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医教您防治便秘
48623700000004

第4章 认识便秘(2)

5.乙状结肠内的粪块 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体质瘦弱、腹壁较薄的便秘患者,无意中或腹部不适时,触摸到自己左下腹部有“硬块”,便怀疑长了肿瘤,呈条索状,用力按压,包块可以分成几块,到医院求医,但是在大便排出以后,这些“硬块”就会消失。乙状结肠位于左下腹部,也是结肠癌的好发部位。便秘患者,特别是顽固便秘或直肠狭窄,或直肠梗阻性病变者,乙状结肠内可蓄积或充满干燥粪便,有时还相当坚硬。在腹部检查时,也可在左下腹部扪到“硬块”。有时会弄得“真假难分”,对此要认真加以鉴别。充满粪块的乙状结肠,在腹部检查时,扪到的“硬块”多呈条索状,且可随扪诊的移动而移动,加压时可变形,无明显压痛;而乙状结肠癌肿,一旦能扪到肿块,则表明肿瘤发展已较重,必然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扪诊时移动性差,压之不变形,并有明显压痛。给患者服泻药,经彻底排便后,再进行腹部检查,属乙状结肠内蓄积粪块者,则包块完全消失;若为乙状结肠癌,则包块不会消失,仍可扪到。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检查,可最后确诊。

6.腹部其他肿瘤(盆腔肿瘤) 因瘤体的压迫,也往往会出现便秘,用手按压腹部,会触及包块,这些包块位置都较固定,久按或洗肠以后包块依然存在,如果结合B超检查、X线检查、内镜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腹部出现炎症包块时也可能同时有大便秘结不通的情况出现,炎症包块按压时疼痛明显,且伴有全身发热等情况。

二、当出现便秘同时伴有消瘦时,你应该警惕什么?

便秘伴有消瘦要考虑患结肠癌、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也要考虑神经性厌食所致的消瘦情况。

(1)中老年人近期发生便秘,而且是进行性加重,体重减轻较明显,伴有贫血等,应考虑结肠癌的可能性,须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2)近来口渴明显,饮水较多,食欲旺盛,经常有饥饿感,且小便也较以往增多,形体明显消瘦,大便干结,要考虑糖尿病的可能性,应去医院做血糖及尿糖检查。

(3)近来常有心情烦躁、易激动,心跳加快,无端出汗,容易饥饿,形体消瘦,或出现两手颤抖,眼球突出,或喉结处出现肿块等,要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应去医院内分泌科做进一步检查。

(4)神经性厌食是由于严重的情绪紊乱所致,这些患者的发病年龄多在25岁以下,对进食、营养或体重存在顽固性偏见。由于过度抑制食欲,拒绝进食,使得体重明显下降,消瘦严重。由于不进食,因而也没有粪便可排。这些患者不存在引起体重高度消瘦的疾病,也不存在明显的精神疾病,便秘与消瘦是由于不进食所致。

三、便秘同时伴随腹痛,应该注意些什么?

便秘伴有腹痛的情况很多,该谨慎考虑是否有肠梗阻、铅中毒、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在检查诊断时特别需要注意加以鉴别诊断。

1.结肠梗阻 除便秘外可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和停止排气。因粪石、粪块、肠寄生虫、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者,常起病急骤;因肿瘤、粘连、巨结肠等导致者,起病均较慢。不完全性肠梗阻(如结肠癌),可因服用泻药后使粪便膨胀而变成急性完全性肠梗阻,也有因为肠管疼痛痉挛导致肠梗阻。如果发生完全性肠梗阻,不仅大便不通,而且无排气,如果是部分肠梗阻,可有大便不通,但尚能排气。根据能否排气,估计肠道是完全梗阻还是部分梗阻。肠梗阻除上述症状外,还可以见到腹部膨胀、肠型蠕动波,听到亢进的肠鸣音或肠鸣音完全消失,按压腹部疼痛,若为成团蛔虫、胆结石、肠套叠或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往往能触及相应的腹部包块。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常有剧烈腹痛,可早期出现休克,必须送医院急诊;单纯性肠梗阻者休克出现较迟且轻。

2.肠道易激综合征 是一种以整个肠道对刺激的生理反应过度或反常为特点,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肠道功能性疾病(过去称为结肠过敏、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等)。肠易激综合征主要症状是结肠痉挛性腹痛、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及有时粪便中带有大量透明黏液。同时伴有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胀满、嗳气、恶心及呕吐等,还伴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表现,如心悸、气短、胸闷不舒、乏力、多汗、头痛等。该病多见于青中年人,常伴有腹痛现象,发病与情绪有一定关系,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受支配的肠道运动加快,就出现便秘的症状,若结肠远端处于持续痉挛状态,则引起“痉挛性便秘”,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量少、干硬变细如细杆状或羊粪状。特别是痉挛性结肠型肠易激综合征,最突出的表现为下腹痛和羊粪状便秘。腹泻继痉挛性便秘后发生,且多在早晨5∶00~6∶00或进餐后腹泻,每天排便多次,多为黏液便。经过一时间又可转为痉挛性便秘。便秘与腹泻交替时间长短不一。肠易激综合征是功能性疾病,但痉挛性便秘也可因体内各种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病理反射引起,必须排除。因此,必须经全身检查,包括X线钡餐造影检查、内镜检查等,在排除器质性病变之后,结合临床表现,才能确定是由肠易激综合征引起的便秘。便秘常腹痛,腹痛在排便或排气后可以缓解,且可有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常受情绪、疲劳等因素影响大,便秘时大便质硬呈栗子状,腹泻时大便伴有黏液,在左下腹常可扪及条索状肠段,钡剂灌肠可见结肠痉挛,袋形增多,黏膜纹正常。

