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从北到南去畅游
4874300000002

第2章 北方地区(1)

太阳岛

太阳岛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与哈尔滨市区隔水相望。风景区分东、中、西三区,东西长约10千米,南北宽约4千米,总面积88平方千米,规划面积38平方千米,保护区面积50平方千米,并以湿地风光、欧陆风情、冰雪艺术、北方民俗为特色,是集休闲、观光、娱乐、科普教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目前国内最大的城市沿江生态区。

太阳岛风景区是以广阔的草原和平缓坡地上的灌木林带及河流纵横、水量充沛的水域为主要资源的江漫滩湿地草原型风景名胜区,江天万顷,白沙碧水,草木茂盛。四季的季象变化十分明显,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绿柳如烟,秋季金叶复径,冬季玉树银花。太阳岛上还散布着由20世纪20年代外国侨民避暑度假时留下的欧式建筑,精致典雅,掩映在树木、花丛之间。

太阳岛上最主要的景区是太阳岛公园,“水阁云天”的主景面积1515平方米,采用现代园林造景手法,建成长廊、连廊、方阁三个部分,并有相互贯通的5个湖。改造后的太阳岛风景名胜区的景观大道两侧由1400株柳树和20余万株水腊与偃伏莱木构成了占地60000平方米的绿化带,12个情韵各异、美轮美奂的园林小品巧妙地融入其中。长7.5米,厚2米,高4.3米,重150吨的天然奇石——太阳石,巍然耸立在太阳岛上;高6米,占地60平方米的大型立体花坛金座龙;占地28平方千米的花卉园是东三省最具规模的花卉基地,共栽植39个品种,12种色调的20余万株花卉;占地5000平方米的冰雪艺术馆,内有冰景100余件;面积10000平方米的荷花湖,菡萏初绽。

太阳湖面积58000平方米,红头鹅、灰雁、野鸭等数百只野生禽鸟在湖中畅游、嬉戏。太阳山占地3000平方米,高30米,凭栏远眺,山下景色尽收眼底,山光湖色,相互辉映,浑然一体。避雨长廊面积320平方米,建筑以白色为基调,欧式风格中透着庄严、淡雅之气;鹿苑(儿童乐园)占地面积12369平方米,设施都是纯木质结构,古色古香,半散养着已经驯化的鹿,充满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丁香园占地12平方千米,栽有12个品种的上千株丁香。另外还有生态特色鲜明的湿地植物观赏(原野风光区)、红柳林、白桦林、松林、野果(疏林草地)、樟松人工林、丁香山、塔头沼泽地和环岛水系所构成的自然生态观赏区。

新泻友谊园占地面积42平方千米,以日式庭院风格为基调,主要借助自然景物造园。园内景观有日式建筑的中日友好纪念馆,馆内展厅、水屋、茶室、和室、地铺榻榻米都极具日本风格。另有仿日本白山公园的木质异形桥——曲桥、日本海的缩影——葫芦池,池中有石龟浮卧,草坪中矗立着友好纪念碑,还有新泻市的象征——万代桥,人工溪流贯穿全园;假山小亭、园林小品、洗手钵、井户、石灯点缀其中。具有清新优雅的格调、浓郁的异国人文风情。

太阳岛不仅是夏季旅游避暑的胜地,更是冬季冰雪旅游的乐园。每年在冰封雪飘的隆冬时节,这里银装素裹,玉树琼枝,冰雪游乐活动有:打雪橇、抽冰尜、乘冰帆、堆雪人、坐马拉爬犁等十分丰富。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是目前国内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以雪为主题的博览会,已举办25届,国际雪雕比赛也曾在这里举办过。一座座造型各异的雪塑制品,给岛上的冬季增添了无限生机。

丰富的自然植被,众多的野生动物,广袤的自然湿地,怡人的清新空气,异域风情的文化景观正构成太阳岛独具魅力的生态、自然和文化特色。

沿江风景线南侧沿江长堤上悬挑式的花池、草地、垂柳、云杉、榆树墙,形成不同层次的绿带;堤下西侧有赵朴初手书的“太阳岛”志石;在风景线的东端有一座百米长的锦江长廊;西端有金河水榭,结构新颖,厅内四幅大型陶瓷壁画,别开生面,独具特色。

