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北少数民族风俗风情
48538200000015

第15章 哈萨克族民俗风情(2)

(三)杰尼特

这是一种用炒麦粉、糜子粉、奶酪粉、羊尾巴油、砂糖、葡萄干等七种食物做成的美味食物。一般的家庭都会为冬天准备杰尼特。杰尼特的营养价值比酥油要高,所以只用来款待贵宾或者在喜宴上食用。杰尼特、叶吉盖、酸奶疙瘩、奶酪是哈萨克人家餐品丰盛的标志,能体现户主慷慨大方的胸襟,也是尊待客人的表现。

三、羊肉制品

(一)羊头肉

哈萨克族认为用羊头或者其他畜类的头来款待客人是最高的礼仪。所以,任何人家宰畜煮肉时一定会用牲畜的头来敬客人。按照哈萨克族的礼节,在客饭中,羊头或者其他畜头的地位是崇高的。如果有人家宰杀牲畜,而没有将畜头敬献给客人,那么就是极大的不恭。哈萨克族冬天宰杀牲畜时,会专门将畜头、胯骨等尊贵部位的肉留给自己最亲近的人。等人们在春草场相聚的时候,就会把这些人邀请过来,煮上这类肉来款待他们,如果这些人因为忙碌而不能前来时,户主会让自己的孩子专门送去。

(二)乌夏

人们宰了绵羊之后,有时不会将羊尾巴与两侧的两块胯骨分离开来,而会将它们整体地风干,这就叫乌夏。这些部位的肉也用来款待贵客。哈萨克族自古就有这样的谚语:你吃了别人家的胯骨肉,就该尊待自家的乌夏。而这样连体解剖绵羊的各个部位本身也是一种技巧。

(三)煮肉

哈萨克族的生活离不开肉食,一日三餐中总有一餐有肉,所以,哈萨克族的煮肉方法很地道。他们煮的肉在兄弟民族中也是很有名的。

主妇们将肉放入锅中煮的同时,会加入食盐。当锅里的肉煮沸之后,会撤掉一些火,并会舀出肉沫子,然后让肉慢慢炖着。煮肉的时候,会时常拿着铁勺搅动一下肉锅,这样,煮出来的肉就会香味扑鼻,肉质细嫩,不会爽生。

(四)胡吾尔达克

将肉切成块儿在锅里炒熟就叫胡吾尔达克,即过油肉。一般人们都会在来不及煮肉的情况之下炒胡吾尔达克。炒肉时会加入食盐和沙葱。这种用畜油来炒畜肉,再加上沙葱的胡吾尔达克味道可口鲜美。所以,那些出远门的旅人和去远牧地放牧的牧人会炒一些胡吾尔达克,装在风干的羊肚腔里带着。休息的时候,挖一些出来用小锅加热就可以食用。

(五)羊肝包羊尾

宰杀绵羊的时候,人们会在羊肝上掏一个洞出来,将绵羊的肚油塞进去,然后放在水中煮,等水煮干了,羊肝包羊尾也就熟了,羊肝里包着的羊肚油呈洁白的色泽。哈萨克族也将这种食物叫切热特勒达克。因为用水煮羊肝包羊尾的时候,油溅在锅边一直发出“嗞嗞”的响声来,所以就叫切热特勒达克——“嗞嗞响”。这种食物一般用来孝敬老人,他们会将它泡在茶水里吃,或者与其他食物一道享用。羊肝包羊尾味道香甜,会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可以降血脂、开胃、增强体质。

第四节哈萨克族的建筑

哈萨克族的住房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春、夏、秋住的毡房;另一类是冬天住的土房或木房。

一、毡房

毡房是适合于春、夏、秋季游牧转场时搬迁的一种简易住房。特点是携带方便、易于搭卸。毡房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圆筒形,上部为穹形。下部圆筒形四周是用横竖交错相连而成的红柳木栅栏构成的围墙。栅栏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宽眼栅栏,称为“风眼”,这种栅栏轻便,但经不起风吹;另一种是窄眼栅栏,也称“网眼”,虽然较笨重,但经得起风吹雨打。栅栏分作若干块,可以自由拼合。一般牧民居住的毡房是用4块或6块栅栏拼接起来的,达官贵人和巴依则用8~10块栅栏搭成大毡房。

毡房上半部的穹形是由几十根撑竿做骨架。撑竿是下部弯曲、上部笔直的小木杆。当把栅栏拼合绑扎成圆形围墙后,把撑竿的下端绑扎在栅栏的上端,撑竿顶端插入直径1米左右的圆形圈顶眼内,形成穹形。圆形圈顶既是毡房屋顶,又是天窗。毡房屋架搭好之后,栅栏围墙外围上一圈五颜六色的、用毛线编织成的芨芨草帘,然后再围围毡。撑竿上围盖篷毡,天窗盖顶毡。天窗的作用是通风透光,排除屋内炊烟等。天窗盖是活动的,白天打开,晚上或刮风下雨、下雪时盖上。围毡、篷毡和顶毡都是用羊毛擀成的,边上系有链接固定的绳索。

毡房门高1.5米,宽0.8米。房门是雕刻着花纹的双扇木板门,哈萨克语称“斯克尔莱乌克”。毡房门外挂有用芨芨草编织的夹有一层花毡的门帘。毡房中间安放做饭的火炉(有的是铁炉)。毡房上半部铺有一块大地毯,靠地毯的栅栏围墙上挂着绣有各种花卉和飞禽走兽的帷帘。地毯上面的撑竿上也挂有帷帘。地毯白天是吃饭和接人待客的地方,晚上铺上作为床铺。毡房正上方紧挨栅栏围墙处放有垫桌,上面陈放木箱,木箱上面再叠放被褥。

