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懂点趣味色彩学·九型人格·心理说明书
48803200000044

第44章 心理说明书(6)

世事中的心理现象

在心理学家看来,人们的种种行为都有其特定的心理原因。看完以下内容,你或许会发出一声惊叹——原来我们的焦躁、嫉妒、烦恼、冷漠还有独特的喜好都源自我们“不安分”的内心。

八旬老翁摔倒为什么没人扶

一位大妈去市场买菜,路上看到一大群人围在一起,她好奇地走了过去,看到一个80来岁的老翁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虽然有很多人围观,却不见一个人出手帮忙。大妈觉得很奇怪:大家为什么都这么冷漠呢?看到倒在地上满头白发的老者,她向前迈了几步,快走到老者跟前的时候,却突然停了下来。她一只手拎着菜篮子,一只手挠了挠头发,看了看周围的人。这时,大妈发现,别人也在看着周围的人。她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没有上前把老者扶起来。

买菜回家后,这位大妈无心做饭,坐在沙发上左思右想。她平时也是个热心肠的人,邻居家有个大事小情的她都会帮个忙,大家都说大妈是个活雷锋,可今天为什么不帮那个倒在地上的老者呢?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冷漠了?

当有人遇到困难时,围观的人很多,实际帮忙的却一个都没有,这种现象在社会上时有发生。这一现象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注意,并做了大量的实验加以研究。实验表明,在紧急情况下,只要有他人在场,个体帮助别人的利他行为就会减少,而且随着围观者的增多,利他行为减少的程度越高。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旁观者效应的产生来自“社会影响”及“责任分散”两方面。

社会影响是指一个人在不能了解确切情况以便作出干预紧急事件的决定时,他就会观察别人的行动,看看他们会有什么反应。这样做的不只他一个,周围的人其实也在观察别人的反应,于是很快就发展成一种集体性的坐视不救的局势。他人在场还可以导致一种责任分担,他会这样想:这种事又不是我造成的,我也没必要去成承担责任,周围还有那么多人,肯定会有人出手相助的。大家心里都这样想,结果谁都不出手帮忙。

上例中的大妈当时就是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从邻居口中的“活雷锋”变成了“冷漠的人”。

假如现场只有大妈一个人的话,她肯定会觉得责无旁贷,迅速作出反应,帮助那个倒在地上的老者。因为这时没有别的旁观者可以分担责任,如果她不帮忙,内心就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但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就容易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心理学家对此所做的解释,不是要给你一个冷漠旁观的理由,而是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我们不是孤独地生活在地球上,我们每天都和千万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联,当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请不要等待,也不要犹豫,“该出手时就出手”。

人到中年为何出现情感空虚

心理学家将中年人的心灵寂寞称为“情感饥渴症”。“情感饥渴症”是用来描述一种对爱情极度渴望而又无法获得满足的心理情感障碍症状。有这种情感障碍的人有点像嗜酒者那样没完没了地追求所谓的新爱,甚至可能冒着家庭破碎的风险,去追求爱情的刺激。

44岁的张女士原本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但是现在这份幸福和睦已经被她打破了。

有一段时间,张女士喜欢都市情感类电视剧,里面缠绵悱恻、浪漫的剧情让她深为着迷。渐渐的,她开始对自己现有的婚姻状况不满,认为自己的婚姻缺乏激情,每天的生活都是对昨天的重复,丈夫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孩子不再像从前那样天天黏着她。

张女士希望能有一个具有浪漫气质、懂得生活的男人走进自己的世界,展开一段新的富有激情的爱情。她开始有意识地打扮自己。没多久,她的身边就有了几个非常优秀的追求者。不久,她接受了一位有家室的中年艺术家的感情。张女士对那位艺术家投入了全部感情,但是两人的感情并没有维持多久。最后,艺术家因为不能忍受张女士的感情压力,提出了分手。丈夫发现了她的不忠行为后,也提出了离婚。张女士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在张女士身上发生的这种事情,在当今社会并不鲜见。情感饥渴症不仅发生在女性身上,也同样发生在男性身上。为什么情感饥渴症特别“钟情”中年人呢?在心理学家看来,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1.平淡生活的产物。步入中年阶段的男女,事业相对稳定,夫妻间的感情也日趋平淡,儿女们大多长大成人,不再像以前那样黏在父母身边。中年人自然而然产生了空虚寂寞感,容易产生对新情感的渴求。这个时候,如果放任这种“渴求”,就会变成一种强烈的、不理性的情感,甚至会变成一种疯狂的情感需要,不顾一切地追求不切实际的浪漫爱情。这种所谓的浪漫往往隐藏着更大的生活危机。

