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用书.小学.上册
48622900000037

第37章 多问几个为什么

一、主题分析

(一)训练意图

1.帮助学生意识到积极思考的重要性,有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愿望和倾向。

2.培养学生多思考、勤思考的良好习惯,学会如何深入地探究问题。

(二)训练目标

1.认识到积极思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勤思考的良好习惯,并掌握培养问题意识的策略与方法。

3.感受好奇心和思考带来的乐趣,体验好奇心满足后的快乐。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感受积极思考带来的乐趣,激发思考兴趣,并掌握相关方法和策略。

2.难点

运用所学策略,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板块剖析

(一)诊断评价

1.目标

使学生意识到积极思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想要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意愿。

2.操作程序

(1)“读一读”环节,引用伟大的发明家瓦特因好奇心而成功的故事作为课堂的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读完故事后,进入讨论环节,可以以几个同学为一组展开讨论,并联系自身,大胆谈谈自己的看法。

(2)“测一测”环节,通过好奇心小测试,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意识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本环节中,教师了解同学们问题意识的大致情况,在给予积极鼓励的基础上,做好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观点意识

“观点意识”环节,引入两个简单的情景,以及专家视点,告诉学生问题意识的概念,它对创造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以着名人士举例,告知问题意识对成功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加正确地看待问题意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愿望。

(三)策略训练

1.目标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刻保持好奇心。

(2)学习并掌握提高问题意识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思维能力。

(3)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提高积极思考能力。

2.操作程序

(1)根据“诊断评价”部分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策略训练。

(2)策略训练灵活运用到小组讨论、现场练习和班级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体验中学习、掌握知识。

(3)临近结束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请学生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收获、体验或感受等,在学生分享过后,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四)反思内化

1.目标

结合自身情况,回顾在学习过程的体验,展望将来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进一步加深学习效果。

2.程序

(1)“问一问”环节,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使学生再次回顾本课程的内容,掌握培养问题意识的技巧,以及如何培养好奇思维。

(2)“读一读,想一想”环节提供一则经典的故事,告知学生只有不断地在问题中产生好奇,提出质疑,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策略操作

(一)“善于怀疑”策略教学建议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局限于已有的结论、习惯、行为方式等,而不会去思考其他可能性,因此往往存在不合理的观念和行为。

2.在该策略中,教师可以具体地举例练习,可以参考教材给出的问题,也可以以学生自己的意愿列举感兴趣的题目,然后针对题目不断提出质疑。讨论活动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大班集体中进行,也可以以4~6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在该过程中,教师必须强调提出怀疑的几条原则,并举例做出解释,以便学生理解。

(二)“积极思考”策略教学建议

1.在小组活动中,需要做好活动前准备:根据班级分组情况(6~8人一组为宜),教师准备几张小卡片(每个小组一张卡片),每张卡片分别写上教材上的词。

2.材料准备好后,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活动,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提出尽量多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时地引导学生拓宽思维,找出问题。最后,对提问最多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其他小组也应给予鼓励。

3.提问环节结束后,进入讨论环节。可针对两个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在思考和讨论后,可以请同学讲一讲自己的感受。

(三)“兴趣探索”策略教学建议

心理学认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兴趣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在此活动中,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经历,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讨论题目参考教材。

讨论结束后,请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就上述活动及同学们的体验进行总结。

四、活动设计建议

1.本课程涉及的例子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才有一定的启发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

2.活动操作方式和调控:

(1)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2)讨论时把握学生的讨论方向,不要偏离主题。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的策略。

五、参考资料和问题思考

(一)参考资料

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着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

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

“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的时候,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

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天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对大脑来说,好奇心本身就是一种奖励。长久保持好奇心能带来智慧。你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越多,解决的问题也就越多,那么你获得的知识也就越多。

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波兰】玛丽·居里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英】弗朗西斯·培根

好奇心是科学工作者产生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

-【英】塞缪尔·约翰逊

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

(二)问题思考

1.怎样帮助学生将课堂上的策略训练合理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学生怎样在生活中保持积极的问题意识,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