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院感染管理科建设管理规范
48554300000006

第6章 感染管理部门工作(2)

9.醛类

(1)戊二醛:戊二醛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有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常用灭菌浓度为2%。

【作用原理】戊二醛(glutaralde hyde,GTA)是一种饱和五碳二醛,分子式为C5H8O2,相对分子质量为100.12。主要通过两个活泼的醛基烷基化,直接或间接与细胞蛋白质及酶作用,或与肽聚糖(黏肽)相互作用而导致微生物死亡。在酸性水溶液中,戊二醛单体水解成三种水化物和一种类乙缩醛聚合体,保持相对稳定,但戊二醛单体较少,生物活性较低。随着pH值的升高,聚合反应速度加快,稳定性降低。当pH值在7.5~8.5时,杀菌活性最强;在pH值大于9.0之后聚合作用较快且不可逆,活性逐渐减弱或消失。

【适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使用方法】

①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将洗净待消毒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放入2.0%的戊二醛消毒液中浸泡,完全浸没,消毒容器加盖,作用20min。无菌方式取出,无菌蒸馏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等擦干后使用。

②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灭菌:将洗净待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放入含量为2.0%的戊二醛消毒液浸泡,完全浸没,灭菌容器加盖,作用10h。以无菌方式取出,无菌蒸馏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等擦干后使用。

③内镜的消毒与灭菌处理应遵循国家有关要求。

【注意事项】

①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在消毒前应彻底清洗、干燥。新启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再用清洁剂清洗去除油脂,干燥后及时消毒或灭菌处理。

②戊二醛对人有毒性,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干净,必要时就医。

③戊二醛不应用于物体表面的擦拭或喷雾消毒、室内空气消毒、手和皮肤黏膜消毒。

④强化酸性戊二醛使用前先加入pH调节剂(碳酸氢钠),再加防锈剂(亚硝酸钠)充分混匀。

⑤用于器械、器具与物品浸泡灭菌的容器,应洁净、密闭,使用前应先经灭菌处理。

⑥在室温条件下,加入亚硝酸钠和pH调节剂后的戊二醛消毒液连续使用应≤14天,密闭存放有效期最长不应超过4周。使用前应按照有关要求监测浓度。

⑦产品应密封,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保存。

(2)邻苯二甲醛

【作用原理】邻苯二甲醛(ort hopht halalde hyde,OPA)的分子式为C8H6O2,相对分子质量为134.14。杀菌活性基础是其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交联作用。OPA与细菌菌体细胞壁/膜作用后形成牢固的交联结合,形成一道屏障,造成菌体内外物质交换功能障碍,以致细菌正常生理功能不能进行,从而促进细胞死亡。

OPA具有良好的脂溶性,易穿透脂质较多的结核杆菌以及革兰阴性菌细胞膜,作用于菌体内部的靶位点引起细胞迅速死亡,因此对该类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强于戊二醛。OPA还可通过与芽孢外壳上的氨基酸发生交联,对芽孢发芽过程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而导致芽孢死亡。对分枝杆菌杀灭速度较快(5~12min);直接使用;对眼,鼻有刺激;有较好的材料兼容性。但染色皮肤、衣服和环境表面;价格贵;杀灭芽孢作用较慢。

【适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

【使用方法】

①将洗净待消毒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完全淹没于含量为0.55%(w/v)、pH为7.0~8.0的邻苯二甲醛消毒液中浸泡,消毒容器加盖,作用5min以上。

②消毒后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在使用前应用无菌水充分冲洗。

【注意事项】

①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消毒前应彻底清洗、干燥。新启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再用清洁剂清洗去除油脂,干燥后及时消毒处理。

②使用时应注意通风。直接接触到本品会引起眼睛、皮肤,以及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损伤。接触皮肤、黏膜会导致着色,处理时应谨慎,戴手套;当溅入眼内时应及时用水冲洗,必要时就诊。

③配置使用应采用专用塑料容器。

④消毒液连续使用应≤14天,使用前应按照有关要求监测浓度。

⑤应限制直接向污水中排放,可使用甘氨酸中和本品。

⑥产品应密封,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保存。

10.过氧化物类

(1)过氧乙酸

【作用原理】过氧乙酸分子式为C2H4O3,为无色透明、弱酸性液体。主要依靠其强大的氧化能力杀灭微生物,为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0.1%(1000mg/L)的过氧乙酸1~10min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0.5%(5000mg/L)的过氧乙酸5min 可杀灭结核杆菌和真菌,30min可杀灭枯草杆菌芽孢。过氧乙酸原液浓度为16%~20%(w/v)。

