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一瓣新绿:银川铁路中学卷
48552000000013

第13章 紫风铃(3)

本文先极力写“他”如何被“习惯”束缚,接下来却因为偶然之变——不得已吃了原来没吃过的菜——谈“他”悟到了人生要诀,尝到了“打破习惯”的乐趣,开始由不变而变,并取得成功。本文以小见大,很有寓意,启迪性较强。若是写成小说,会更有味道。

“出淤泥而不染”别议

2000级高一(4)班张超

口指导教师端木莅雯

“出淤泥而不染”,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赞美荷花那芳洁、高贵、不被污浊环境污染的品质。实质上,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就是污泥是多么脏臭,而荷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还如此纯洁美丽,精神可嘉!为什么要这样贬低淤泥呢?如果说荷花离开了淤泥,只是生活在纯净的水中,它们会怎样呢?结果谁都知道,死亡!可见,“淤泥”并没有污染“荷花”,而是养育、保护了荷花,它是默默无闻奉献自己的英雄!它们从不抛头露面,只是默默地伏于“荷花”的脚下,它们不求赞颂,不图回报,甚至不计较受到的委屈,一心一意让荷花茁壮成长,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我认为,做到默默无闻是困难的,而做到忍辱负重就更加难能可贵,更加值得赞美。人的一生不可能不受委屈,而受了委屈还能坚定信念,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这种高尚的品格是令人敬佩的,也是很多人缺乏的,故而也是值得我们提倡的。

池塘边,人们赞美荷花的美丽,赞美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

然而,我要提醒大家,我们更应该赞美淤泥。我们不能忘记,是它们养育了红花、绿叶,它们虽然居于荷花的脚下,荷花却离不开淤泥,它们是荷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沃土。人们啊,当你们欣赏“荷花”时,是否也想到了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淤泥”呢?

【简评】一句传诵千古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尽现了荷花的高洁,却使淤泥蒙上不白之冤。其实,若无淤泥之“淤”,何来荷花之“洁”,奉献者的忍辱负重、不计名利,又有多少人理解呢?

以貌取物,固不可取,况于人乎!

真正的英雄——读《七根火柴》有感

94级初三(1)班余笑荷

口指导教师谢代华

《七根火柴》中那位无名战士为了革命事业而舍生忘死,将自己的安危置之脑后的无私奉献精神,的确值得今天所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奔波的人们学习、深思……

也许,七根火柴对于我们来讲,实在是不值一提的小东西。然而在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一根小小的火柴,也许就能救活一条已接近死亡边缘的生命。气候的恶劣,天气的寒冷,死神的威胁,都并未吓倒他——那位伟大的无名战士。他并未因想留下那宝贵的生命而留下火柴,而是将它们一根不剩地全部交给了党,交给了重重困难的革命事业,自己却含慰远去了……这,使我的心中不觉燃起了一团烈火,红色的,炽热的。是那无名战士未去点燃的火柴?是他无私的奉献精神的延续?或许都是。

从《七根火柴》那里,我仿佛寻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奉献。

人生,这道深奥的方程,所有人都在寻求它的解。一些人把“我”代入方程,解出的根是“私”。说话要与“我”有利,办事要让“我”合算,每天为“我”忙碌,吃亏的事儿不沾边。在这种人心灵的天平上,所有的砝码都加在了自己的一边,把祖国和人民抛在脑后,把革命事业踏在脚下;而更多的人找到的却是另一种根:“幸福十亿人”。这些人是蒋筑英、罗健夫,是曲啸、朱伯儒,是老山前线的战士,是华山抢险的英雄。他们才配做中华民族的脊梁。这样的人,任劳任怨,吃苦在前,从不争名逐利,更不怕吃亏,心中只有两个字,无私的“奉献”。

愿这个世界多一些为了别人、为了革命事业而无私奉献无名英雄。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原栽《兰铁青年)1996年)

【简评】文章由《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无私忘我的精神引发感想。“读”能切中要点,简明扼要;“感”能由此及彼,并采用对比写法,批判了处处以“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人生态度,赞颂了甘为国家民族无私奉献的真正英雄。结尾收束有力,令人警醒。

天空中消失了两朵黑云

2000级高一(3)班刘腾飞

口指导教师端木莅雯

世有二虫。其一名日疑忌。背覆硬甲,短腿六条,小眼尖嘴。

口中一物,形状似驽。别看它外表平平,身上无一处不可供攻击之用。路上行人,无一敢惹,看谁不顺,口中含沙,迅急射出,沙中有毒,中者不死也必元气大伤。因为此虫名声极坏,众人恨之,却没人想要它的命,它便得意猖狂,见人便射,惟恐别人对己不利。又一日,潜入人家,见到一镜,镜中一物,圆头尖嘴,六条短腿,背负粗壳,难看至极,射之!沙子遇镜弹回溅到自身,立即头晕眼花,身子一歪,化为黑烟升上天空,天空中出现了一朵黑云,太阳一照,黑云立即无影无踪。

