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有别,排尿排便训练大有区别
一开始,不论是男宝宝或是女宝宝,建议母亲先让婴儿坐在自己的便桶上,让孩子自由、没有时间限制地尿尿或者便便。
由于大肠小肠的发育过程所致,婴儿还不太会将大小便分开,通常是一次完成。
站着尿尿
小男生会有一段时间开始喜欢玩“站着尿尿,而且乱尿”或者“看自己哪次尿得远”等等游戏。
这无可厚非。因为婴儿本来好奇心最旺盛,他也会为自己新具备的能力沾沾自喜,陶醉在游戏之中。不过,需要父母多一点耐心清理“残局”。等到孩子渐渐习惯了在痰盂里面大小便,而且已经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注意力的时候,父母便可以开始引导孩子练习如何“尿得更准一点”。最好能够让男宝宝有男性的模仿对象去指导,偶尔也可以玩些游戏,例如在马桶中放一个他最讨厌的敌人比如“巫婆”“破坏神”等,然后对准它尿。
蹲着尿尿
刚才提到过,很多女宝宝看见父亲或其他小男生是站着尿尿的时候,女宝宝一般的反应是非要自己试试不可。母亲此时也不需要讲大道理,只有让事实证明,这样站着尿尿会很不舒服,裤子脏了湿了自己会很不漂亮。
几次下来,小公主对站着尿尿的兴趣就会消失殆尽。此时,母亲可以适时地告诉孩子,母亲都是坐着的,这样既不会弄脏自己的漂亮的衣裤和鞋子,而且坐着其实更加轻松愉快。
别给女宝宝穿太复杂的裤子
训练女宝宝大小便的一个重要事项是,千万不要给孩子穿太复杂的衣裤,让她难脱难解。婴儿通常会憋到再也不能憋的时候才告诉母亲,本来就比较紧张,很难控制自己,如果再加上裤子怎么解也解不开等不必要的问题,那么,尿裤子肯定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了。
所以,许多母亲喜欢将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但对正在学习脱裤子上厕所的女宝宝来说,孰轻孰重可要分清楚。
实用策略
“画”日记
日记是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好方法,幼儿还不会写字,母亲不妨引导他“画”日记,把每天发生的幼儿记忆最深刻的事情画下来。持之以恒,肯定有收获。
做计划
一天、一周,或是一次郊游之前,母亲可以和幼儿一起对当天、当周,或是郊游过程中要做些什么事进行一个大致的计划。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计划性,并调整自我行为与活动的能力。
定目标
对于较长的时间段,父母还可以引导幼儿给他自己订立一些力所能及的目标,并思考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幼儿都要做哪些努力,需要得到来自谁的什么样的帮助等等。这些对发展孩子的自知自省智力也都非常有益。
亲子游戏让婴儿全面发展
运动可提升婴儿智力
运动,不仅能促进婴儿的动作发展,同时还能帮助提升婴儿的智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婴儿生下来都爱运动的。因此,要想让婴儿喜爱运动,父母就得多动脑筋了,哪怕是全家上阵也在所不惜。
婴儿不一定爱运动,但是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婴儿都爱游戏。因此,两者结合,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婴儿的动作发展,并在父母陪他一起“疯”的时候感到其乐融融。
在此,我们为大家推荐几个亲子动作游戏供大家参考:
指指点点
这个游戏帮助孩子轻松地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训练快速反应能力。
游戏玩法
母亲和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孩子把右手放在母亲的左手上,母亲一边拍孩子的右手,一边有节奏地念:“鼻子、鼻子、眼睛。”孩子必须很快地指到母亲最后说出的“眼睛”。母亲说:“鼻子、鼻子、嘴巴。”孩子就要迅速地指到自己的嘴巴。然后,母亲和孩子可以交换角色。
建议
如果孩子已经5岁了,母亲可以加大游戏难度。如让孩子指“左手”“右眼”等反应难度更大的部位。
我是小陀螺
这个游戏帮助孩子在快速运动时能保持肢体平衡,促使平衡觉的发展。
游戏玩法
让孩子找个空地站好,可以把手臂伸平,不要扶任何东西。也可以把手放在腿两边,原地旋转。孩子在转的时候母亲可以说:“宝宝像个小陀螺,转、转、转……好,停下来,看看宝宝能不能站好不倒下。”让孩子静静地站立一会儿,直到他感觉不到晕了。用这种方法,连续做5次,并且每天坚持如此。为了引起孩子的兴趣,父母可以和孩子轮流做,看谁能坚持不倒下来。
建议
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在刚开始玩这个游戏时,母亲可以牵着他的手,帮助他旋转。
还可以和孩子玩翻跟头、侧滚的游戏,用来激发平衡感的发展。
