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宝宝心理学·宝宝每一天:0-1岁宝宝不哭
48829500000018

第18章 8月龄(1)

宝宝心理发育提示

宝宝喊叫可能是因为没有安全感

宝宝很希望时时得到关注和照顾,如果身边没有人,他可能会有焦虑感,并且感到不安全。他叫喊的意思大多是“我很需要妈妈”,通过喊来发出这个信号,尤其是手里没有玩具,没有有趣的东西吸引他时,更需要表达这个信号。这证明宝宝虽然还小,却已经有了跟人交流的意识,他不喜欢一个人寂寞地待着,这不是坏现象。当宝宝叫喊时,让宝宝学会短时间的等待,而且要让他感觉到等待很安全,或者给他一个玩具,或者让他时时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总之要让他感觉到亲人就在身边。

宝宝笑脸和智商成正比

专家认为,笑是测量宝宝智慧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常的宝宝,出生后4~6周就会对妈妈微笑,会笑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这种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会专注地看着逗他的亲人,模仿并学会以微笑应答。这种微笑和孩子睡觉时面部肌肉收缩而呈现的“笑脸”不同,这是一种和大人之间的交流,是对大人逗笑的回答。

宝宝笑脸和智商成正比,宝宝早笑、多笑,长大后智商会更高。

了解宝宝的情绪周期

“情绪周期”是指一个人的情绪高潮和低潮的交替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当我们的情绪出现不明波动时,在我们的心情低落时常会找出生理周期作为借口;而宝宝时好时坏的心情,是不是也有“情绪周期”在作祟呢?

其实很多细心的妈妈都已经发现,宝宝会在一个时期内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活力,情绪高涨,和人亲近,如处于情绪周期的高潮;有时则会莫名其妙的不安和愤怒,并且常常会持续一段时间,就像处于情绪周期的低潮。宝宝情绪模式的形成,几乎是照料者情绪的翻版,所以,妈妈要及时地作出积极的情绪回应,这样宝宝会体验到更多的开心。

本月全脑开发重点

手膝爬行

由手膝至手足爬行,让宝宝能腹部离床用手膝爬,也可让宝宝和其他同龄宝宝在铺有地毯的地上,互相追逐爬着玩,或推滚着小皮球玩。

捏取

让宝宝练习用手去捏小的物品,如小糖豆、爆米花等。开始宝宝用拇指、食指、中指捏取,以后逐渐发展至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捏起。每天可训练数次。妈妈要陪同宝宝玩,以免他将小物品塞进口、鼻而发生危险。离开时要将小物品收拾好。

食指技巧

宝宝会用食指伸入洞内够取小物品。如果棉被或睡袋有破缝,宝宝就会掏出棉花塞入嘴里。用食指拨玩具,可以让宝宝的食指发挥最大的功能,父母可以教宝宝用食指拨转盘、拨球滚动、按键等。塑料小瓶子也有用,可以教宝宝把食指插进瓶子里,但瓶口要大于2厘米,防止手指伸进后拔不出来。

语言动作联系

继续训练宝宝理解语言的能力,在拿宝宝熟悉的物品时,边说边问: “宝宝要不要?”让他用手推开或皱眉表示不喜欢,用伸手、点头表示喜欢。

寻找盖着的玩具

把宝宝正在玩的小鸭子藏起来,看他能否揭开手绢将小鸭子取出。也可用塑料杯、盒子或一张纸趁他玩得高兴时将玩具盖住,看他能否将玩具找出。

学拿勺子

在喂饭时,父母用一只勺子,让宝宝也拿一只勺子,许可他用勺子插入碗中。此时,宝宝分不清勺子的凹面和凸面,往往盛不上食物。但是让他拿勺子就会使他对吃饭产生积极性,有利于宝宝学习自己吃饭,同时也促进了手—眼—脑的协调发展。

布置室内训练场——行为习惯培养

自从宝宝能自由移动身体以来,宝宝就迷上了这项本领,不依赖于别人就移动了自己的身体,想要什么玩具自己过去就拿,这种感觉带来了很强的成就感。但是,不可知的危险却也因此而至,为了宝宝的安全,妈妈要精心打造一个绝对安全的运动场。

安全的小床

床边要有不低于70厘米的坚固栏杆,并且床内不要放大型玩具,比如大狗熊、大充气玩具等,防止宝宝爬上玩具,翻过栏杆摔着自己。

运动场

面积较小的居室,可以用家具围出一片“运动场”,利用墙角、床边、柜子、沙发作为运动场的边界,地面铺上塑胶地板块或者毯子,可以让宝宝任意翻滚、爬来爬去而不受伤。

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拿出一间小房作为宝宝的运动场。室内不要放置过多家具和杂物,电源线和插座也尽量隐蔽或者封闭起来,任何角落都清理干净,铺上地垫或者木地板,让宝宝自由自在地翻滚爬行。

