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土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
一、土族的形成
土族是青藏高原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土族与蒙古族有着密切关系。在互助土族中,广泛流传着祖先来自蒙古人,以及成吉思汗属将格日利特(格热台)率部留驻今互助县一带,以后与当地霍尔人通婚,逐渐繁衍而成土族的传说。过去土族人把格日利特当作本民族的祖先来崇拜。
汉文史籍也有成吉思汗所部蒙古军曾来西宁一带的记载。当时互助县属西宁州治,可与传说印证。明代安定卫的蒙古人受到攻击,迁至今互助土族自治县。至于霍尔人,原是藏族对居住在西藏北部以及西藏以北地区的游牧民的泛称。藏文史籍曾用以指回鹘或蒙古,近代则已专指土族。互助县土族地区的合尔郡、合尔屯、合尔吉、贺尔川等地,传说是因为居住着霍尔人而得名。据研究,土族传说中的霍尔人很可能就是吐谷浑人。这与民和县境内的土族人自称“土昆”相(音吐浑)合。当然也有人认为霍尔是胡儿一词的同音异写法。源于吐浑、西夏、契丹、蒙古和匈奴部落中的邀濮,即辽金时期的阻卜和蒙古是主要部分。这就把土族的族源推溯到更早的时期。但是趋于统一的认识是:土族是以历史上的吐谷浑人为主体,在以后吸收了部分羌族、党项族、藏族、蒙古族、汉族等民族成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而来的。
二、土族的人口与分布
土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和乐都县,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有2万多人聚居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兰州市永登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等地区。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族人口为289563人。
第二节土族的服饰
一、妇女服饰
妇女一般穿绣花小领斜襟长衫。两袖由红、黄、橙、蓝、白、绿、黑七色彩布圈做成,鲜艳夺目,美观大方,俗称七彩袖,土族语称作秀苏,意为“花袖衫”,为土族妇女服饰的象征。从最底层数,第一道为黑色,象征土地;第二道绿色,象征青苗青草;第三道黄色,象征麦垛;第四道白色,象征甘露;第五道蓝色,象征蓝天;第六道橙色,象征金色的光芒;第七道红色,象征太阳。花袖长衫上面套有黑色、紫红色或镶边的蓝色坎肩,腰系白褐或蓝绿布带,布带的两头有花、鸟、虫、蝶、彩云刺绣或盘线的花纹图案。腰带上有罗藏和钱褡裢。罗藏,是用铜、银薄片制成,有兽头形、圆形、桃形等样式,其上有孔,一般用于系花手巾、小铃铛、针扎等什物,垂吊于腰带左侧。钱褡裢,一般为长1尺5寸、宽4寸的小袋,两端有绣花或盘线图案饰物。女式的钱褡裢由3块白底绣花条块缝合而成,下端连3绺彩线穗,用作钱袋和装饰品。下穿褶裙或裤子。有镶白边的绯红百褶裙,裙分左右两扇,形似蝴蝶的两扇红翅膀;裤子膝下部分套着一节蓝色或黑色的裤筒,土族语称“帖弯”。
二、姑娘服饰
未婚姑娘习以两鬓梳小辫,中间梳1条辫,3条辫子合辫在背后,用绯红头绳扎紧,系1海螺圆片。少女额前戴的额带叫“箍儿”,白布绣花做成,宽2寸,长及两耳,上沿连几束彩线短穗和几个小铃铛。有的姑娘头戴一条绣花头巾,其裤腿套1尺长的红色“帖弯”,在膝下方用白色布条将“帖弯”与裤腿相连,使其泾渭分明。发式“、帖弯”颜色和额带的不同,常是区别已婚或未婚妇女的标志。
三、青壮年男子服饰
青壮年男子一般戴红缨帽和“鹰嘴啄食”毡帽。红缨帽是一种织锦镶边的圆筒形毡帽,为土族语“加拉·莫立嘎”的意译,相传由清代朝帽演变而来,因红顶连一绺长约5寸的红缨,故名。“鹰嘴啄食”毡帽,其样式为帽子的后檐向上翻,前檐向前展开。青壮年男子的衣服是穿小领斜襟的长衫,袖口镶有黑边,胸前镶有一块4寸的彩色方块图案;有的还穿绣花领高约3寸的白色短褂,天冷时在领子上衬以羊羔皮。外套黑色或紫红色坎肩,纽扣多用铜制。腰系花头腰带,为一块12尺长的窄幅蓝布或黑布,其两端缝上5寸长绣有花卉盘线图案的接头。穿蓝色或黑色大裆裤,系两头绣花的白色长裤带和花围肚,小腿扎“黑虎下山”的绑腿带,扎腿时把黑色的一边放在上边,故称“黑虎下山”。这又是青年男女表示爱情的信物,象征忠贞不贰。足穿白袜或黑袜,鞋子为双楞子鞋和福盖地鞋。