【适用范围】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环境、室内空气等的消毒。

【使用方法】

①消毒液配制:对二元包装的过氧乙酸,使用前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A液、B液混合。根据有效成分含量按容量稀释公式C1×V1=C2×V2,C1为过氧乙酸原液的浓度,C2和V2为配制过氧乙酸使用液的浓度和毫升数,用灭菌蒸馏水将过氧乙酸稀释成所需浓度。计算方法及配制步骤为:

a.计算所需过氧乙酸原液的毫升数(V1),V1=(C2×V2)/C1。

b.计算所需灭菌蒸馏水的毫升数(X),X=V2- V1。

c.取过氧乙酸原液V1,加入灭菌蒸馏水X,混匀。

②消毒方法: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和熏蒸等。

a.浸泡法:将洗净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过氧乙酸的容器中,加盖。对一般污染物品的消毒,用0.05%(500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30min。对细菌芽孢污染物品采用1%(10000mg/L)过氧乙酸消毒浸泡5min,灭菌浸泡30min;用无菌方法取出,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无菌巾擦干后使用。

b.擦拭法: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使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c.喷洒法:用于环境消毒时,用0.2%~0.4%(2000~4000mg/L)过氧乙酸溶液喷洒,作用30~60min。

d.熏蒸法:将过氧乙酸稀释成0.5%~1.0%(5000~10000mg/L)水溶液,加热蒸发,相对湿度60%~80%、室温熏蒸2h,过氧乙酸用量按1g/m3计算。

【注意事项】

①过氧乙酸不稳定,应储存于通风阴凉处,远离可燃物质。

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原液浓度低于12%时不应使用。

②稀释液应现用现配,使用时限24h。

③过氧乙酸对多种金属和织物有很强的腐蚀和漂白作用。

金属制品与织物经浸泡消毒后,即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④接触过氧乙酸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不慎溅入眼中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⑤空气熏蒸消毒时,室内不应有人。

(2)过氧化氢

【作用原理】过氧化氢分子式为H2O2,为无色透明液体,无异味。过氧化氢主要依靠其强氧化性及其氧化性产物,破坏细胞通透性屏障,其分解产物可直接与微生物蛋白质和核酸发生反应,达到杀菌作用,为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无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品稳定性好,稀释液不稳定等特点。

【适用范围】适用于外科伤口、皮肤、黏膜冲洗消毒,以及室内空气的消毒。

【使用方法】

①采用3%(30g/L)过氧化氢冲洗、擦拭伤口、皮肤、黏膜,作用2min。

②擦拭法:大件物品用3%过氧化氢溶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

③室内空气消毒:使用气溶胶喷雾器,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按照20ml/m3的用量喷雾消毒,作用20~30min。

【注意事项】

①过氧化氢应避光、避热,室温下储存,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

②过氧化氢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③稀释液不稳定,临用前配制。配制溶液时,忌与还原剂、碱、碘化物、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相混合。

④喷雾时应采取防护措施;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即时用清水冲洗。

(3)二氧化氯

【作用原理】二氧化氯的分子式为ClO2,性质极不稳定,属高效消毒剂。主要依靠其强氧化能力分解微生物细胞赖以生存的酶,抑制蛋白质合成,导致微生物死亡。二氧化氯活化液和稀释液不稳定。100~250mg/L二氧化氯溶液30min可杀灭细菌繁殖体;500mg/L二氧化氯30min可杀灭肝炎病毒、结核杆菌和真菌,1000mg/L二氧化氯30min可杀灭枯草杆菌芽孢。

【适用范围】适用于环境、物体表面及空气的消毒。

【使用方法】

①消毒液配制:二元包装消毒液,使用前需在二氧化氯稳定液中加入活化剂;粉剂及片剂,应加入蒸馏水溶解,放置一定时间。

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蒸馏水将二氧化氯稀释成所需浓度。

具体计算方法及配制步骤按1.2.10.1.a进行。

②消毒方法: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喷洒等方法。

a.浸泡法:将洗净待消毒物品浸没于装有二氧化氯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100~250mg/L二氧化氯溶液浸泡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500mg/L二氧化氯浸泡30min;对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1000mg/L二氧化氯浸泡30min。

b.喷洒法: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表面,用500mg/L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用1000mg/L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60min。

【注意事项】

①置于干燥、通风处保存。

②稀释液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限为24h。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

③二氧化氯对碳钢、铝有中度腐蚀性,对铜、不锈钢有轻度腐蚀性。金属制品经二氧化氯消毒后,应迅速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

11.含氯消毒剂

【作用原理】含氯消毒剂是指在水中能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类。前者以次氯酸盐类为主,作用较快,但不稳定;后者以氯胺类为主,性质稳定,但作用较慢。无机含氯消毒剂有漂白粉、液氯、漂白粉精、次氯酸钠、氯化磷酸三钠等;有机含氯消毒剂有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及其他氯胺类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杀菌谱广、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真菌、阿米巴包囊和藻类等多种微生物和原虫,作用快速。但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水溶液稳定性差,对环境有污染。

【适用范围】适用于环境、物体表面、物品、分泌物、排泄物等消毒。

【使用方法】

①消毒液配制:根据产品有效氯含量,按稀释定律,用蒸馏水稀释成所需浓度。具体计算方法及配制步骤按1.2.10.1.3.1进行。

②消毒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

a.浸泡法:将洗净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 以上,对经血液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细菌芽孢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 以上。

b.擦拭法: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使用浸泡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消毒,消毒所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c.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30min 以上;对经血液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60min以上。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d.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有效氯含量达到100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2~6h,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h后排放。

【注意事项】

①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使用溶液应现配现用。

②配制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应戴口罩、手套。

③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应做金属器械的消毒。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干燥后使用。

④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用于有色织物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