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导引
48578400000002

第2章 中国传统哲学概述(1)

学习要求

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涵、形成背景、发展过程、代表人物,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点。

学习重点

中国传统哲学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难点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与缺陷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古老且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内涵十分博大丰富的文化成果,而中国哲学思想则是这一文化成果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

中国哲学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思想大江。它萌芽于原始社会,形成于殷周之际。在其形成后的漫长历程中,千折百回,万壑争流,在不同时代显示出不同的思想内容和特点。

正如西方哲学一样,中国哲学最初诞生于宗教和神话传说。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精卫填海等,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敢于改天换地的雄伟气魄,也反映了原始社会人类思维的状况与特点,即:既借助想像力以征服自然力,又往往把自然力拟人化,使之成为崇拜的对象。唯物主义与宗教唯心主义的对立在这里已初露端倪。

第一节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背景

谈到中国传统哲学,应首先了解“传统”的涵义。

所谓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及行为方式等。

“传统”意即相习而来,传续而去。它既是静态的实体,又是动态的过程。作为静态的实体,它的本质与内核就是文化,它具有相对稳定性、现实结果性和间断性;作为动态的过程,它具有不断变化性、历史过程性和连续性,它把过去、现在、将来连成一个整体。因此,传统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间断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同时,传统不是外在于社会与人的实践活动,而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创造与选择,因此传统又具有选择性。

中国传统哲学是指发端于殷代奴隶社会,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延续至“五四”运动前夕,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传续、发展的哲学思想。它以儒、道、释为主干,以“究天人之际”为己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经曲折,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思想成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理论体现。

哲学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形式,是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中产生出来的。脱离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无法对哲学思想进行科学的分析。因此,要想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涵,就必须对其赖以形成的社会经济加以分析;同时,哲学又不是一般的社会意识形式,而是社会意识的最高理论形式,是对人类物质、精神成果的最概括反映和最抽象反思。所以,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涵,也要对其赖以形成的文化背景加以分析。

一、中国古代的经济情况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于发展农业,因此中华民族自古就以农耕经济为主。古代传说的神农尝百草、教民耕作就反映了这一点。在农耕经济为主的古代经济中,因边远的少数游牧民族经常侵扰农业经济区,所以游牧经济成为农耕经济补充的同时,又干扰着农耕经济的发展。总之,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文化(物质和精神的),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的。

中国这片农业区的面积和产量,在东亚大陆一直遥遥领先,供养着数量最多的人口,是东亚地区文明程度最高、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周围的朝鲜半岛、日本半岛、东南亚各地的农业文明很难与之相对抗。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在军事上很强大,但在文化上是弱者,根本原因在于其文化不能适应农业地区,所以他们在文化上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中原的农业文化。

二、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

经济的原因,决定了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是以家庭为核心、家国一体、家国同构。传统的农耕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又由于中国古代文明社会脱胎于氏族制,因而打上氏族制形成时的祖先崇拜的深深烙印。祖先崇拜是氏族社会的产物,血缘亲族关系和鬼魂崇拜是它的生理和心理基础。鬼魂崇拜与血缘观念相结合,就发展成为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由崇拜氏族团体的共同祖先发展到部族团体的共同祖先,随着家庭的产生,出现了家庭的祖先崇拜。现在我国有些地方的农村仍然存在一大家族占一个自然村落,有着共同的祖先的情况。家庭有家谱,不同辈分在名字上有严格的区分与排序,这些都是古代宗法血缘关系的遗影。

氏族制在我国进入文明社会时被保留下来,并被统治者所利用,发展成为宗法制。宗法制不同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共同生活、利害相关、平等互助为原则自然形成的氏族制,而是在阶级社会里贵族阶级为了保护其私有财产而建立起来的制度,是由原始时代的以父系家长制为核心的血缘组织演变而来的。正是在宗法制的基础上,中国社会形成了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结构特点,这对后来的中国文化、哲学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中国的文化背景与哲学开端

中国的哲学就是在农耕经济基础上,在注重宗法血缘关系的社会氛围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祖先宗拜的一个重要产物,是关于英雄祖先的神话的出现。如传说炎帝是古羌的始祖和宗神,他首创农业,号神农氏。黄帝是北方一些氏族的先祖,是华夏族的缔造者,舟车、屋宇、衣裳、医药等文明器物都是他发明的。这类神话的共同特点是:认为当时各氏族都分别出自一个才智超群,贡献巨大的男性神话式先祖。

华夏文明开端于公元前21世纪,以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为标志,开始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所以夏朝就是文明社会的开端。而从此开始,中国社会一直遇到的根本问题就是天人关系及君权的维系问题,所以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问题困扰下,孕育出了注重天人关系及如何维系君权统治的中国哲学。

随着从殷商到西周(公元前16至公元前9世纪)奴隶制的大发展,以思考、关注天人关系和君权问题的哲学便应运而生。殷代作为中国哲学的开始时代,这时形成和出现的主要哲学观念,除了上帝、神之外,还有原始天命论、五行说和阴阳说,《易经》的思想在这时已经萌芽。《诗经·商颂·玄鸟》中的诗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就把殷商统治者的权力与地位看成是由天命而定的,同时还说“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把周文王也看成是天命所定,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意志。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封建制开始孕育和形成。当时中国分成许多封建王国,每个国家都重视耕战之术,最后七国之雄——秦国因在耕战两方面都居优势而统一中国。战国时代的封建经济有两个特点:一是个体经济的出现;二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这是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观念和对奴隶主所有制的一种背叛和冲击。这时,中国哲学进入了第一个繁荣发展阶段,出现了诸多流派思想观点色彩纷呈、竞相辉映的“百家争鸣”。

