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塞上渔歌:宁夏渔业发展回眸
48529700000006

第6章 鱼池台田开发是一个大课题(2)

《决定》还要求要抓住制约水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大科技力度。当前水产科技工作的重点是解决苗种,特别是早苗自给不足问题和优良品种引进、育苗供种问题,大面积突发性鱼病综合防治问题,特种水产品养殖技术等问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手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继续办好农学院水产大专班和宁夏农校水产中专班,对在岗水产专业技术人员要分期分批进行轮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到本世纪末,县级水产管理、技术服务机构大中专以上水平的技术人才应达到50%以上。继续开展农民实用养鱼技术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把水产业开发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快水产业发展步伐。

强化渔政管理,推进法制建设和加强对水产业领导的问题。广泛宣传、认真贯彻执行《渔业法》和《宁夏实施渔业法办法》,把渔业管理工作纳入“依法治渔、依法兴渔”轨道。要建立健全渔政机构,提高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依法办案,依法护渔。要完成对鱼苗、鱼种、鱼用饲料、药品等生产技术标准化条例制定工作,对鱼用饲料、药品、生长剂等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要进一步充实和加强水产管理、推广机构,贯彻国家“定性、定编、定员”的精神。加强水产管理和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对水产业的组织领导和服务管理,各级水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水产行业的职能领导,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上下努力,各方支持,促进我区水产业大发展。

大力发展水产业再造农村经济优势

水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也是大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水产品作为人类最原始、最基本和未来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其生产与经营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鱼产量每年以6%的速度增加,1990~1992年总产量保持在9800万吨。但由于海洋鱼类品种开发过度和自然环境影响,海洋渔业资源大幅度减少。据世界粮农组织预测,到2010年,海洋捕捞只能在目前产量水平上略有增长。养殖产量尤其是淡水养殖产量将会快速增长。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水产品总量在16年中增长了4倍,已占全世界总量的五分之一。总量迅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淡水养殖业的崛起。1994年突破1000万吨,首次超过海洋捕捞产量。2000年全国水产养殖产量的比重将提高到60%以上。水产养殖已成为今后水产业发展的重点。

发展水产业是我国今后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三个不可逆转:一是人口增长不可逆转:二是农业耕地减少不可逆转;三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可逆转。全国每年净增人口1500万,每年减少耕地近500万亩。今后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是在大幅度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扩大食物来源,改善人民食物结构。大力发展水产业,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发展水产业,其主体生产过程在水域中进行,资源开发主要在荒水和低洼荒地,既不与粮食争地,又不与牛羊争草场,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发展潜力很大。渔业开发采取渔农结合、渔牧结合、渔林结合,可形成以渔为主的生态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国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在未来拓展新的农业生产领域和扩大人民食物来源方面,水产业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重任。

宁夏水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开发条件优越。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造就了宁夏平原的灌溉之利,是发展水产业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全区拥有各类宜渔天然水面86.3万亩,塘型水面占60%。还拥有200万亩宜渔低洼盐碱荒地,可以大面积开挖精养池塘,发展水产养殖业。此外,引黄灌区现有近100万亩稻田,5万亩河沟流水水面,山区4.7万亩水库塘堰也适宜开发渔业生产。根据宁夏渔业资源生产潜力测算,全区水产品总量可达到50万吨,在现有产量基础上再提高28倍。按现行价格计算,可实现渔业产值30多亿元,相当于1994年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的66%。从以银川市为中心的地理位置和已初露端倪的市场走势来看,今后宁夏水产品市场可辐射区内及周边省区3000多万人口。由水产业腾飞而连动发展的饲料生产、渔需物资供应、经销及水产品流通加工等行业,可有效地转移相当数量的农民走向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致富之路。

实观宁夏水产业大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诸多的有利条件:

