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综合库保管工
48634000000008

第8章 物资管理概述(5)

(二)码垛方法

1.码垛前的准备工作

物资码垛前,必须做好码垛的准备工作,然后才能进行码垛。根据进库物资的数量、规格尺寸、密度、体积、地坪负荷计算货垛的占用面积、垛高以及计划好垛形,并画出垛形布局草图。有包装或规格整齐划一的物资,其占地面积(不包括垛距)、垛高的计算方法如下:

(1)垛高=层数×每件物资高度

(2)在确定垛高和占地面积时,必须注意不超过底层包装允许承受的压强和地坪负荷以及机械作业、库房高度等因素。

2.做好机械、人力、材料等准备工作

地面要打扫干净,画好垛角线,摆好下垫物(如水泥墩、枕木、垫板等,受力要均匀),如需苫盖、密封、涂防腐剂,还需准备苫盖、密封材料及防腐剂等。

(三)码垛的基本形式

由于物资的性质和外形尺寸不同,垛形也有不同形式。基本的形式有重叠式、纵横交错式、压缝式、宝塔式、通风式、衬垫式和架子式等。各种形式又可结合实际灵活使用。现将仓库较为通用的若干形式介绍如下:

1.重迭式码垛

逐件逐层向上重迭堆码而成的垛位。钢板、箱装物资等质地坚硬,占地面积较大,不易倒塌,可以采用这种垛形。在重叠堆码钢材时,可逢十略加交错,以便清点件数。重叠式码垛是机械作业的主要垛形之一。

2.纵横交错式码垛

将长短一致、宽度排列能与长度相等的物资纵横交错堆码,形成方垛。此垛形适宜码大垛、高垛,垛形稳固整齐。如铜线锭、管材、型材、狭长的箱装材料均可采用此垛形。

3.仰伏相向式码垛

将材料仰放一层再伏放一层,仰伏相向而相扣,使垛形稳固。也可伏放几层再仰放一层或仰伏相向组成小组再码成货垛。这种码垛方法适用于钢轨、槽钢、角钢和锭材(如铝锭)的码垛。但在露天码钢轨、槽钢、角钢时应一头稍高,以利排水。

4.压缝式码垛

将垛底层排列成正方形、长方形和环形,然后起脊压缝上码。如钢带、卷筒纸等可采用此垛形。

5.宝塔式码垛

宝塔式码垛和压缝式码垛相类似,但压缝式码垛是在两件物资之间压缝上码,宝塔式则是在四件物资中心上堆码,逐层缩小形成宝塔式。桶装物资适用此种垛形。

6.衬垫式码垛

在每层和数层物资之间夹进衬垫物(如木材),利用衬垫物使垛的横断面平整,物资互相牵制,加强垛的稳固性。适用于四面不整齐、不规格的裸装物资(如烟花胶片、空压机、储气桶、减速箱等)。

7.行列式码垛

对体积大而且重,外形特殊或需要经常检查四周中,且有渗透变化情况的,不宜码成重叠式或其他垛形的物资,只能排列成行,中间留有通道,以便检查,有利通风。这种码垛方法称为行列式码垛。如汽车、筒装液、大型变压器等。

8.盘条、轮胎、管材等分别采取鱼鳞、串连、栽柱式码垛。

二、物资苫垫

“苫”是指物资的垛上加上遮盖物;“垫”是指在物资垛底加上衬垫物。物资的上苫下垫是防止物资受潮及受损的必要措施,特别是对露天存放的物资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保管措施。

(一)垫垛

根据不同物资的保管要求按垛形尺寸和负荷轻重,在垛底放置适当的衬垫物,如水泥墩、石墩、水泥条、枕木、防潮纸等,以减少地面潮气对物资的侵蚀,并有利于垛底通风。库房和货棚内的衬垫要按照地坪和物资防潮要求而定。但根据仓库物资储存期长、要求高的特点,一般除防腐蚀能力较强的铝、铜、锡外,一般均要垫垛,垫高不低于40厘米。

执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下垫必须保证物资不受水浸和潮湿,通风良好。

2.露天存放物资的地坪一定要铺平夯实,以免码垛后地面下沉造成货垛倾斜倒塌。

3.下垫材料要铺平放稳,物资堆码受力均匀,不得超过下垫材料和地坪负荷限额。

4.化纤类物资不得用油污、潮湿、虫蛀的枕木(垫板)垫垛。纸张类还应注意垫木平整,不得有钉子或尖锐物突起。卷筒纸、橡胶也可在枕木或垫板上垫一层隔潮物(如防潮纸、芦席等)。

