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中国肉类产业发展及其市场策略研究
48589100000017

第17章 中国肉类市场区域平衡发展分析(2)

(3)地域差别(南、北、西北部)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培育出差别较大的饮食文化以及消费习惯,同样我国的肉类产品消费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如果说经济发展决定的收入差异决定了肉类产品消费的总量不同,那么地域差别决定的消费习惯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肉类产品的消费结构。根据不同省份的饮食与消费习惯,我国的地域主要可以分为南部地区、北部地区以及西北地区(蒋乃华 辛贤 尹坚2003)。南方地区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15个省区及直辖市,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11个省区及直辖市,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青海、宁夏和新疆等4个省区。2000年南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肉类消费支出接近500元,而北方各省平均水平是320元。消费偏好的区域差异则表现在肉类结构上,南方城镇居民猪肉和禽肉消费量最高,用于猪肉和禽肉的支出分别为224元和244元,北方只有141元和128元,即南方禽肉消费支出是北方的1.9倍;而牛、羊肉的消费支出,北方(53元)明显多于南方(27元),内蒙古、青海、宁夏和新疆4省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牛、羊肉支出134元,是南方平均水平的5倍,其中北方人均羊肉支出(96元)为南方(6元)的16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肉类消费量以及消费结构,与城市居民消费偏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东南沿海崇尚猪肉制品,西北高原喜好牛羊风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资料)。

2.我国肉类消费的区域变化趋势

(1)城乡居民肉类消费变化差异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前期,各省市先后都取消了城市居民的肉类定量供应,城乡居民有了同等肉类消费的权利,城乡居民肉类消费水平迅速得到提高。城乡消费虽同时得到发展,但其发展并不完全相同,城市居民已不在仅仅局限与肉产品数量的消费,而更多关注肉产品的质量,而在许多大城市肉类消费增长更为迅速的往往是一些质高、营养和安全的肉类产品,同时牛、羊肉以及禽肉等高蛋白品种增长快速,猪肉消费增长缓慢,一些城市甚至还有所减少;而农村地区肉类消费变化更为明显的则是其肉类消费数量上的特点,近10年来农村居民肉类消费增长速度比城市发展地更快,其增长速度是城市地区的两倍,由于目前中国农村地区的肉类消费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由收入增长而引起的肉类消费增长空间仍然很大,而农村居民的收入也必将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提高,因此未来中国肉类消费潜力在农村地区(李振唐 王谊鹃2005)。

(2)省际肉类消费变化

我国肉类消费很明显地呈现地域和省区差别,如北方偏好牛、羊肉,南方偏好猪肉和禽肉,但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对营养价值追求,各地居民对肉类消费有了更为全面的需求,如近年来对牛、羊肉营养价值的推崇,原来并不喜食牛、羊肉的南方地区开始慢慢转变观念,逐年增加了消费;而北方及西北地区近年来也增加禽肉和猪肉的消费,尽管数量并不算太多,但说明了我国肉类消费逐渐多元化的趋势,也为我国肉类国内流通奠定了市场基础。

二、中国肉类市场区域流通平衡现状分析

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我国各地区之间畜产品价格联系和贸易流通更为密切,畜产品市场在空间上不断趋向整合。

(一)中国肉类产品流通特点

肉类产品的流通既有农产品流通的一般特性,也有不同于其他农产品的特点,而我国肉类产品的流通往往又不同于其他国家,这是由我国肉类产品的生产特性所决定。

1.以家庭为主,规模小且分散的生产特性决定了我国肉类产品流通方式的多样性

与其他发达国家肉类生产情况不同,我国国情决定了我国肉类生产是以农户分散为主,最明显的特征是生产规模狭小、经营户数量众多而分散,因此我国肉类产品流通渠道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从而与我国肉类产品生产经营状况相适应,但同时也带来管理上困难。

2.肉类产品流通具有时间上的不平衡性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由于肉类产品生产具有生产周期长以及强调地域性和季节性等特点,因此其流通过程中产品供给带有明显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不平衡,这样不仅增大了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性,也对市场供求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

3.肉类产品流通对运输条件要求更为严格

肉类产品是时效性很强的产品,具有易腐、易损、不耐保存等特点,因此在收购和运输过程中,对外界条件要求严格,如适宜的温度、良好的处理、适宜的包装、专门的保鲜运输设施等。

4.我国肉类产品流通市场发展的还不成熟,没有形成完善的现代化流通体制

我国肉类产品流通的主渠道仍然还是沿用传统的方式,开放、有序、统一、通畅、发达的市场流通体制还没有形成,产品信息和市场信息并没有及时在流通过程中传递,因此地区间的肉产品难以高效率的集散,阻碍了我国肉类产品国内市场间的流通(洪涛2003)。

(二)中国肉类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及形式

目前我国肉类产品流通形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产品直接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这里的生产者既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人。

第二,产品经由生产者转移到零售企业再到消费者手中。

第三,产品由生产者经由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最后转移到消费者手中(邓蓉张存根2003)。

而目前流通渠道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专业肉类批发市场,一般设在主要产地和主要销区,这种市场管理比较规范,但是目前在我国交易量不大。二是农贸市场,这种市场流通方式是目前我国肉类产品主要的交易场所,其肉类交易量大约占商品总量的3/4左右,但是管理上相对困难。三是副食商店和肉联厂,其经营量约占商品总量的1/5左右。这种多渠道共同发展的格局是适应我国肉类生产多种形式而形成的,从而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经营也更加市场化。

