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从北到南去畅游
4874300000003

第3章 北方地区(2)

傅家庄在市区南部。这里山、海、岛、礁俱全,环境优美,南临大海,水拍峭崖,甚为壮观。沿海是良好的天然浴场,弯弓形海滩长约500米。庄东有一月牙形海湾,隐现于密林之中。现有黄海明珠、彩虹浮水、浴场之夏、蚌池鹤影、东湖之春、金沙景观、冷水茶社、空中索道8大景点。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此建立了疗养机构。现已形成一个占地44万平方米、设备完善的疗养胜地。

白云山在市区南部,面积7.5平方千米,有30多个山头,14个景点。白云山莲花状地貌地质构造世所罕见。山顶和幽谷间建有亭阁、回廊、别墅等。

山间峡谷地带拦溪蓄水成潭,潭内植莲。山林树木以黑松为主,还有枫树、银杏、水杉等,可进行“森林浴”。

旅顺口地形雄险壮阔,旅顺口湾湾口两山对峙,宽仅200米,湾内风平浪静,湾后山峦环抱,是理想的军港和军事要塞。旅顺口是我国历史上的海上门户,留有众多古迹,景区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着名的有万忠墓、中苏友谊纪念塔,还有日俄战争以及日本侵华战争的各种工事、堡垒等战争遗迹多处,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旅顺口外礁岛棋布,口内峰峦叠翠,自然风光绮丽多彩。

万忠墓在旅顺口白玉山,中日甲午战争中,日军侵入旅顺口后,进行了三天三夜的大屠杀,两万多同胞被杀害,安葬于此。

中苏友谊纪念塔在旅顺口,建于1955年,肃穆庄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蛇岛在旅顺口西北25海里的大海中,又名小龙山岛,岛上蛇类众多,尤以蝮蛇最多。现已局部向国内外游客开放,允许乘船登岛观光旅游。

老铁山在旅顺口西南,海拔460米,是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也是黄海与渤海的分界点。山上林木葱茏,景色秀美。每年大批候鸟迁徙时,在此歇脚,再南飞越冬,故这一带被称为鸟的“客栈”。

凤凰山

凤凰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凤城市,面积121平方千米,是集雄、险、幽、奇、秀于一山,观光游乐、文化交流、度假休养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凤凰山与朝鲜妙香山隔江对应,古为辽东第一名山,秦代万里长城即从附近经过,故现在又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名山”。

凤凰山在凤城市东南2.5千米,属千山山脉的余脉。主峰攒云峰海拔836.4米。凤凰山景点集中,奥妙天成,景随时变,四季可赏,秀里蕴幽,险夷结合,趣味无穷。凤凰山山势周环绵亘,呈圈椅状,南面有一缺口。

景物以山峦奇石取胜,远远望去只见异石拔地而起,进山则峰回路转,清幽佳绝,故有“自然盆景”的美誉。前人形容它“峭壁插天,攒峰竦剑”“如立如行,若翔若舞,或欹侧而相倚,或俯仰而相抗,千态万状,愈幻愈奇”。

箭眼峰是凤凰山的最高峰,是巨石对峙形成的圆形隙洞,远处望去,如箭穿孔,因而得名。附近有“老牛背”“百步紧”“天下绝”和“老虎口”等景点。

朝阳洞在东山上,洞中有一水池,池不大,但池水甚深,清澈见底。沿着朝阳洞可上到东山山顶。

凤凰山古迹众多,古刹林立,与自然景观相映生辉,名胜古迹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南北朝时凤凰山筑有乌骨城,隋唐时建熊山城,城垒尚存。辽代建三阳城。山上现存古建筑以宫观庙宇为主,其中紫阳观、斗母宫、观音阁、碧霞宫和药王庙较为着名。紫阳观为进山第一座庙宇,也是凤凰山主要庙宇,始建于明代弘治初年(1488年),原为佛教寺院,后改寺建观,现存建筑群由正殿三官殿和东西配殿、钟鼓楼、山门、院墙组成。三官殿内供奉天、地、水三官,殿下有4棵年逾500的古松。斗母宫俗称“八只手”,始建于明代,清代康熙、嘉庆年间和近年多次重修,宫内供奉“圆明道母天尊”塑像。观音阁建在紫阳观西南的百米高崖上,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后多次增建重修。药王庙建于斗母宫右侧石崖下,内奉药王孙思邈像,清代乾隆、嘉庆以来多次重建。碧霞宫又称娘娘庙,建于观音洞与斗母宫之间,始建于清代道光四年(1824年),供奉天德、天贞、天圣母等。

凤凰山还保存有明清石碑及摩崖题字多处,现存石刻40余处。

最早的是明代中叶龚用卿在古城点将台上题刻的“攒石岩”三个大字,其他均为清代、民国时所刻。

刻石字迹多苍劲有力,飘逸潇洒,颇具功底,很有神韵。

凤凰山山会远近闻名,会期为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山会期间演出满族歌舞和各类民间文艺活动。