太阳岛公园夏季树木葱茏,百花盛开,草地开阔,并有“立阁云天”

“清泉飞瀑”“荷香鱼跃”“太阳山”“太阳湖”“亭桥映柳”等美丽的景色。

新泻友谊园典型的日本式庭园,为纪念中国哈尔滨和日本新泻两市缔结友好城市10周年而建,总面积37平方千米,以主景建筑纪念馆为中心,溪流水景横贯全园,源泉自山顶涌出,蜿蜒而下注入葫芦池;中部山丘以自然石刻中日友好纪念碑;园门、山亭、曲桥、万代桥、活动卵石路、洗手钵、井户、石灯等设施都充分表现了质朴自然的日本园林风格;园内树木葱茏,突出了日本园林种植特点,再现了日本庭院春花烂漫,夏日淡雅,红叶迎秋,松柏常青,碧草如茵的园林景观。

东北虎林园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野生动物园。园内放养了30只成年猛虎,游人可观赏和领略到东北虎捕食训练的过程,既了解虎的习性,又能意识到自然界物种的生存法则。

雪雕每年冬季在太阳岛风景区举办的雪雕游园会,凭借空气清新、污染少、雪质白的优势,已经成为哈尔滨雪节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雪雕游园会的成功举办,改变了北方风景区“冬闲”的局面,丰富了冬季旅游活动项目。

建筑风格太阳岛风景区别墅建筑独具特色,多以俄罗斯建筑为基调,有许多巴洛克式、哥特式建筑,大多数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和白俄侨民所建。1989年落成的新泻友谊园内的建筑,是典型的日本传统建筑。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物为太阳岛增添了迷人的色彩,也体现了哈尔滨的城市特色。

松花湖

松花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分为10个景区,面积约700平方千米。

松花湖风景名胜区以松花湖为主体,湖区内水面辽阔,植被繁茂,气候宜人。冬季沿江54米长堤上的冰雪树挂景观,为国内罕见,是本风景区的一大特色。区内冰雪资源独具优势,青山雪场景区是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基地。松花湖内有48种鱼类和其他水族生物,茫茫林海栖息生长着约140种野生动物和160种野生经济植物。还有西团山文化、原始公社遗址等历史古迹。

江城树挂树挂又名雾凇,是指冬天树木上凝结的霜花。这本来是北方地区冬天常见的景色,但吉林市沿着松花江岸上的树挂却格外诱人。树挂是吉林市冬季冰雪旅游资源的精华和特色。

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的隆冬季节,松花江畔54米长堤上苍松垂柳披霜挂雪,琼花怒放晶莹夺目,真好比“千树万树梨花开”。耀眼的冰花如粉蝶飞落、飞絮旋舞,有的如蒲草的蒲棒,有的如傲雪的腊梅,在细长柳条上的霜花,又像一条条银链。最美的要算结在松针上的霜花,那一簇簇银白色的针形叶子,又细又长,略微弯曲,宛如一朵朵怒放的银菊。在蜿蜒如带的碧绿江水衬托下,又好似水晶之宫、琉璃世界。难怪有人把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一起誉为我国四大自然奇景。

吉林市雾凇多属于晶状雾凇,具有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厚度大等特点。一般从傍晚开始出现,待到翌日午后才逐渐脱落,其厚度可达40~50毫米。其原因是吉林一带的松花江隆冬时不封冻,有大量的水蒸气所致。这段松花江之所以不冻,是因为其上游不远有松花湖,从丰满水电站排出的水水温较高。

龙潭高句丽城西北角有龙潭,山也因此得名。潭池四周以石砌筑,长50余米,宽20余米,寒潭澄碧。估计,此潭应是古城中的贮水池。古城西南角的南天门下有人工砌筑的圆形石洞,直径约10米,深3米,可能是当年储存物资的地窖。

