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1日)
教育部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这将对我们做好2006年的高校招生工作有着极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一、巩固和发展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成果,进一步完善和推进“阳光招生”制度化
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公平公正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建设为重点,以严格管理为根本,以优质服务为依托,以有效监督为保障,有效地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这是提高招生工作诚信度,提高国家教育考试的公信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的基础工程。为此,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在社会上树立教育考试的良好形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甘肃省认真分析高考形势,冷静思考当前工作的问题,针对高校招生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弱点和亮点等问题,制定了符合甘肃省招生实际的“阳光工程”方案,从紧缩政策空间、严格执行政策、及时公开信息、综合治理环境、扩大招生计划、严格执行收费标准等六个方面,采取措施,力保考试安全,力求招生公正,力争工作透明,办人民满意的高考。从2005年推行“阳光工程”的整体情况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等学校,针对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均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了“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从招生政策的执行上体现“阳光”
根据教育部《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甘肃省对超出教育部招生政策的条款进行紧缩,在政策的制定上完全符合教育部招生规定。在执行过程中,一是严格按政策办事,不录取一名不符合标准的学生;二是定向招生面向全省招生,生源不足时转为统招;三是民族班、民族预科班的招生,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只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四是军队院校取消了点录;五是省属院校制止了互相调录学生。进一步体现了按志愿、按分数录取的公正原则。
(二)从安排招生计划上体现“阳光”
2005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报考人数达20.7万人,比2004年增加4.4万人,增长比例达27%,这无形中给我们增大了压力。为保持录取率达到50%以上,省政府、教育厅、省招办多渠道争取生源计划,使公布计划达到101455名,录取时进一步吸引招生计划,共录取新生113009名,比公布计划增招11554名,增招比例为11.5%,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三)从录取程序上体现“阳光”
2005年录取准备工作比往年更加充分。报名库、成绩库、照顾库和体检库核对准确无误后合成录取库,录取中避免了各种更正;省招办投资50多万元,增加了服务器,给防火墙升级,同时把录取网与教育科研网、电信网连接,建立了双回路,从技术上保障了录取工作顺利进行。录取中坚持按志愿、按比例投档,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艺术类单独招生必须由招生学校提供录取控制线和考生专业课成绩,以便审录;学校增招计划必须用于第一志愿录取,调剂性计划使用必须在该校投档线上录取学生,保证了录取的公正性。
(四)从录取的公平公正上体现“阳光”
2005年录取结束后,经统计分析,第一志愿录取率普遍高于往年,反映了填报志愿的合理性和录取的公正性。第一批第一志愿录取率为87%(2004年为75%);第二批第一志愿录取率为61%(2004年为51%);独立学院第一志愿录取率为69%(2004年为51%);专科第一志愿录取率为66%;高职第一志愿录取率为82%。
第二批本科院校录取结束后,理科498分(控制线)以上的落选考生共计1724人,其中服从调配的有226人,不服从调配的有1498人。文科476分(控制线)以上的落选考生共计487人,其中服从调配的有140人,不服从调配的有347人。可见,考生志愿填得好,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划得也好,落选考生均属合理落选。
(五)从人文关怀上体现“阳光”
在录取中特别关注残疾考生、孤儿、高分落榜生的录取问题。对21名残疾生积极协调录取,最终录取20名;对福利院提出的两名高考孤儿,认真做好录取工作并协调学校减免学费;对高分落榜考生按照录取原则和录取标准协调学校解决,满足考生升学愿望。
(六)从信息公开上体现“阳光”
高校招生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是实施阳光工程的主要内容,为了维护广大考生的知情权,有利于扼制各种诈骗活动,省招办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每批次开档,通过各媒体公布各招生院校第一志愿投档线;二是每天通过招生网向各市、县传输录取信息,以便广大考生就地查询;三是省、地、县招办均设立信访组,对考生及家长的查询、咨询热情接待,及时解决疑难问题,从外围保证录取工作正常进行,提高了群众对招生工作的满意度。
甘肃省在2005年实施“阳光工程”的基础上,2006年要把“阳光招生”制度化作为工作的重点。我们要认真总结2005年工作的经验,在实施“阳光工程”的过程中,做到“三个按照”(即按照招生政策办事、按照招生程序办事、按照甘肃省情办事),达到“六个协调”(即招生政策与工作程序协调、招生部门与招生学校协调、招生过程与录取结果协调、单项工作与整体部署协调、录取工作与媒体宣传协调、录取结果与信访查询协调),创造“三个和谐”(即招办与考生和谐、招办与学校和谐、招办与社会和谐)。与此同时,我们要在四个方面建立并完善“阳光工程”制度:一是建立并完善网络信息平台制度,坚持把招生政策、考生问答、招生计划以及社会关注的各类情况,分阶段及时利用招生网络传送到各市(州)和县级招生办公室,为考生提供第一手招生信息。二是要建立并完善三级信访制度,为考生咨询、查询、申诉提供渠道,做到方便考生。信访工作要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制度,要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服务内涵,增强服务内容。对于群众的来信来访,要做到件件有登记、事事有答复、处理有结果。省招办在年底要对全省招生信访工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三是建立并完善新闻媒体发布制度,在报名、体检、考试、评卷、公布分数线、录取的各批次等主要招生环节,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各类招生信息,维护广大考生的知情权,防止中介诈骗和妖言惑众。四是建立考生诚信档案制度,各地在对考生进行诚信教育、纪律教育、常规教育的基础上,2006年要建立好考生诚信档案。考生诚信档案包含文字档案和电子档案,分别要对违纪和违规考生的情况如实记载,在2006年和以后录取中提供给高校,录取与否由学校决定。
二、调查和论证招生改革方案,制定符合甘肃省实际的招生政策和办法
教育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已经下发,刚才又听取了教育部领导同志的讲话,2006年国家的招生政策已经明确。因此,教育行政部门、招生部门和高校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部招生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通知规定,尽快制定符合甘肃省实际的招生政策和办法,及早召开全省招生工作会议,出台有关政策规定,全面部署招生工作。
(一)高考报名时间提前问题
甘肃省高考报名时间往年均在3月初,由于高考改革的深化,2006年全国各省均提前了报名时间,甘肃省今年报名时间提前到元月2日至10日进行。高考报名时间的提前,一是有利于审查考生资格,防止高考移民;二是有利于给艺术、体育考生发放专业课考试准考证,方便招生学校确认考生资格和采集专业课成绩;三是有利于安排外语听力测试和体检工作,同时给考生留有比较充足的统考复习时间。目前报名工作已顺利结束,全省报考考生达24.8万人,比2005年增长20%(全国考生967万人,比2005年增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