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48606200000014

第14章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舒德明又阅读了杨振宁的一些文章,才真正地理解了杨振宁。

杨振宁心中充满了对中华民族的无限深情,牵挂着中国的国民经济,希望看到中国经济的腾飞,所以,他才多次劝舒德明去做一些与国民经济相关的工作。从此,舒德明再也不把那次谈话放在心上了,他对杨教授充满了敬意。

在杨振宁的关怀下,舒德明顺利地完成了在美国的学习,回到祖国后为中国的同步辐射实验室建设做了很多工作。

5.北京大学的名誉教授

1954年杨振宁与米耳斯的规范场理论,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结构之一。为了纪念杨振宁和米耳斯的功绩,1984年12月,中国科学界在北京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12月21日上午,纪念大会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光召主持会议,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十分动情地说:杨振宁教授是一位热爱祖国的科学家……他几乎年年回国,每一次都给我们提出许多建议,他是祖国的忠实儿子,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接着,杨振宁和米耳斯作了简短的讲话。

杨振宁为了表达他对中国科学家的感激之情,把珍藏多年的1954年发表的那篇论文的影印本送给了大家。当周光召从他手中接过影印本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纪念活动结束了,杨振宁被请到北京大学,原来,北京大学要聘请他为名誉教授。听到这个消息,杨振宁高兴万分,北大对他来说,真是太熟悉、太亲切了。授聘仪式在北大礼堂举行,整个场面热烈而隆重。

杨振宁怀着激动的心情作了演讲,他深情地说:我是在北大校园旁的清华园里成长的。现在的北大校园那时是燕京校园,在这里,我曾在未名湖上溜过冰,在体育馆里看过球赛,朗润园、燕东园都是我童年时常去玩的地方。今天受聘为这个学校的名誉教授,对我自然有特别的感受。北大的教师中,有我的老师、我的大学和中学同学,半个多世纪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增加了今天这个仪式对我的意义。尤其重要的,北大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那是中华民族史上伟大的一页。受聘为北大的名誉教授,是我的光荣。……近年来,西方观察者几乎一致认为,中国是一个有无比潜力的国家。21世纪可能是中国的世纪。潜力在哪里?在中国人身上,在年轻人身上。同学们,就在你们身上。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在这个有重大历史传统的高等学府里,请不要忘记你们就是中国的无比的潜力。2l世纪是不是中国的世纪,就要看你们的努力。

杨振宁充满激情的讲话赢得了全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6.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

1985年3月1日,上海《文汇报》刊登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正标题是《京沪将设“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副标题是《刘永龄先生出资,杨振宁博士任评委名誉主任》。

“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是杨振宁和香港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龄先生一起设立的。刘永龄先生原是上海人,70年代移居香港。他刚到香港时,身边只有20美元,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有了自己的企业,他的亿利达公司越办越大,他成为拥有一亿资本的大企业家。刘永龄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对祖国、对民族做点贡献,但一直没有机会。许多年以来,杨振宁对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很有看法。他觉得,现行的教育制度把学生限制在一个很狭窄的范围内,不利于发展一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杨振宁曾举过费根鲍姆的例子:费根鲍姆读书时,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他唯一的爱好是玩电子计算机,为此,他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指责。美国的教育制度有一个特点,学生只要所学科目及格,就可以尽情地做自己喜欢的事。费根鲍姆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到康乃尔大学搞了几年的研究,仍然成绩平平。

但他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选择混沌现象中的湍流问题,没日没夜地进行研究计算,终于得到一个“费根鲍姆数”,这是个很了不起的贡献,也许有一天,它会成为像圆周率π那样重要的一个常数。费根鲍姆的成功,给人们一个启示,一个人在学生时期也许并不是各门功课都很优秀,但只要他有自己的兴趣点,并真正下工夫研究,将来是会成功的。如果当年学校和家长纠正了费根鲍姆的爱好,他的成绩可能会好一些,但就不一定会有“费根鲍姆数”了。

杨振宁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告诉人们,如果过分强调书本知识,会扼杀许多年轻人的才智。那一年,杨振宁到香港大学讲学,和刘永龄先生相识了,很快两个人成了好朋友。有一次,两个人在一起交谈,在谈到内地的教育问题时,杨振宁皱起了眉头,说出了自己的忧虑:“一些考试成绩好、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考上了大学,而有些不太重视书本知识但很有作为的青少年却被高考卡在了大学门外,这是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应该在中国设立一个奖金委员会,鼓励青少年在发明创造上的积极性。”

