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国内各种农产品市场逐渐放开和完善起来,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使这种变化更为明显,肉类产品市场发展水平也随着整个农产品市场的成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以及物质技术装备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肉类产业发展呈明显的区域差异,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剃度分布规律一样,肉类产业的发展是东部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最弱。
一、中国肉类产业区域发展概况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民族众多,各地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诸多原因,导致各种食物生产与消费量的不一致,肉类产业尤其如此。一般来说,引起地区差异的原因有两种: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民族文化习惯的差异以及已形成的农产品生产优势差异。
(一)中国肉类生产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
我国畜牧业生产有着优良的自然资源及发展传统,北部、西部有着得天独厚的草场资源,而中东部又是传统的农区,有着悠久的牲畜饲养传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同时处于农牧交错的过渡地区兼有农区和牧区的某些特点,既有一定的天然草场,又有相当数量的耕地,因此兼有牧养及舍养的特点(蒋立东1990)。
1.我国肉类生产长期以来的区域布局
我国肉类生产传统上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湖南、江苏、浙江、广东和湖北等地,大多数省份距离饲料粮(玉米)主产区较远(曹庆波1999)。由于我国肉类消费以猪肉为主,因此传统的肉类生产大省往往也是猪肉生产大省,这些地区或者本身由于生活水平较高、人口较多,肉类消费较多,或者地域靠近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出口市场,肉品贸易较为活跃,因此在长期的生产中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肉类生产地区。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一些新的肉类生产区域逐渐出现,并渐渐取代了一些传统重要肉类生产省份的地位,我国肉类生产格局逐渐发生了变化,并呈现出新的区域分布特征。
2.我国肉类生产近20年来的区域变动
(1)肉类生产十大省份变动及肉类产量所占比例
中国肉类主要产自十大省区,2003年全国肉类总产量6932.9万吨,其中十大省区产量占到总产量的64.4%,而20年前所占比例更大,其产量占到总产量的66%,尽管比例有所下降,但并不影响这十个省区在我国肉类生产中的地位,而且这些地区肉类生产的递增率始终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葛翔 石有龙2003),这些产肉大省自身的生产条件比较好,离大城市、发达区的消费或出口市场较近,因此效益也比一般省区高,这说明产肉大省对我国这个肉类生产的影响日趋重要,也反映出我国肉类生产逐渐区域化和集中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传统的生产大省逐渐被新兴的一些省份取代,如山东、河南取代了四川、江苏原来的生产地位,成为我国前两位的肉类生产省份,而浙江肉类生产退出了前十位,河北则成为前十位的肉类生产省份之一。
(2)肉类生产地区布局的总体变化趋势
从总体上看,我国肉类生产布局呈现“总体分散、具体集中”的趋势,也就是说,全国各地区肉类生产产量都有所增长,并且生产分布呈多极化分散化趋势,而就具体某一地区,肉类生产结构来看,则呈集中化趋势,并逐渐形成特定肉类品种的生产集中带(作者不详,来源于肉品卫生2003)。
生猪产业带: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以及安徽。华北地区包括河北、山东以及河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历来就是我国生猪生产的主产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全国生猪生产逐渐形成了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向南北扩散的格局。同时,华北地区自身的资源优势(有玉米大产区,饲料丰富价格低)以及资金和市场优势(靠近京津唐地区),生猪生产得以迅速发展。据有关统计,200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猪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3.8%,华北地区占21.6%。
肉牛产业带:我国原来的牛肉生产主要集中在几个牧场资源丰富的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其在1980年分别是产量排名第一和第二,仅这两个省份的产量就占到全国总产的22.8%。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饲料粮产量的提高,牛肉生产逐渐从传统的牧区向农区转移。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肉牛生产区域有两个: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中原肉牛带主要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这一地区由传统的耕牛使役区,变成肉牛繁殖以及生产区,2003年该地区牛肉产量达到286.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5%,而1980年这一比例为9.6%。而辽宁、吉林、黑龙江是东北肉牛带。此地区是近几年肉牛业的新兴产区,由于该区拥有充足的饲料资源(丰富的玉米带),同时由于科技水平提高使得饲料转化率提高,因此牛肉产量提高很快,2003年该地区牛肉产量达到104.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6.5%。
肉羊产业带:我国的肉羊产业带主要有西北牧区和中原农区。西北牧区主要是新疆、内蒙古、青海等传统牧业生产或半农半牧生产区域,我国近70%的绵羊和30%的山羊饲养在西北牧区,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羊肉产量的50%以上产自西北传统牧区,但是随着生活与生产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中原农区养羊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和安徽等五省逐渐成为我国新兴养羊区域,由于农区养羊业一般以舍饲为主,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不会造成生态问题,而且还有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农区养羊逐渐成为我国羊肉生产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羊肉产量的70%来自农饲区,其中45%来自中原五省,而西北地区的产量占25%。
