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将任务落实到底
48741700000018

第18章 有困难不上交,让问题止于自己(7)

请看以下统计数字:

有48%的推销员找过一个客户之后就不干了;

有25%的推销员找过两个客户之后不干了;

有15%的推销员找过三个客户之后不干了;

12%的推销员找过三个人之后,继续干下去,而80%的生意恰恰就是这些推销员做成的。

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是一名优秀推销员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执行,很多时候就是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有了这种信念,才能不计代价,使命必达。抱有这种执行态度的人,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他们从不会因为遇到困难而停止脚步,更不会在困难面前退缩,而是勇敢地去面对,积极想办法。他们清楚,只要积极主动地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就一定可以找到排除困难的办法。

张浩原来是公司的生产工人,1992年的时候,他主动请缨,申请加入营销行列。当时,公司正在招聘营销人员,经理便同意了。

那时,公司还很小,只有三十多个人,面临着许多要开发的市场,公司却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因此,张浩只身一人被派往西部一个市场,其他市场,也只派出一个人。在这个城市里,张浩一个人也不认识,吃住都成问题,但心中使命必达的责任感使他丝毫没有退缩。没有钱乘车,他就步行,一家一家单位去拜访,向他们介绍公司的产品。他经常为了等一个约好见面的人而顾不上吃饭,因此落下了胃病。他住的地方是一家闲置的车库,由于只有一扇卷帘门,而且没有电灯,晚上门一关,屋子里就没有一丝光线,倒有老鼠成群结队地“载歌载舞”。那个城市夏天经常下冰雹,冬天则经常下雨,这样的气候对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沉重的考验。有一回,张浩差点被冰雹击晕。公司的条件差到超乎张浩的想象,有一段时间,连产品宣传资料都供不上,张浩只好买来复印纸,自己用手写宣传资料,好在他写得一手好字。

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人没有不动摇的念头是不可能的。但每次动摇时,张浩都对自己说:“这是我的使命,我必须完成。”一年后,派往各地的营销人员回到公司——其中有六成人员早已不堪工作艰辛而悄无声息地离职了——张浩的成绩是最好的。

最好的员工自然能得到最好的回报,三年后,张浩被任命为市场总监,这时,公司已经是一个拥有几万人的大型企业了。

这个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关于执行态度的案例。面对同样的困难,大多数营销人员选择了放弃,而张浩却不畏困难,设法去制造机会,并最终通过努力成功地打开了市场,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任何事情的完成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执行的路上很可能荆棘密布,然而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失去了前进的勇气。就像未战先怯的士兵,没到战场就已经丧失了战斗力,这样的士兵不是称职的士兵,这样的员工也不是称职的员工,这样的领导者更不是称职的领导者。

当执行难度很大但又关系重大的时候,要敢于超越困难,将任务执行到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任务的完成。这是面对困难时的一种积极态度,也是保障使命得以顺利执行的重要心态。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一种不可抵挡的力量。如果你想在职场中取得成功,就应当发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让自己成为老板眼中那个能够将任务执行到底的人。

打造落实型团队

一个优秀的团队之所以优秀,不一定是它的规划有多么完美,也不一定其团队成员有多么才华横溢,一定是它从上至下必须具有的高度落实力。

一个当之无愧的落实型团队一定具备以下几大核心素质。

1深入贯彻企业的“落实文化”

所谓“落实文化”,就是把干实事、求实效,即“落实”上升为一种文化。如果社会组织成员对自己所计划要做的事情,诸如制度、措施、政策、任务等,都能确立“落实”的思想观念,坚持不懈地贯彻实施,并形成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人人都以落实为责、以落实为荣,“落实”便自然成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正是我们所缺少但又迫切需要的。

2以责任精神为核心的自我管理

一个落实力强的团队是以责任为核心,通过责任感激发领导者以及所有组织成员自上而下进行自我管理,实现组织愿景与价值观引导,持续学习、创新与改进驱动,统合综效全面整合的高效管理,真正塑造以责任为核心,团队为纽带,人人是责任主体,个个是效益源头的团队。团队中,只有每个成员都认识到自身责任并学会自我管理,才能让落实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下去。

3价值导向是团队落实力的核心秘诀

统一价值导向,首先要明确团队是整个组织里的价值,然后在工作行为中,团队成员要达到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一种价值的一致性,因为这样才可以保证团队成员共同的行为取向。保持价值观和行为的统一,这样的团队才会产生出落实力。

4愿景:团队协作的深层动力

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

团队的愿景要建立在团队在组织中的定位上,团队的愿景必须符合组织的愿景。一个高绩效的团队中,每一个团队成员都会忠于团队的愿景,并且以团队的目标为个人的目标,促使自己不断努力提升。

5持续学习:激发无限

“每个人所能做的实际上比他所想象的还要强,只有不断持续学习的员工才会成为有发展和有价值的人。”波音的领导这样要求他的员工。

众所周知,我们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和车子、房子一样,会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折旧。因此,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学习新知识并在产业当中学到新的技能。否则你将无法保持在团队中的作用,更别想提高效能地为团队工作了。

6创新和改进:团队竞争力常青的基石

在生物法则下,团队也有作为生命有机体的诸多生命现象,如追求成长;遵从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有自觉能力并对环境做出反应等。在生物法则下,任何团队不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实体,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生命体,而且团队也具有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周期。因此团队只有在变革、创新中才能成长,也只有创新和改进才能保证团队绩效不断提升。

7统合综效: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张湘辉博士说:“如果一个人是天才,但其团队合作精神比较差,这样的人我们不要。中国IT业有很多年轻聪明的人才,但团队合作精神不够,所以每个简单的程序都能编得很好,但合作编大型程序就不行了。微软开发WindowsXP时有500名工程师奋斗了2年,有5000万行编码。软件开发需要协调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人员共同奋斗,缺乏领军型的人才,缺乏合作精神是难以成功的。”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每个企业都应该认识到:企业发展的快慢由落实力的强弱决定,团队落实力是企业落实发展战略的制胜要素,进而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打造出一支强有力的落实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