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综合库保管工
48634000000007

第7章 物资管理概述(4)

4.检验时间和索赔手续

(1)联合检验时间

人保索赔申请联合检验时间:不论外埠还是内地最迟不能超过保险责任终止日(货到收货人仓库或工厂后)10天,逾期保险公司有权拒绝受理。

(2)索赔手续

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保的,经双方共同检验后填制联合检验报告,签章后随同合同、装箱单、发票、检验记录、承运部门记录等有关资料寄接转单位,由接转单位向口岸保险公司办理索赔。代管物资验收资料寄给货主,由货主向口岸保险公司索赔。

由卖方负责投保而又没有委托中国保险公司代理检验,而需经检验部门检验的,在取得检验报告后,连同有关资料寄代理订货的进出口公司,向国外保险公司办理索赔。

损失金额在100元以内的,不进行联合检验,由收储单位自行检验。将检验报告和有关资料寄接转单位向口岸保险公司办理提赔,损失金额在20元以内由收货单位内部报损。

(三)索赔结案

1.对进口物资的索赔

由收货单位填写《物资索赔结案报告表》,分送有关单位结案。

2.进口物资保险索赔

保险公司认赔后,能由进口代理单位承付赔款的,提赔单位应将保险公司赔款计算书报上级单位(同时通知有关单位),由上级单位索取赔款,并将赔款单转交给收货单位,收货单位凭此填写《物资索赔结案报告表》。

3.国产订货物资索赔

收货单位获赔后填写《物资索赔结案报告表》分送有关单位结案。

4.索赔案件的催赔

索赔案件由提赔单位直接与有关单位联系催赔。国外索赔案件超过2年,国内索赔案件超过1年,仍未获赔者,暂作内部核销处理。国产物资由收货单位,进口物资由上级主管单位继续对外联系,争取获赔。

(1)质量索赔案(含保险索赔)提赔单位填制《未获赔案件申请销案报告表》说明原因及联系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内部核销。进口物资报上级主管单位备案。

(2)数量索赔案(含保险索赔)按待处理物资短损溢余手续办理。

2.3物资入库

物资接收检验以后,应及时入库进行合理堆码。为日常的物资保管保养创造有利条件。

物资堆码,首先应根据仓库总平面布置及储存任务大小,确定整个仓库各类物资的储存能力。按照规划安排入库物资的储存场所。对保管工来说,为了有利于物资保管保养,还要根据仓容定额大小和物资储存规划的要求按照分区分类保管的原则,认真搞好垛位垛形的设计,做到合理利用仓容,并保证入库物资合理堆垛,安全储存。

2.3.1物资存放地点的选择

将物资存放在适当的场所和位置,为物资保管提供良好的环境,是管理好物资,达到“四保”要求的必要条件。物资存放一般采取分区分类储存方法。分区分类保管是根据物资储存任务,物资的类别和性能特点,结合仓库内各库房,货场等的容量,库房建筑结构,温湿度变化情况,距专用线距离,装卸设备能力等,确定每一库房、货场、货棚存放物资的种类、数量,并绘制平面图。

一、分区分类储存考虑的因素

(一)对怕潮易锈物资应存放在地势高,通风良好的库房;怕冻的物资应存放在保温条件或密封条件较好的库房;怕热的物资应存放在低温库房、地下库或其他阴凉场所。

(二)对大型笨重的物资,要考虑有搬运装卸设备或装卸机械能进入库区操作的库房或场所;对比重大,垛形低的物资要考虑堆码到库房的入口处;比重轻,垛形高的物资应码在库房的里面位置;数量大,进出频繁的物资,在满足保管条件的前提下,尽量规划在离专用线较近,车辆出入方便的区域或靠近库房门口出入处。

(三)凡性质相近和有消费连带性的同类物资,要尽可能安排在一起储存;性质不同,互有影响,互相抵触的物资,要求温湿度条件不同以及灭火方法不同的物资都不能安排在一起存放。

(四)要留出机动货位,在仓库划分货区时,应首先留出一定数量的货位作为机动货位,以使库存物资数量或品种发生变化出现不平衡,需修改原规划时,能及时调整货区或货位。

(五)要考虑物资进出和流转情况所需的货位,要根据历年仓库物资储存动态,进出变化及当年储存计划执行情况,摸清物资调拔情况,掌握仓库物资的流转规律,以求比较周密而准确地概算出各种物资所需的货位数,使之既能充分利用仓容,又与物资流转情况相适应。