5.合理使用下垫材料,注意节约,妥善保管物资出库后的下垫材料。

(二)苫盖

露天货场存放的物资除垫垛外,一般都应苫盖,以防物资直接受雨、露、雪、风沙及阳光的侵蚀。在库房、货棚内的某些物资为了防止大气污染,也有加强苫盖的必要。须苫盖的物资在码垛时要堆成可以苫盖的垛形,一般成屋脊形的堆垛,比较容易苫盖。

1.苫盖材料

一般用铁皮、芦席、油毡纸、塑料布、苫布等。仓库应尽量利用旧包装铁皮改制成苫盖材料。苫盖时间较长的垛可用二层芦席中间夹一层油毡纸,按照适当规格预制成苫瓦,使用时方便拆装,拆垛后还可再次使用。

2.苫盖方法

(1)就垛苫盖法。适用于屋脊形垛和大件物资的苫盖;

(2)席片鱼鳞苫盖法。将苫盖材料自垛底部逐渐向上围盖,从外形看成鱼鳞状;

(3)钢板自盖法。中厚钢板码垛时,将垛上面的数块钢板向四周延伸60~80厘米遮挡雨水。

2.3.4接收中物资短溢处理手续

仓库储存物资应确保数量准确,做到物、证、账、卡四相符。在接收过程中,如发现短溢情况,应认真查清原因,分别不同情况,按照制度的有关规定,办理损溢处理手续。

一、计重物资短重未超过磅公差,仓库实收数以结算数为依据,不做短少处理。

二、计重物资短重超过磅公差,其索赔金额在2000元以内者,由基层仓库处理。如仓库决定不向责任方索赔时,其短少数量可在《物资入库报告书》中注明,按短损处理。

金额超过仓库权限2000元以上者,以及应与有关方面联系解决的物资数量短少,在《物资入库报告表》中短损拦内填明待处理短损数。因故未能索赔或需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报损报溢时,还应填报《待处理物资短损、溢余报告表》按规定权限审批处理。

三、用其他方式计重的物资发生短溢,依据有关规定的允差范围处理。

四、因件数短少和未办理装卸提货手续的件数溢余以及重量短少和溢余,均应在《物资入库报告表》中短溢栏内填写待处理短少或溢余,并抓紧向有关方(保险公司、承运部门等)联系索赔。如无法赔回货款时,则应填报《待处理物资短损溢余报告表》按批准权限报批。

五、计重物资由于取样而造成的重量短少,如涉及结算数与仓库实收数之差超出合理磅差范围时,按短少处理。填入《物资入库报告表》的短少栏,并在“短溢原因及处理情况”栏内说明。

六、对索赔期已到,但一批物资尚未到齐,为使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掌握到库物资情况,应及时填报《物资入库报告表》,待到数均填入待处理短少栏内,待物资到齐后,再补报《物资入库报告表》但不应再填写结算数。

例:接收进口10×1500×6000毫米钢板一批,合同规定检斤计重,发票数为1315块,共计1000吨,验收数为1315块,假设重量分别为以下两种情况:

(1)998.500吨;

(2)997.200吨。

(注:均含取样数0.500吨。)

问:填报物资入库报告表时,如何处理数量关系?

解:A.块数相符,重量虽然短少1000—998.500=1.500吨,但未超出磅差1000×3‰=3.000吨,即使扣除0.500吨的取样数量,实收数为998吨,仍未超出磅差范围,所以不存在待处理范围之内的和索赔方面的问题。应按照《制度》规定,以结算数上报入账,即物资入库报告表中仓库实收数=结算数=1315块1000吨。

B.块数相符,重量短少1000-997.2=2.8吨,但未超出磅差范围,仍然不存在待处理范围之内的和索赔方面的问题,理应在仓库实收数栏填写1315块1000吨,但因有0.5吨的取样数,所以仓库实收数磅码单上只有997.2-0.5=996.7吨,已超出磅差范围,如果将码单调整到1000吨,就有可能在出库时因超出磅差而造成索赔,所以取样数应做入库前短少处理。不能再调整到磅差之内。

2.3.5物资入库凭证、账卡的填写要求

物资入库码垛完毕,就应办理入库上报、登账立卡、建立档案等一系列手续。

一、物资入库报告表的填制

(一)填制时间

一批物资到库,收到结算单据和技术证件等资料后,7日内(进口物资收到商检证书后算起)验收完毕,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做出处理。保管工即按照“国家储备综合物资分类及品名、代码、规格统一目录”的规定,填制《物资入库报告表》。经物资会计、技术人员复核,物管、财务科长审核,最后经主管业务的处长审查签章,加盖公章上报主管部门。

