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于1998年在香港创立,一直致力于中国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推介中国城市奋发向上、敢于竞争、持续发展的整体形象,已经为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数十个中国城市提供了城市定位、城市发展与竞争战略制定、城市形象设计与推广等服务,与100多个城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从2002年开始,他们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城市竞争力评价与研究,每年发布一次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2006年是第五届,评价的城市有289个。
城市整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四大系统,由包括综合实力竞争力、产业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商业贸易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社会体制竞争力、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人力资本教育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文化形象竞争力在内的10个单项竞争力指标及50项二级指标、215项三级指标综合组成。
3.2006福布斯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前30名)
2006年10月8日在成都举行的首届“中国城市投资论坛”上,《福布斯》杂志中文版第三次(首次是2004年9月3日)推出了“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南京位列第9,杭州、北京、上海名列前三甲,其中杭州连续3年位居榜首。进入前10名的城市还有无锡、宁波、苏州、大连、广州和天津。
据《福布斯》中文版高级编辑陈岚介绍,2006年《福布斯》中文版对我国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在内的661座城市进行混合排名,并对其中2004年GDP超过130亿元人民币的209个城市进行了基础数据的搜集和研究,最终评选出100个城市。
据介绍,长江三角洲城市继续毫无悬念地成为“2006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的主角。但稳中有变的是,一些经营成本相对较低、更具市场发展后劲,同时受益于长三角陆路交通网络建设的二、三线城市在位次上有相对明显的提升。此外,环渤海湾地区的开发让经营成本相对低廉而人才素质较高的天津首次进入前10名;西南区域的中心城市成都和重庆,凭着专业人才的聚集和强有力的市场后劲,各自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成都更是首次晋级前15位,重庆排名前30位;相较于其他发展平平的中部城市,安徽的芜湖尽管在市场规模上不那么醒目,却因人才、经营成本和交通条件等各项指标的均衡发展提升了9名。
“2006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榜单显示,无论是坐拥自然资源还是袭承产业基础,善用资源的城市成为榜单的赢家。
4.“世界经济论坛”版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世界经济论坛于2004年10月31日首次发布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在此之前,世界经济论坛主要关注国家和地区竞争力方面的研究,而在出席第十六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期间,为切合上海“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会议主题,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奥古斯都·洛佩斯克劳罗斯公布了这一排名。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项目负责人兼首席经济学家洛佩斯克劳罗斯表示,这是世界经济论坛首度专门为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估和排名。首批有53个城市被列入评估范围,包括北京、香港、上海、莫斯科、圣保罗、伦敦、雅典、曼谷、布宜诺斯艾利斯、东京、巴黎、多伦多等。
据洛佩斯克劳罗斯介绍,世界经济论坛用三方面的指数来综合评定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科技指数,包括创新、信息通讯技术、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宏观经济环境指数,包括宏观经济稳定性、信誉度、政府浪费;公共部门质量指数,包括法制环境、腐败情况。
洛佩斯克劳罗斯还介绍,2004年度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首次运用了“经济增长竞争力指数”,其统计数据来自公开渠道获得的信息及世界各国企业领导人的问卷调查。该指数对2004至2005年度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潜力进行了评估,并依此排名。这一指数还对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可比优势和薄弱环境进行了评定。
在这份排名表上,我国香港的位置领先于我国上榜的其他城市,同时也领先于奥斯陆、赫尔辛基、哥本哈根、伦敦、悉尼、纽约等世界着名城市。
第三节和谐发展的风向标——未来城市科学发展新趋势
通过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城市的综合实力、综合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目前已开始从热衷于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研究更多地转向对城市竞争力机制的研究。即研究的焦点不单纯集中在各城市竞争力的排名上,而是更多地关注构成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分析,从单纯地追求城市竞争力本身的提高,到更多地转向对城市竞争力提升的目的和本质的研究。
二是对于城市发展的研究从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内城市竞争力的提高,更多地转向对谋求城市竞争力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这表现在相关的评价指标设置上,一些更能体现长期发展能力的指标取代了反映短期绩效的指标。
三是对于城市综合实力、综合竞争力的研究更具有国际视野,从徘徊国内城市竞争力评价,更多地转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城市竞争力评价。由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内一些城市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对于城市综合实力、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常常放在国际比较的背景下进行。
四是从简单的竞争力理论指导下的城市竞争力研究,发展到包括现代化理论、生态学理论、管理学理论以及经济学理论等在内的多元视角下的城市竞争力研究。这反映了对于城市发展的认识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为各个城市选择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五是将有关的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城市发展实践联系起来,与我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联系起来,使得相关的研究目的性更为明确,对于现实也更具有指导意义。
由于已有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因此我们很难对每一个研究方向进行详细的介绍。本书仅简单介绍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趋势,因为这种理论更多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的理念。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思想
从人类过于自信地改造世界,到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所引起的全球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关注;从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报告的出台引发的人们对人类发展前途的争论,到1987年联合国《我们的共同未来》报告的发表带动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人类一直在追求更有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1985年,德国马丁·路德大学胡伯教授在人们面临生态持续恶化、污染不断扩散而环境治理力不从心的背景下,及时地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胡伯认为,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利用人类智慧去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进步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有:
——现代科学技术是生态改革的核心机制,同时强调在生态改革中经济和市场动力的重要性,市场经济鼓励的、政府促进的工业创新能够促进环境保护;——作为一种资源和风险的管理模式,它将超越各种利益和冲突,通过建立新的环境议程,解决经济增长和相应的环境管理的常规矛盾;
——不仅把环境挑战看成是危机,也看做是机会,把减少污染看成是加强经济竞争力的工具,而不是要求额外地增加和维持昂贵的末端处理技术;
——代表一种前瞻的、预防的环境政策,它采用预防原理,涉及生产和消费模式的长期结构变化;
——采用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克莱斯托夫认为,生态现代化既是环境敏感技术的机会,也是一种政策过程,它服务于培育更好的环境管理。生态现代化不仅提供了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新思路,而且使企业和社会都看到了新希望。企业看到了经济利益,优先发展清洁和高效生产技术的企业,就比晚起步的企业具有竞争优势,能够抓住生态技术的市场机会;社会看到了发展机会,环境保护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未来增长的潜在源泉。
二、生态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内涵非常丰富,覆盖许多新兴学科和领域,如工业生态学、工业代谢理论、环境管理模式和战略、绿色运动、环境经济学等。环境友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绿色技术、绿色产品和服务等为生态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2000年,胡伯撰文指出,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二是生态现代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和途径。
生态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即在某些方面,如生态与经济的协调方面,达到工业化国家的水平,实现某些方面的现代化。
三、城市竞争力的构建与生态现代化
——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构建是城市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生态现代化的实现过程是城市可持续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构建和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实现人的现代化。
——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建立在通过提升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推动生态现代化进程向前发展这一基础上。
总之,生态现代化理论为我们城市竞争力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城市竞争力的构建和提升,给予了实质有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