第二节中国传统哲学发展过程简述

一、殷周之际

殷周之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发端时期,这时主要的哲学思想有原始天命论、五行说、阴阳说。《易经》也萌芽于这个时期。

原始天命论宣扬人的生死祸福由上天而定,统治者的权力也由上天、神所授予。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由金、木、水、火、土构成,把自然现象和人的活动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五行相生相克,循环不已,形成万物的变化。原始的五行说在《尚书》中已有较完整的记载。

阴阳说是西周伯阳父在解释地震时最早提出的。阴阳说用阳爻和阴爻两个基本符号来表示具有对立性质的阴阳两极,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由阴阳两种对立的力量交互作用而引起。以阴阳为基本矛盾组成八卦,由此演变为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四对矛盾,并通过阴阳变化(以周易占卜)来说明人事的成败。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它由《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组成。《易经》是指《周易》中同《传》相对而言的经文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由卦、爻两种符号和卦辞(对卦的说明)、爻辞(对爻的说明)两种文字构成,它们均为占卦所用。《易经》最早可能萌芽于殷周之际,其全部经文是长期积累的产物,共64卦和384爻。在宗教迷信的外衣下,保存了古代人的朴素辩证法观点。

《周易》传说是伏羲始作,后由周文王推演出八卦。

八卦是指:

乾——天坤——地震——雷巽——风

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前人有“三易”之说。三易指的是《周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是周代的“易”,以乾为开端;《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以艮为首;《归藏易》是黄帝时代的“易”,以坤为始。

台湾着名学者南怀瑾在《易经杂说》中指出:周易有一个原则叫三易,是说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一是变易,二是简易,三是不易(永恒保存)。

二、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从而带来了思想文化上不同学派及其观点的大争鸣、大交锋,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影响较大的学派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兵家、纵横家等。

第一个对“百家”分类的人是司马谈。他将前世哲学家分为6类: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即道家)。

第二个对“百家”分类的人是刘歆(公元前46-公元后23年)。他分了10个主要派别,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一)《易传》

《易传》是《周易》的组成部分,对《经》而言,故曰《传》,也称《十翼》。它是儒家学者对古代占筮用书《周易》所作的各种解释,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封》,《说卦》,《杂卦》。《易传》旧传孔子所作,但据近人研究,大抵系战国末期或秦汉之际的作品。

(二)儒家

儒家以孔、孟为主要代表,形成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认识论上主张学思并重;方法论上主张“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人生观上注重内在修养,阐扬内圣外王之道。儒家思想源自于周代文化。孔子正是在对周代文化崇尚、继承的过程中才开创了儒家。有学者认为,“西周文化是三代文化漫长演进的产物,经历了巫觋(男巫师——引者注)文化、祭祀文化而发展为礼乐文化,从原始宗教到自然宗教,又发展为伦理宗教,形成了孔子和早期儒家思想产生的深厚根基”;“在西周开始定型成比较稳定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体现为崇德贵民的政治文化、孝弟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天民合一的存在信仰、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这种分析深刻揭示了儒家起源及中国文化的特质。

(三)道家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在思想意义上,孔子是教育家、政治家,很少谈纯哲学问题;而老子则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成为先秦时代的第一个哲学家。司马迁曾提到三个老子:与孔丘同时代的老聃和老莱子,还有战国时期的周太史儋。

据《史记》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即以老子为师,请教周礼。(这个老子就是老聃,也是目前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的撰写《老子》一书的人)《老子》一书,共81章,汉代以后被称为《道德经》。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老子》甲乙两种本,它们都不分章,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本子。其编排顺序,均从今天流行的各种版本的下篇开始,即以《德经》在前,《道经》在后。20世纪90年代末在郭店楚墓挖掘中发现的竹简里,有《老子》3种抄本和《太一生水》古佚书,以及14篇儒家简,它们为学术界研究增添了新的材料。

庄子可称为散文哲学家,文学家,所着《庄子》一书(内外杂共33篇)寓深刻哲理于生动的文学描写之中,继承了老子的思想精髓,多以人生意义的探讨为主旨,对后世文学、美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四)法家

法家以韩非(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为着名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着有《韩非子》(共55篇)一书。韩非是战国末期新兴地主阶级激进派的思想代表,继承和发展了商鞅等前期法家关于古今异势、因时变法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其法治思想的理论根据。他强调要根据盛衰存亡之理来“变古易常”,主张“善当今”,反对“法先王”;强调法、术、势相结合,“因时变法”。在哲学思想上,韩非除继承早期法家学说以外,还批判地吸取了荀子及道家的某些思想,形成了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如他提出“道理相应”的自然观,主张“缘道理以从事”,对老子“道”和“德”的理论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把老子的“道”看成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与客观事物相终始的一般本质和规律性;把“理”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提出,对先秦唯物主义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韩非认为,与道相对应的是“理”,“理”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具体法则。在认识方法论上,他提出“参验”说,即认识应依赖于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对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排列、分类,加以比较研究,进行分析验证。韩非将“参验法”概括为“循名实以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参”就是考查事物的各个方面,以互相参照,又叫做“参伍”。韩非还提出“矛盾”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