宝的手臂,扶着宝宝的手腕,摆摆手。)爸爸,再见!

宝宝:(咯咯笑。)

爸爸:(转身离去,关门。)

(每天如此。)

(一段时间以后,宝宝就学会在爸爸出门时使用这个手势了。)

完全不认生,要提高警惕——心理发育

宝宝半岁以后,开始拒绝陌生人,这是发育的必经阶段。但是,也有的宝宝会完全不认生,这样的宝宝比较好带,因为谁带都可以。儿童心理学家提醒:如果宝宝一点都不知道认生的话,需要认真找一找原因了。

可能是依恋关系出现问题

完全不认生,可能是比特别认生更为严重的问题。谁都可以抱的宝宝,说明他和母亲没有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也就是说,宝宝有可能出现了婴幼儿时期最让人头疼的状况,那就是“依恋障碍”。

正常情况下,宝宝最喜欢妈妈,也最愿意让妈妈抱,对其他人则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如果宝宝完全不认生,可能是因为宝宝不信任社会,对身边的其他人没有任何感觉。因此,妈妈应该反思母子依恋关系是否存在问题。

智力水平低的宝宝完全不认生

在不认生的宝宝当中,有一些是患自闭症的宝宝,由于自闭症,不能正常形成与妈妈的互动,也无法正常认识世界。因为严重缺乏社会性,对其他人的认识不足,宝宝就不知道认生。另外,智力水平低下的宝宝脑部发育迟缓,尚未达到自然区分妈妈与他人的程度,所以认生情况有的出现比较晚,有的程度表现得比较轻。

如果妈妈已经全身心地照顾宝宝,与宝宝相处的时间也足够长,但宝宝在本月前后依然没有任何认生的表现,就有必要诊断一下宝宝的发育是否出现了异常。

“食指”大动——精细动作

从上个月宝宝掌握了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的抓握技巧后,他能把玩具抓得更牢固了,也更喜欢摆弄不同的玩具。更多的练习,使宝宝又有了新的进步,他会用食指了。

拟定情景:捏取

时间:玩耍时

地点:家里

人物:宝宝、妈妈

(宝宝在自己的专用餐椅上坐着,专心地“对付”着托盘里那几粒淀粉小馒头,想把它成功送进嘴里。)

妈妈:(坐在旁边用手指着小馒头)宝宝,小馒头,这是小馒头。

宝宝:(不理会妈妈,整个手掌放在馒头上,手指收拢后,再把整个拳头放到嘴巴上,张开嘴巴,想把掌心里的几粒小馒头放进嘴里,但是没有成功,馒头都掉到地上了,光啃手掌心了。)

(继续尝试。)

妈妈:(用夸张的手指展示捏取技能:拇指与食指相对,捏着一粒小馒头,在宝宝眼前晃。)宝宝看,妈妈捏起来了。(把馒头送到宝宝嘴边。 )来,张嘴。

宝宝:(张嘴含住小馒头。)

(可以在每日的抓握玩具练习中,给宝宝一些小物品玩,比如小糖豆、爆米花等,宝宝在不断地尝试和抓握中就能学会“捏取”的动作。开始可能会用拇指、食指的侧面夹取,以后逐渐发展到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捏起。)

(这样的练习需要不断重复,每天可以训练好几次,宝宝拿取小物品时,旁边一定要有人陪同,以免他将小物品塞进口、鼻,发生危险。宝宝玩够了离开时要及时把小物品收拾好。)

发育,需要增加新玩具——知识窗

随着宝宝手指精细动作及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还要添加一些新玩具。这个阶段玩具的选择要从训练手指与增进认知能力的角度出发。可选择一些图卡和能够让宝宝用食指“抠”的玩具,比如指拨转盘、拨球滚动、按键等,让宝宝的食指得到经常性的锻炼。

添加什么玩具

“抠抠”玩具。

可以选择以下类型的玩具:转盘、按键、转珠等需使用食指的玩具;泡沫塑料地垫,有镶嵌的花纹可供抠出;多洞的口袋,可以放入小东西并用食指抠出来;转盘电话机;平日里还可以通过让宝宝自己进食小饼干、面包块等食物来达到训练的目的。

运动玩具。

带轮的可以推动的惯性车、滑车、皮球、上发条类的玩具,都是不错的选择。

大块拼插玩具。

拼插玩具可以陪伴宝宝很长时间,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现在可以用来练习双手各握一个物体并对敲的技能。以后还可以用来练递手、连接、协调、堆砌、认颜色、分类等。

合适的引导

一般来说,在宝宝拿到一个新玩具时,不知道这个玩具的玩耍技巧,往往需要妈妈在宝宝面前将玩的过程进行一次示范,宝宝才会模仿着玩。比如:有助力作用的四轮推推车,需要握着这个玩具的顶部按在地上,同时给它一个向后的力量再松手,玩具就会向前运动很长的距离。宝宝看到整个过程以后,自己也会琢磨其中的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手指的精细动作与思维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学步车不宜早用——大动作

为了让自己的宝宝更快跨出人生第一步,不少爸妈都会给宝宝买一辆学步车。专家提醒,宝宝不宜过早使用学步车,这个阶段应以爬行为主,爬行阶段是宝宝的关键期,父母应该给予适当、安全的活动空间,一来是要让他消除危险的恐惧感,二来也是要让其自行借助双手双脚的摸索,锻炼全身,使全身协调发育。

影响骨骼及身高

行走是负重运动,当关节肌肉还未达到负重要求时,学步就会影响宝宝下肢的发育。而为了安全起见,学步车的坐垫往往较高,宝宝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所以前行时,基本是脚尖用力,这就容易使足关节变形,脚后跟外翻,导致扁平足。另外,由于宝宝骨骼中含钙少,骨骼较软,因此过早过多使用学步车,容易出现“X”或“O”形腿。骨骼过早负重,过早地刺激骨骼,还可能影响宝宝今后的长高。

易致感统失调

使用学步车对宝宝的影响主要在感统方面,具体表现为平衡能力、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差。学步车过早使用,会让宝宝直接跳过爬行阶段。爬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感统失调的最佳手段,也是手脚等各个身体器官最先综合协调使用的阶段。而学步车将宝宝固定在车内,就使婴儿失去了这些运动锻炼的机会。

增加受伤几率

由于宝宝的生理特点,其头部所占比例大、较重,又暴露在车身架的外面,缺乏安全保护,一旦从楼梯上翻下或因地面不平而翻倒,宝宝的头部很容易受伤。此外,坐在学步车里的宝宝能够进入更广范围,其危险指数也大大升高,令许多妈妈猝不及防,受伤事件也时有发生,包括擦伤、划伤、烫伤、手指夹伤等。

藏猫猫升级——认知智能

现在,可以将藏猫猫游戏加以升级了,因为以前的玩法已经难不倒宝宝了。妈妈需要动点心思,设计过程更新颖、道具更有趣、效果更好的游戏,与宝宝共度亲子时光。

拟定情景:把玩具蒙起来

时间:玩耍时

地点:家里

人物:宝宝、妈妈

(宝宝在地垫上坐着玩小皮球。)

妈妈:(在宝宝身边坐下,用毛巾把玩具盖起来。)咦,宝宝,球球哪里去了?

宝宝:(正在玩的玩具看不见了,用手摸鼓鼓囊囊的毛巾,很迷惑,表现出不高兴的神色。)

妈妈:(掀起毛巾一角,露出部分玩具。)呀,球球在这里呢。

宝宝:(用手去摸球球,眉开眼笑。)

妈妈:(握着宝宝的手,把毛巾整个掀起来扔在一边。)宝宝,球球跑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