另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拍球方式,例如,母亲伸出几个手指,孩子就拍几次球。
搬运工
这个游戏帮助孩子训练平衡能力,发展持物运动的能力。
游戏玩法
这个游戏最适合晚饭后的休闲时光。父亲和孩子参赛,母亲当裁判。父亲和孩子都把两臂伸直,每人拿一个沙包或是一本书放在头顶上,从一个房间运到另一个房间。也可以把书放在伸直的手臂上,从房间的一边运到另外一边,看看能坚持多远不掉下来,一直运到终点的为胜利。还可以爬着搬运,把书放在背上运到终点。
建议
随着孩子得长大,可以增加一些难度。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用比较细长的物品练习平衡,家中还可以用来练习的物品还有:筷子、球拍、枕头、梳子等等。在练习平衡能力的同时,可以开发孩子的小脑。
花样游戏,教育无痕
婴儿在游戏中发展了心智,提高了能力,增长了知识,家庭早期教育就是游戏教育。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亲子游戏的案例。
细心捕捉兴趣的亮点
一次,我抱着婴儿到校内小电影院看电影,他一会儿就没兴趣了,身子倾向放映室的方向,伸着胳膊示意我——去那儿。当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来到放映室时,他眼睛一亮,咧着嘴笑。好奇的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转动的片子和传动带,足足看了40多分钟才肯离开。
后来,我发现婴儿一看到转动的东西就很兴奋,于是有意识地收集一些转动的、圆的东西让他看,如电风扇、圆形的钟、车轮,使婴儿对“圆”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慢慢地,延伸到接触各种几何图形。我买来各种图形的图片,用硬纸片剪成各种形状,写上阿拉伯数字;陪他一起玩积木,培养他的空间感。这些又使得婴儿对几何图形及数字发生了兴趣。
就这样,婴儿对数学的兴趣在我不断有意识地捕捉中巩固下来了。上小学后,他学数学很轻松,几乎每个学期都会拿到数学竞赛奖状。
婴儿生来就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他的活动中蕴藏着许多兴趣的亮点,如果你多留心,做个观察家,于平凡细微处洞察到婴儿的探究倾向,抓住这个兴趣点,有意识地朝这个方向努力,就有可能培养出婴儿在某方面的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有一次,屋外哗啦啦下着雨,儿子打着雨伞站在雨中,将伞飞快地旋转着,甩得雨水四处乱溅。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躲到伞下,和他一起玩起来。
“航航,你为什么要转伞呀?”
“好玩。”儿子开心地回答。
“怎么个好玩法?”
“好多雨点被我甩出去了,你看。”
“噢,它是怎么甩出去的。”
儿子大概不明白我的意思,回答不上来。我启发他:“它朝什么方向跑出去的?”这下,儿子认真地边转伞边琢磨起来了。过了一会儿,他指了指伞骨尖端:“是从这儿斜着飞出去的。”“你把伞停下来,看它又是怎么跑的?”“当然是直的往下掉。”“这说明了什么?”儿子想了想,终于说:“转和不转,方向不一样。”
看着儿子兴趣正浓,我又和他一起聆听雨声,学习说象声词,我说一句“叭嗒叭嗒”,他说一句“滴嗒滴嗒”。接着又和他一起打着伞步行,观察雨点跌落到池塘里、石板上的情景,静听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
幼儿的玩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时你看不到看似随意的玩耍中所蕴藏着的教育内容。如果能有意引导,让他专注地观察,学会深入思考,将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
第一天,我把字卡拿出来,准备让儿子巩固原来学过的字,但他只认了两个就不配合了。
那就来个天女散花吧。我把字卡随手朝空中一扔,和儿子一起抢拾起来。我抢到了“面包”“西瓜”,他抢到了“沙发”“月亮”“兔子”。然后我们互相组成句子。我给出“西瓜”,他亮出“沙发”,我说不对,问他谁要吃“西瓜”,他才出示“兔子”。
第二天,我和他用字卡玩起了“开商店”。他的商店“货”很多,我要买什么,他得用心去找出来。在这样的游戏中,儿子不知不觉地记住了很多生字。
此后玩过字卡躲猫猫,一人藏字卡一人找;给字找朋友,即组词认字,如我手中出示“上”,他得找出“课”“班”“学”等;从报纸和故事书中找“老朋友”,巩固学过的字。
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儿子对汉字有了兴趣,只要有汉字的地方,他就会主动问我字的意思。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我开始引领儿子看书,培养他的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对书的兴趣。