二、物资分类储存的方法

物资的分类储存要按照便于管理、维护,充分利用仓容,最大限度发挥仓库储存能力的要求进行划分。

(一)按物资动用权划分为:国家储备物资、专案物资、国家局物资、代管物资。

(二)按物资的种类划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物资(橡胶、轮胎、化工原料)、纤维物资(纸浆、纸张、棉布、棉花)、危险物品、油料物资及机械车辆等。

(三)按物资本身特性划分为:怕热、怕潮、怕火、怕光等物资。

(四)按物资的危险性划分为:易燃、易爆、有毒等物资。

2.3.2仓容的计算与垛位的规划

仓容定额地坪负荷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面积合理存放物资的最大数量。所谓一定条件是指管理生产条件(仓库管理水平,生产组织状况等)、生产技术条件(物资保管技术、设备配套情况、库房货场结构情况、职工的技术水平等)、物资本身的性能特点及自然条件等。单位面积一般以平方米计算,对某些体积庞大的物资(如大型设备),也可按单位容积(立方米)计算,数量一般按吨计算。

仓容定额,是具体确定货区或货位物资储量的依据,是反映仓容利用情况的一个指标,通过仓容定额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合理地、充分地利用仓容,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仓库的储存能力。

一、仓容的构成与测算

仓容指仓库储存保管物资的容积,它是以仓库可供储存的面积为基础,要想充分合理使用仓容,就需对仓库面积和容积的构成进行分析和测算,为制定仓容定额提供必要的数据。

(一)仓库面积计算

由于仓库种类与规模不同,面积的构成也不同,一般计算方法如下:

1.仓库总占地面积

指仓库围墙围线以内的平面面积,若围墙外还有仓库的生活区、行政区或库房专用线等,则应包括在总面积内。

2.仓库建筑总面积

指仓库内所有建筑物所占平面面积之和,具体包括:生产性建筑面积(指库房、货棚所占面积之和)、辅助生产性建筑面积(指机修车间、车库、变电室等所占面积之和)、行政生活建筑面积(指办公室、食堂、宿舍等面积之和)。对仓容来讲:仅指生产性建筑面积,则应是各层面积累计数。

3.仓库可用面积

指库房、货棚、货场等可用于储存物资的实有面积之和。

(二)库房、货场面积计算

1.建筑面积:从库房外墙计算的面积。

2.库内面积(也叫内空面积):从库房内墙计算的面积减去库内沟、柱、隔墙或固定设施占用的面积。

3.可用面积:库内面积减去墙距、柱距、走道占用的面积。

4.物资占用面积:存放物资垛位实际占用面积加上按规定留作物资倒垛用的垛位面积。

5.剩余可用面积:可用面积减去物资占用面积和已用垛距面积。

6.剩余货场面积:等于实有货场面积减去已用货场面积(包括已用垛距面积和走道)。

7.仓容使用率

(三)可用面积的测算

要确定库房、货棚、货场的可用面积,主要是确定通道、墙距、柱距、沟距等的面积,还要结合储存物资的性质、规格大小、数量、仓库设备条件、作业方式等进行综合考虑,在保证安全、方便的前提下,尽量缩小这些面积,以提高库房面积使用率。

二、仓容定额的制定

仓容定额,亦称单位面积储存定额,它是确定仓库储存能力的依据,也是编制仓库生产计划的基础。

(一)影响仓容定额的因素

影响仓容定额的因素有:储存物资的本身性质,物资外形及单位,仓库额定地坪负荷(吨/平方米),物资堆码方法,库房结构,仓库机械化程度等。

(二)仓库定额的制定方法

仓容定额受多种因素影响,每一个仓库都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仓容定额。一般可采取统计分析法来制定,并用该库房(货棚、货场)历年存放物资情况的统计分析资料加以修正,测算出一个合理的定额。

(三)仓库储存能力的确定

三、垛位规划和统一编号

为使分类保管的物资堆码合理,摆放有序,便于检查,便于保管并达到快进快出的要求。应进一步根据储存物资的外形、包装与苫垫、堆垛、操作要求,结合保管场所的地形等实际情况,规划好货位的布局,进行统一编号。

(一)垛位规划

库房内垛位和货架规划一般有横列式、纵列式和混合式三种类型。

横列式:就是货垛或货架与库房的宽向平行排列。

纵列式:就是货垛或货架与库房的宽向垂直排列。

混合式:就是在同一库房内横列式和纵列式混合布局。

货场垛位规划一般都与货场的主要通道成垂直方向排列。有专用线的货场,垛位排列大多与专用线成垂直方向。

如物资储存批量比较大,大多采用横列式类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方便作业,便于维护保养,提高仓容利用率。