家禽产业带:我国禽肉产业从整体上看各省区间肉禽饲养水平相差很大,发展并不平衡,但具体看,东部比西部发展快,北方发展比南方快,北方主要集中在山东、吉林、河北、辽宁和河南等省份,南方则集中在广东、江苏、安徽、四川和湖南等省份,而这些省份中山东、广东产量最多。以2001年为例,这两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25%,而江苏、吉林、辽宁、河北和安徽5省占33%。这些省区是我国家禽业发展最快地区,其肉禽业市场竞争力较强,是我国禽肉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3)肉类生产大省集中地区及形成原因
近20年来,从我国肉类产业发展的空间变化上呈现出集中化,我们以2003年为例,将全国人均占有量60公斤以上定义。主产区,共有9个省份和地区:吉林、湖南、河北、山东、西藏、内蒙古、四川、辽宁、河南;50~60公斤的为次产区,有7个份和地区:云南、海南、新疆、天津、安徽、重庆、湖北;50公斤以下的为一般产区,有14个省份和地区:北京、江苏、广西、江西、广东、青海、福建、宁夏、黑龙江、贵州浙江、上海、甘肃、陕西、山西。我们可以对比1996年,全国人均占有量在60公斤以上的只有辽宁、吉林、山东、湖南和广西5个省份,而50~60公斤的只有河北、江西、湖北、四川4个省份,其余22个省、市、自治区均为50公斤以下的一般产区。因此我国的肉类生产呈现出主产区扩大、生产量集中的趋势。
我们可以看到:猪肉生产除四川、湖南继续保持优势外,江西、湖北、山东、河南等地逐渐成为集中生产带;而牛肉生产,山东、河南、河北、吉林、辽宁、安徽所占份额明显上升(张立中2004),而西北传统牛肉产区省份: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份额明显下降,这表明牛肉的集中生产地带已由西部牧区转为中部农业大省;羊肉生产则呈现与牛肉生产不同的情况:传统牧区优势仍然保持,但同时中部农区生产不断崛起:山东、河南、河北生产地位日益上升(李丽2004)。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肉类生产区域化趋于明显,肉类主产区逐渐从传统牧业区转向农业区,并逐渐与粮食主产区吻合。从地域上看,肉类生产增长最快的几个省份,如:河南、山东、河北、吉林、辽宁、安徽,通过与粮食生产区域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地区大部分都处在长江三角洲以北和京、津、唐以南两大经济圈之间的过渡地区和饲料资源相对丰裕的东北地区,这些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主产区或者是主要余粮区,具有丰富的饲料、饲草,同时这些地区农业生产力提高较快,拥有较为发达的农牧业发展模式,生产经验丰富,因此肉类生产发展很快。而西北草原地区尽管是传统的牧业生产地区,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粗放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其生产难以再有大的提高,同时由于西北地区开始积极开展以草定畜措施,进行畜牧总量控制,以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原因都使得西部肉类生产量不再占有全国优势地位。
(二)中国肉类产品消费的区域比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产业的长足进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而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城乡居民肉类消费量的普遍增长。
1.我国肉类消费最主要的几大差别特征
(1)居民肉类消费量增长情况
从1978~2003年,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肉类消费增长了3倍,达到18.3公斤,而同期城市居民家庭消费量增长了1倍。根据调查,到20世纪末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肉类(只包括猪、牛、羊和家禽,下同)33.7公斤,其中人均消费猪肉22.5公斤,牛羊肉4.7公斤,家禽6.5公斤;而同期城乡居民消费肉类4209.8万吨,其中猪肉2813.2万吨,牛羊肉590.4万吨,家禽805.0万吨。事实告诉我们,尽管近20年来中国人的肉类消费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实际上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低的水平上,由收入增加而引起的肉类消费增长趋势仍在继续,农村的肉类收入弹性仍然很高,要扩大肉类的消费量,还需要有一个稳定上升的收入保障。影响肉类消费的因素主要包括居民收入水平、肉类价格、消费偏好等所引起的区域差异和人群差异(潘耀国2004)。消费偏好的区域差异则表现在肉类结构上,南方城镇居民猪肉和禽肉消费量最高;而牛、羊肉的消费支出,北方明显多于南方。
(2)城乡差别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最重要特点是城乡二元结构经济的长期并存。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落后,城市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以及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等问题已在食品消费状况上得到反映。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支出比例在经过一段波动以后呈现下降趋势,城乡恩格尔系数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具体来说,城镇居民的平均副食品消费量(包括猪牛羊肉、家禽)比农村居民高得多,1985年,城镇居民的副食品消费量为37.36公斤,而农村居民的副食品消费量为15.65公斤,不到城镇居民消费量的50%,而就肉类消费来说,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25.3公斤,农村为12.9公斤,也只将近城镇居民消费量的一半。到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肉类产品32.9公斤,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肉类产品18.2公斤,尽管整体都有所增长,但是农村居民消费仍只站城镇居民的55%,我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差距仍然较大。同时越传统的畜产品(如猪肉、禽蛋),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小,说明随着农村城乡化,我国畜产品消费结构会产生较大的改变。尽管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差距较大,但是由于农村居民人口众多,其畜产品消费仍然占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畜产品消费增长将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