3.慢性铅中毒 首先有铅接触史,患者在服用含铅化合物后,即有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少数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和麻痹性肠梗阻。便秘常伴脐周隐痛或绞痛,同时可有贫血、周围血液中可有网织红细胞、点彩红细胞与多染色红细胞增多。牙龈边缘可有蓝灰色点状带形的铅线。检测尿中含铅量增高也有助于诊断。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并不难。慢性、轻度的铅中毒起病隐匿,有头晕乏力、食欲缺乏、腹胀、脐周隐痛、便秘和肌肉关节酸痛等,应结合铅接触史及血铅检查。

4.结肠憩室炎 常有便秘伴有腹痛,有时会突然便出大量鲜血或血块,腹痛的部位多在左下腹部和小腹部,可以通过内镜检查和钡餐灌肠X线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5.大肠克隆氏病 病程长,病情往往有明显发作和缓解交替出现的情况,粪便的形状,多是软便、水样便、黏液便、肠梗阻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腹痛。腹痛多数为较轻的钝痛,发作期可有绞痛,以下腹部为主,有时也会引起全腹疼痛,而且患者体重减轻,并且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右下腹和脐周常可触及包块。本病的诊断比较困难,要通过X线钡餐灌肠造影检查、内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其他全身和化验检查,排除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疾病后才能确诊。

6.急性阑尾炎、胰腺炎 属急腹症。急性阑尾炎所表现的症状是由腹膜刺激与毒血症所引起,一般先出现脐周及中上腹部疼痛,然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不久,腹痛部位转移至右下腹,右下腹出现明显的压痛、反跳痛,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与核左移现象,B超可以实时显示阑尾病变位置与程度。急性胰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其次是左上腹、右上腹或脐部,疼痛以仰卧位为甚,坐位或前倾可以减轻,多呈持续性钝痛、钻痛或绞痛,常阵发性加剧,并向左腰背部位放射。常伴有中度发热、恶心、呕吐,呕吐常于腹痛发生不久即出现,且十分剧烈,但持续时间不长。腹部检查可以发现中上腹部或左上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血清与尿淀粉酶测定,对诊断胰腺炎有决定性意义。

四、便秘伴有发热,应当检查什么?

便秘伴有发热首先应考虑是否有感染性疾病的存在。如肠结核会出现低热、盗汗、消瘦等情况,进一步做X线检查、粪便浓缩找结核杆菌或做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可以确诊。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会出现高热、恶心、呕吐、腹痛等,且有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体征,血象分析、血清与尿淀粉酶测定及B超可以帮助诊断,分析病情。便秘同时伴有发热,应先考虑如下疾病。

1.大肠憩室炎 大肠憩室伴有便秘时,可使憩室扩张,黏膜糜烂,形成溃疡,引起大肠憩室炎。如果大肠憩室炎感染后形成脓肿,就可以出现高热,同时伴有寒战、剧痛、白细胞增多等症。通过内镜检查和X线钡餐灌肠造影检查,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2.肠结核 是结核杆菌侵袭大肠引起的疾病,其症状可分为腹部症状和全身症状。腹部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进行。全身症状是结核杆菌产生的毒素和病变引起的全身性反应,其主要症状有发热、盗汗、食欲缺乏等。其发热的特点是,热度一般不高,一般在37.5~38℃之间,通常是上午低,下午高,发热时面颊潮红,手足心潮热,心烦不安,中医称为虚热或潮热。

3.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由于脓肿发生的位置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但一般症状是,肛门直肠周围有一个小硬块或肿块,继则突然局部出现剧烈疼痛难忍、红肿发热、坠胀不适、坐卧不宁、里急后重、大便秘结、排尿不畅,有直肠刺激症状;并随之出现体温升高、食欲缺乏、寒战、神疲乏力等全身症状。上述是细菌感染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主要症状,而结肠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表现常常是慢性发病,脓肿经数周或数月才能形成,局部疼痛不剧烈,伴有低热、便秘等症。

4.大肠克隆氏病 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多见于青壮年,以局限性消化管壁出现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并伴有溃疡及纤维化,好发于回盲部、回肠、结肠为特点。其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体重减轻,但个别病例也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进行。本病的并发症较多,多数患者并有肛门部病变。在并发有脓肿发生后,也可以出现低热等症状。

五、辨别便秘细微特点

仔细体验便秘时的不同特点,可以判断出引发便秘的不同疾病。

因为便秘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不少是因为某些疾病引发的。同时,便秘也是这些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由于疾病不同,引发的便秘也有一定差异,因此,重视对各种便秘的检查,对及时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是相当重要的。

1.直肠癌便秘的特点 直肠癌是大肠癌中发生率最高者。约70%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便秘是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其特点是便秘伴有便血。粪便所带的血多呈鲜红色,量不多,但间歇性反复出现。对平素排便规律、大便性状正常的人,近期内突然发生便秘,排便不畅,或发现粪便变细或便条一侧有沟,且粪便常带少量鲜血,又无痔疮等时,特别是年龄较大者或老年人,则应考虑直肠癌的可能性,需认真检查。另外,直肠癌患者便秘,有时还伴有直肠刺激症状,如便意频繁,排便不净感,或肛门内不适及下坠感等,时有少量黏液便。当癌组织坏死、溃疡、形成溃疡,或发生感染时,则经常排出黏液血便,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甚至脓血便(粪便中血多脓少)。

直肠癌后期,除排便改变外,还出现全身症状,如贫血、营养不良、体重减轻及恶病质。直肠指诊检查是诊断直肠癌的最简便而重要的方法,大多数的直肠癌肿块,可通过指诊触及到肿块,同时可了解肿块部位、大小、形状和活动度等。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