不能清除出去的有尖角的家具,可以购买专用的橡胶圆角,把尖角统一包起来,排除危险。

考虑扶站的设施

宝宝上肢的力量也在发展,如果在运动场安排合适的台阶或者固定在墙上的小梯子,宝宝就会有机会锻炼向上爬的能力,甚至能双手抓住栏杆或者梯子站起来。

让睡眠更好——知识窗

现在,妈妈可能已经养成了宝宝的固定睡前习惯活动,而这个月龄的宝宝,会真正开始参与进来,妈妈可能会发现,完成所有宝宝喜欢的活动需要更长时间。无论睡前程序是怎样安排,也无论花费的时间有多久,关键是能一直坚持。

睡觉之前,安排什么活动

睡前活动可以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洗澡、安静的游戏、故事时间、唱催眠曲……妈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习惯,安排其他很好的项目。

妈妈要注意,不仅仅是这些项目都完成就可以了,还要保证每天晚上能在同样的时间按同样的顺序完成这些活动。

随着宝宝的长大及理解能力的增加,可以适当增加或替换其中的一些项目。增加或替换的原则是循序渐进,一段时间增加或替换一项,并要保证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不变。

睡眠好朋友

宝宝很可能有了一个特别的安慰物,有可能是毯子、泰迪熊或一块儿棉布等。宝宝经常会把这些柔软舒适的东西放在嘴和鼻子的旁边,这能带来熟悉和安全的感觉,尤其是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这就更为重要。同时,这类安慰物对帮助宝宝独自睡觉也极有作用。

关掉夜灯

夜灯对于婴儿来说是没有必要的。宝宝到两三岁以后,才会产生怕黑的感觉,因为这时候,他的认知发展让他能理解害怕的含义,并且能想象可怕的事物。但在此时,小宝宝在黑暗的房间里能睡得更香。

可以远足了——家庭教养

带着不满1岁的宝宝出门远行,最累的是爸爸妈妈,但为了宝宝能呼吸到新鲜空气,见一见新鲜事物,妈妈还是决定要出行。这是一件大事,一点也不能马虎,周详的安排与准备是必须的。

作息规律很重要

按照宝宝的作息规律安排出行时间,出行前的那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行程中也要安排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以配合宝宝的作息。因为宝宝太小,路上的变数多,随团旅行是不适合的,最好是自驾车出游,以方便随时调整旅行方案。

注意饮食和卫生

旅行中,宝宝的饮食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首要大事,母乳充足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很简单。使用配方奶的宝宝,出行一定要带足够使用的婴儿奶瓶,使用后需经消毒才可再次使用。 (外出期间,宝宝进食几次就带几个奶瓶,用过以后,回到外出夜宿的地点统一煮沸消毒)冲泡奶粉的水要使用煮沸过的水,这就要求携带水量足够大的保温水瓶,保温时间不宜短于在外时间。

还要带一些饼干、新鲜水果与玩具,在宝宝哭闹的时候,这些会起到作用。

另外,要多准备充足的纸尿片、替换用的衣服以及毛巾、纸巾、御寒用的外套等,以备不时之需。

防蚊贴、遮阳伞、防晒霜、薄荷脑软膏也是必备的。

防治疾病是重中之重

个人药品是旅行时行囊中的必备品,旅行前一定要备足以下药品及器械:温度计、消毒纸巾、退烧药、止泻药、电解液、止吐药及感冒药等,如果情况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治。

张开双手投怀了——人际交往

之前,宝宝一直是以上身与头部向你倾斜,表达要让你抱抱的愿望。现在,宝宝终于能向你张开双手投入你怀中了,这一刻,是妈妈的幸福时刻。在未来的半年内,逐渐会有“抱抱”“妈妈抱抱”这样简单的表达。

拟定情景:张开双臂,要抱抱

时间:爸爸下班回家后

地点:家里

人物:宝宝、妈妈、爸爸

(宝宝与妈妈在地垫上玩耍时,门铃响了,爸爸下班归来。)

妈妈:(抱起宝宝)宝宝,爸爸回来了,咱们给他开门去。(走到门口开门。)

宝宝:(已经习惯了这个时间等爸爸回来,很期待地看着门口。)

爸爸:(从门口闪进来。)宝宝,爸爸回来了,来,先亲一个。(在宝宝脸上亲一下,脱外套、换鞋、洗手。)

妈妈:(抱着宝宝跟在爸爸身后,与爸爸谈论宝宝在家的表现。夸赞宝宝的进步。)

(宝宝的语言与理解能力就是在自己参与及听到他人的对话过程中逐渐得到提升。)

爸爸:(收拾好以后转向宝宝,伸出双手。)来,爸爸抱抱。

宝宝:(伸出手,投入爸爸怀里。)

(如果宝宝仍只会投入大人怀中还不会伸手,可能是他衣服太厚妨碍他的动作。要尽量避免手的活动受到衣袖的限制。爸爸可以先拉宝宝的双手靠近自己后再抱起来。逐渐地,宝宝就懂得要大人抱抱时先把手伸出来了。)

