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责任重于一切(第2版)
48568200000018

第18章 细节处把好关小事上做到位(1)

一般人容易忽略工作中的细节、小事,认为即使有点问题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种想法十分有害,因为很多大失误、大漏洞正是从细节、小事上发端的。优秀的员工不仅于大事上能坚持原则,在细节上更能处处精益求精。

1.细节成就佼佼者

在日常工作中,人们总是愿意去关注那些大的事情、大的问题,而不愿去关心那些细小的问题,认为它们太“小”,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上面耗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殊不知小问题容易出现大纰漏。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有可能会葬送一个大项目。因此,对小细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下面这则故事就是因为细节管理上的一个小漏洞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浙江某地用于出口的冻虾仁被欧洲一些商家退了货,并且要求索赔。原因是欧洲当地检验部门从1000吨出口冻虾仁中查出了0.2克氯霉素,即氯霉素的含量占被检货品总量的50亿分之一。经过自查,问题出在加工环节上。原来,剥虾仁要靠手工,员工小王因为手痒难耐,便用含氯霉素的消毒水止痒,结果将氯霉素带入了冻虾仁。50亿分之一和1000吨比起来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严谨的欧洲人就是不允许有丝毫的失误,他们对于细节问题可以说是相当的重视。

正是因为小王对于细节的疏忽,他们公司也因此而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小王的命运可想而知了。

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大的错误也许会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对小的错误人们往往会麻痹大意。其实,只要是错误,我们就应该注意。因为错误终究是错误,不论它是否细小,而且往往小的错误更容易造成大的损失。员工要出类拔萃,对细节就应特别注意。

有一天,一位中年妇女从对面的福特汽车销售商行走进了吉拉德的汽车展销室。她说自己很想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就像她表姐开的那辆,但是福特车行的经销商让她过一个小时之后再去,所以她先过这儿来瞧一瞧。

“夫人,欢迎您来看我的车。”吉拉德微笑着说。那位中年妇女兴奋地说:“今天是我55岁的生日,我想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送给自己作为生日礼物。”“夫人,祝您生日快乐!”吉拉德热情地祝贺道。随后,他轻声地向身边的助手交代了几句。

吉拉德领着她从一辆辆新车面前慢慢走过,边看边介绍。在来到一辆雪佛兰车前时,他说:“夫人,您对白色情有独钟,瞧这辆双门式轿车,也是白色的。”就在这时,助手走了进来,把一束玫瑰花交给了吉拉德。他把这束漂亮的鲜花送给那位中年妇女,并再次对她的生日表示祝贺。

那位中年妇女感动得热泪盈眶,非常激动地说:“先生,太感谢您了,已经很久没有人给我送过礼物。刚才那位福特车的推销商看到我开着一辆旧车,一定以为我买不起新车,所以在我提出要看一看车时,他就推辞说需要出去收一笔钱,我只好上您这儿来等他回来。现在想一想,也不一定非要买福特车不可。”就这样,那位中年妇女最后买了一辆白色的雪佛兰轿车。

吉拉德对于细节的重视最终使那位妇女改变了只买福特车的想法而转买了雪佛兰轿车。对于细节的把握,正是使吉拉德成为佼佼者的原因。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是细小事物也会具有巨大力量,但更多的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太多的人,总不关注小事和事情的细节。忽略小事和事物的细节,往往是成为一名优秀员工的最大障碍。

2.每个人都只错了一点点

在学校的测验中,100分的试卷,做错了1分的题,可以得99分;在生活中,100个人走了1个人还剩99个人,我们可以用数学等式“100-1=99”来表达上述内容。然而,许多事一旦错了一点,其结果就不是“100-1=99”那么简单了,它可以是“100-1=0”甚至结果为负。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在着陆前意外地发生爆炸,飞机上的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个不幸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为此,美国宇航局负责航天飞机计划的官员罗恩·迪特莫尔被迫辞职。而此前,他已经为美国宇航局工作了26年,并已担任航天飞机计划主管4年。

事后,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这一灾难的元凶竟然是一块从航天飞机上脱落的隔热瓦。