婴儿的注意力保持时间很短,对于要专注的某项事物,时间一长便容易失去兴趣。如果此时你能随机应变,让游戏以另一种方式出现,他的兴趣火花又会被重新点燃。
及时转移教育战术
一天,我正摊开画报教儿子认字。当指到“汤匙”两字时,他一边用手表示“舀”的动作一边说:“舀,舀,舀饭。”并把书一把扫到地上,显然,没兴趣了,他的思维活动已转移到另一方向——头脑中出现了“舀饭”的表象。于是我放弃教认字:“汤匙是用来舀饭的,是吗?”他点点头。“汤匙还能用来舀什么?”他看到桌上的花生和糖,脱口而出:“舀花生,舀糖。”“真聪明,汤匙是用来舀东西的,还能用来做什么呢?”为了直观,我特意从厨房拿来了汤匙。他看到电视机旁的小药瓶,说:“用来盖那个小药瓶。”“对,还有呢?”我不断发问,他不断思考,“用来摆家家。”“用来敲,好听。”“用来转圆圈玩。”他用手推了一下汤匙柄,汤匙转了起来。过了一会又说:“还可以刮东西。”他拿起汤匙用力在我身上刮。
与婴儿玩游戏时,如果发现他没有朝你预设的方向走,不要灰心,不妨换个思维角度,做一点让步,改变方向,顺着他的意愿和思路走下去,不就开辟了新领域吗——比如上面的发散思维训练。
亲子游戏串串烧
一组小小的亲子游戏,让你与婴儿在快乐中共同成长与收获。
一日之计在于晨
利用晨练时光,充分调动孩子热情:与不同年龄的小朋友一起锻炼身体;识别不同类型、不同职业的人;了解社区内各种生活设施和服务项目,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需要这些服务。
全家猜猜猜
父母与孩子坐在一起相互提问题,如每天家里起得最早的人是谁?幼儿园里最喜欢小熊泰迪的小朋友是谁?一起猜测家里的亲戚、朋友以及孩子的小伙伴、幼儿园老师等,还可以扩展到家里的物品以及社区的设施。
盒子里的秘密
参加人数4~5人,大家依次把一个小盒子往下传递。规则:音乐停止时,拿着盒子的人才可以拆开盒子看礼物;音乐再起时,拆开的盒子要被盖好继续传递。一轮传递结束后,遵守规则的人能够得到盒子里的礼物作为奖励。
结识新朋友
让孩子说出自己想要交往的对象,和他一起制定暑期交友计划。比如:一个月内认识几个朋友,采取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目的等等。与孩子一同设计各种漂亮可爱的便条,便条上有问候语、自我介绍、门牌号码或联系电话等等。让孩子随身携带便条,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对象时,亲手将便条交给他们,当然,选择对象时要注意安全性,最好将范围控制在小区内。
易子而教
为了克服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固有的局限性,有必要扩大孩子的生活环境,变更活动范围。假期里,两个家庭都外出旅游时,相互交换孩子;在隔壁邻居之间进行短期“易子”活动;有亲戚关系的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互换,到自己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体验不同的生活。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自我独立能力,也可以让孩子感知不同的生活,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感知能力。
厨房里的8个聪明游戏
游戏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下面这些在厨房中训练孩子智能的“亲子益智小游戏”,能让孩子从2个月大开始就可以愉快地参与厨房游戏,让孩子的大脑轻松地做运动。
辨音
用汤匙轻敲空的玻璃杯,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叮声,很容易吸引婴儿的注意力。
敲几声后,母亲告诉婴儿:“这是汤匙敲玻璃的声音。”两个锅盖互相碰撞,会发出类似钹的声音,给婴儿听后可以告诉他:“这是碰锅盖的声音。”
父母可随意利用其他厨具发声,只要婴儿觉得好玩,他都会用心听。同时训练了孩子的听觉。
辨色
凡是有单纯色彩的食物都可以拿来当“教具”。母亲拿根胡萝卜,放在婴儿眼前30厘米左右,让他注视6秒钟,告诉他:“这是桔色的胡萝卜。”换根葱,同样让他看6秒,然后告诉他:“这是绿色的葱。”通过训练,可使婴儿的视觉智能得到清楚的刺激。
触摸
训练触觉智能,厨房有着特有的“优势”。木的、金属的、瓷的、布的、海绵的等等,任何直径比婴儿嘴巴大的厨具,都可以拿来当玩具,让孩子全面触摸,只要事先把这些“玩具”洗干净,就算他用嘴“品尝”也没关系。他摸了这些“玩具”后,母亲可把玩具拿来逗婴儿开心,也让他感觉:这是妈妈在用海绵搔你的脚心,是妈妈在用手搔你的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