松花湖在吉林市东南24千米的松花江上游,是丰满水电站截流大坝拦截江水形成的人工湖。

松花湖是山谷水库。水面沿原自然河道峡谷曲折延伸,湖面最长处200千米,最宽处10余千米,水域面积480多平方千米,最深处70米,蓄水量110多亿立方米。

丰满水电站拦河坝高91米,长1000多米,建于1937年,1943年第一台机组发电。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力修复和改建,使电站焕发了青春活力,发电能力为50余万千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最大的水电站。

松花湖湖平如镜,湖水清澈,从丰满水电站乘船北上,两岸奇峰连云,湖上白帆点点,岚影波光。自大坝乘船航行25千米,有湖心岛,称五虎岛。岛上林木葱茏,筑有供游人休憩和就餐的馆所,并辟有游泳、钓鱼和划船等地。

骆驼峰、北天门、五虎山、卧龙潭、石龙壁等景区湖光山色秀美壮丽,适合开展水上、冰上、山上多种游览观光、休憩活动。

松花湖滑雪场着名的城区滑雪场。雪场面积为3500平方千米,两条3000米长、50米宽的高山雪道和一条5千米长的越野雪道顺山形蜿蜒而下。环载人行索道,只需18分钟就可把人从山脚送到海拔近1000米的山顶。

长白山

有历史记载以来,长白山第一个名称叫做不咸山。据东周末期地理史书《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可见,早在距今2000多年以前,不咸山就已经闻名遐迩了。《晋书·四夷传》中称:“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通典》中有:“挹娄即古肃慎,其国在不咸山北。”

“不咸”二字的缘由何在却至今难解,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不咸”出自蒙古族先世东胡语“不尔干”的转音,“不尔干即为神巫,尊长白山为有神之山”。也有人认为,蒙古乃出自东胡系,东胡之称人为山戎,与长白山中隔东夷的貊,史书记不咸山时往往与东夷的肃慎并提,不咸山的名称应与肃慎族的语言或东夷语有关。“不咸”可能是满语叫白罗聂·显乾的音译省略,意为“长白”。

汉、魏时期,长白山又有“盖马大山”之称。南北朝时,长白山又有“徒太山”之称。唐朝称长白山为太白山。满语称长白山为果勒敏(长)珊延(白)阿林(山)。山名源于长白山的独特风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奉吉勘界副委员刘建封在对长白山进行了实地勘查后,着成《长白山江冈志略》一书,其中描写长白山“崔巍磅礴,蜿蜒于亚细腻亚东北隅,为一绝大名山。……山上冬夏积雪,四时望之色白异常,故曰长白。”在《抚松县志》中有七言绝句一首,谓之《白山积雪》:“惟有白山极壮观,层峦高耸日光寒。”

王池位于长白山西南坡距离天池12.5千米的地方,是长白山“七十二龙潭”之一,池水清澈见底,远望宛如一轮皎月,镶嵌在林海之中,素有“王池笑月”之美誉。

鞍山千山

鞍山千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鞍山市区以东20千米处,占地约300平方千米,交通便捷,自古就被推为辽东名胜之首。千山原名千华山,共有999座山峰,因此千山又有积翠山和千朵莲花山这两个美丽的名字。

隋唐以来,千山就是佛、道两教云集之地。从唐代开始兴建的祖越寺、龙泉寺、大安寺、香岩寺和中会寺被称为千山五大禅林。千山寺庙建筑具有“凭山建庙,山庙一体,山中有寺,寺外环山”的特色,享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的美誉。

千山风景名胜区依山势走向分北部、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四个景区。其中北部风景区交通方便,景点繁多,着名的有无量观、龙泉寺、祖越寺等,是千山风景区的游览中心。南部景区最重要的景点是仙人台,还有以雄旷着称的大安寺、两崖夹护的香岩寺等寺庙。中部景区有五龙宫、慈祥观、中会寺等道观名刹。

