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从北到南去畅游
4874300000007

第7章 北方地区(6)

泰山自然景观优美。它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了“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虚无缥缈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10大自然奇观,10大自然景观,泰山已成为中国山岳风景的典型代表。

泰山人文景观丰富。各种以塑造登天意境与儒、道、佛家风格相结合并因景而设的寺、庙、宫、观、亭、台、坊、阁多达100多处,遍布泰山上下的峰峦溪谷,是人类珍贵的历史遗产。泰山碑刻历史久,规模大,数量多,为名山之最。

从中国最早的泰山秦刻石到大字鼻祖“经石峪”;从千古之谜《无字碑》到金碧辉煌的唐宋摩崖、明清巨制,各种碑碣石刻达1830多处,被誉为天然的石刻艺术展览馆。

泰山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古树名木9810株,是人类历史文明活的见证。泰山花岗石、泰山赤灵芝、何首乌、赤鳞鱼驰名中外,具有观赏和经济价值。

泰山风景名胜以主峰岱顶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6大景区组成。

登天景区以泰安城为起点、岱顶为终结,以历代帝王登封泰山、统治阶级神道设教、百姓朝山进香为主题,以渐次叠垒、气象森严、拔地通天的泰山麓和极顶为载体,构成了长达10千米的三重空间一条轴线格局,通过三里一杆旗、五里一牌坊,形成了一道步步登天、雄伟壮观的朝天序列。它包括岱庙、泰山东路、岱顶、泰山西路,环山路一带。主要景点有:

岱庙,俗称泰庙、东岳庙。位于泰安城中,是供奉泰山神和历代帝王来泰山登封告祭,举行大典的地方。据记载:“泰即作畴,汉亦起宫”,至宋代宣和年间发展成为一组形制宏伟的建筑群。建筑布局以南北为纵轴线,分为东、中、西三轴。东轴前后设汉柏院、东御座、花园,汉柏院有汉武帝所植古柏五株,今仍古拙茂盛;西轴前后有唐槐院、环咏亭院、雨花道际;中轴前后建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天贶殿是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之一,殿内三面墙壁上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技法精湛,堪称艺术珍品。岱庙布局严谨,殿宇壮观,碑碣林立,古柏参天,城堞高筑,角楼隅起,总面积96439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岱宗坊,是古时泰山的山门,建于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该坊为四柱三门式全石结构,巍峨庄严。

经石峪,又称石经峪、晒经台。此处有东南向石坪数亩,刻有南北朝时北齐人所书《金刚经》部分经文,其字径50厘米,书法遒劲苍古,丰润雄深,兼有篆、行、楷、草,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原有2500余字,经长年风蚀雨刷,现存1069字。

中天门,又称二天门,位于泰山东西路交会处,正是登山路程的一半。在此北望岱顶,十八盘如云中天梯,对松山虚若绿雾,南天门如神阙仙阁,隐约于白云之间。回首来路,登山盘道在绿峰翠峦之间蜿蜒,远处汶水如带。

南天门,位于泰山中轴线端,与十八盘连为一体,享有“天门云梯”之誉,是泰山雄伟的象征。该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下为拱形门洞,上为摩空阁,造型古朴雄伟,俨然天庭门户。

碧霞祠,在岱顶天街东首,总面积3900平方米,是岱顶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该祠结构严谨,布局紧凑,因山就势,拦截天街盘路,游人穿越庙内前院,方能见到泰山极顶全貌。祠分前后两院,山门内的5间正殿,上覆盖的瓦、鸱吻、檐、铃均为铜铸;有瓦360垄,象征着旧历一年360天。大殿内碧霞元君铜像,是明代万历年间铸就,虽年代久远,仍富丽堂皇。

玉皇顶,又称天柱峰,是泰山极顶,因建有玉皇观而得名。院内正殿三问,祀玉皇大帝。东有观日亭,可观赏旭日东升,西有望河亭,可远望黄河金带,极顶居中,围以石栏,标刻泰山的海拔高度1545米。“古登封台”和“天左一柱”等石刻肃列两旁。门外一石碑,高6米,宽1.2米,厚0.9米,形制古朴,称“无字碑”,郭沫若曾赋诗“摩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

黑龙潭,在泰山西路的长寿桥南。西溪从长寿桥下潺潺南行,不远处,河床突然陡峻,形成东、北、西三个绝壁,俗称百丈崖,崖下有一深潭,即黑龙潭。盛夏雨后,崖畔云雾缭绕,百丈崖上悬挂三个巨大瀑布,气势磅礴,声若惊雷,人称“云龙三现”。西溪一带,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大雨如注,景色都各有千秋。