另一虫名日应声。身体极弱,无腿无足,口却极大,喜好钻入人的肚子,别人说什么,它也说什么,好似一盘录音带。初入之时,声音极小,好似蚊虫;又过几日,声似洪钟;又过几日,声似响雷。

随声附和,你说什么,它附什么,从不思考。人说张三好,它说张三好得不得了,人说李四浑蛋,它也浑蛋讲个不休。声音愈来愈强。

此人无法,只好不言,以免总被学腔调。四处求医,有人道:“此虫常有,你且回家读词典。”那人便从,读一声,应一声。忽而读到“主张”一词,静然无声,继而断气。好!杀此虫者,“主张”一词也。化为一道黑烟,升上天空,阳光一照,也化之。

此二虫一死,人皆欢喜。

“疑忌”、“应声”皆害人之虫,化为黑云,阳光驱之。朗朗晴空,阳光正暖,岂能容此二虫!

【简评】校园中也不乏幽默之人。生活中的“疑忌”“应声”现象实在危害较大,能看到这一点,又以比较幽默的方式加以表现,习作者对此现象的爱憎也由此可见。

文章发表以后

99级高一(3)班贺桂芬

口指导教师李玉海

总不能理解“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句话,以为出名是件再好不过的事,求之不得。然而,当《小龙人报》发表了我的名为《我克服了“高山反应”》这篇习作后,一时间给我带来了诸多麻烦。

报纸刚刚发下来,我们班的阿峰就对我说:“有稿费吧,这回可轮到你请客了。我不苛求,一碗拉面足矣。”他说得轻松,使我哭笑不得,只好逗他说:“面包会有的,拉面也会有的。”同学们对我的作文,没多大兴趣,但似乎对我的稿费充满“好奇”。一天的时间,我就负债累累:拉面、冰淇淋、饼、麻辣烫、酿皮……搞得我措手不及。

请吧,我没那么多的money;不请,似乎显得我小气,何况我不想使那么多的好友扫兴。我只好从每天的早餐里挤出几角钱,每晚夜深人静拖着疲惫的身体爬方格……

不单如此,隔壁班那个油嘴滑舌的,只要我一开口说话,他就会说:“唉,你也不看贺桂芬是谁?‘大作家’!她说的能不对……”

光听到这些,我就会晕过去。课间他会趴在我们班窗户上喊:“你们班的‘大作家’呢?”那时所有的眼光就会集中到我身上,气得我说不出话来。自那以后,只要一看到他,我就会躲得远远的,真被他弄得神经兮兮的。

最难堪的莫过于同学们对我的“观察”。由于我的“小巧玲珑”,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矮,他们总会说:“我知道你是怎样‘克服高山反应’的,你站在凳子上就可以克服了。”他们的话引起一阵大笑。我哑口无言,那时就算举出多少个拿破仑、邓亚萍,也拯救不了我这个可怜虫。当我被一道道令人费解的难题折磨得毫无“反击”之力时,就会有人趴在耳边对我说:“你不是克服了高山反应了吗?”噢,倒霉透了!

终于有一天,同班的阿磊突然趴到我桌前冒出一句话:“嗨,贺桂芬,你那篇文章写得挺好的!”我愣住了,一时间感激万分。不在乎它的好坏,而在乎它的价值,我想那是无数碗拉面换不来的;他的真诚,也是无数个叫我“大作家”的人所不能拥有的;他的鼓励,是使我挣脱束缚、轻松上阵的动力。

文章的发表带来了许多愉快和不愉快的事。回想起来,只希望会有更多的“阿磊”对我说“你写得好,或你写得不好”。对,应该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原载1999年10月30日《小龙人报》)

【简评】同学言语间的一件小事,抓住了,写成了一篇随笔,应该说是一种能力。行文中将同学的率真、无忌表达到位,语言轻松诙谐。

快乐的秘密

99级初二(7)班崔媛

口指导教师高岩

想要快乐似乎很容易,但好像又不那么简单,因为,快乐是个秘密。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挤车时把一只新鞋子挤掉了,人们都在替他惋惜时,他却急忙把另一只鞋子也扔了出去,一车的人惊诧不已,老人却笑道:“留下一只也穿不成了,不如送那捡鞋人一双完整的鞋穿。”言罢,车内顿时又是欢笑不已。

瞧啊,老人多聪明,他失去了一双鞋,却得到了一副好心情,这种境界有多少人能达到呢?