(二)统一编号

实行货位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垛位,提高仓库收发物资效率,缩短收发作业时间,减少和避免串发和错发现象。另外,还便于保管工之间互相合作,相互替代作业。统一编号的方法有:

1.库房和货场的编号

把整个仓库(包括库房、货棚、货场)按各储存场所的地面位置排列顺序编号。

货场按顺序编号:1号货场、2号货场……也可以方向编为东、南、西、北货场。

库房可依次编为1、2、3……号库房。库房编号用白底红字明显地写在库房两头山墙上方。

2.库房(包括货棚)内垛位和货架的编号

库房内垛位和货架的编号,应按照各个库房的具体情况来定。对规格少、批量大的物资只分垛不设排;对规格多、批量少的物资,为便于码垛和查找物资可分排,在排内设垛。对库内有固定货架的库房,应按货架的顺序排列编号。总之,垛位编号要有条理、简单、方便,便于查找。

(1)库房内的垛位号应从库房内收发区一头开始,顺序编排,称库内排号。库房中间有通道时,库房两边可按单双号分别编号,即通道一边为双号,另一边为单号,并将排号标在墙上。同一栋库房排号不得重复,同向库房排号的顺序应一致。

(2)每一排内可按具体情况分若干垛,垛不做固定标记,但应在每个垛上挂垛卡。

(3)库房垛位表示方法。

3.货场、垛位的编号

(1)一个货场应划为若干货区,一个货区只能有一个编号,各货区间要以明显的界限分开。

(2)一个货区由排和垛组成(也可不设排)。

(3)排号的编列,一般应以货区不能延伸的一端为始点,逐排顺序排列。同一货区内排号不得重复,同向货区排号顺序应该一致。

(4)每一排中可根据需要设垛。

(5)货场垛位表示方法。

2.3.3物资堆码苫垫

物资验收入库后,即应根据仓库储存规划确定的货位进行堆码(码垛)苫垫。妥善的堆码苫垫是保证入库物资质清量准必不可少的措施,是关系到保管保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搞好物资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物资堆码

物资堆码(即码垛)是根据物资的包装形状、重量、数量和性能特点,结合地坪负荷、储存时间、季节气候等因素,将物资按一定规律码成各种垛形。物资堆码要合理,使物资不变形、不变质,保证储存物资的安全,同时还应便于检查,便于收发货,便于维护与保养,并提高库房的仓容利用率。

(一)物资堆码的基本要求

1.码垛物资应具备的条件

(1)物资的数量、质量已彻底查清;

(2)包装完好,标志清楚;

(3)包装外表的尘土、雨雪、沾污等已清扫干净,不影响物资质量;

(4)对受潮、锈蚀、残损、已发生某些质量变化或质量不合格部分,虽已加工处理,也不再与合格品混杂堆码;

(5)为便于机械操作,金属材料等该捆扎的已捆扎,机电产品和仪器仪表等可集中装箱的已装入合用的包装箱。

2.对码垛场地的要求

(1)库内码垛。货位应在墙基线以外(没有墙基线的一般距墙0.8米以外,垛底一般应垫高20~60厘米);

(2)货棚内码垛。货棚须防止雨雪渗漏,货棚四周必须有排水沟或管道。棚内地坪应高于棚外地区,最好铺垫砂石夯实,堆码时要垫垛底,一般垫高20~40厘米;

(3)露天货场码垛。场地应坚实、平坦干燥,无积水及杂草,场地须高于四周地面,垛底垫高不低于40厘米,货场四周排水沟必须畅通;

(4)码垛的基本要求。垛形要合理、稳固、定量、整齐、经济、方便。

A.合理:垛形必须适合物资的性能特点,不同品种、型号(牌号)、等级、批次、单价的物资均应分开堆码,达到合理保管的目的。为便于维护保养、检查、通风,各垛应留有适当垛距,一般为0.3~0.8米,主要通道2~3.5米。码垛时要分清先后顺序,以便贯彻“先进先出”的原则。

B.稳固:码垛时必须不偏不斜,不歪不倒,不压坏底层物资包装和地坪。垛顶与库梁下沿距离不得小于1米。并与墙壁、柱子保持一定距离,确保堆垛稳固安全。

C.定量:每行每层的物资数量力求成整数,衡重物资不能成整数时,对每磅数量应力求基本一致。每层应明显分隔,标明件数、重量、便于清点和发货。

D.整齐:垛形有一定的规格,各垛排列整齐有序,成行成列,包装上有标志者,标志尽量做到向外。

E.经济:要节省仓位,提高仓容利用率,节省劳力。

F.方便:垛位垛形应方便装卸、搬运、出库、维护、检查等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