普照寺,位于泰山凌汉峰下。寺名取“佛光普照”之意,传为六朝时创建,主殿“大雄宝殿”端庄威严,内祀释迦牟尼及西天诸佛。殿前银杏双挺,势如横空翠屏;两株油松对立,若织若棚。殿后有一六朝古松,已逾千年,今仍枝劲叶茂,风华不减。松旁为筛月亭,后有摩空阁,东西各有一院,内有奇花异石,青竹婆娑,别有情趣。着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曾两次隐居于此,现辟为冯玉祥先生纪念馆。

王母池,唐代称为瑶池。创建年代久远。魏曹植《仙人篇》曾提到“东过王母庐”,现存多为明清建筑。王母池依山傍水,高下相间,玲珑紧凑。两进院落,前院为王母池,池西有王母泉,泉水清冽,“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

上方是王母殿,祀王母铜像。东有观澜亭,可仰观虎山飞瀑,俯察中溪流湍。

后院正殿祀吕洞宾等七真彩塑。院内古木参天,清幽绝俗。

天烛峰景区位于岱顶之阴,包括后石坞、九龙岗、姊妹松、大小天烛峰等名胜。此处受第四纪冰川的地质作用,青峰突兀,怪石林立,美松挂岩,泉溪争鸣,洞坞藏秀,旷远清幽,自古以奇松、怪石二绝取胜,素有泰山“奥绝”之称,是泰山自然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

后石坞,此处绝壁深壑,松盖山川,山风吹来,犹如龙吟虎啸,狂涛惊澜。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的元君庙背山面壑,庙后峭壁下黄花洞,传为元君修真处,洞顶有灵异泉,冬来滴水成冰,次年夏至不化,终年不竭不盈,叮咚成韵。有诗曰:“洞内黄花冽清泉,六月寒冰坚玉摧。”石坞松涛,盛夏冰洞并列为泰山十大自然奇观。

后石坞东为天烛峪,此处峡谷万丈,溪水飞流,深潭叠瀑,云深林茂,在谷口北侧有两根高百米不等的巨石柱,从谷底豁然拔起,直插云天,似两支欲燃的蜡烛,故名大、小天烛峰,峰端一松傲然挺立,为俊俏的天烛峰又添了几分风韵。天烛峪谷口,有近年新建的四柱三门式“天烛胜境”石坊赫然矗立,古朴大方。

桃花峪景区位于泰山西麓,由一条长达10千米的桃花溪贯穿始终,因旧时桃林满谷,每到春季,落英缤纷,红花饰涧而得名。桃花峪美在原始,秀在自然,妙在神工。它融秀峰、林海、奇石、飞瀑、流泉、溪水于一体,近抱青翠,远收黛绿,青山蓝天相接相映,松影云涛互连互和,绿谷中霞光四射,翠峰上白云缭绕,景色旖旎、秀丽、幽雅、奇峻,有“泰山小江南”之美誉。着名的景点有“清泉石上流,彩带水中漂”的五彩石溪,翠石铺底、花斑漫布、纹路清晰、色彩生动,亦为泰山十大自然景观之一;五峰叠翠,五座山峰依次相连,秀美万状。此外,由于桃花溪水清澈明净,甘醇滑润,桃花峪环境幽静绝尘,被列为我国五大名鱼之一的泰山赤鳞鱼,就生长在这里。

玉泉寺景区位于泰山北麓20千米处,这里山高峪深,环境幽静。主要景点为玉泉寺,俗称佛爷寺,创建于南北朝时期,复建于1993年。寺院北依山峦,南屏翠峰,前临深峪。院内大雄宝殿飞角翘檐,高居露台,院中唐代植银杏数株,粗达两围,高及20余米,十分雄壮。玉泉在寺东,水色碧黛,大旱不涸。东西山腰处有天然足印,俗称“大佛脚”。寺后高坡之上有一株古松,树冠荫蔽大片山冈,被誉为“一亩松”。

樱桃园景区位于傲徕峰之西,东临曲曲深涧,西靠绵绵横岭,北依峨峨拔山,南有宽阔石河。清代同治年间,山麓王庄鲁泮藻携其子,在此凿岩辟拓,构筑室宇,植樱桃,栽竹荷,遂成旷远幽清的避暑山庄,鲁氏自题“樱桃精舍”,俗称鲁氏别墅。如今樱桃遍山,翠竹遍岗,山茶飘香,渠水环流,精舍遗址仍在,是旅游避暑胜地。

灵岩景区灵岩是泰山十二支脉之一,位于岱顶西北20千米。因东晋时郎公来此讲经而得名。《高僧传》:“听者千人,石为之点头,众以告,公曰:‘此山灵也,为我解化。爷遂率众开山建寺,予名灵岩山,寺称灵岩寺。”该景区包括灵岩山、录岩寺、墓塔林、红门、一线天、郎公石、明孔山等名胜。