(三)中国肉类市场国内地区间流通现状

1.我国目前存在的肉产品区域供需差异

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生活习惯以及地理环境,可以将我国肉类供需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典型的有两种划分方法:一是分为南部地区、北部农区和西北部牧区。这种划分最主要的是考虑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一般来说,南方居民消费猪肉和禽肉数量大大高于其他地区,而西北牧区则主要是消费牛、羊肉,其消费数量也远远大于其他地区;另一种划分方法是将全国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简称沿海地区)、中部农区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这种划分方法主要是依据经济发展快慢以及人均收入高低,我们知道一般经济发展越快、人均收入越高,肉产品消费量也就越多,而我国的实际情况也恰好印证了这种趋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人均收入水平高,人均肉产品消费也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而中部与西北部地区人均消费量则较低。

以第二种划分为分析内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集中,人均收入高,对畜产品需求尤其是肉产品需求较大,但在发展肉类产业时很大程度上受到资源的限制,包括空间和饲料的限制;中部地区以种植业经济为主,人均消费水平较低,人均肉类消费量不高,而且在品种结构上以传统的猪肉为主,牛、羊肉消费很少;西部地区牧区幅员广阔,饲料资源丰富,是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地区,品种结构上以牛羊肉消费为主。2003年全国肉类总产量6399万吨,其中东部地区的产量占到41.9%,中部占36.5%,西部占21.5%。

2.全国各地肉类产品生产与消费情况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加上各民族习性的差异,造成我国肉类生产与消费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成功的实行市场化改革,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肉类产业已经由原来传统的粗放型经营逐渐向现在的专业化、集约化和区域化方向发展。我们可以按不同品种来划分我国的肉类生产和消费区域。

(1)不同肉品主产区分布情况

①猪肉生产区分布及其主要概况

猪肉是我国传统的肉类生产品种,也是最主要的肉类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说,猪肉主产区的情况也能从大致上反映我国肉类生产的总体情况。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生猪生产大国,生猪出栏量、存栏量和猪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以产量来说,我国肉类生产中猪肉生产比例一直占60%以上,尤其是经济改革之前,全国几乎很少有其他肉品的生产,如1979年我国猪肉的生产量占肉类产量的比例高达97%;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其他肉类产品生产逐渐发展起来,猪肉比逐年下降,但是2003年猪肉生产比重仍然高达65.2%,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主要的猪肉产地人均产量并不都是高于全国平均产量。

我国生猪产销区域明显,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河北、山东是传统的猪肉主产区,而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福建是典型营销区,其中广东既是生猪生产大省也是猪肉消费大省(葛翔 石有龙 刘诺2003)。就全国总体生猪生产布局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地理位置的差别,划分成四个生猪生产带:

第一,长江中下游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猪生产带主要指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和安徽八省,就其猪肉生产量而言,2003年该地区猪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3.8%,其中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是我国传统的生猪生产重点地区,2003年这五个传统生产省份的产量分别排在全国前十位。这一地区生产条件优越,生产经验丰富,加上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性的影响,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生猪生产地区。

第二,华北区。华北地区的生猪生产带主要指河北、山东和河南三省。2003年该地区生猪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1.6%。河北、山东和河南三省依附于华北平原丰富的玉米种植带的资源,近年来成为新兴的生猪养殖地区,其中山东省更是从2000~2004年连续五年位居我国肉类产量的首位,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肉类生产第一大省。而河北和河南生猪生产发展也非常迅速,其产量也一直是位于全国前十位。

第三,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生猪生产带包括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四省。2003年这四个省份的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2%。这一地区是南方主要的肉类消费和肉类出口地区,其中又以猪肉的消费和生产为重,加之靠近港澳地区,为其生猪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因此一直以来猪肉生产发展比较平稳。

第四,东北区。东北区生猪生产带是指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2003年东北三省的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3%。目前尽管这三个省份的猪肉产量占全国份额较少,但应同时看到,该地区由于拥有充足并且优质低廉的玉米、大豆等饲料粮给予供应,为其今后养猪业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后劲十足,具有成为我国养猪业大省的潜力。

②牛、羊肉生产区布局及概况

目前我国是仅次于美国、巴西的第三大牛肉生产国,是第一大羊肉生产国。由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所决定,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以猪肉生产为主,牛、羊肉生产主要集中在西北的传统牧区,就全国来说产量很少,直到1978年后,我国的牛、羊肉生产量才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牛、羊肉生产产量进一步提高,其占整个肉产品产量的比重也逐渐提高(作者不详,来源于农业新技术2003)。

我国肉牛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1980年我国的牛肉产量仅26.9万吨,到2003年增长到630.4万吨,20年来增加了22倍,逐渐由一个牛肉低产量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三的牛肉生产大国,仅次于美国(1203.9万吨)和巴西(723.05万吨)。由历史生产习惯、政府政策的推动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肉牛产业生产逐渐形成了四大牛肉生产带。

第一,传统的西北牧区生产带。西北牧区肉牛生产带主要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这几个传统的地区。这一地区牛肉生产具有传统的优势,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牛肉生产的重要地带,但随着中原与东北肉牛带的崛起,其领先地位逐渐被取代,尽管如此,该地区仍然是我国重要的牛肉生产区。2003年该地区牛肉生产量占总产量的13.5%。

第二,中原肉牛生产带。中原肉牛生产带主要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以及湖北湖南这六个省份,其中河北河南以及山东安徽是中原肉牛生产带中最具生产优势也是最重要的牛肉生产省份,这一地区不仅是增长最快的地区也是专业化生产发展的最好的地区。以2003年为例我国牛肉产量的50.3%产自这一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