四、老年男子服饰
老年男子多戴礼帽。冬天戴皮帽,即用毛蓝布缝成喇叭口,喇叭口内缝以羊羔皮,可翻上或放下。帽顶上加有一颗核桃大的红绿线顶子。老年男子多穿小领斜襟长袍,外套黑色坎肩,系黑色腰带,脚穿白袜黑鞋。
冬天下雪时,男子一般穿大领白板皮袄,领口、大襟、下摆袖口都镶着4寸宽的边子。劳动时穿褐褂,式样为小圆领、大襟,配以蓝布、黑布沿边。所用褐子,由白色或杂色羊毛捻线自织而成。富裕人家的男子多穿绸袍及带有大襟的绸缎背心、马褂。民和县三川一带土族男子的衣着同汉族一样。同仁县五屯的土族男子服饰与藏族相同。
五、装饰品
土族妇女喜戴耳坠,喜庆节日或探亲访友时,还要在耳坠下吊一对“面古苏格”,即银耳坠,如铜钱大小,桃形,正面有刺纹图案。戴时用数串珍珠把两只“面古苏格”连起来,挂在额带上。土族妇女颈上所戴的项圈称作“索尔”,用芨芨草扎成圆环,蒙上红布面,镶以铜钱大小的圆海螺片约20枚即成。
土族妇女讲究头饰,在土语里,头饰叫“扭达”,式样复杂,各地不一样。有的叫“干粮”、“马鞍橇”现在,“三叉”、“羊腔”、等。繁多的头饰已经没有什么人用了,变得简单方便。姑娘一般梳三条发辫,已婚者梳两条,末梢相连,以珊瑚、松石等缀饰,再戴上织锦毡帽,十分漂亮美观。
土族妇女的金、银、铜制耳环多刻有花纹或镶有红珊瑚、绿宝石,下面还垂有五色珠,并在珠上缀挂穗子。其中最讲究的要数“上七下九”或“上五下七”的银耳坠。银耳坠用数串五色瓷珠把耳环连在一起,珠串长长地垂在胸前,好似数条项链。
六、历史发展
今天的土族服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很大的变化,有的服饰已消失,有的服饰经过推陈出新,重放光彩。如旧时的绣花高领,如今变成直翻两用领;盖在“扭达”上的长头巾——,变(头饰)“扭达尔秀巾”成今日少女使用的短头巾。广大土族青年,不仅喜穿本民族服饰,而且还爱着时装,他们或使土族服饰时装化,或使时装土族服饰化,从而丰富了土族的服饰文化。
第三节土族的饮食
土族的饮食习惯与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的生产特点紧密相关。日常的主食以青稞为主,小麦次之。蔬菜较少,主要有萝卜、白菜、葱、蒜、莴笋等10余种,平日多吃酸菜,辅以肉食。爱饮奶茶,吃酥油炒面。喜庆节日,必做各种花样的油炸食品和手抓猪肉、手抓羊肉。男子喜欢饮酒,多数人自家酿青稞酒。
土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北部的青海省,土族人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尤其精于养羊,因此形成了别具风格的饮食文化。
土族饮食同生产有直接关系。牧区以肉类、乳品为主食,农业区以青稞、荞麦、薯类为主食,喜欢吃酥油炒面、油炸馍、手抓猪肉、手抓羊肉、沓乎日、海流、哈力海、烧麦等。爱喝奶茶,饮自家酿制的青稞酒,土语称“酩”。
土族一般习惯于日食三餐,早餐比较简单,大都以煮洋芋或糌粑为主食;午餐比较丰富,有饭有菜,主食为面食,常制成薄饼、花卷或疙瘩、干粮等;晚餐常吃面条或面片、面糊糊等。
日常菜肴以肉乳制品为多,当地的手抓羊肉是最好的待客和节日食品。民间有不少以当地土特产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风味食品有哈力海、沓乎日、尕仁么、烧麦等。
沓乎日是土族人招待客人的特有食品。在麦面中加上清油、盐水拌匀,做成圆饼,放进灶内烤熟,吃起来酥脆可口。土族人招待贵客时,桌上要摆一个酥油花的炒面盒,端上一盘大块肥肉,上插一把5寸长的刀子,酒壶上系一撮白羊毛,这是主人对贵客最尊敬的招待。
土族人有传统的饮食卫生习惯,吃饭时每人都有固定的碗筷,请客吃饭也是每人一份,分着吃,免得有病相互传染,也显得文明卫生。
土族人非常好客,特别欢迎客人来访,哪怕是路过或前来投宿的客人都会受到热情招待。当地有句俗话说:“客来了,福来了。”待客时,一般情况下主人要和客人喝“三杯酒”。客人到主人门前时主人敬三杯酒,叫作“临门三杯酒”;开宴后客人坐在炕上主人敬三杯酒,叫作“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告别起程时,主人在门口还要向客人敬三杯酒,叫作“上马三杯酒”。不会喝酒的人也不用害怕,只要客人用中指蘸上酒,对着空中弹三下就可以不喝了,可见土族人是非常尊重客人的意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