灵岩寺,创建于东晋,北魏灭佛时,寺尽毁,后经唐宋等历代重修。寺内建有千佛殿、御书阁、辟支塔、五花殿等。千佛殿内40尊宋代罗汉彩塑,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千佛殿西侧辟支塔高耸入云,秀拔雄伟,置身其上,可充分体味“辟支灵塔冠层峦”的高旷气势。寺外西侧有我国第二墓塔林。灵岩寺是泰山历史最早的寺院,被唐代德宗时宰相李吉甫誉为“城中四绝”之一。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说“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游也”。

千佛山

千佛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区南部山区,规划面积7.2平方千米,包括千佛山、佛慧山、罗袁寺山、平顶山、羊头山、燕子山、金鸡岭7座山岭,是济南市区内最大的山岳公园。

风景区内山势雄伟,深谷幽洞,古木苍劲,泉水溪流,自然景观十分秀丽,人文景观非常丰富,有北魏的摩崖石刻,隋唐以来修建的庙宇,以及文人题刻等,是古今游览的胜地。整个风景区划分为五大景区。

千佛山景区千佛山古称历山,主峰海拔279米,相传上古舜帝曾耕于山下,又称“舜耕山”。隋代开皇年间,随山势凿窟,镌刻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自此,“千佛山”便成正名。这里山势峻秀,树多林密,碧岩丹谷,危崖悬翠,黄花点布,草绿花香,登峰顶可揽全城风貌。位于山腰的“兴国禅寺”是唐代贞观年间重修千佛寺并改名的。寺院南侧为千佛崖,这里危崖峻峭,岩壁上有许多隋唐的石刻雕像,石壁下有龙泉洞、黔类洞;寺院东南隅的平台上建有“对华亭”;其东侧为“历山院”,院内有“舜祠”和“鲁班祠”“一览亭”等,人坐亭内,可观赏市北侧“鹊华秋色”“黄河远帆”等景色。“齐烟九点坊”于清代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建于山腰石阶上,由此北望,市区北部的9座孤山被黄河玉带所穿绕,犹如一幅横亘古城北境的长卷画,自齐烟九点坊向下有一唐槐亭,其西侧的国槐相传唐将秦琼曾拴马于此,人称“秦琼拴马槐”。山脚下大佛旁的人防山洞被整修为“万佛洞”,内集仿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麦积山、云岗四大名窟的佛像。樱花园则为一新建景点,是密林之中的花园。新建索道让游人从空中一览胜景。千佛山有九九重阳节山会,自元代以来,每年九月九,各地游人到此拜佛,登高赏菊。

千佛山东麓是辛亥革命烈士陵园,翠柏环抱,环境幽静。

开元寺景区主峰佛慧山,海拔459.9米。沿盘谷山涧曲折而上,山涧尽处,两山会合之间,有一开阔平地,三面峭壁削立,松柏四面笼罩,此地即是着名的开元寺遗址。开元寺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宋代景佑年间重修,原名佛慧寺,后改为开元寺,在三面峭壁之上存有隋、唐、宋、元等各代名人的题刻和石刻佛像,在一巨佛之下有一山洞,水从岩石流下,即为“甘露泉”,水味清纯甘洌。由此向上,在佛慧山主峰之下,有一佛龛,上刻“大雄宝殿”四个苍劲浑厚的大字,龛内依山造有一尊佛头部像,为北宋景佑三年(1036年)所镌刻,高7.8米,宽5.35米,俗称“大佛头”,气韵生动,雄伟壮观,堪称济南冠首。龛北面还有北宋年间刻的浮雕塔,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上为主峰,仰望山势峭拔,峰峦突起,绝顶一峰,势如插天,名曰“文笔”。

黄石崖景区黄石崖位于主峰罗袁寺顶西侧,崖壁在此凹进,山石呈黄色,故名黄石崖。崖前有一天然岩石,叫“一步登天”台;古人随山就形,在石壁上留下佛龛19个,佛像85尊以及一些侍者、飞天,并有自北魏孝明帝到宋代宣和年间题记11处,隋代以后石刻39处。崖下有敛泉;另外,东侧有天梯和险径飞云等自然景点。

平顶山景区平顶山翠柏如屏,山体狭长,山脊平坦,山上有乾坤洞,幽深森然;琵琶泉水叮咚,是一处游憩探幽的好去处。

金鸡岭景区金鸡岭位于风景区南部,犹如一道绿色的屏风将市区与景区隔开,鸡鸣关以其陡峭把市区的喧闹封在风景区之外,还风景区以自然、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