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医教您防治便秘
48623700000003

第3章 认识便秘(1)

第一节 察便观病

古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亲自品尝刚刚便下来的大便,为其诊疗疾病,虽然这里有勾践卧薪尝胆,图谋复国的政治目的,但是可以看到,通过大便诊疗疾病,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了。大便作为排泄物,腥臭污秽,往往让人厌恶。尽管如此,通过观察大便可以让您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使它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情报源。所以,您还是应该从各个方面来观察一下自己的大便。

通过观察大便,能够发现多种疾病,并由此推断身体内脏状况。

然后结合其他相关项目的检查结果,患者个人就能够做出初步的相应诊断。

因便秘而烦恼的人,仔细去观察大便形态的好像并不多见,最多也只是判断一下便干还是便稀,这是远远不够的。严格说来,大便的形状是由所含有的水分比例所决定。最佳的比例是水分占70%~80%。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就能顺利地排便。但水分超过80%,大便则柔软滑利,很难形成便形。水分超过90%就是水样便,排便时如喷射状。相反,若水分低于70%,则大便坚硬,排便困难,非常痛苦。了解大便的形态,应该养成一种习惯,就是在排便后,用水冲之前请您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大便。明确您的身体状况,对于您的健康是不可缺少的。①大便的形态;②大便的量;③大便的颜色;④可疑的大便,您可以从以上4个方面,来分析大便所带给您的信息。

一、注意观察大便形态的种类

1.香蕉形(普通便) 像香蕉形状的大便,是指从直肠顺利排出的大便,也是消化吸收、排泄顺利进行的证据。

2.球便 像栗子形或者羊屎一样的球形大便。这种类型的大便非常坚硬,排便时非常痛苦,落在便盆中乒乓作响。大便变硬的原因,是因为在大肠内停留时间太长,水分过多地被吸收。在便秘的人群中,多数呈这种典型的球便。

大便呈硬块状是因为当直肠便秘时,由于直肠平滑肌弛缓,排出的粪便多呈块状,且排出困难;巨结肠症、乙状结肠狭窄及下行结肠肿瘤患者,其排出的粪便会形成球状坚硬的粪块,称为“粪石症”。若坚硬粪块带有黏液血丝,应考虑直肠黏膜有继发性炎症,如慢性结直肠炎。

大便如羊屎粪便呈圆球形羊粪状或兔粪状,常见于痉挛性结肠便秘。如结肠过敏的人,常在腹部绞痛后排出黏胨状、细带状便或排出羊粪状便,且坚硬的粪便表面会附有少量黏胨。

3.牙膏型(软便) 像盘踞样的粗便,和香蕉形便一样是健康的大便。但是,过多摄取脂肪和绿色蔬菜时会导致消化不良,这时的大便细长但不坚硬,即不成形稀便(腹泻)。腹部受凉、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时,可引起暂时性稀便偶伴腹痛。经休息和热敷,就会恢复正常。但是,引起腹泻是有原因的,应引起重视。大便如牙膏般变细变扁,多为括约肌痉挛引起,但持续变细变扁时应考虑肛门或直肠狭窄,这样的情况常见于直肠肿瘤。若大便出现凹槽,说明直肠、肛门有赘生物,赘生物犹如模具,在成形的大便通过时会印出凹痕,所以大便上的凹槽常常是直肠癌的早期信号。

4.油状便 大便的周围有油滴或便盆内有像油样的东西漂浮在水面上,一般是由于消化不良所致,应考虑胰腺疾病。若多半为稀便,则请尽早去做检查。与平常颜色不一样,出现黄色和绿色的大便,这往往是由摄食过多绿色蔬菜,多数是由于肠道内细菌的作用。出现红色大便,则多是由于摄取过多颜色发红的食品所致,例如过多摄取西红柿、胡萝卜等。除此以外,则应该考虑是由于出血。

出血部位:如果大便带血,应该及时检查,查清出血的部位和原因。大致是:从胃等上消化道部位出血,血红细胞内铁元素被氧化而呈现黑色便即柏油便,从下消化道部位出血则大便是红色或暗红。

5.大便先干后溏 一开始排便比较艰难,解出的大便质地较硬,到后来大便的质地就变稀甚至不成形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中医学认为,这也是脾虚的一种表现。脾虚患者,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水谷中的精微物质在小肠尚没有被很好地吸收利用就传入大肠,由于先入大肠的水谷在肠道中形成糟粕,停留时间较久,水分被吸收,后进入大肠的部分,水分还来不及被充分吸收,所以大便先干后溏。