没等杨振宁说完,刘永龄马上表示同意:“你的想法很好,这为我提供了一个报效祖国的机会,我愿意出钱设立一个‘发明奖’。”

接着,两个人开始筹备这件事。可是,这个奖金委员会以什么来命名呢,两个人的意见有了分歧。很久以来,刘先生一直仰慕杨振宁的大名,因此,他首先提议:“你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这个奖就叫‘杨振宁青少年发明奖’。”

杨振宁坚决不同意:“在国外,对奖励基金,凡是捐钱的个人或机构有权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如诺贝尔奖等。

中国现在正进行现代化建设,资金短缺,我们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捐钱帮助中国经济发展,所以一定要用你或你公司的名字来命名。”

刘先生最后同意了杨振宁的意见。

就这样,杨振宁建议创办的,刘永龄先生资助的“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在上海建立,委员会委托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主持北京、上海两地的评选工作。上海有一位学生,平时喜欢小发明小创造,高考时差12分而落榜,但他设计的“多层吸收太阳能热水器”却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这位学生因此获得了“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杨振宁亲自为他颁奖。

后来,上海大学工学院无线电系破格录取了他。

1989年,这个奖的评选活动扩展到江苏、浙江两省。现在,“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在全国已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它对鼓励青少年发挥创造才能、培养动手能力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7.隆重的颁奖大会

建立“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的第二年,杨振宁又来到香港,和刘永龄先生商议建立吴健雄物理奖和陈省身数学奖的事。

1986年4月29日,这两个奖正式设立。设立这两个奖的目的,是为了纪念优秀的炎黄子孙在科学事业上的伟大贡献,鼓励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努力学习工作,为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

1987年4月18日,吴健雄物理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吴健雄,因为她在验证“宇称不守恒定律”中所做出的贡献,也因为她在这前后所取得的一些重大研究成果,全世界的物理学界对她都推崇备至。她被誉为“国际物理学界女强人”、“中国的居里夫人”、“核子物理学的首席女物理学家”、“物理女王”等。

这天下午,北京大学电化楼礼堂座无虚席,一片欢腾。年轻的大学生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恭候在这里,他们早就仰慕这位美籍中国女物理学家的盛名,都想亲眼见一见这位可敬的物理学家。下午两点多钟,吴健雄教授和她的丈夫、刘永龄先生和他的夫人,在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陪同下来到了会场,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70多岁的吴健雄教授,虽然步履显得有点迟缓,但却神采焕发。她看着眼前自己的师长同学,看着这群充满生机的大学生们,心中有说不出的兴奋。周光召在会上作了很有意义的讲话,特别是他讲的吴健雄教授和刘永龄先生的故事,给青年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讲到吴健雄教授时,周光召说:“吴教授当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她对工作十分认真,工作精益求精,对事业有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她每天工作要到深夜,而大学晚上要锁门,她不得不在工作完后,穿着高跟鞋,跳墙出校门回家。而在凌晨四五点时,她又打电话到实验室,询问实验结果。就是这种崇高的献身精神,使她在事业上得到成功。”

接着,周光召又介绍了吴健雄物理奖的建立过程,对杨振宁教授和刘永龄先生给以高度赞扬。周光召的讲话,博得青年学生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代表了年青一代对吴健雄教授的钦佩,对杨振宁教授的敬意,对刘永龄先生的感谢。

在热烈的掌声中,刘永龄先生走上讲台,讲了一段鼓舞人心的话。他说:……朋友们!我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吴健雄物理奖颁发大会”,北京大学是世界著名的大学,今天你们在座的都是中国的精英!我想和大家讲几句话。据说,大陆的朋友们现在非常佩服日本人,因为日本近20年来,工业发展非常迅速,获得了成功。

但是,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从来没有对中华民族失望过,我深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在香港现有500万人口,其中95%是中国人,中国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在的香港决不能和20年前相比,即使和70年代比,也有很大变化。我们中国人是伟大的。今天在美国,有许多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主要是中国人!我的公司在日本有一个分公司,分公司里有许多日本职员,他们可以说是日本的精英人士,但是他们的工作办事能力远远不如中国人!我的部下把日本人骂得要死,所以我说,我们要有信心!我们要坚信,我们中国、中华民族是伟大光荣的,我们一定要努力,要为中国的建设出力!……

会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