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48573700000053

第53章 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8)

求职面试最好不与亲友,父母前往。如果有人陪你一起去,也只能让他们在外面等,否则用人单位会认为你没有能力,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用人单位录用的是能很快胜任工作,独当一面的人才,缺乏自信心的毕业生,他们不会录用。

9.注意小节

面试时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主试者的关注,稍微不留意,就会影响面试。首先,面试时不要抽烟、喝酒、嚼口香糖。否则,会给人一种漫不经心,不负责任的印象,是对待面试不认真的态度;第二,别开玩笑,别讲脏话,别说面试者难懂的方言、行话。面试时能恰当地表现幽默感当然好,如果不善于运用或控制幽默,最好别去用它,因为面试地点不是开玩笑的场所,这样会给人留下一个轻浮的印象。在与主试者交谈时,尽可能不用对方难以听懂的语言或专业术语,否则易给人以有意嘲笑或故弄玄虚之感;第三,面试时绝对不能做小动作,如挠脑袋、啃手指、挖耳、频频改变坐姿等。在整个面试过程中,都须注意不要让自己的小毛病浮出水面。

面试成功的往往是什么样的人

大多数人找不到内心向往的工作,是因为他们只用了一半的心思去追求梦想。试问那些背景不错、颇有能力却还没有找到实习工作的人每天花费多长时间来找工作,你也许就不会为他们的一无所获惊讶了。“把找实习本身当做一份正式的实习工作吧,每天从早上9点勤奋地做到下午5点。”这是职业规划专家的建议。

对一份工作的欲望和态度会极大地影响你能否得到这份工作。现在有无数受就业形势所迫而自愿降低身价的“乞求者”——我怎样才能说服他们雇佣我?只要能让我有一份工作,安排我做什么都行;我们也见过很多抱持无所谓的态度、以为撒大网就有鱼的就业者——我不了解行业、也不了解这家公司,就是来看看合不合适,总归要试一试。

一个雇主对我说:“对那些闯进门来问‘嗨,你们这里是干什么’的求职者,我烦透了,如果有人进来告诉我他非常清楚我们的情况,那我会当即决定雇佣他。”

不能说带着以上两种心态必败无疑,世界500强公司的招聘经理大多数认为,应聘者的求职动机是他们感兴趣并会花费大部分面试时间去研究的问题。“大学生加入微软的动机是我们希望深入探寻的,究竟只是因为微软是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还是因为他们真正了解微软的文化,对公司充满热情,这一点非常关键。”微软(中国)人力资源部校园招聘经理孙小萍在一次“大学生最佳雇主”颁奖典礼上如是说。

另一家500强公司的招聘主管Tina表示:“我们发现应聘者会存在几种求职动机:一种是清晰的Motivation,他清楚未来5年的职业发展目标,了解自身能力;一种是开放的Motivation,希望不断通过对新事物的接纳和尝试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位;一种是模糊的motivation——不过无论动机如何,被留下的人都是对公司和职位很感兴趣、有热情的。”

这种兴趣和热情,被零点调查集团董事长袁岳称为“Professional Calling”,他曾在演讲时说过:“在座的谁已经想好了一种工作,这种工作再苦再累你也愿意干七年不挣钱,谁都看不起,别人不做你也愿意做?谁对从事一份工作非常有心得,觉得自己如果去干的话一定能搞定它?

Calling就是有一样东西你发自内心地热爱它,它不是社会上最流行的,不是钱拿得最多的,也不是让其他人羡慕的,但却是你内心热爱的。”袁岳说自己的Calling是窥探,就是对事物产生好奇,要弄清楚怎么回事,所以他开了一家做调查研究的公司。“我刚开始创建零点调查时,我妈觉得我放弃当官很没有面子,同学觉得我应该当律师,所有人都不认同我的工作,但我还是要继续,因为我内心对它充满偏爱和迷恋。”

袁岳认为:“我们看的书、学的知识和选择的学科并不代表我们必然的职业取向,甚至不是我们在人生职业上成功的基础,而Calling才是第一位的。有没有Calling最大的区别在于,当你为工作牺牲其他、承受巨大的压力时,你有没有乐趣,也决定了你会不会长期投注热情在这份工作上。”可以说,Calling是每一家公司招聘员工的首要标准。

6.5签约与报到

6.5.1签约

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就要签约,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实际上,学校发放协议书时,学校已加盖完公章,所以,只要用人单位签字,盖章后即生效,具有法律效应。用人单位要求学院意见的必须由学院签署意见。

通过双向选择,毕业生确定了用人单位,对方也明确表示同意录用后,毕业生就可以和用人单位签订由学校统一印制的协议书。该协议书明确规定了学校,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本人三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1.签约的原则

1)主体合法原则

签订就业协议的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

对毕业生而言,就是必须要取得毕业资格,如果学生在报到时未取得毕业资格,用人单位可以不予接收而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对用人单位而言,用人单位必须具有从事各项经营或管理活动的能力,单位应有录用指标和录用自主权,否则毕业生可解除协议而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对高校而言,各学院应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如实介绍毕业生的在校表现,也应如实将所掌握的用人单位的信息发布给毕业生。高等学校在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过程中应进行监督和指导。

2)平等协商原则

就业协议的当事人在签订就业协议时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学校也不得采用行政手段要求毕业生到指定单位就业(不包括有特殊情况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亦不应在签订协议时要求学生缴纳高数额的风险金、保证金。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应是一致的。除协议书规定内容外,当事人如有其他约定事项可在协议书“备注”内容中加以补充确定。