“哥伦比亚”号的表面覆盖着2万余块隔热瓦。这些隔热瓦的作用是防止航天飞机的外壳在返回大气层时被3000摄氏度的高温所熔化。1月16日,在“哥伦比亚”号升空80秒后,一块从燃料箱上脱落的隔热瓦击中了飞机左翼前部的隔热系统。宇航局的高速照相机捕捉到了这一瞬间的镜头。

实际上,航天飞机的整体性能等很多技术指标都是超一流的。但恰恰是一小块脱落的隔热瓦毁掉了价值连城的航天飞机和7条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宝贵生命。

丰田汽车公司的社长丰田英二曾经说过:“丰田汽车最为艰巨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而是在生产流程中,技术工人对一根绳索不高不矮、不偏不倚、没有任何偏差的摆放和操作。”

如果每人都不在乎自己的那一点点失误,整个组织便会有覆灭的危险,这一点巴西的一家远洋运输公司曾有过惨痛的教训。

那年,当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接到海上求助信号时,马上派出救援船,可是当他们派出的救援船到达出事地点时,“环大西洋”号海轮已经消失了,21名船员不见了,海面上只有一个救生电台有节奏地发着求救的信号。救援人员看着平静的大海发呆,谁也想不明白在这个海况极好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从而导致这条最先进的船沉没。这时有人发现电台下面绑着一个密封的瓶子,打开瓶子,里面有一张字条,21种笔迹,上面这样写着:

一水理查德:3月21日,我在奥克兰港私自买了一盏台灯,想给妻子写信时照明用。

二副瑟曼:我看见理查德拿着台灯回船,说了句这小台灯底座轻,船晃时别让它倒下来,但没有干涉。

三副帕蒂:3月21日下午船离港,我发现救生筏施放器有问题,就将救生筏绑在架子上。

一水戴维斯:离岗检查时,我发现水手区的闭门器损坏,用铁丝将门绑牢。

二管轮安特尔:我检查消防设施时,发现水手区的消防栓锈蚀,心想还有几天就到码头了,到时候再处理。

船长麦凯姆:起航时,工作繁忙,我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查报告。

机匠丹尼尔:3月23日上午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消防探头连续报警。我和瓦尔特进去后,未发现火苗,判定探头误报警,拆掉交给惠特曼,要求换新的。

机匠瓦尔特:我就是瓦尔特。

大管轮惠特曼:我说正忙着,等一会儿拿给你们。

服务生斯科尼:3月23日13时,我到理查德房间找他,他不在,我坐了一会儿,随手开了他的台灯。

大副克姆普:3月23日13时半,我带苏勒和罗伯特进行安全巡视,没有进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说了句“你们的房间自己进去看看”。

一水苏勒:我笑了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克姆普后面。

一水罗伯特: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苏勒后面。

机电长科恩:3月23日14时,我发现跳闸了,因为这是以前也出现过的现象,我没多想,就将闸合上,没有查明原因。

三管轮马辛:我感到空气不好,先打电话到厨房,证明没有问题后,又让机舱打开通风阀。

大厨史若:我接马辛电话时,开玩笑说,我们在这里有什么问题?你还不来帮我们做饭?然后问乌苏拉:“我们这里都安全吗?”

二厨乌苏拉:我也感觉空气不好,但觉得我们这里很安全,就继续做饭。

机匠努波:我接到马辛电话后,打开通风阀。

管事戴思蒙:14时半,我召集所有不在岗位的人到厨房帮忙做饭,晚上会餐。

医生莫里斯:我没有巡诊。

电工荷尔因:晚上我值班时跑进了餐厅。

最后是船长麦凯姆写的话:19时半发现火灾时,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已经烧穿,一切糟糕透了,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烧越大,直到整条船上都是火。我们每个人都犯了一点错误,却由此酿成了人毁船亡的大错。

看完这张绝笔字条,救援人员谁也没说话,海面上死一样的寂静,大家仿佛清晰地看到了整个事故的过程。

古人早就教导过我们“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不要以为错一点无所谓。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必须“高标准、严要求”,不折不扣地将工作落实到位。