2.失落感和危机感的双重作用。人到中年,头发稀疏、皱纹增多、精力减退,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肆意张扬自己的青春,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尤其看到自己在很多地方力不从心,而身边的年轻人却随心所欲、精力充沛,危机感便油然而生,这也是他们发生情感饥渴症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中年人比年轻人更易受情感的伤害,婚姻心理学家由此指出,冒着家庭破碎的危险去寻求不正当的情感生活对于中年人来说是得不偿失的。中年人应以提高精神生活为主,以平常心来应对内心对情感的需求。进入中年阶段的夫妻,有很多方式可以进行情感沟通,比如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多向爱人做一些情感表达,或许仅仅一个微笑就已足够,重要的是你要传递出一种信号:你在乎他(她)。这是防止情感饥渴症发生的最好方法。

网上“晒工资”,看客与晒者的心理因素

中国人讲“财不外露”,对自己的收入总是讳莫如深,除了特别亲近的人,对别人采取的都是“一问三不知”的策略。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以开放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收入,朋友或是同事问起本月的收入或年终奖拿了多少时,都会坦诚相告。这种相告变得越来越主动,并且从现实生活转移到了网络世界。帖子一发,地球人都知道你收入几何,这就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网上“晒工资”现象。

为什么要在网上“晒工资”?人们的动机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网上“晒工资”主要体现了人们的四种心理。

1.好奇心

人天生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促使网络“晒工资”火暴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工资收入往往是一个人的隐私,很少有人会告诉别人自己的真实收入。而在网络上,由于没有太多顾虑,很多网友就把自己的工资报出来,而且数字比较真实,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2.窥探及自我准备

春暖花开,新的一年到来,不少人会有新的职业打算,这个时候是跳槽的高潮期。通过“晒工资”人们可以窥探到目标行业的收入水平,为自己跳槽做好准备。

3.炫耀心理

收入高的人可在和低收入的人的比较中获得心理满足。曾有一位深圳的网友“晒工资”时注明“属于所谓的高收入人群,用工资条说话,让大家见识一下我的优越性”。

4.个人评估及安慰心理

可以借此了解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收入是否成正比。如果比较的结果令自己失望,通过网友跟帖能从中寻找到一点安慰,情绪上也能够得到暂时的发泄。这样一来,心理上也会好过一些。

一项调查显示,在网上看过工资条的人有47.5%,有37.7%的人愿意在匿名的前提下,把自己真实的工资条“晒”在网上;而有将近50%的人认为,人们之所以“晒工资”,其目的是为了让工资更具透明性,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有个清楚的认识。当被问及最希望看到哪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在网上“晒工资”时,人们普遍的回答是:教育、石油石化、邮政、公务员、银行。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在网上“晒工资”,在心理学家看来,重要的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曾有一位乡村教师在网上看到其他地区的教师“晒”的工资条后,感慨那些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就足以抵得上他半年的工资,随即心理受到强烈的冲击,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无心工作。

这是一种典型的消极心理,由此产生自我否定,失落感增强,觉得自己没什么用,丧失对生活的信心,进而性情上变得偏执,甚至做出过激行为。

心理学家建议,当发生这种情况时,要学会及时调整心态,不能因为自己收入水平较低就牢骚满腹,要乐观地看待自己的收入。

你患上财富嫉妒症候群了吗

先来做个问答题:愿意和有钱人做朋友吗?

你也许会回答愿意,也许会回答不愿意。不管是哪一个回答,通常情况下你都会表现得很干脆。那么,换一个问题:你会嫉妒比你有钱的人吗?