凤凰山遍山多树,尤其是松树、柞树和玉兰极多。到处可见数丈高的古松,亭亭如盖。这里多有放养柞树蚕的。山的高处玉兰很多,花开时节,馨香袭人。

在凤凰山和高丽山之间,有凤凰山高句丽古城——乌骨城。乌骨城规模很大,周长约15千米,城垣是利用两边山崖天然石壁加以补砌而成的,城内有高句丽墓群和多处建筑遗址。

万里长城

中国的万里长城在世界上是鼎鼎有名的。它是中原汉族统治阶级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巨大屏障。只要北方的游牧民族攻破了这道强大的关口,越过长城,那么中原、包括长江以南的江山就难保不被吞并。所以,长城从战国时期一直修到明朝,说到修建的时间之长、工程之巨,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建筑能与之相比。

长城的用途主要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因为当时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处,相对中原王朝来说还处于生产力相当低下的阶段,有的部族经常劫掠外族,侵犯内地,对中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安定造成很大威胁。在古代作战主要靠骑兵和步兵的条件下,高大的城墙便成为安全的屏障,有军队把守就更难逾越。长城的修建,还有利于开发屯田、保护屯田,促进边远地区生产的发展,保障通讯和商旅往还的安全;方便了文书的传递、使节和商旅来往。

早在战国时候,七雄之一的北方强国燕国修建了易水长城,位置在燕国南部边界,大致相当于今河北易县西南,向东到文安县,长约250千米。修这道长城的起因是燕国受到北面相邻的东胡山戎的威胁。燕国曾把一位着名的将军秦开作为人质送给东胡,以求一时安定。东胡人对秦开很信任。后来秦开回燕国,发兵大攻东胡,把东胡赶出500千米以外。此后燕国便筑起北界长城以防东胡的骚扰。当时也有其他国家修筑长城,后来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时,就把一段段六国长城连接了起来,这才有了“万里长城”的名称。

这条秦长城,在今天的长城以北很远的地方。据史料记载,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蒙恬将军带30万人,北伐匈奴。蒙恬斥逐匈奴后,沿黄河、阴山设立亭障要塞,北面和东面连赵、燕的旧长城,西面利用秦昭王的旧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南部洮河边),东到辽东,绵延万余里。

秦始皇修万里长城,对于防止匈奴的骚扰,保障北部十二郡的开发,保护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使用民力太多。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男劳力仅500万左右,仅是修始皇陵、阿房宫就占150万人,筑长城约50万,加其他杂役共300万人,占全国男劳力的一半以上,人民活不下去,就起来造反。于是秦朝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夭折的朝代之一。

秦始皇修长城时,民间就流传着一首《长城歌》:“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歌词意思是说:生了男孩千万不要养活,生了女儿就好好地用肉干喂养她。因为男孩长大就要被抓去修长城,再也不会回来。

你没看见那长城脚下的尸骨都堆积成山了吗?这首诗反映了秦始皇修长城给劳动人民所带来的深重灾难。

长城本没有什么错,但统治者通过修筑长城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是不应原谅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山海关上还建有姜女庙。据修庙的主事人张栋在他的《贞女祠记》中说:“孟姜女姓许,陕西同官人。丈夫范祀梁被秦始皇抓到北方修长城,姜女做寒衣万里寻夫,迢迢远道找到长城脚下时,丈夫已死,埋在长城之内了。她痛哭了几天,终于哭倒了长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最早是从祀梁妻的故事演变过来的。相传春秋时齐大夫杞梁战死,他的妻子放声大哭,说:“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祀城终于被她滂沱的泪水冲倒。唐朝僧人贯休写了一首《祀梁妻》,把她和秦始皇筑长城的事联系了起来。诗里说:“秦之无道兮四海苦,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祀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祀梁骨出土……”从此孟姜女寻夫哭长城的故事就传开了。从这些诗歌和传说中可以看出,长城这一伟大的建筑,确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尸骨和土石建造起来的。

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完整的长城是明朝修筑的,而秦长城则废弃在风沙肆虐的荒野,所以,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秦长城,或者说早期的长城是什么样子,就成了一个未知之谜。从现在临洮北边秦长城遗址可以看出,最下一层是生土,生土上有一层压得非常坚实的黄土,黄土上筑起有夯土层的城墙,夯土层的材料是黄色黏土夹碎石。2000多年前的人们就是用这样简陋的夯筑办法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汉代因北方匈奴经常入侵,从汉文帝汉景帝开始,就继续修缮秦长城。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将军击破匈奴,匈奴昆邪王率4万人来降,武帝以河西地置武威、酒泉两郡,开始筑外长城(即河西长城),前后不到10年,便建成了1000多千米的河西长城,与秦长城相加,从敦煌到辽东长逾5750千米。汉武帝还改进了长城的布局,在相隔一定距离时,选择险要地形,修筑列城、城障,用烽火相连。武帝以后,昭帝、宣帝继续筑城,发民屯垦。最后修成一条全长近10000千米、城堡相连、烽火相望的长城防线。在修筑长城的同时,汉朝大力推行屯田的政策,把人民迁移到长城地带,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使西部边疆得到迅速开发,这才有了以后丝绸之路的繁荣。

