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的解剖:胆管系统分肝胆管系统和肝外胆管系统,肝胆管系统将肝段及区域胆管称为三级肝胆管,肝叶胆管称为二级肝胆管,左、右肝管称为一级肝胆管,多数的左、右肝管在肝实质内走行一段出肝后汇成肝总管。从解剖学角度,左、右肝管应归属于肝外胆道系统。在临床上通常以左、右肝管开口为肝内、外胆道系统的分界点,即左、右肝管开口以上归肝内胆道系统,开口以下部分归于肝外胆系。肝外胆道是指左、右肝管的汇合处,肝总管、胆总管、胆囊、胆囊管几个部分。胆总管分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胰腺段和十二指肠壁内端段四部分。外科手术中的肝外胆管解剖上,通常左肝管位于肝门横沟的左侧,长约1.6cm,平均内径约0.34cm,右肝管长约0.84cm,平均内径约0.68cm,其汇合点距肝表面的距离为0.25-2.5cm,左、右肝管的汇合处位于右门静脉的起点之上。肝总管长度约1.5-3.5cm,平均内径约0.4-0.6cm。肝总管与胆囊管组成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胆总管平均长度2cm,波动范围0-4cm,平均直径约0.6-0.8cm,一般情况下术中胆总管直径不超过1.0cm,若胆总管直径超过1.2cm,常说明病理性改变。应注意胆总管的管腔有随年龄增长而扩大的倾向,估计在65岁以上的人,胆总管直径比年轻人大0.1-0.3cm。另外,胆管系统的总容量约12-15ml,这对胆管造影很重要。
B超形态学特点,现代B超已能显示左右胆管,内径多在0.2cm,超过0.3cm可考虑左右肝管扩张,肝外胆管的内径小于相应门静脉的1/3,肝总管内径0.35cm,胆总管内径0.53cm,超过0.8cm可考虑肝外胆管扩张。
副肝管:肝脏的某一叶或一段的肝管与肝外胆管汇合,这种叶或段肝管称为副肝管。所谓副肝管实际上是肝内胆管树的一部分,它引流一定区域的胆汁,因副肝管与其他肝内胆管间并无吻合,一旦术中误伤副肝管时,就可引起相应部位的肝脏胆汁引流障碍。(1)副肝管发生率为6%-16%,蔡德享等在200具尸检中,发现17例有副肝管,占8.5%,副肝管多为一条,双副肝管罕见。(2)副肝管的行径中,右侧副肝管多于左侧,副肝管的注入部位范围广泛,它可以在肝外胆管的任何部分,以注入肝总管居多,副肝管几乎都位于Calot三角区内。Moosman调查了250个病人,16%的人在三角区内发现的副肝管,这些副肝管全部是0.2-0.3cm细胆管,大部分进入肝总管,少部分进入胆囊管。国内文献报道,93.8%的右副肝管位于Calot三角区,并发现右副肝管与胆道其他部分的关系密切,它可位于胆囊或胆囊管的深面,副肝管与肝总管、右肝管之间常有通往肝脏或胆囊的动脉存在,并与这些动脉伴行或相交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过细的解剖Calot三角区的动脉,常忽略这些细小的副肝管处理,因误切引起胆汁漏,因误电凝导致术后迟发型胆汁漏。
胆囊下肝管:是指位于胆囊窝浅层肝组织中注入右前叶肝管的小胆管,有1-3支不等,多无门静脉及肝动脉支伴行,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一旦伤及胆囊床下的肝脏组织,就可能伤及胆囊下肝管,由于这种肝管比较细小,术中胆汁漏出量比较小或者无,术中较难发现胆囊下肝管损伤,尤其电凝损伤凝固这些胆管,更难发现。LC术后3天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伴发热,体温波动37.3-38.5℃,超声检查容易发现胆囊床积液或称胆囊床下的“胆湖”,较粗的胆囊床下肝管损伤可引起LC术后胆漏或胆汁性腹膜炎,多数患者需要二次手术引流方可治愈。因此,注意保护胆囊板(胆囊床)或夹闭处理,以免因误电凝导致术后迟发型胆囊床积液。
迷走肝管:指位于肝门区以外走在肝周的细小肝管,例如在肝脏周围韧带中,其中以左三角韧带及肝脏纤维附件内的迷走肝管较为粗大,称为Lushka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时会发现走行在胆囊床的迷走肝管,近肝门处的迷走肝管较粗,也称为Lushka管。在LC手术中表现在胆囊床或胆囊三角区纤维组织内的管道,较粗的迷走肝管较易发现,术中以夹闭为妥。若术中没有发现,较粗的迷走肝管损伤可引起LC术后胆漏或胆汁性腹膜炎,多数患者需要二次手术探查,有时纱布蘸出渗胆点并予于缝扎、腹腔引流方可治愈。有时难以找出漏胆点,通常采用胆总管探查引流和腹腔引流治疗。
(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