在这个问题面前,一些人会沉思一番后才回答:不会。这个回答通常与你心里的真实感受大相径庭,因为你会担心,在回答“我会嫉妒别人比我有钱”后,别人会怀疑你的人品,觉得你小肚鸡肠,甚至会认为你不可交往。实际上,这些担心都是没有必要的,对于比自己富有的人,不管是喜欢、亲近,还是暗自嫉妒都是正常现象。心理学上虽有“财富嫉妒症候群”这一说法,但它只是用来解释某一现象,而不存在道德品质的认定。

对财富的嫉妒深藏于每个人的心中,有所区别的是有的人表现得更明显,有的人隐藏得更深。有的人不喜欢被问及有关对别人的财富是否嫉妒的问题,有的人甚至会有抵触情绪,在心理学家看来,越是表现出这种行为,越说明在他心中有着较强的对财富的嫉妒心理。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发生“财富嫉妒症候群”呢?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对北京、上海、深圳和重庆四个城市的调查发现,有6.7%的北京白领对自己朋友的财富更容易产生嫉妒,而对同事和领导没有嫉妒心理;在上海,3.3%的中层主管对同级主管的财富较容易产生嫉妒心;重庆4.2%的工薪阶层对亲戚朋友的财富嫉妒心比其他城市的人表现得更强烈;在深圳,有6.7%的公司老板对其他行业老板的财富的嫉妒心更强烈。

在被问及对熟人的嫉妒心更强烈还是对陌生人的嫉妒心更强烈时,52%的北京人、50%的上海人、68%的深圳人和40%的重庆人都选择了熟人,并且承认自己的财富嫉妒心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产生财富嫉妒心理以及财富嫉妒症候群比率的攀升与特定人群的收入水平有一定关系。月收入水平在5000元以下的人有财富嫉妒症候群的比率为52%;月收入在5000到8000元的人这一比率为53%;月收入在8000到1万元的人这一比率最高,达到66%。

除此之外,财富嫉妒症候群与行业也有相应关联。在对物流、销售、金融、建筑、教育、文化这六大行业进行调查后发现,销售行业的财富嫉妒倾向最低。心理学家认为,销售行业的收入比较公开,从事销售的人认为同事或者朋友的收入高于他们是“合理的”,因为收入完全与销售业绩相关。

财富嫉妒症候群是一个正常的心理现象,所以当你有这种心理时,并不需要特意调整。将对他人的嫉妒转化为动力,去创造更多的财富,那么一切都会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为什么年轻人喜欢“宅”

还不知道“宅”的意思吗?那你就OUT了!“宅”是当下最流行的词语之一。

朋友们谈起阿木,都说他是典型的“宅男”。阿木三年前从老家来到北京,在一家网络公司担任程序员。阿木的生活轨迹呆板而无趣: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周而复始。有时候忙起来,连续十几天都待在公司处理各种事情。按他的说法就是“没有娱乐的人生,只有工作的生活”。

两年后,阿木从网络公司辞职,也搬了家。没有多久,他便在一家设计公司找了份工作。他不需要去公司上班,只要按时将自己的设计交给公司就行。这正是阿木愿意接受低工资的原因。此后,他的朋友就很难再见到他的身影,有时打电话过去,手机也是处于关机状态。

阿木现在工作、生活都在家里完成,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曲舒畅的音乐,一份悠然的心情。每天睡到自然醒,吃饭叫外卖,报纸刊物有人会定期送到家中。除了出门理发和倒垃圾,阿木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窝在家中。除了给设计公司工作外,他还找了几份给时尚刊物画插图的差事。他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过得很滋润”。

过得滋润,活得潇洒,能自主掌控生活和工作,这或许是选择“宅人”们的普遍想法。外面世界太复杂,与人交往太麻烦,开口说话太累人,“宅”在家中敲敲键盘,晒晒太阳,心情郁闷还能大声呼喊,这样的生活也算得上是人间神仙了。但是,在心理学家看来,“宅”的生活方式却隐含着一个严重的心理问题,那就是“主动自闭症”。

主动自闭症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这跟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虽然年轻的“宅一族”在这种方式当中自得其乐,但是在其内心深处,却是自我逃避,继而产生出不愿意与人沟通、害怕和人交流、讨厌与人交谈、逃避社会、远离生活、精神压抑、对周围环境敏感等消极的心理症状。由于这种心理作祟,这些外表光鲜的“宅一族”实际上常常忍受着难以名状的孤独寂寞,更容易产生社交缺失,电脑自闭,丧失自我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