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分析
(一)训练意图
1.教会学生认识情绪的丰富多样性,了解和体验常见的情绪。
2.提高学生对他人情绪的觉察能力,并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二)训练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面部表情和动作来识别各种情绪。
2.教会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体会不同的情绪。
3.使他们能说出哪些是自己喜欢的情绪,哪些是自己讨厌的情绪。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让学生认识情绪的丰富多样性,学会识别不同的情绪。
2.难点
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进行觉察,同时正确区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二、板块剖析
(一)诊断评价
1.目标
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事件来判断产生的相应情绪,并使他们明白除了自己平时了解的几种情绪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丰富情绪。
2.操作程序
(1)“对对碰”环节,让同学将三幅表达不同事件的图片与三种不同的表情分别进行配对连线,使老师了解学生当前对不同情绪的识别水平。
(2)“说说看”环节,让学生自由发挥,提供一些形容心情的词语,让他们了解除了平常的几种情绪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丰富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好奇与兴趣。
(二)观点意识
“专家视点”环节,要求同学自己阅读,该环节主要使学生认识情绪及其多样性,使学生认识到情绪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并让学生懂得不同的情绪是可以识别的,且有好坏之分。
(三)策略训练
1.目标
(1)让学生能从表情、动作等来进行情绪识别。
(2)使学生可以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不同的情绪。
(3)让学生学会区分情绪的好坏。
2.操作程序
(1)根据鉴别诊断部分的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1~2个策略进行重点训练。
(2)将训练策略灵活运用到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角色扮演和现场练习等多种活动形式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及活动积极性,让学生亲身实践。
(3)临近结束时,请学生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收获、体验或感受,在学生分享过后,教师对本次活动作总结。
(四)反思内化
1.目标
使学生回顾一下在本课中的活动体验,所思所想,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牢记学到的内容。
2.程序
(1)“考考你”环节,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表情图,让学生分别说说图片上人物的心情,使学生再次回顾本课程的内容,学会识别不同的情绪。
(2)“察言观色”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最近一周每天的情绪状况,画一个情绪记录表,加深他们对自己情绪的体验,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策略操作
(一)“正确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策略教学建议在心理学上认为表情和动作是情绪最重要的两个外部表现,人们不同的面部表情常常反映出其不同的心理活动,而外部动作无疑是表达内心情绪的最直接体现。因此,在这个策略里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如何从不同的表情或动作来识别不同的情绪,这对于学生未来进一步察觉他人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1.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准备一面镜子,放在讲台上。在正式开始这个活动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以下四种情绪下的表情都是怎样的。
2.让学生依次上讲台对着镜子做教材上的四种情绪表情,然后回到座位上,根据自己的表情将娃娃的脸补充完整。
3.接着将学生分组,每组6个成员。每人将对“演一演”中的6种情绪的一种进行表演。同时要与其他小组的人进行比赛,看哪一组、哪一位学生演得最真实、最好。
4.评出表演得最好的小组和个人,予以奖励,同时让同学们谈谈体会、感受,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和点评。
此外,在“演一演”这个活动中,也可以分别让学生来表演,其他学生来猜测,看看表演的学生是否诠释到位,猜的学生是否真的体会到这种情绪的存在。
(二)“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不同的心情”策略教学建议
1.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准备一个万花筒或自制一个纸筒,然后将教材上列出的各种情绪写在不同颜色的纸条上,并塞进纸筒里。
2.在开始的时候,先给同学介绍一下万花筒,让大家感受万花筒中各种图案的变化,然后再引入“情绪的万花筒”。
3.接着从纸筒里倒出各种颜色的彩条,让同学们认识不同的情绪。
4.根据教材上设计的六种情境,让学生从纸筒中选择出相对应的纸条。
(三)“学会区分情绪的好坏”策略教学建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都会用“好心情”“坏心情”来形容自己的情绪,其实这也是心理学上常提到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好的心情(积极情绪)使人感到愉悦、快乐,精神状态良好,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坏的心情(消极情绪)往往会让人感到愤怒、沮丧,精神不振,阻碍人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孩子鉴别情绪好坏的能力,让他们从小就树立积极乐观的意识,形成开朗豁达的心理品质。本策略的具体操作步骤:
1.让学生阅读小材料。
2.让学生谈谈自己觉得哪些是好的情绪,哪些是不好的情绪,分别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影响。
3.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实际感受和体验,又要适当地帮助学生在遇到不好情绪时寻找解决的方法,即如何对消极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如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前后,给予一定的启发,如:“你是说……”“你觉得……”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促进团体内的开放性沟通。
四、活动设计建议
情绪作为一种适应环境的工具,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在小学阶段,情绪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对情绪的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对每一个小学生都显得尤为重要。
1.在角色扮演中对情绪进行识别的时候,教师还可以教给大家一些辨别情绪的捷径。如:看电视电影时,注意观察剧中人物是怎样表现不同的情绪体验;在公共场合,如餐厅、公车站、商店等地方,观察陌生人的表情、态度;看家庭相册中的照片,了解自己不同年龄阶段的情绪表达。
2.让学生区分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的时候,学生的爱好有些不一样,同一种表达情绪的词汇,也许有的同学喜欢,有的同学不喜欢。其实答案没有对错之分,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情况下,同一种情绪的性质就可能发生变化,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参考资料和问题思考
(一)参考资料
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1.情绪体验更丰富
随着自我意识和心理理解能力的发展,小学生逐渐认识到更多的情绪,具有更复杂、更丰富的情绪体验,并能较准确感知他人的情绪。高年级的学生已能认识到情绪的产生是由一定的事件引起的,而同样的事件会因为人的经验和个性不同而引发不同的情绪。
2.情绪更稳定
儿童入学以后,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增强,懂得用认知策略来对待和调节情绪,情绪的稳定性也不断提高,情境性和受感染性逐步减少,但小学生的情绪仍然带有明显的冲动性和易变性。
3.情绪调节能力增强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他们逐渐认识到,表情不一定能真正反映内心的情绪体验,表情可能会掩盖真实情绪,他们自身的情绪也往往内化,不以外部表情表露出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环境的要求与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摘自:《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四种基本情绪
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快乐、悲哀、恐惧和愤怒是人类的四种基本情绪。
1.快乐是指当盼望的目标达到,紧张解除后产生的情绪体验。快乐的程度,取决于目标的大小以及愿望满足的意外程度。越大、越难以实现的目标,一旦意外地实现了,就会引起极大的快乐。
2.悲哀是指当失去所盼望的、所追求的或有价值的东西时出现的情绪体验。悲哀的强度取决于失去的事物对于主体的价值。
3.愤怒是指当目标或愿望不能达成或受到妨碍时,个体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挫折如果是由于不合理的原因或被人恶意造成时,最容易使人产生愤怒。
4.恐惧是指当遇到某种可怕的情景或事物时,缺乏摆脱、逃避或处理的力量和能力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或因受到威胁而产生并伴随着逃避愿望的情绪反应。
(摘自百度文库网)
推荐教师阅读书目
1.《不抱怨的世界》,威尔·鲍温着,陈敬旻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积极情绪的力量》,【美】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着,王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二)问题思考
1.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是否照顾了学生的不同情绪?
2.作为老师应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快乐的积极情绪?
3.教师本人平时是否善于表达、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