2.签约时应注意的问题

毕业生就业协议明确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约束力,也涉及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因而毕业生在就业签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切实维护自身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利益。

1)查明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

签订就业协议的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一般而言用人单位必须具有从事各项经营或管理活动的能力,单位应有录用指标和录用自主权。由于就业市场招聘单位类型多样,不乏鱼目混珠的情况,因此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约时应慎重,要仔细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以避免浪费其他的就业机会。

2)按规定的程序签约

毕业生就业协议的签订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毕业生领取的协议书是由学校统一印制的并加盖学校和学院公章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一经签约即生效。

3)有关条款的内容必须明确

毕业生就业协议一般由主管部门事先拟定,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起示范作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经协商对有关条款可拟协商,还可以增加相关条款。因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签约时,应尽量采用示范条款。如确有必要进行变更或增加,亦应在内容上必须明确,不要产生歧义;尤其是涉及福利待遇、工作期限、违约责任等应明确,否则一旦发生争议,由于事先约定不明确,不利于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如无附加条款,应当将协议书中的空白部分划去,注明“以下空白”。

4)注意与劳动合同的衔接

由于毕业生就业协议签订在先,为避免在日后订立劳动合同时产生纠纷,应尽可能将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就业协议的约定条款中,并明确表示在今后订立劳动合同时应予确认。否则双方日后就劳动合同有关内容达不成一致意见,且事先无约定时,若毕业生表示不愿在该单位工作,用人单位反过来要毕业生承担违反就业协议的责任。因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就劳动报酬、试用期、住房、服务期限等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与用人单位事先协商,体现在就业协议中,并将协议结果书面化,而不应只作口头约定。

5)对合同的解除条件做事先约定

毕业生就业协议一经订立,就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一方不得随意解除,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

毕业生如对用人单位情况不是很了解或感到不完全如意,但又担心就业市场的变化,一旦放弃后落实就业单位可能更困难;或本人又在考研,准备出国。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可与用人单位在就业协议中就解除条件作约定。若约定条件一旦成立,毕业生可依约解除协议,而无须承担违约责任,避免产生经济损失或其他争议。

6.5.2派遣与报到

派遣内容、学校就业部门工作流程每个学校都在其网站上公布,这里不再陈述。下面介绍一下毕业生到单位报到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准备好报到所需的材料:报到证、户口关系、身份证、党(团)关系、照片。报到证是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的唯一凭证,千万不要粗心,一定要妥善保管。以前就出现毕业生报到证丢失的现象,给正常报到带来麻烦。

②按规定时间报到:毕业生要按规定时间报到,过早,单位可能在某些方面没安排好,比如办公用品,住宿等;过晚,影响培训。

③报到受阻,要冷静,弄清原因。如果是由个人言行引起单位不满,应主动承认错误,以求谅解;如是单位出现问题,你应向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解决问题,不要轻易返回学校。必要时与学校联系。

④报到后不要挑剔工作,不要在生活方面提出过分要求。

⑤树立主人翁意识,不要有做客思想。从学生持报到证到工作单位报到的时刻起,角色转换也就正式发生了。大学生初到单位,对新的工作岗位还比较陌生,还存在着不能完全遵守新单位规范的可能,还未形成称职工作人员的行为模式。所以,毕业生要尽快熟悉单位工作制度,了解本职工作的业务程序,建立新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不要有做客思想,让人感觉你是个门外汉。

6.6如何迅速适应职业角色

离开校园,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最需要的莫过于尽快完成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6.6.1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不同

1.学生角色

大学生大多处在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是人生中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求学成才的关键阶段。

大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努力学习以专业知识为主的多方面知识,培养以专业能力为主的各种能力。因此,这是一个接受教育、储备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阶段。另外,由于大学生以学习为主,经济上主要依靠家庭,所以,可以这样界定学生角色:在社会教育环境的保证下和家庭经济的资助下,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成长为社会的合格人才。

2.职业角色

职业角色的个性表现得非常具体,但是千差万别的职业角色却有其共性的抽象:职业角色扮演者具有自己的社会职位和一定职权;相应的职业规范;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业务能力;履行一定的义务;经济独立。因此,可以这样定义职业角色:在某一职位上,以特定的身份,依靠自身知识和能力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具体地开展工作,在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取得相应的报酬。

综上所述,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不同在于:一个是受教育,掌握本领,接受经济供给和资助,逐步完善自己;一个是用自己掌握的本领,通过具体的工作为社会付出,以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取得相应的报酬。

6.6.2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大学毕业生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必须伴随着角色冲突、角色学习和角色协调等一系列过程。因此,大学生充分把握好毕业前后的两个阶段进行角色调整,尤其必要。

1.毕业前夕的角色转换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在每年7月初离校,奔赴工作岗位,但是就业工作一般从前一年的11份就开始了,前后共有半年多的时间。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毕业生转换角色的重要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毕业前夕是择业的黄金季节。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可以加强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合理地考虑自己的职业定位,进而通过签订就业协议书来确定自己的职业角色。

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接触的过程中,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到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切身体会到社会对自己的认可程度,并依据自身感受调整职业期望值,实事求是地定位自己的职业。这是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换的第一步,这为大学生的职业角色确定了一个基调,对角色的转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提前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知识技能基础。一般来说,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时间和精力,技能的训练都是最为理想的。因此,从就业协议书签订到毕业离校这段时间,是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进而转换角色的最佳时期。在这段时间内,除了按照学校正常教学计划完成课程的学习、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外,还应该进行如下学习和训练。

1)学习与未来工作岗位有密切联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大学的课程设置总体上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不一定涉及特定岗位上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学习和训练,还可以加深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认同,培养职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