二、观察大便的颜色应该从哪些地方着手

大便的颜色,正常大便主要是由大便在大肠内通过的时间来决定的。从进食到排泄的时间短,则大便接近土黄色;排便时间加长则接近棕色(茶色)、焦茶色。健康婴幼儿的大便呈现整体的土黄色。一般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偏酸性,正常大便略呈绿色,有时会混杂一些白色颗粒。奶粉喂养婴儿若排出绿色大便,则表示肠的蠕动加速或肠道有炎症,为腹泻的一种象征。另外,为了宝宝的健康,须摄取足量的铁质,吃含有铁质奶粉的宝宝,若不能完全吸收奶粉中的铁质,则大便呈黄绿色,大便中的白色颗粒较大,且较容易有臭味。但是新鲜红色和暗红色大便、黑色便,是内脏出血的迹象,是明显的危险信号。

(1)粪便颜色变白,呈陶土色,小便颜色却非常黄,并出现皮肤及巩膜发黄,有时候还伴有全身皮肤瘙痒,提示胆道梗阻,胆汁不能进入肠道,所以大便颜色就会呈现陶土色。粪便颜色显绿色,通常与饮食的颜色有密切的关系,如吃瓜果蔬菜较多(多吃菠菜),粪便就会显绿色,严重便秘的人大便不能排出,出现粪嵌塞,这时候,可能会有黄绿色的臭秽异常的粪水从肠黏膜与粪块之间渗出,中医学称之为“热结旁流”。

(2)粪便颜色变黑,也就是黑便,是指粪便的颜色像煤炭一样,甚至像柏油样乌黑发亮。出现黑便,一般是因为消化道出血,由于血液在胃里被破坏,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被释放出来,先后在胃酸和肠液的作用下发生变性,就会使粪便颜色发黑。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如胃溃疡、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炎、胃癌、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用猪肝、动物血,或服用炭机粉、铋剂、铁剂,也会使粪便颜色变黑,所以见到黑便也不能一律认为是上消化道出血,应结合病史并做大便隐血试验加以鉴别。

(3)粪便颜色变红,可见于下述情况。若患有肛裂、痔疮、大肠息肉等疾病,由于干硬的粪便通过这些部位,导致肠黏膜破损出血,可使粪便表面带上鲜红色血液,说明出血的部位距肛门很近;大肠癌、大肠息肉的部位离肛门较远,出血部位距肛门的位置较远,则粪便可以混有暗红色的血液;若服用利福平,或吃苋菜、西红柿,粪便的颜色也可以呈红色。

三、正常大便的量应该是多少

与欧美人比起来,中国人的大便量要多一点。这是由于中国人对蔬菜和食物纤维素的摄取量相对较多。中国人一般每次便量为100~250g。便秘时,大便不能完全排出,即使排出,每次也在35g以下。腹泻时,水分含量增加,大便量可达到200g以上。但是,因便量与次数有关,所以这并不仅仅是个量的问题,需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判断。

四、什么样的大便应该提高警惕

随着欧美式的饮食生活方式的接近,但是中国人体质未必能够及时适应这种饮食结构的变化。导致大肠癌发病率不断提高,这说明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即使现在还没有自觉症状,但是从患者排出黑色的柏油样便和患有慢性肠道疾病而引起的黏液血便,就可以推断出是胃肠等脏器出血。每日只要观察一下大便的形态,一有异常就可及时发现。如果发现自己的大便有轻微异常时,就应及时到医院的消化内科做一下检查。在查明病因后,应该接受适当的治疗。

五、当便秘的这种症状出现时,我们不要掉以轻心

便秘时除了对大便的观察,还应当结合全身症状,对自己各种细微的变化,给自己一个综合的评价,才能正确地判断自己的全身状况,才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不同疾病引起的便秘伴随全身症状也是不同的,如以下疾病:

1.大肠癌 大肠癌的部位不同,产生的症状和体征也有所不同,但不论是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直肠癌、还是肛管癌,在出现大便情况改变的同时,都会同时伴有慢性消耗的表现,如贫血、体重减轻、食欲缺乏、全身乏力等。病变晚期还会出现恶液质。

2.肠结核 肠结核除有腹部症状以及大便情况改变外,还会出现结核杆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的全身症状,如发热、食欲缺乏等。由于患者消耗量大,进食量少,会导致体重减轻、瘦弱乏力、精神疲惫等症状。