从南北朝到元代,中间有很多王朝都修过长城,但规模都不如秦汉时代。

而明朝200多年中,差不多一直没有停止过长城的修筑和长城防务的巩固。朱元璋从开国建国号的第一年(1368年),就派大将军徐达修筑北京北面居庸关等处的长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又修筑山海关等处长城。此后共计大规模修长城达18次之多,到弘治十三年(1500年)基本完工,全长逾6350千米,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

明长城的特点:在重要的关隘地方,特别是在居庸关、山海关、雁门关一带修筑了好几重城墙,多的达到二十几重。并在长城南北设了许多城堡、烽火台,用来了望敌情,传递警报。长城对明朝的意义在哪里呢?明朝建立以后,原来的统治者元蒙贵族逃回蒙古,不断南下骚扰掠夺,东北又有女真族兴起,所以明王朝十分重视北方防务。朱元璋在即将打下江山的时候,采纳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对修筑各地城墙很下工夫。全国务州府县的城墙都用砖包砌,修得十分牢固,长城的工程当然就更为浩大。

长城的建筑主要是利用地形,就地取材,有山的地方,尽量利用陡险的山脊,外侧峭直,内侧平缓。并开山取石,凿成整齐的条石,内填灰土和石灰,非常坚实。黄土地带主要用土夯筑。沙漠地带用芦苇和红柳枝条层层铺沙粒小石子,例如玉门关一带的汉长城就是如此,保存下来的城墙,沙粒石子已经压实,不易破坏,有些沙石与苇枝黏结在一起,相当坚固。望楼的阶梯则用几十层纤维粘叠而成。明朝的长城在重要地段用砖石垒砌,就地开窑厂烧砖瓦,采石烧石灰。

许多人虽然到过明长城,名正言顺地成了“好汉”,但他们未必了解明长城的建筑结构。明长城的建筑与军事防御体系是相配合的。例如明代在长城沿线设有军事管理区,叫做镇,由总兵和镇守指挥本镇所辖长城沿线的兵马。有的镇下面还设“路”,驻守在重要的关城地点,路的头目叫“守备”。如山海关路,守备驻守在山海关城里,管附近十几处关隘。关隘即关塞和隘口,是长城线上的重要据点,一般都在险阻的地方。两山之间的狭窄通道称为隘口,在隘口筑城设险堵塞通道,就称为关塞。重要关口由守备把守,次要关口设千总把守。沿长城还有城、堡、障等防御建筑。“城”是与长城紧密相连的防御性城,它不同于州城和县城,面积不大,相距几十千米不等。“障”是比城更小的小城,主要用于驻兵,也可有居民。“堡”是驻防的守兵住所,设“百总”或“把总”看守,守兵数目由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有些堡内有烽火台。长城两边还有烽火台(又称烟墩或墩台),有的紧靠长城两侧,也有在长城以外向远处伸展的。台上有少数守兵,白天燃烟,夜间放火。烽火台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子,台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下有士兵住的房子和羊马圈、仓房等建筑,大约5千米一个烽火台。汉朝的烽火台在台上竖一个高架子,上面挂个笼子,里边装干柴枯草,夜间放火,叫做“烽”。台上堆着许多燃烟的柴草,白天点烟,叫做“燧”。唐代则在台上安火炬,各离25步,每台四个土筒,各高一丈五尺,点烟火时,一个炉筒一人开闭,称一炬,根据敌兵多少决定放几炬,不满千人放两炬,三千以上放三炬,一万以上放四炬。明朝又有改进,除了放烽烟以外,还加上硫黄、硝石来助燃。

长城的城墙随地形决定高低,地势陡则矮一些,地势缓就高一些。墙身内侧隔不多远就有一个圆形拱门,门里有砖石梯通到城墙顶,供守城士兵上下。

墙顶外侧砌成垛口,古代叫雉堞,上有望口和射眼。城墙上每隔一定距离还有一个突出墙外的台子,叫做墙台。墙台是平时守城士卒放哨的地方,里边可住守城士卒,储存武器。这种墙台是明代名将戚继光发明的。

这么巨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天文数字的人力物力,的确不是一个朝代就能完成的。在遥远的古代,生产和安全条件如此艰苦,那些修长城的劳力不知运用什么技术手段完成了这一世界奇迹建筑。我们通过史料得知,修长城的劳力主要是戍防军队,其次是强征的民夫,第三是发配充军的犯人。秦汉时有一种刑罚叫“城旦”,就是罚去修长城,犯人白天看守巡逻,夜里修筑长城,十分辛苦,这种刑罚一般为期4年。明代修长城时没有施工和运输的机械,主要靠人力搬运,大条石一块就有1000千克以上,大城砖一块也有十几千克,内含沙石子,非常坚硬,石刻不动。搬运方法主要是排成长队传递,也采用了手推小车、滚木、撬棍、绞盘等简单的工具。有时还利用畜力替代人力,传说八达岭在修建过程中,曾让毛驴驮着装满石灰的筐,在山羊角上系了城砖“挑”上山去,代替人力运输。但大量的工作还是靠人力完成的。说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和血泪,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