代管物资应按协议规定时间填写入库通知单报货主。

(二)《物资入库报告表》主要栏目的填写。

1.接收依据栏:填写上级下达的接收任务通知书文号。

2.合同栏:填该批物资订货合同号。

3.品名和规格及技术要求栏:按分类及品名规格统一目录规定的名称、项目、顺序填写。如属目录未列入的产品,则按技术标准中的名称填写。

凡交货物资质量确认高于原合同规定质量的,以实际质量所对应的标准规定的品级上报入账。对黑色金属材料超过标准规定搭配比例的短尺品,因影响其价格应与正尺品分别填报。钢带、钢板毛边,如影响价格,也应注明并分别计算其重量。铁合金(含钨精矿)有品号的只记品号和技术标准号,在计重上除金属铬、磷铁、电解铜、锰、硼铁外,一律将该品号主成分含量、按该品号折合标准含量换算成基准折合重量填报。

在换算成基准折合重量填报时,物资情况栏内应注明实际重量,以便发运装车。

4.结算栏:填写供货单位结算收款的物资数量,如在承付期内因质量不符等原因已办部分货物拒付时,则只填写实际付款的物资数量。

5.仓库实收栏:衡量物资短溢重量在磅差内按结算数填写,超过磅差按实际验收数填写;理论换算计量的物资因其尾差取舍不一造成验收码单与结算数不符,仍按结算数上报。

6.空白栏:供机动用,如重量超过磅差,金额超过有关免赔规定,件数短溢造成数量短溢,尚在联系处理或已办理索赔手续,应分别填写待处理短少、溢余或索赔。

7.物资情况栏:应分别填写物资质量(包括内质、外观、锈蚀、包装标志)、数量(件数)、资料等主要验收情况,理论换算计重物资和计件物资的单重,以及物资维护管理情况。

8.短溢原因及处理情况栏:在磅差内按结算数上报时,应填写实际短溢重量以及物资取样的重量。

9.凭证编号方法

(1)凭证编号。

注:凭证的顺序号,一般用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2)凭证编号中的文字含义。

A.凭证称谓

入——表示物资入库报告表;

出——表示物资出库结算单;

短——表示库存物资短损溢余报告表;

待——表示待处理物资短损溢余报告表;

更——表示物资更正报告表。

B.物资类别

有——表示有色金属;

黑——表示黑色金属;

非——表示非金属和机电类。

二、保管工账簿填写

保管工账簿是保管工用以记载和反映所管物资品名、规格、质量、数量、存放地点及出入库动态的账簿。登账时必须以正式收支凭证为依据。

(一)记账方法

保管工的物资账卡应根据《物资入库报告表》(代管物资根据《物资入库单》)分厂别、合同号、品名、规格、牌号、性质、技术条件、热处理方法、加工用途、特殊要求等入账。同品名规格但订货合同号不同的,应分别记账。代管物资应分计划内和计划外物资入账。实收数用蓝字记入物资账卡的收入栏,实发数用蓝字记入支出栏。库存物资发生短溢时,短溢数用蓝字记入支出方的短损栏(无短损栏则用红字记入收入栏),溢余用蓝字记入收入方的溢余栏(无溢余栏则记入收入栏)。如冲销上述记载时,用红字分别记入原始记录的各栏。

记账时应先按账卡所列顺序逐序逐项填写,即先记日期(凭证编制日期)、凭证字号、摘要(入库可填接收依据、合同号、生产厂,出库可填供货合同号、用货单位),然后记收入或支出栏,最后记结存栏。

当支出等于收入时,结存数为零,即表示收支平衡,故在结存栏内用平衡符号“υ”来表示。当支出大于收入时,结存数则为负数,此时应将负数的绝对值用红字记入结存栏,即表示账面上出现了“赤”字,也就是就说库存物资有溢余。为达到账面平衡就必须填报《库存物资短损溢余报告表》,将溢余数量记入账卡的溢余栏内,这时,结存数才能平衡为“正”。

(二)记账要求

记账总的要求是按会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但注意以下两点:

1.记账必须以正式凭证为依据,非记账凭证不能记销账。

2.记账一律使用钢笔。书写工整,不污损、涂改、挖补、刮擦。整数的数字要比小数的数字写得略低一些,并与表格底横线相切,字体大小只占格宽的2/3。当数字记错时,在错误字上划两条红线,再在其上方重新填写蓝色正确数字,并在签改处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