——水产业已进入加快发展的轨道。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水产品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1978~1994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由3.6万亩扩大到15.7万亩,水产品总产量由284吨发展到1.7万吨,平均每年增加1000多吨,年均递增率达到29%。这样高的增长率在全国各省区中是少有的。目前,水产品市场充裕,总的形势是“三增一稳”,即总量增加、品种增加、优质鱼品增加、市场价格平稳。由于养殖技术的进步和市场机制的引导,宁夏水产品市场已无淡旺季差别,城乡市场上鲜活水产品四季供应充足。全区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到3.4公斤,银川市12.5公斤,位居西北地区之首。在目前社会各类商品零售价格尤其是饲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水产品价格始终保持平稳,为稳定城乡人民菜篮子供应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显示了水产业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水产业科技力量得到加强,经过多年发展,培养了一支稳定的渔业科技队伍。水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管理、科研、推广、饲料加工、苗种繁育、流通经营行业体系,技术服务网络遍及广阔乡村。尤其是近几年实施渔业丰收计划,推广普及了一批先进、实用的渔业新技术、新成果,为今后渔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呼唤着水产业的大发展。水产品是人类食物构成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与肉蛋类相比,鱼肉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均居首位。我国经济不发达,人均占有粮食水平低,人民饮食习惯属东方素食型膳食模式,动物性食品不足,蛋白质、脂肪摄入量偏低。今后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民食物消费质量,主要是扩大肉类食物来源,提高动物蛋白、脂肪的摄入量。大力发展水产业,增加水产品供应量,已成为改善人民生活的必需。宁夏每年肉类(包括水产品)总产量9.8万吨,水产品占17%,消费水平还很低,发展潜力很大。

——发展水产业有着潜力巨大的区内区外市场。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需求量呈快速上升趋势。按全区人口增长和水产品消费增长速度测算,2000年需水产品5.4万吨,而目前生产能力仅为1.7万吨,现实产量与预测需求量间的差距很大。全区现在人均占有水产品只有3.4公斤,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五分之一。如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每年需新增水产品6.7万吨,是现实产量的3.9倍。宁夏发展水产业在西北地区不但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而且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甘肃的白银、兰州、酒泉,青海的西宁,内蒙古的乌海、临河、包头、呼和浩特等是宁夏鲜活水产品的传统外销市场,每年调运量达7000~8000吨。随着这些省区一些大型工矿企业的建设和工业区的形成,将构成宁夏水产品新的外销市场。此外,由国家批准立项的沿黄渔业综合开发项目将引进建设大型水产品综合加工厂。通过生产加工优质鱼产品,实现水产品深加工转化增值,开创宁夏水产品加工业之先河,也必将辐射、带动其他类型的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兴起,同时将消化相当数量的水产品。

——水产业的高效益吸引着广大农民群众,这是今后水产业大发展巨大的推动力。宁夏一些渔业经营大户户均收入在5万~10万元。像这样规模的渔业经营大户全区有500多个。从调查情况看,养鱼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高出全区农民人均收入1倍多。银川市农村各业经营大户中,养鱼户家庭人均收入达到6155元,位居农村九大类经营大户首位。水产养殖业的高收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投身渔业开发性生产。全区已拥有各类水产养殖农户6300多户,从渔农民3万多人,养殖水面11万亩,占全区总水面的70%,生产水产品1.3万多吨,占全区76%。养鱼农民率先致富,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思小康、奔小康的热情。随着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今后水产业将有一个更快更大的发展。

——水产业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国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财政、信贷、支农工业、农产品购销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农业的基础地位正进一步得到加强,使水产业大发展有了最基本的条件。国家相继颁布了《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渔业法》的修改也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工作日程,农业生产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被纳入法律保护的轨道,农业真正迎来了一个依法治农、依法兴农的崭新时代。自治区提出灌区实施“沿河开发”计划和山区实施“双百”扶贫攻坚计划,从发展思路、总体布局、工程规划等方面把农业开发确立下来,为水产业大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已由国家批准立项的“沿黄渔业综合开发项目”和“银川市生态渔业开发项目”,将大规模地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机械设备,开发沉睡千年的荒地、荒水资源,建设现代化的水产业生产基地和加工体系,为自治区水产业的大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可以说,水产业大发展的最好时机已经到来。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主动出击,以新思路促进新发展,水产业必将前程似锦。

今后宁夏水产业发展的思路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实施沿河开发计划为依托,以区内和周边省区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大力开发丰富的宜渔天然荒水、荒地资源,扩大生产规模,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按照“稳定主养品种,发展名特优新”的原则,调整渔业生产结构,重视发展加工业、运销业和服务业,形成贸工渔一条龙的产业链,实现多层次增值的高效目标,把宁夏建设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和水产品集散中心。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全区水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