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家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制度建设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地制约着家族企业的扩张壮大与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相关理论
企业的治理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作为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基础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产权的基本要素,即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产权反映的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具体说,产权是物品所有者“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利”,是由于物品的存在和使用,影响自己或其他人的受益或损害,因而所有者在法律或契约范围内对物品多种用途做出选择的权利。
中国学者对产权的一般理解是,资产拥有者对他的资产拥有排他的使用权、独享的收益权、自由的转让权。
现代产权理论的开创者科斯(R.H.Coase)在他1937年的奠基性文章《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讲到:在使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时,是需要支付成本的,即交易费用。现代产权理论认为,所谓交易费用,从狭义看,是指一项交易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在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协商和签订合同的费用;从广义上看,交易费用包括所有那些不可能存在于没有产权、没有交易、没有任何经济组织的“鲁宾逊经济”中的成本。具体说,交易费用是市场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运输费用、监督和管理成本及制度变迁成本。
正是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市场机制的运作是有成本的。现代产权理论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深刻揭示了产权与效率的关系,这可以通过已成为现代产权理论研究基点的“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得到确证。
科斯定理的核心观点和理论是:产权的主体必须是私人的,如果是公共的,则产权模糊,效率低下;如果是个人私有的,则产权清晰,效率最高。所以说,产权对效率的影响,是通过产权界定清晰与否来实现的。
现代产权理论即是在交易费用为正的前提下,探讨了产权对效率的影响。现代产权理论认为,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就是资源稀缺对人的利益的影响和由此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人所面临的环境是不确定的,信息的获得不是免费的,因此,现代产权理论要处理和解决的就是人对利益环境的反应规则和经济组织的行为规则。确定这些行为规则即产权来解决利益冲突,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即成为了现代产权理论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此外,现代产权理论的最新研究表明,现代经济是一种契约型经济,而所有契约都包含有不确定性的因素,一个经济要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就必须设法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通过产权的明确界定,实际上就对契约双方的行为进行了约束,这种约束即可告诉每个人其他当事者可能的行为,因而他就可以相应地采取行动,从而使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得以降低,效率得以提高。
交易费用是产权所有者交换他们对经济资产的所有权和确立他们排他性权利的费用,其内容包括与产权转换相关的一切费用,如度量、界定产权的费用、寻找交易对象的费用、签订契约的费用、执行契约的费用、监督的费用、监督违约行为的费用、维持原有的交易秩序的费用等。
交易费用理论的创始人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与发现交易对象、发现相对价格、讨价还价、订立契约和执行契约有关的费用。”由此可见,交易成本不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而是与企业的制度相联系的成本,它反映了企业的制度安排在交易过程中的促进或阻碍作用。按科斯的话说,“我察觉到利用价格机制是有费用的。必须去发现价格是什么,要进行谈判、起草合同、检查货物、做出安排、解决争议等等。这些费用被称为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理论指出,经济系统的运行是通过各种“交易活动”来得以维系的,而为了使“交易活动”能够有效地进行,交易双方就要建立多种契约关系,如市场交易合同、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多种内部合同及其他一些契约关系,为了确保契约关系的建立和实施,就必然要发生一系列活动、产生一系列费用。首先是交易双方为签署合同而进行的大量的起草、谈判等多项往来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其次是合同签订过程中双方还可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改、补充,以便使契约更加完备,这也需要交易成本的付出;最后是对协议的维护和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交易成本,其中最典型的是为确保合同的执行而进行的承诺和保证费用。
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使用市场协调和资源配置存在交易费用,而家族企业作为另一种协调和配置资源的组织形式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有利于简化代理关系,降低代理成本:
(1)家族企业一般实行所有者管理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在利益上是统一的,这种一致性可以减少和降低代理成本。
(2)私有产权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原因在于私有产权有助于遏制经理人通过附加消费和低效率配置企业资源剥夺所有者财富。
(3)家族内部关系治理对降低代理成本有利。在家族企业里,从事不同管理事宜的代理人之间的亲属关系在相互监督和促进自律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交易费用与产权密不可分。不同的产权结构会带来不同的交易费用,因而产权的变动会带来交易费用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趋向采用交易费用更低的产权结构,于是产权结构的调整便不可避免了。产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利益格局如何受到产权安排的影响、产权制度如何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有效率的产权结构和规则是什么等。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产权制度就是指具有一定法律约束的财产关系,是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确定、规范、调节产权关系,规定产权分解组合形式和产权主体运行中的地位、权利、责任、义务及相互关系的法律制度。它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财产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以及经济的约束关系。所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产权制度创新,是保持企业持续发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动力。