无量观在千山北沟,始建于清代康熙六年(1667年),为千山道观之首。

无量观主要建筑有观音殿、老君殿、三官殿等,殿阁庭院均错落有致地依山势而筑,与山石、松柏融为一体。

无量观周围有几十个景点,被称为千山一绝的“夹扁石”是被几块花岗岩石所夹的一条狭窄通道,长4米、高3米,宽不足半米,只容一人侧身而过。

凡到千山一游的人,总要经此巨石一“夹”方可通过。过了“夹扁石”,迎面一块巨岩,岩上系有一铁环,环下凿有一蹬印,游人必须手抓铁环、脚踩蹬印,纵身一跃方可攀上,此即为“一步登天”。继续北上,就可到达“天上天”,这是由几块巨大而浑圆的巨石构成的峰顶。

龙泉寺在千山北沟,是千山五大禅林中最大的一座佛寺。

因寺内有山泉而得名。背倚峭壁,前临幽谷。始建于明代,现尚存明代所建的金刚殿等。寺周围有“松门塔影”等久负盛名的十六景。

祖越寺在千山北沟,是千山五大禅林中最早修筑的寺庙,明代已享有盛名。现寺背摩崖上尚存明代石刻。

仙人台在千山北沟,是千山第一高峰,海拔708米。仙人台顶有一石如鹅头状向北伸出,下面为一平台,三面为悬崖陡壁,似凌空拔起,仅北面有一狭窄山脊与主峰相连。登台可一览钢都雄姿和千山美景。这里也是观日出的好地方。

五佛顶从龙泉寺西行登山3千米,可攀登千山第二高峰五佛顶。五佛顶海拔554米,峰顶有五尊石佛。

五龙宫由5米高的围墙环绕,远远望去如同一座孤城,别具一种风格。

周围有五座山峰三面包围,形如五龙戏珠,风景优美。宫前月牙井水味甘甜,俗称“五龙水”。

汤岗子温泉在鞍山市南15千米处的沈大铁路汤岗子站旁,是东北着名的温泉,共有18泉,适宜于水疗。

大连海滨

大连海滨-旅顺口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包括大连海滨与旅顺口两个景区,由海滨45千米公路连成一体,陆域岛屿面积105平方千米。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大连海滨景区海岸线长达30余千米,水面浩瀚,碧海蓝天,岛屿、礁石婷立海面,气象万千。以水清沙软的海滨浴场和美丽的青山、峭壁、峡谷、岛屿为特色。沿海海水浴场、公园、宾馆、疗养院等星罗棋布,碧海蓝天相映,各色建筑与风景名胜相交织,显得别有风情。有老虎滩公园、星海公园、傅家庄、棒槌岛等旅游点。

星海公园在市区西南,园内松柏常青,迎春花、樱花、月季花花坛似锦,棋乐亭、望海亭、迎潮亭、海燕亭亭亭相接。

海水浴场近千米,以沙细、滩平、水清、浪缓着称,是北方着名海滨浴场。公园中有“日”

“月”“星”三块巨石,星石还有神奇的传说。东南部小山,是望海观潮的好地方。山上有探海洞,可直接下到海边。有名的景点“黑石礁”

就在这儿,海面上星罗棋布的礁石,如同“海上石林”,极为罕见。

老虎滩在市区东南,依山傍海,园内峰峦起伏,雪松参天,花坛遍地,座座凉亭散落在万绿丛中,玉立在蜿蜒起伏的海边。“老虎洞”洞口有石雕雄虎,洞中可闻怒吼的海涛声。海水浴场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既可游泳,还可捕捞贝类。青山、松林、大海、碧波、黑礁、雕塑、别墅、红亭,构成独特迷人的海滨风光。

棒槌岛距海岸1千米的海上小岛,形如一支棒槌镶嵌在碧绿的锦缎上。

海滨300多米长的沙滩如同一条玉带。在棒槌岛海滨,可乘游船到附近海上或沿海岸石岸边畅游,可欣赏海岸千姿百态的悬崖峭壁和烟波浩渺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