哈萨克族另有一种简易小毡房,哈萨克语称为“阔斯”。这种小毡房为圆锥形,用数十根木杆斜撑而成骨架,外围毛毡。毛毡上有通风透气的天窗。这种小毡房更为轻便,搭卸更容易,只是里面空间太窄,可住人不多。这种毡房多用于转场途中做临时住房,一些贫穷牧民也多住这种小毡房。

为了迎娶新娘搭起的毡房叫“吾搭乌”,“吾搭乌”里所有家具和物品都应是新添置的,房子里挂着刺绣、绣花和补花的五颜六色的装饰品。迎娶之日,新娘的全部嫁妆摆在“吾搭乌”里,犹如哈萨克人的绣花、刺花、补花工艺品的展览。

二、土房或木房

哈萨克牧民从11月至来年的4月住在冬牧场,冬牧场的房屋一般建在避风雪的河谷或山谷之中,房屋一般是用土坯、石块或木头构筑,林区一般用木头构筑。房屋外形是四方平顶,屋内有铁皮炉子或土砌灶。此外,还有一种自古相传的圆顶房屋,哈萨克语称“雪夏啦”。这种房子外形与毡房大致相同,围墙是用石块或土坯砌成的,高2.5米。上面有撑竿式的细椽子,椽子下端固定在围墙顶上,上端则连接在房子的顶棚,然后放上编织好的苇席或树枝条,上面再抹上一层泥,屋内有4根或6根顶柱。屋内冬天可做饭,也可存放冬肉。

冬牧场的房屋四周,还有用土坯垒的矮墙,或者用树枝条编成的篱笆,用以圈放牲畜。

第五节哈萨克族的节日和娱乐活动

一、节日

哈萨克族的节日主要有纳吾鲁孜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

(一)纳吾鲁孜节

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辞旧迎新”,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大致在农历春分日。这一天,各家都吃一种用小米、大米、小麦、奶疙瘩和肉混合做成的“纳吾鲁孜饭”。人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互相登门祝贺,主人要用亲手制作的节日食品招待客人,大家在冬不拉的伴奏下唱一种专门在这一天唱的、有固定曲调、即兴填词的节日歌,并翩翩起舞。在牧区的有些地方,人们还要在这一天宰杀牲畜,把羊头赠给老人,借老人的祝福祈求来年获得丰收。

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前就有的,是与哈萨克族纪年法有关的节日。在哈萨克族自古相传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中,把农历春分那天(公历3月22日前后)作为元旦。这一天昼夜相等,被作为“交岁”的一天而称作“纳吾鲁孜”。

纳吾鲁孜节的起源与农历十二地支有着紧密的联系。十二地支即十二年,每年以动物命名。相传,在很久以前,许多动物聚集在一起,想知道即将到来的年份的好坏,并对新年开头感兴趣。他们商议进行一次比赛,看谁先看到新的一年到来。骆驼因个子高大,是最有希望先看到的,其他动物还得翘首张望。这时老鼠偷偷地窜到骆驼的耳朵上,于是他比别的动物都先看到新年的开头。骆驼一生气走了。从此以先看到新年到来的动物的顺序命名,老鼠排第一。哈萨克族有句谚语:“骆驼只凭个儿大,十二属相里却没有它。”

为了送旧迎新,企盼丰收,各家各户除食用“纳吾鲁孜饭”,还要食用珍藏过冬的马肋条灌肠、马肥肠、马碎肉灌肠、马脖肉、马盆骨包肉和其他肉类等。在这一天,人们还要唱纳吾鲁孜歌,互相拥抱、祝贺新年。冬天宰杀牲畜时留下的头,一直要保存到此节,奉献给老人。老人口念祝词:“愿你牲畜满圈,奶食丰盛。”在节日期间,还要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如弹唱、对唱、摔跤等,另外还有绕口令、猜谜语、圆梦等内容。节日期间的哈萨克儿童更是欢天喜地,他们白天踢毽、放风筝,夜晚捉迷藏等。

(二)肉孜节

随着历史的发展,哈萨克族从9世纪开始逐渐改信伊斯兰教。虽然哈萨克族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固定的清真寺很少,宗教活动也不太频繁,但伊斯兰教对于哈萨克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哈萨克族每年都要欢度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两个盛大的宗教节日。肉孜节,这个名称来自波斯语音译,阿拉伯语称为“尔德·菲土尔”,意为“开斋节”,所以“肉孜节”也称为“开斋节”。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每年伊斯兰历9月,穆斯林要封斋1个月。在斋月里,只要不是病人、旅客、怀孕或哺乳的妇女,每天从黎明到日落前,穆斯林要戒除一切饮食和房事,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斋戒是穆斯林必行的“天命”功课,穆斯林向安拉忏悔和赎罪,以此来培养教徒成为能够忍受饥饿、克己禁欲、畏主守法的人。斋戒不仅是不吃不喝,主要是杜绝一切不良行为。在斋月里,除了每天的5次礼拜之外,在晚间宵礼之后还要做20拜的礼拜。由于礼拜寺少,哈萨克族一般都在毡房内礼拜。1个月斋戒期满,伊斯兰历10月1日即行开斋。这一天,各部落的哈萨克族都得聚集在附近礼拜寺中净身礼拜,相互祝贺,这一日就是肉孜节。

肉孜节一般为3天。过节时,男女都要穿上最新最好的衣服,骑着马成群结队地互相拜节。每家都准备丰盛的食品,这些食品大都是在斋月最后一个主麻日(星期五),也就是第四个主麻日后开始制作的,以油炸食物为主。这一天还要举行各种文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