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责任重于一切(第2版)
48568200000017

第17章 执行力体现责任心做一点胜过说十句(5)

“我周围的人看起来都很自信,他们很快就投入到起草报告的工作中去了,我却在翻阅这些材料时陷了进去,在我看来,原始记录一片混乱,并且与某些案例和法规毫无关联,需要我首先把它们一一甄别,然后才能正式起草报告。时间在一分钟一分钟地流逝,我的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我不知道要求中所说的“适当的时间”到底是指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我发现如果让我完成报告,可能至少需要一个紧张的晚上。可是周围已经有人完成报告交卷了,他们与监考人员轻声的交谈声几乎使我陷入了绝望。越来越多的人交卷了,他们聚集在门外等待所有的人都完成考试后听取事务所方面关于下一步考试的安排,当时我也认为安东事务所的考试不会只有这一项。他们一起议论考试的嗡嗡声促使屋子里剩下的人都加快了速度,只有我,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想着母亲的忠告:要学得聪明些。可我怎么才能聪明些?我干不下去了。

“终于,屋子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在面对着只完成了1/3的报告发呆。一个秃顶男人走过来,拿起我的报告看了一会儿,然后告诉我:你可以把材料拿回去继续写完它。

“我抱着一大堆材料走到那一群人中间,他们看着我,眼睛里含着嘲讽的笑意。

“我知道在他们看来,我是一个要把材料抱回家去完成的十足的傻瓜。

“安东事务所的考试只有这一项,这一点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母亲对我通宵工作没有表示过分的惊讶,她可能认为我肯定会接受她的忠告,已经足够聪明了。我却要不断地克服沮丧情绪说服自己完成报告并在第二天送到事务所去。

“事务所里一片忙碌。秃顶男人接待了我,他自我介绍说是尼克·安东,事务所的主持人。他仔细翻阅了我的报告,然后又询问了我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这段时间里,我窘迫得不知所措,回答他的问话显得语无伦次。但在最后,他站起来向我伸出手,说:‘祝贺你,年轻人,你是唯一被录取的人,我们不需要聪明的提纲,我们要的是尽可能详细的报告。’

“我兴奋得快晕倒了,我想回家去告诉母亲,我成功了,尽管我依然不怎么聪明。”

无论外在的环境如何残酷,也无论自身条件如何不尽如人意,只要你愿意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迟早会得到回报。你所播下的每一颗种子都必将会发芽并带来丰收。多付出一点点是一种经过几个简单步骤之后,便可付诸实施的原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你必须好好培养的心境;你应使它变为成就每一件事的必要因素……记住,你一生中所得到的最好的奖赏,就是你以正确心态付出积极的努力而为你自己带来的奖赏。

11.懒惰只会使人一事无成

懒惰是人性最大的缺点,懒惰的人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以致一事无成,更可悲的是当无事可成时,他们还在为他们的懒惰找借口,这种人会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终其一生也品尝不到胜利的滋味。

下面的故事,也许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有一位懒惰成性的乡绅,他拥有一块有自由保有权的地产,每年他坐收500美元的地租。后来,由于无力还债,他把一半地产卖掉了,剩下的一半地产租给一个勤劳的农民。契约到期的时候,这位农民去交付租金,他问乡绅是否愿意把这块土地出卖。乡绅感到十分吃惊,他说:“是你想买吗?”“是的,如果我们能讲好价,我就买了。”“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乡绅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农民,说:“天呀,请你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我不用交租金,靠两块这样大的土地也不能养活自己,而你每年都要交付给我200美元的租金,这些年下来,你竟然还买得起这块土地。”“道理很简单,”这个农民回答说,“你整天在家里坐享其成,坐吃山空;而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任何劳动都会得到回报的。”

现代职场中,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和凡事得过且过的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懂得为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这种工作态度常能感化“铁石心肠”的老板。

要想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走出一条完美的职业轨迹,唯有凭借勤奋的美德——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不断进取。

克莱门特·斯通曾说:“理智无法支配情绪,只有行动才能改变情绪。”因此,成功就是选定你想做的事,然后排除一切懈怠、懒惰的情绪,全力以赴地付诸行动!

也许有人会有这样一种思想,我的老板太苛刻了、太吝啬了,根本不值得如此勤奋地为他工作。然而,他们忽略了这样一个道理:工作时虚度光阴会对你的雇主不利,但受伤害更深的是你自己。一些人花费很多精力来逃避工作,却不愿花相同的精力努力完成工作。他们以为他们很聪明,其实,他们愚弄的只是自己。老板或许并不了解每个员工的表现或熟知每一份工作的细节,但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很清楚,努力最终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升迁和奖励是不会光顾懒惰的人的。

懒惰之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做事爱拖延。这是一种很坏的工作习惯。对一位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拖延最具破坏性,也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人丧失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拖延,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解决拖延的唯一良方就是行动。当你开始着手做事——任何事时,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处境正迅速地改变。

习惯性的拖延者通常也是制造借口与托辞的专家。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就能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事情无法完成,而对事情应该完成的理由却想得少之又少。把“事情太难办、太花时间”等种种理由合理化,要比相信“只要我们更努力、更聪明、信心更强,就能完成任何事”的念头容易得多。

这类人无法接受承诺,只想找借口。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为了没做某些事而制造借口,或想出千百个理由为事情未能按计划实施而辩解,最好自我反思一下。别再作一些无谓的解释了,行动吧!