3.肠易激综合征 病因至今学说纷纭,缺乏统一的定论。一般认为是由于中枢神经以及肠道自身拥有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肠管运动和分泌功能失调而发生的。患者常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其便秘特点是:粪便干结如羊粪样,并可伴有全身的精神症状,如紧张、失眠、疲乏无力、厌食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

4.高血钙症 血钙高时,可使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肠道平滑肌弛缓,表现为便秘、乏力、倦怠、肌肉松弛、软弱等症。

六、大便带血

便秘伴有大便带血的情况较为复杂,能够引起大便带血的疾病。

便秘患者粪便带有鲜血情况比较复杂,常由肛裂、痔疮、大肠息肉、大肠癌等疾病引起。

1.肛裂出血 肛裂者用力排便可以导致肛门小血管破裂而出血,其特点是排便时疼痛明显,好像肛门周围被撕裂一样,排出的大便干硬,表面带有鲜血,便后用纸擦拭时纸上常沾有鲜血。

2.痔疮出血 痔疮表面的黏膜或血管被干燥的粪便擦破,表现为排便时肛门有鲜红色的血液滴出,粪便表面带有鲜血,便后用纸擦拭,会感觉肛门处有痔疮突起,粪便常不易擦干净。

3.大肠息肉出血 其特点是经常出现大便带血,血液可附在粪便表面也可混在粪便中,血色鲜红或淡红,出血量一般较少,排便时没有剧烈疼痛的感觉,也没有痔疮脱出肛门口的情况。

4.大肠癌出血 表现为血液附在粪便表面或混在粪便中,血色鲜红或暗红色,粪便表面也可带有脓液或黏液,常伴有消瘦、贫血等情况。大便带血的情况较为复杂,应去医院做检查,尤其要排除大肠癌的可能性。

第二节 便秘的鉴别诊断

一、当发觉便秘同时伴随腹部肿块,你该怎么办?

便秘伴有左下腹部包块时,要考虑是存留在乙状结肠或降结肠内的粪块,还是结肠肿瘤,或是结肠痉挛引起的包块,因而要慎重地考虑以下几种疾病:

1.肠结核 伴有低热、盗汗、腹痛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在右下腹扪及固定、坚硬、有压痛的肿块。为结核杆菌侵犯肠道而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一般多继发于肠外结核感染,有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还有潮热、盗汗等全身症状,X线检查、粪便浓缩找结核杆菌或做试验性抗结核治疗,可以确诊。胃肠钡餐造影检查也有助于诊断。

2.结肠痉挛 触及的包块实际上是痉挛似腊肠状的结肠,表面光滑,可以推动,按压时间久,包块会自动消失。

3.结肠癌 包块形状不规则,位置固定,不容易推动,即便是排出大便或进行洗肠,包块也不会消失,用力按压也不可能将包块分成数块。其中又分为右侧结肠癌和左侧结肠癌。右侧结肠癌:检查可扪及结节状、坚硬肿块。一般盲肠肿块在右下腹;升结肠肿块在右侧腹;肝曲部癌肿块在右上腹;横结肠癌肿块在脐附近。左侧结肠癌:早期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并带有黏液及血,当癌肿生长到一定程度,可以出现便秘、腹痛、腹胀等肠梗阻症状。结肠脾曲部癌可在左上腹扪及肿块;降结肠癌肿块则在左腰部。

4.肠梗阻 腹部可扪到肿块者,可能因肠套叠、蛔虫病、绞榨性疝、肠扭转、肿瘤等引起。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伴果酱样血便、呕吐,腹部可扪及腊肠样包块,有一定的活动度,X线钡剂灌肠造影有助于诊断。蛔虫病亦多见于小儿,腹壁柔软,可扪到因蛔虫缠结成团引起的粗麻绳样索状块物,大多有排蛔虫史。肠扭转局限于一个肠襻时,腹部可出现局限性腹胀,可扪及具有疼痛性的肿块。全小肠扭转时,迅速出现休克、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胀与便秘。小肠扭转可能与饱餐后弯腰活动有关。结肠扭转可发生于盲肠与乙状结肠。而以后者多见。乙状结肠扭转时,出现下腹部剧痛,整个腹部普遍性胀气,呕吐罕见,此多见于慢性便秘的老年患者,X线钡餐造影检查可以帮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