特别认生的宝宝——心理发育

即使每个宝宝因为气质不同而认生反应有所差异,但对于这个时期的大部分宝宝来说,他会觉得看到的、听到的一切新鲜事物都很可怕。而对客体产生恐惧,本身就说明宝宝正经历适应世界的过程。虽然妈妈会因为宝宝认生而觉得有些难堪,但这恰恰说明宝宝已经能认出谁才是最亲的人,所以要积极地看待这个现象。

认同宝宝的恐惧

消除宝宝认生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宝宝慢慢地适应,让他相信自己是安全的。另外就是要认同宝宝的恐惧。刚开始认识世界的宝宝,自然会对所有的东西都感到害怕,妈妈应该站在宝宝的立场,理解宝宝内心的恐惧以及由此引发的哭闹行为。当宝宝看到陌生对象而感到害怕时,妈妈最好以自己的行动告诉宝宝,这没什么好怕的。

认生阶段的关键在于“宝宝对妈妈到底有多信任”。只有彻底信赖妈妈,宝宝的恐惧才会慢慢消失。

不要总带宝宝见陌生人

有些父母为了克服宝宝认生,会强制性地把宝宝带到陌生人面前,这样的做法要绝对禁止。遇到陌生人时,妈妈最好要陪在宝宝身边,只要宝宝认识到别人也会像妈妈一样善待自己,认生的程度就会慢慢减轻。与陌生人见面时,第一次见面的时间要尽可能短,以后逐渐延长,让宝宝慢慢适应。

大部分宝宝的认生情况会在3岁左右有所好转,但因宝宝的气质不同,好转的程度有所差异。对那些特别认生的宝宝,与其强迫他克服认生,不如理解并尊重宝宝特有的气质。

指指点点——认知智能

拟定情景:挂图指物

时间:玩耍时

地点:家里

人物:宝宝、妈妈、爸爸

(妈妈抱着宝宝在屋里转来转去,指给他看家里的物件并告诉他名称。)

妈妈:(指着墙上挂着的女宝宝图片)姐姐,姐姐。(指指旁边的男宝宝图片)哥哥,哥哥。

宝宝:(并不一定会顺着妈妈的手指看妈妈所指的物体。)

(在一段时期内,每天多试几次。)

(宝宝喜欢认马路上的车、路边的花和树,也喜欢认识自己心爱的玩具名称。宝宝所喜欢记住的名称是他很注意看的事物,妈妈要密切观察宝宝视线的动向。)

妈妈:(在宝宝盯住电视中的小男孩看时)哥哥,那是哥哥。

宝宝:(继续盯着看,没有特别的反应;电视画面转换了,哥哥不在了,视线转移到其他地方。)

妈妈:宝宝,哥哥呢?

宝宝:(又把视线转移到了电视屏幕上,虽然不再有那个“哥哥”;或者会用食指指电视的方向,表示在那里面有“哥哥”。)

(如果宝宝至今仍未学会认物,问题可能出在未抓住宝宝的兴趣上。妈妈要仔细观察宝宝爱盯住哪些东西,挑他爱看的先教,教几次就能学会,千万不要给宝宝施加压力。)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越早开始用手指指东西的宝宝,学会说话的时间越早。宝宝开始用手指东西的那一周里,也开始懂得一些单独物体的名称,如球、猫等。使用食指不只是简单的手势,它是通向语言的重要一步。

学步不可过早——知识窗

宝宝一般在9~10个月开始学走路,这是生长发育最适合开始走路的时段。如果在宝宝6~7个月时就让他坐学步车,或者强迫练习走路,很容易导致下肢骨骼发育不良,形成O形腿或X形腿,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骨骼没有完全发育好,还不能独立承受自身的重量。

扶站,也要控制时间

这个时期,为了增强宝宝的下肢力量,可以每日几次扶着宝宝练习站立。妈妈双手扶住宝宝腋下,支撑宝宝大部分体重,让宝宝双腿自然着地。为了刺激宝宝双腿用力踏地,可以反复用力把宝宝提离地面,然后放下,这样“学跳”。这个练习要根据宝宝力量的增加逐渐延长时间,这个月每次不要超过10分钟。

合适的学步鞋

材料及鞋底的舒适度很重要。宝宝的脚部发育和身体发育一样重要,材料太硬了会挤压到宝宝的骨骼发育,并且还会对宝宝的皮肤造成损伤,所以学步鞋的选择不能参照大人所穿鞋子的材料。此外,鞋底的软硬也要适度,太厚太硬了会增加宝宝学步的疲劳感。

透气性与舒适性也很重要,透气性不好的鞋,容易使汗水散发不出去,从而造成宝宝的臭脚丫,更不利于宝宝的健康。

不合脚就换,要保证尺码适宜。要根据宝宝的发育阶段及时更换学步鞋的尺寸。宝宝学步的时候穿的鞋子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了就不能很好地起到保护宝宝正在发育的小脚,太小了容易束缚到宝宝的脚,两者都可能造成宝宝的脚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