2.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产权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特别是公司的出现,使得委托代理问题突现出来。公司的出现产生了企业的所有者即委托人,和企业的经营者即代理人。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经常存在利益冲突,表现在委托人希望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而代理人则是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其目标,两者的差异是一般企业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如何在企业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在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机制,达到既确实能够保护委托人的利益,又能充分发挥代理人的主观积极性,实现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双赢,由此导致了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伴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代理关系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关系。而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四个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
第一,利益不一致的矛盾。委托人(投资者)投资于企业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而代理人(经营者)却可能利用他们控制企业资源的优势谋取个人效用(货币收入与非货币收入)最大化。
第二,责任不对等的矛盾。代理人掌握着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但不承担盈亏责任,委托人失去了经营控制权,但最终承担盈亏责任。这种责任的不对等,极大地弱化了对代理人的制约,增大了决策失误的危险性,使得代理人可能不负责任地决策,反正亏的不是他自己的资产。
第三,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委托人与代理人掌握的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和有关代理人本身情况的信息极不相同,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再加上利益的不一致、责任的不对等,使得掌握经营控制权的代理人既有可能又有条件欺骗委托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而委托人还很难监督和约束代理人。
第四,契约不完全的矛盾。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但由于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信息的局限性等,使得契约总会有漏洞,有考虑不周、估计不足的地方,有空子钻。因而委托人不可能通过订立一个完美无缺的合同有效地约束代理人的行为。
以上分析表明,现代企业委托代理中存在的四个矛盾,使得委托代理关系潜伏着相当大的风险性。按照詹森和梅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的定义,代理成本可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委托人的监督成本,即委托人激励和监控代理人,以便使后者为前者利益尽力的成本;二是代理人的担保成本,即代理人用以保证不采取损害委托人行为的成本,以及如果采用了那种行为,将给予赔偿的成本;三是剩余损失,它是委托人因代理人代行决策而产生的一种价值损失,等于代理人决策和委托人在假定具有与代理人相同信息和才能情况下自行效用最大化决策之间的差异。这些成本产生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两权分离后,企业的所有者不能直接控制企业,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掌握在企业的经理人员手中。从利益角度看,企业的所有者(股东)以获取投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而经理人员多以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两者的差异是一般企业制度所固有的矛盾。
公司治理的目标就是使代理成本最小化,致力于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健全对代理人的有效激励约束监督机制,通过董事会、股东的监督,完善的审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合理的经理层制衡机制等,将代理人的效用目标引导和统一到委托人的效用上来,即使代理人与委托人的效用目标一致,以实现股东和公司价值最大化。
在现代公司制企业里,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投资者对于内部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约束激励机制,经理人员的目标函数与投资者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企业经理人员有可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也就是存在代理成本。而在家族企业里,企业主集所有权、经营权于一身,企业要职也由家庭成员担任,家族成员容易取得信任,更易形成相同的目标,所有者与经营者几乎不存在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称等激励不相容的情况。这就降低了代理成本,减少了道德风险。
3.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管理层的激励约束问题。“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术语,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心理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个体在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将“激励”用于管理,就是通常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而要调动人的积极性,所采用的各种措施,亦即各种激励手段,必须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揭示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从而探索出各种激励手段,就形成了各种激励理论。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模式,是研究激励问题的理论基础。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心理行为模式可以表示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人的行为是在动机支配下,为达到某个目标的有目的的活动。由此看出,行为由动机支配,动机由需要引起,需要的产生则是因外界刺激造成。人的行为的激励过程,其实质就是要使外界的刺激引起机体发生变化,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当目标达到之后,经反馈又强化了刺激,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