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28日)
一、目前甘肃省体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甘肃省的体育工作,在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各族人民、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体育工作者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1985年以来,全省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发展体育事业的方针政策和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体育工作整体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群众体育活动进一步普及,全民健身计划得到广泛实施,目前全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900万人左右,学校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施标率和达标率分别达到97%和94%。竞技体育完成了参加全国第六至九届运动会以及亚运会、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性比赛任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了288.5块金牌,530块银牌和铜牌,甘肃省曾两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突出贡献奖”。在2002年韩国釜山第14届亚运会上,甘肃省运动员共获得金牌2枚,银牌1枚,一个第4名和一个第5名的好成绩。在2002年10月22日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中,甘肃省运动员取得了男子全程和女子半程2枚金牌,为祖国和人民争得了荣誉。体育场地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完成了兰州体育馆、自行车赛场、射击馆、网球馆等大型场馆的建设和七里河体育场的改建。地县和厂矿企业、各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新建了一批适合群众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体育场所。体育产业、体育法制、体育宣传和体育科研也迈出了新的步伐。为加快发展甘肃省体育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家知道,甘肃省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年来人均GDP排在全国末尾。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体育投入不足、欠账较多,体育事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甘肃省在前几届全运会上的金牌和总分排位都高于我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排位。所以,过去我们在体育事业上所取得的成绩,让人信服、叫人敬佩、令人鼓舞。在这里,我代表省政府向长期奋战在体育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曾经为甘肃省体育事业作出贡献的老体育工作者、老教练、老运动员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当然,从总体上看,甘肃省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体育工作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在全国乃至西部仍处于“第三世界”,除竞技体育上的“奖牌”和“总分”差距外,人均体育场地、经费投入、体育消费等指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内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就是同西北四省(区)相比,和陕西等省差距也在拉大。客观地讲,甘肃省属体育弱省、小省,同甘肃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不相适应,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时期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不相适应。差距的形成除了有历史的、客观的原因外,也有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地方领导对体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体育工作重视不够,关心、支持不够;二是竞技体育的强势项目不多,优势不明显,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匮乏,后备力量不足,人才队伍呈流失的趋势;三是群众体育活动较少,规模不大,没有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四是部分县、市、区体育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部分体育管理队伍素质亟待提高;五是改变体育设施和体育规划用地用途、破坏体育场地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当前,甘肃省加快体育事业发展正面临着许多难得的机遇,至少有三大机遇需要我们好好把握、紧紧抓住。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机遇,二是实施西部大开战略的机遇,三是建设特色文化大省的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整个国家在经济、社会环境、国民身体素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要上一个更高的层次,体育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甘肃省体育事业必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方面需要通过加强全民体育健身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造就大批合格劳动者;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壮大,以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国家和省上也将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体育事业的加快发展。2002年的全省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甘肃省建设特色文化大省的宏伟目标。用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体育理念、体育活动去影响大众的思想意识,引导大众的生活方式,丰富大众的文化生活,从而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和精神文明总体水平,是建设特色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如果体育工作搞不上去,特色文化大省的内涵就要大打折扣。所以,只有紧紧抓住这三大机遇,我们才能够不断巩固和提升体育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体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方面的特殊作用,切实加强体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全面提高体育综合实力和工作水平,从而实现甘肃省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体育事业的决定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了新时期甘肃省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体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
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以改革促发展,坚持体制创新,努力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变,增强甘肃省体育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依法行政,加强体育法制建设。不断加大投入,保障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以全民健身为目标,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竞技体育以在奥运会、全运会等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主要目标,突出重点,力争运动技术水平有新的突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推进体育产业发展。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努力开创甘肃省体育事业新局面。同时,在认真实施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计划、加强和改进业余训练工作、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发展体育产业等方面明确了具体任务和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抓主抓重、狠抓落实,全面推进甘肃省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我们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高度重视群众体育的基础地位,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到2008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40%。
一是抓好群众健身、业余训练等各类体育场馆的建设。目前,甘肃省的体育基础设施,不仅在全国落后,在西部各省、区也是落后省份之一。据调查,甘肃省体育大小场地总数约10000个左右,但有相当一部分被侵占挪用,40%的县级体育部门没有场地。这种后进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甘肃省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各级政府一定要把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大事来抓,按照国家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纳入当地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到2008年使全省体育设施建设达到一个新水平。甘肃省体育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全省体育场馆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兰州市、白银市、天水市等大中城市,更要有超前的眼光和长远的意识,会同省、市体育主管部门和有关高校认真研究规划一批新的体育中心和训练基地,确定建设方案,分步分期实施,力争到2010年以兰州及其郊县为中心、以周边城市为补充形成一个能承办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的体育场馆群。争取到2020年达到能够举办全运会的条件。其他市、州、地也要安排体育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争取各自建成一个适合群众健身需要,具有示范作用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建设标准田径场和一定规模的体育健身馆;民族地区、贫困县区要建设一个田径场和一个体育健身房;社区和有条件的乡镇要重点抓好全民健身路径、户外便民设施建设。省体育局要抓好已批准的“雪炭工程”筹建工作,并积极争取新的“雪炭工程”建设项目。城市改造、新建居民小区、经济开发区和学校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规划部门在审批时,应当征求体育行政部门的意见,严格把关。同时,要尽量利用现有体育设施为全民健身活动服务。体育设施是宝贵的体育资源,一定要充分利用,避免闲置和挪作他用。无论是体育系统的体育设施,还是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都应当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监测人员和群众体育骨干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调动这支队伍参与群众体育服务和管理的积极性。抓好“五个百万人群”和每年一届的“全民健身活动月”等活动。要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加大对群众体育的投入。要注重城乡体育共同发展,发挥多民族体育人才资源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全民健身事业。要积极宣传和倡导科学健身,引导和培养大众的体育健身意识,拓宽健身渠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要抓好学校体育工作,确保学校每学年举办1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省、市、县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每年都应结合本地的实际,举办一些有特色的全民健身主题活动,通过具体的健身行动把全民健身意识引入千家万户。
三是加强农村体育工作。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在农民,只有把占全省人口80%以上的农民的体育工作搞上去,才能谈得上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县的体育机构被削弱,农村体育工作随之出现滑坡,不少农村过去曾开展的活动不见了,场地没有了。从去年全省国民体质测试的结果看,农民是所抽查人群中各项体质指标达标率最低的群体。要从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重视农村体育工作。以乡镇和先富裕起来的农村为重点,积极开展适合农民健身的体育竞赛和健身活动,起到引导和辐射作用。要加强农村“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为农民健身创造更多的专业场所。广泛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宣传引导农民积极开展健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