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走向现代化的南京
48641200000030

第30章 多元视角下的南京竞争力发展态势(2)

第三,增强政府应对能力和协调能力。政府要具备有效化解各种危机事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解决利益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政府能力的标准,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责任型政府。第四,推进政府创新,提高政府创新能力。当前提高政府创新能力重点应该放在加大政府制度创新能力和加大管理创新能力上,实现组织体制创新,改进政府工作方式,开展为民众提供快捷、便利的“无缝隙”服务,实现工作流程创新;引入私营部门中孕育成熟的战略管理、绩效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法,摆脱传统的单一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方法创新。第五,强化政府对外开放的意念,提高城市开放度。在很大程度上,政府的政策导向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内部企业、市民的思想观念,因而,在营造“国际名牌南京”,让南京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政府的管理意念要逐步开放,与世界接轨。在很多方面,政府要有明确的名牌战略,要有世界的眼光和国际的标准,要有向世界展示和推销南京的意愿和能力。

第三节南京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态势评析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城市空间范围内,以合理利用城市资源为基础,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为手段,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为途径,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满足现在及未来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实现城市的科学、合理、安全和协调的发展。①由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评价中心完成的《2006江苏城市发展报告》、《2007江苏城市发展报告》显示,南京连续两年可持续发展能力位居全省13个省辖市的首位。

江苏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报告的指标体系,由可持续发展水平(代表现状)、可持续发展能力(代表潜力)两项一级指标,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经济外向度、人口素质、居民生活质量、城市发展、社会保障、环境质量、经济发展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社会保障能力、资源利用效率、资源支撑能力、环保治理能力15项二级指标,以及人均GDP、GDP年均增长率等35项三级指标构成,主要利用江苏统计年鉴等资料,对各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2007江苏城市发展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2006年度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得分为77.803分,位居全省第二,第一的苏州为79.279分。其中,南京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为37.447分,位居全省首位,之后是无锡、苏州、常州等城市;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分为42.509分,位居为全省第三,略低于苏州、无锡。

而在2005年度的同项评比中,南京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得分、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均位居全省首位。

南京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代表现状)整体较高,最主要的原因是南京的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关系相对匹配。主要表现在:一是近年来南京经济发展相对较快。

2004至2006年,是南京全面建设小康进程最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最高、产业竞争力提升幅度最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多、城市特色塑造最突出、生态环境改善最见效、协调发展格局最明显的一个时期。与2003年相比,2006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达2774亿元和603.9亿元,年均增长15.6%和19%;2006年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538元,比2003年增加7342元,年均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45元,比2003年增加2122元,年均增长11.4%,增幅连续三年处于国内同类城市前列。二是南京的经济结构相对合理。南京确立了调高产业层次、调轻产业结构、调优增长方式的基本方针,突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和升级发展,突出现代服务业的升级和快速发展,突出投入的多元化和资本的有效吸纳,突出资源节约和利用水平的提高,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速度与效益同步、规模与质量统一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三是南京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相对合理。南京坚持把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作为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举措,以“迎接十运会、建设新南京”、“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为主题,持续推进城市化、现代化、功能化进程,使得城市空间承载功能、交通功能、保障服务功能等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四是南京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较高。南京城市环境治理力度、城市环境质量排名靠前,这使得南京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优于省内城市,也优于上海、杭州、宁波等地。

南京可持续发展能力(代表潜力)蝉联全省第一,说明南京又好又快发展能力突出,潜力巨大。评价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不仅要看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现状,更要看能够促进城市长远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和潜力。因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环境的诸多支撑条件,更取决于城市人力资源的质量、经济结构的合理性、经济增长的速度、经济效益的优劣、对外开放的程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指标。从各项指标的具体情况看,南京的“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等环保治理能力指标,位居全省第一;经济结构、居民生活质量、城市发展、经济发展能力等位居全省第二;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外向度、社会保障、科技支撑能力、资源利用效率等均位居全省前列。这充分说明南京既具有又好又快发展的优势,也具备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和潜力。

但是,南京在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整体经济实力有待增强。虽然近年来南京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但与苏州、无锡相比,在经济实力上依然有一定的差距。二是资源利用能力相对较差。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中,南京的资源利用能力(包括人均占有耕地数、工业废水排放率等)排名靠后,影响了南京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三是节能形势较为严峻。目前南京一次性能源自给率为零,节能形势较为严峻。以重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使得南京实际一次性能源消耗基数很大,加大力度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已成为能耗降低的主要途径。四是城市创新水平尚待提高。根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课题组的研究,南京城市创新率只有0.39,也就是说,南京只要利用现有创新资源的39%,就能取得现有创新产出水平。科技成果转化不充分也一直是南京突出的问题。

第四节南京总部经济竞争力优劣势及发展对策

一、南京总部经济竞争力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被全球发达国家经济学人士称之为“21世纪全球最具生命力、最大的市场”,众多跨国集团纷纷看好中国,投资中国。据美国《财富》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4万多家跨国公司中,92%以上的企业考虑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与此同时,国内欠发达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也纷纷迁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如东方希望、春兰、远大等。这种经济新现象即为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是产业分工高端环节,是城市从提高产业竞争力转向增强功能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它能给所在区域带来税收、产业、劳动就业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总部经济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学界、政府等方面的积极反应,如《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研发和结算中心,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在京设立分支机构和总部,提升北京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上海市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使上海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和采购中心的集聚地”;广州市政府提出要引导跨国公司设立总部、营运中心、研发中心和核心产品制造中心。重庆、深圳、天津、大连、南京、杭州、沈阳、青岛、济南、厦门等一批中心城市或者区域中心城市也都提出要发展总部经济。

资料显示,近年来南京对企业总部、办事机构的吸引力,在长三角地区内仅次于上海。最近两年内申请设立的驻宁机构已有四五百家,仅新街口就进驻了79家世界500强驻宁机构和地区总部。同时,省内的一些企业也纷纷将总部迁到南京,如盐城的美尔姿集团、连云港的正大天晴、姜堰的双登集团等。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南京鼓楼区与北京朝阳区和丰台区、广州越秀区、武汉武昌区、青岛市南区、重庆解放碑CBD建设指挥部、济南时代总部基地被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确定为“总部经济发展实践研究基地”。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与其自身的条件是分不开的,这在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中得到了证实。

据《2005-2006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南京的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在35个城市中位列第8,二级指标中除政府服务排名第16位、开放程度排名第13位外,其余4项指标发展相对比较均衡,如基础条件排名第6位,专业服务排名第7位,研发能力排名第10位,商务设施排名第11位。一年之后,南京的位次上升到了全国第6位,各分项竞争力除专业服务由第7位下降为第8位,商务设施排名未有变化外,其余分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如基础条件排名第5位,上升1个位次;研发能力排名第7位,上升3个位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均上升了4个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