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48636000000123

第123章 安顺·王若飞故居

王若飞,贵州安顺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著名“四·八”烈士,1896年10月11日生于贵州安顺城北。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豫陕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党委省农委书记。1927年5月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31年任中共西北特区委书记,在延安时期历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长、宣传部长、十八集团军延安总部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央党务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等职。1945年8月,王若飞作为中共代表团代表之一,与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飞机回延安请示汇报工作,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时年50岁。

王若飞故居位于安顺市西秀区北街174号,故居由门楼、过道、朝门、正房、对厅房、西厢、影壁等组成。

王若飞烈士故居的大门坐东朝西,临街是一座不大的门楼,与它毗邻的是一条深长的过道;过道尽头是一座小巧雅致的朝门门楼,门楼檐下是一块黑底金字的大匾,上书:“王若飞故居”,这是1991年聂荣臻元帅亲笔题的匾文。从朝门门楼往右推门而入,可见一座清幽的四合院,由正房、左厢房、右厢房、对厅房合围而成;院坝中央筑有一影壁,它将院坝分为前院、后院,影壁的前面置有鱼缸、树台、花台,影壁上有浮雕装饰。王若飞就诞生在正房的左间。

故居的房基基本保存下来,只是在对厅后面原有的一片菜地不复存在。近十年来,国家陆续拨款,对故居房屋进行“修旧复旧”的保护性维修,使之不失历史本来面貌。

故居始建于清代,王若飞曾祖父所建。解放后曾被土改,1982年政府拨款维修,同时对外开放。故居为木结构小青瓦建筑,具有清代民居风格。现存部分家具实物及王若飞青少年时期在日本、法国留学时进行革命活动的资料,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一起工作时的照片、通讯手迹,重庆谈判时所穿衣物,遇难后党中央和中央领导的悼词,部分国民党高级官员、爱国将领、民主党派知名人士题词、挽联及社会各界悼念活动和有关王若飞的书籍出版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