是啊,快乐时时都在人们身边,只是人们常常不容易达到那种心境。或许,此刻你正被快乐包容着,但你的眼睛却盯着别人,下好是羡慕:“人家为什么那么快乐?”唉呀呀,真是傻瓜,你不知道自己的那份快乐又被多少人羡慕呢!

穷汉想变成个富翁,他想,“有许多金钱是多么快乐的事啊”,但富翁却说“我多么羡慕那穷鬼的自由自在,而我穷得只剩下钱了”;事业成功的人多想得到一天的清闲,好让自己也快乐快乐,而无业游民却在满腹惆怅,为不能忙忙碌碌地工作而苦恼着……哦,聪明的人们啊,你们为什么总也感受不到自己的那份快乐?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原来我不大明白,为什么别人幸福了,自己就快乐了?我的快乐就是因为别人的幸福而产生的吗?看到故事中的老人,我似乎明白了。老人已经丢掉了一只鞋子,那么另一只对他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如果他只是一味埋怨,那么他不但丢了一双鞋子,也丢掉了自己一天的好心情,很不值得。出乎人意料的是,老人把另一只鞋也扔了出去给了别人,自己却留住了快乐的心情。老人的快乐从何而来?

就是因为他把整双鞋都送给了别人,所以,捡鞋子的人因为他的一双鞋而快乐,老人也因为捡鞋人的快乐而快乐,老人是多么聪明啊!如此看来,给别人送去快乐也是能让自己快乐的,一时的失去也是一种得到啊!

你想知道快乐的秘密吗?那么,就先让别人快乐吧!这,就是快乐的秘密。

【简评】从一双鞋的故事中演绎出快乐的秘密——给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快乐。文章写得饶有趣味,有分析,有见地,有自已的独特思想,这给初二的学生初学写议论文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贴切的比喻——赏析《归田园居》

97级高三(1)班牛长喜

口指导教师端木莅雯

比喻,是将本体比做喻体,所选择的喻体要力求与本体有极相仿的特征并借助它将本体展现出来。

陶渊明的诗《归田园居》中便有几处贴切的比喻。

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时代,贵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寒门的人受到无理压制,整个官场庸俗污浊。陶渊明虽有济世之才,却无用武之地,只得做个小官。陶渊明以其敏锐的洞察,发觉官场有如一张“尘网”。说它是“网”,它束缚“网”中之物,陶渊明在官场这张“网”中难以施展才华,心情之憋闷由此可见一斑;说它有“尘”,它污染了“网”中之物,社会的浑浊由此体现,而陶渊明不从流俗的人格对此必深恶痛绝。

“尘网”二字,不但反映当时官场的黑暗,更反映了作者不从流俗的人格品质,这是何其贴切、何其隽永的比喻。它的成功运用恰如其分地将陶渊明被“网”的心境展现出来,他想要摆脱却又无可奈何的矛盾,便从这“尘网”映射出来,这对作者自己感情的表达无疑是有价值的,可谓一字千斤。

再看“池鱼”。陶渊明身陷官场,难有作为,时常想念着悠闲的田园生活。“鱼”本该自由自在地畅游在江河湖泊中,但却不幸被放进“池”中,游来游去也只是在巴掌大的一池水中,何其不自在!

陶渊明不就很像这样一条身陷困境又渴望自由的鱼吗?以“池鱼”比做自己,以“池鱼”渴望自由来比喻自己,渴望逃出池对自己的束缚,渴望回到曾经生活过的江河中,与同伴畅游。

同是鱼,在毛泽东的词中便是“鱼翔浅底”,“鱼”像鸟儿一般“翔”,这是多么自由,多么旷达!毛泽东的“鱼”无拘无束,陶渊明的“鱼”却难脱束缚,不同的心境便也造就出不同的“鱼”来。可见陶渊明诗中的比喻确实贴切地将自己当时的情感表达了出来。用读者熟悉的事物特点作为载体,使读者一读便明白是在写作者本身。如此一来,作者与读者达到了交流,这比喻功用也就发挥了出来。

(原载1999年10月23日《小龙人报》)

【简评】选择一个好的评点,是写好文学评论的关键。此文能以语言表达中运用的比喻作为评点,不失新颖,且分析独到,并能从这比喻中看到作者情感的流露,从而更深地认识到语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