拖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如果你将一天的时间运用情况记录下来,就会惊讶地发现,拖延正在不知不觉地消耗着我们的生命。

拖延是人的惰性在作怪,每当要付出努力,或要作出抉择时,我们总会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试图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有些人能在瞬间果断地战胜惰性,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有些人却被主动和惰性拉来拉去,不知所措……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浪费了。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清晨闹钟将你从睡梦中惊醒,想着自己所定的计划,同时却依恋着被窝里的温暖,一边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借口——昨天太累了,再睡一会儿。于是,又躺了5分钟,甚至10分钟……

拖延是对惰性的纵容,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怀疑自己,甚至会使自己的性格变得犹豫不决。

当然,拖延有时候也是由于考虑过多、犹豫不决造成的。

适当的谨慎是必要的,但过于谨慎就变成了优柔寡断,我们需要想尽一切办法不去拖延,在准备要做一件事的同时,立即动手,绝不给自己留一秒钟的思考余地。千万不能让自己拉开和惰性开仗的架势——对付惰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本不让惰性出现。往往在事情的开端,总是先有积极的想法,然后当头脑中冒出“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的问题时,惰性就出现了,“激战”也就开始了。一旦开仗,结果就难说了。所以,要在积极的想法一出现时,就马上行动,让惰性没有侵入的可能。

人们如此善于找借口,却无法为要做好工作找借口,的确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如果那些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欺瞒的人,能将这些精力及创意的一半用到工作上,他们就有可能赢得巨大的成就。

克服拖延的习惯,将其从自己的个性中根除。这种把你应该在上星期、去年或甚至十几年前该做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的习惯,正在吞噬你的意志,除非你革除了这种坏习惯,否则你将难以取得任何成就。

(1)每天主动做一项明确的工作,而且不必等待别人的指示就能够主动去完成;

(2)每天至少做一件对其他人有价值的事情,而且不期望获得任何回报;

(3)每天要将养成这种主动工作习惯的价值告诉别人,至少要告诉一个人。

付出努力的大小和你得到多少回报永远成正比,这一点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改变。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任何人都要经过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收获,懒惰的人和所有渴望不劳而获的人是永远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12.别做怀才不遇的“牢骚王”

只说不做的一个典型就是那些自认为“怀才不遇”者。

如今,“怀才不遇”好像成了年轻人的一种通病,他们普遍的症状是:牢骚满腹,喜欢批评他人,还时常显出一副抑郁不得志的样子。和这种人交谈,运气不好的时候,还会遭到一顿批评。当然,这类人中确有怀才不遇之人,由于客观环境无法与之适应,于是虎落平阳龙困浅滩。但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屈就自己,所以他们生活得十分痛苦——慢慢地就养成了只知动口不去动手的坏习惯。

现实中有才华的人都是如此吗?不,尽管有时出现千里马无缘遇伯乐的现象,但如果你真是一匹千里马,一次错过伯乐,应该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很多人之所以出现一种不好的结局,主要是自己造成的。有些人确实有才华,但他们常自视清高,看不起那些能力和学历比之低等的人,可如今的社会关系复杂,并不是你有才气,就能成就大器。别人看不惯你的傲气,就会“修理”你。至于你的上司,因为你的才华本来就会威胁到他的生存,你又不适度收敛自己,生怕别人不知道你的才干,那你的上司怎么会不打压你,而让你出头呢?最后的结局就是,你也变成了一位“怀才不遇”者。

还有一种怀才不遇者,他们就是一类自我膨胀的庸才。因为他们本身无能,别人当然无法重用他们。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无能,反倒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无人识才,于是到处发牢骚,吐苦水。

不管是有才还是无才,怀才不遇者真是人见人怕,他们开口就是批评同事、主管、老板,然后吹嘘自己有多厉害,多能干,听者也只好点头称是,要不然,他们也许就会骂人。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怀才不遇”之感多的人,就会把自己孤立在一个圈子里,甚至无法与其他的人际圈子相交。一个人如果给众人的印象已成定局,那除非遇到贵人大力提拔,否则将很难改善这一印象,结果有的辞职,有的外调,有的总是个小职员,有的则一辈子“怀才不遇”。

一个人不管才干如何,都会碰上无法施展自己才干的时候。千万要记住:即使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也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你越是沉不住气,别人就越看轻你。

你做之前应该客观地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是否高估了自己——人应该有一个自我评价的能力,如果你怕自己评估不客观,可以找个朋友和较熟的同事帮助你一起分析,如果别人的评估比你自我评估的结果要低,那你就要虚心接受。有些情况下,旁人可能对我们了解得更加准确深刻。那为什么不虚心接受他人的评价?

还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能力为何无法施展——是一时得不到合适的机会?还是大环境的限制?或是人为的阻碍?如果是机会的原因,那继续等待和创造机会不就行了吗?如果是大环境的缘故,那就离开这一环境好了。如果是人为因素,你可与人诚恳沟通,并想想是否有得罪他人的地方,如果是,就要想办法消除矛盾。

你也许该亮出自己的其他专长——有时候,怀才不遇者是因为用错了专长。他们确实有才,但用得不对,或者不是时候。如果你有第二专长,可以要求他人给个机会试试,说不定又为你开辟出一条生路。

你应该去营造一种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要成为别人躲避的对象,反而应该以你的才干协助其他同事。但要记住,帮助别人时不要居功,否则就会吓跑你的同事。此外,谦虚客气,广结善缘,这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助力。

你要继续强化你的才干——也许你的确在某一方面有才,但可能由于才气不够,所以没让人看出来。这种情况下,你就应该更加强化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当时机成熟时,你自然会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别人当然会对你另眼相待。

不管怎样,你最好不要成为一位怀才不遇者,更不要因此满腹牢骚、喋喋不休。勤恳地做好自己的事,即使是大材小用,那也比没用要好。慢慢从“小用”开始,日积月累你总有一天能得到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