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48636000000006

第6章 沈阳·“九·一八”事变博物馆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今博物馆坐落处)炸毁了铁路路轨,策划和制造了“柳条湖事件”,然后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备队。日关东军司令本庄繁遂以此为借口下令日军进攻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并占领沈阳,制造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当时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和3000万同胞陷于日寇铁蹄的蹂躏之下。事变震惊世界,标志着日本将征服中国的计划推进到新阶段。

沈阳“九·一八”事变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柳条湖立交桥西北,西靠长大铁路,是为警示后人勿忘“九·一八”国耻而修建的。博物馆主体本身就是一座历史纪念建筑物,它以残历碑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博物馆建成于1997年,主体建筑采用碑馆结合形式。在一部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在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由碑正面拱门进入一层正厅,刻有“勿忘国耻”4个大字的警示钟迎面矗立,在字的上方嵌有一面残月形时钟,其时针指着10时20分,这是日本侵略军发起进攻北大营的时刻。馆内二至三层为“九·一八”事变历史陈列室,以电动沙盘、灯箱、人物模拟像等形式,通过历史照片、实物和文献资料展示了事变始末和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内有东北抗日联军和杨靖宇将军的抗日事迹;地下室有“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沈阳”专题展览,以声、光、电形式再现了日本侵略军的罪行和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

残历碑西南20米处有事变炸弹碑,碑西侧为长大铁路,东为公路,向北就是当年的北大营。在铁路东侧,原日本关东军曾树立木制标牌,竖书“昭和六年九月十八日支那兵线路爆破地点”字样,1938年日本又重建了这个炸弹形水泥纪念物,上面为炸弹尾翼形碑,碑身高5米,下面基座为梯形平台,上镶嵌横书“爆破地点”四字,并在北大营内建立了战绩纪念馆和战绩纪念碑。从日本关东军在柳条湖铁路爆破地点到攻占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所制造的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现场。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策划和周密预谋的重大侵华事件,是对我国发动大规模武装侵略的开始。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炫耀他们的所谓“赫赫战功”,建立了这个炸弹型水泥纪念碑。如今,它已成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罪证。

解放后,沈阳人民将该碑推倒,仍陈列在原址。1985年2月,此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