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主持人形象的特点
主持人形象不是主持人的“个人形象”,它是一种特殊的公众形象,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主持人形象的两重性
主持人的形象是自身表现与公众印象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因而具有主客观的两重性。主持人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必然会受到受众自身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审美取向以及性格差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同样一个主持人在不同受众心目中会产生有差别的形象。例如一位节目主持人在有些受众心目中是亲切温柔,在某些受众心目中就可能是绵软无力。但是以公众对主持人的总体评价看,还是具有客观性的。公众心中的主持人印象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他们头脑中固有的,是主持人自身行为及形象在他们大脑中的客观反映。根据统计学上的“大数定律”,评价的人多了,主观偏见自然就会减少。因而,可以获得比较客观、比较真实的评价。
节目主持人在关注自我形象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公众评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因素,既不要因为少数公众的主观评价而妄自菲薄,停步不前,也不要因为多数受众的客观评价而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二、主持人形象的复杂性
主持人的工作是一项群体性工作,既需要与全体制作人员密切配合,还要与受众进行广泛的沟通。因此,主持人形象不同于一般的个人形象或组织形象,而是集节目主持人的个人形象、节目形象以及主持人所代表的大众传媒的组织形象三层形象于一体的复杂的形象组合体。在大众媒体的传播过程中,最先被受众感受到的是以个人形象出现的主持人形象,其次是节目形象,最后才是主持人所代表的媒体形象。受这种传播过程中表面形态的影响,有一些媒体和主持人认为在这三层形象中首先应考虑的是个人形象,其次是节目形象,最后才是媒体形象。这种误解在实际运作中,导致了两种错误的发生:一方面是有些主持人过分强调个人形象的塑造,甚至将个人形象凌驾于节目形象和媒体形象之上,认为这才是充分展现了主持人的形象魅力;另一方面是有些媒体过分看重主持人个人形象的作用,甚至在主持人个人形象与节目形象和媒体形象发生冲突时,不惜以损害后两者为代价。而实际情况是,作为形象的最直接和最后完成者的主持人,如果没有了节目形象和媒体形象作依托,其个人形象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而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供给动力的源泉。当然,优秀的个人形象也可以为节目形象增添光彩,良好的节目形象也可以为媒体形象添色增光,正是通过这样的反复互动,主持人形象这一复杂的形象组合体才得以良性发展,显露于屏幕电波之间。
三、主持人形象的多维性
主持人的形象首先是屏幕形象,是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通过自身的表现和集体的创作,被受众认识和接纳的。
同时,离开话筒,走下屏幕,主持人又是一个社会的人,并以个人身份与大众直接地、面对面地交流。主持人这时的形象虽是本色的、自我的,但对主持人整体的形象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有时,节目外的形象表现的影响甚至会超过节目中的形象表现。因此,主持人要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形象,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符合主持人这个社会角色的要求。如果在公开场合是一个样,而换一个场合,或走下节目就完全换了个样,会使主持人形象大打折扣。例如,镜头前和蔼可亲的儿童节目主持人,在录制节目的间歇,大声呵斥天性好动的孩子,其平日苦心营造的形象定会在录制现场的观众和工作人员心目中一落千丈。
四、主持人形象的稳定性
主持人形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首先是由于主持人的外貌仪表、声音特色、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的稳定性所决定的。虽然很多因素会使主持人形象经常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中,但是,一个主持人不论是其内在的精神风貌、性格魅力,还是其外在的言谈举止、穿衣打扮,往往会伴随主持人一个较长的阶段,并在一定条件下,在受众群体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一些概念化的东西,造成一种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是形成主持人形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主持人形象的稳定性也是节目形象的要求。相对固定的节目或栏目,必然需要有稳定的节目形象,必然有自己的宗旨、特点、内容和形式。主持人是节目的一部分,其形象受节目形象的制约,以适应节目形象的要求。
主持人形象的稳定性也是稳定的受众群体的要求。当今广播电视节目的设置都是在对不同受众群体的调查研究后设置的,不同层次的受众都有其特有的审美习惯和欣赏期待,如果主持人片面追求形象的“变革”,而不注意保持形象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令形象改变的跨度太大,如从端庄持重的综合性文艺节目主持人,一下子转为嬉笑调侃的娱乐性节目主持人,往往会造成主持人形象的断裂,丧失在受众中已经趋向认同的无形财富。
五、主持人形象的相对性
主持人形象是一种综合形象,它受个人、合作群体、节目内容以及传播技术和社会习惯的发展变化而具有相对性。
主持人自身素质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必然导致形象表现的变化。知识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能力的增强、容貌的变化、知名度的提高,都影响着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现,使形象发生变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合作群体和节目内容的变化,使主持人必须调整状态,以适应节目形象的要求。如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在新闻节目中的严肃庄重,在文艺节目中的热情稳重,在科普节目中的不温不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传播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习惯的改变,也迫使主持人在微观上做出一些调整,使形象发生一定的改变。
§§§第二节主持人形象的类型
主持人形象的类型众多,有的端庄严肃,有的活泼热烈,有的搞笑诙谐,每个人的外形相貌、动作举止、语言风格各有不同。一个有影响的主持人形象需要有相应的节目内容来支撑,离开具体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因此,研究主持人形象的类型,必须与节目内容紧密相连。
当前,对主持人形象类型的研究著作很多,分类的结果也各不相同,比较而言,陈京生教授在《电视播音与主持》一书中对主持人形象类型的分析,与节目的联系更为紧密,并且从社会职业角度将形象类型划分为“权威型”、“记者型”、“教师型”、“朋友型”和“演员型”(原文为“表演型”)。这种分类形式更贴近大众生活,很容易被大众所认识。现介绍如下:
一、权威型主持人
权威型主持人多出现在新闻节目中。他们所播报的内容以国内外大事为主,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严肃话题。他们还常常代表政府或某些权威部门发表重要的文告。外表端庄、表情较为严肃是其形象特点。由于新闻稿多为事先撰写,主持人只能依据稿件播读,较少自由发挥,因此形体动作较少,给人以正襟危坐之感。但有经验的主持人也常利用内容变化适当改变表情,利用语言节奏使头部有适度动作,以避免表情和动作的单调。对于这种类型的主持人,更主要的是语言,形象只是加强内容的可信性和严肃性。这种以播报新闻为主的权威型主持人,接近以语言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主持人。
二、记者型主持人
记者型主持人一般主持对话性的节目,他们在节目主持过程中充当的往往类似于一个记者的角色。此类主持人多出现在以探究事件来龙去脉,并作出主观评价的深度报道类新闻或专题节目中。这时主持人常以调查者的身份出现在节目中。他们可以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在事件现场,也可以以主持人身份坐在播音室里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是记者与主持人的结合。他们要有采访能力,也要有语言表达和形象表达能力。
记者型主持人应有成熟可信、老练沉稳的形象,他们所涉及的节目内容也多为较为严肃的话题。电视台一般对记者型主
持人的长相要求较宽容,他不必过于权威和端庄,只要外表不让人讨厌就能被观众接受,剩下的则是用自己的诚恳和努力做好节目来博得观众的好感。当然,如果外表有吸引力,会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
记者型主持人要有较广泛的知识背景,有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即兴表达能力。他们在现场采访和播音室主持时可以适当利用表情和动作来加强信息内容和自己的态度,但这些表情动作不应夸张,过分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会影响节目内容的真实性。一旦观众从你的动作中感到表演的痕迹,他就会怀疑你的节目内容是否真实可靠。这一点不仅适用于形体动作,也适用于语言风格。过分华丽的辞藻和虚张声势的声音技巧都会损害节目的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