3.把简单的事情做到位

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员工,就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做别人没有做到的。只有以小事为突破口,在细节处下足工夫,在别人忽略之处做足文章,你才能在与别人的竞争中率先脱颖而出。

有这样两位秘书:在帮领导购买到车票之后,一位秘书只是把一大把车票直接交上去,这样一来,车票杂乱无章,不但不容易查清时刻,而且容易丢失;另一位秘书却把车票装进一个大信封,并且在信封上详细地注明列车的车次、座位号和起程、到达的时刻。很显然,后一位秘书是一个有心人,她很注重细节,虽然只是在信封上写了几个字而已,却方便了领导,并大大节省了领导的时间。

正是因为后一位秘书能在细节上下足工夫,她能够得到老板的青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下面这个小职员的提升,与那位秘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日本大阪的一家公司里,一位小姐专门负责与她的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客商的接待工作。其中一家德国公司与她的公司有重大的业务往来,德国公司的经理必须经常往返于大阪和东京之间,而订票的工作也就顺理成章地由那位小姐来承担。但令那位德国经理感到奇怪的是:每次他坐车去大阪时,他的座位总是靠近右侧的车窗;而当他返回东京时,座位总是靠近左边的车窗。并且次次如此,从来没有一次例外。

有一次,他终于忍不住地问了这位小姐。小姐微笑着对他说:“我想来到日本的外国客人肯定都喜欢看到富士山那雄伟的身姿,所以我就给您做了这样的安排。这样,您就可以在每次坐车时都能看到富士山了。”

听到她的回答,德国经理备受感动。他认为,这家公司的员工的工作如此细致入微,就连这样的小事都能够想到,那么,跟他们合作自然是毫无差错的了。于是,他很快给这家公司增加了250万元的贸易额。

在工作中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在细节上下大力气,做足工夫,不留下一丝闪失和遗憾,也许你就能做出别人意想不到的成绩,并在职场中轻松获胜。

4.一切追求精益求精

所谓细节、小事都是不那么惹人注意、容易被忽略,对个人而言不那么重要的事,但是,放到企业的大环境里可能就不再是小事。

“在这里,一切必须精益求精。”——这是一家国际知名公司所信奉的格言,它也一直被挂在这家公司墙上最显眼的地方。

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员工并不能做到精益求精,他们凡事只要求“差不多”、“能交差就行”。尽管从表面上看,他们也很忠诚、敬业,但工作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其实,在一个企业里,工作上的小疏忽随时都在发生。而由于个人的疏忽、敷衍、懈怠,给个人、集体、国家造成惨痛损失的事件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许多人之所以遭遇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在平日工作中草率鲁莽、敷衍马虎。

你知道最让企业头疼和厌烦的是哪种员工吗?就是那种无法或不愿意专心去做事的员工。除非出现奇迹或受到威逼利诱,否则他们就很难改变自己慵懒、散漫、马虎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他们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养成了心不在焉、漠不关心的坏习惯。步入社会之后,他们也很难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上班迟到是家常便饭,办事缺乏条理性,思维缺乏逻辑性,这怎么能够留给领导和同事什么好印象呢?长此以往,领导就会渐渐地对他丧失信心,更谈不上信任和重用了。值得强调的是,这种人往往会因此遭到别人的蔑视。

相反,如果对任何事情都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不仅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能为自己树立起一种高尚的人格,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着名画家达·芬奇就是一个精益求精的典型。有一段时间,他的一个朋友每次去拜访他的时候,都发现他在同一幅画上忙碌着。他对那位朋友说:“我一直进行修改,想让画更贴近自然。”朋友满脸疑惑地问:“这么细微的地方,别人怎么可能注意得到?”达·芬奇严肃地说:“你讲得也许有道理。但是,艺术的完美和价值就在于它的细节!”

工作的时候,你就应该这样来要求自己:倾尽全力,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其实你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过艺术家的境界。

约翰·格兰特在一家五金商店工作,每周只能赚200美元。他刚到商店时,老板就对他说:“你必须对这个生意的所有细节熟门熟路,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对我们有用的人。”

“一周200美元的工作,还值得认真去做?”与格兰特一同进公司的年轻同事不屑地说。

然而,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工作,格兰特却干得非常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