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塞上渔歌:宁夏渔业发展回眸
48529700000012

第12章 发挥行业优势加快产业化发展(1)

1999年,宁夏水产业按照自治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部署,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全方位调整渔业生产结构,重点推广渔业丰收计划十大综合增产增效项目,在水产品市场需求持续不振、生产承受严峻市场压力的情况下实现渔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表现为:

1.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全区水产养殖面积17.2万亩,比上年略有增加;水产品总产量34270吨,比上年增长29.8%;渔业产值在上年的基础上净增5000万元以上,从渔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整体率先实现小康。在生产发展的同时,鱼苗、鱼种生产体系建设加快,自治区水产所、中卫县鱼种场、平罗县鱼种场及一批个体、私营苗种繁殖基地基础配套程度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全区共生产各类鱼苗、鱼种3.6亿尾,占全区苗种需求总量的50%,比上年增加1.5亿尾,增长71.4%,苗种自繁总量首次超过外调总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区鱼苗鱼种长期大量依赖外调的被动局面,标志着我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2.渔业生产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全区渔业生产结构调整工作继续坚持“稳定鲤草鲢鳙,发展名特优新”的指导思想,在保持水产品总量供给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彭泽鲫、大口鲶、黄河鲶、大口胭脂鱼、乌鳢、鳜鱼等优质水产品由示范向大面积推广,罗非鱼、淡水白鲳等热水性名特优品种实现了四季均衡上市,罗氏沼虾、河蟹等特种水产品养殖走向规模化生产。全区推广各类养殖模式的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63250亩,占养殖总面积37%;名特优新水产品产量4000吨,占总产12%,养殖品种形成多品种、多层次结构。各地注重新品种、新技术的组装配套及养殖模式、生产方式的调整与创新。如在基本稳定现行池塘集约化主养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多品种、多类型的池塘套养、混养,既稳定了生产大局,又优化了结构;小网箱养鱼、大水面围养、观光休闲渔业、特色养殖、设施渔业等已成为渔业发展的热点,成为宁夏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3.渔业产业化蓬勃发展。近年来,一些市县水产管理部门和个体私营水产经营实体围绕生产和流通,发挥自身技术经济优势,紧紧抓住产前信息服务、物资经营服务和产后运销服务的关键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开展全方位的渔业社会化经营服务,积极探索渔业产业化的途径。1998年,宁夏渔业产业化建设又取得了新的突破,一批具有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性质的渔业民间服务组织蓬勃兴起,如银川郊区灵汉渔业联合杜、掌政水产合作社、黄河渔业合作社、通利渔业服务合作社、贺兰县的兴民渔业技术协会、中卫县的水产流通服务公司等,联结养殖农户上千户,辐射养殖水面上万亩。这些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渔业中介服务组织以物化的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和经营服务为主要手段,把分散的养殖场点和农户联合起来,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丰富了宁夏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内涵。银川郊区的灵汉渔业联合社吸纳从渔农民100多户,养殖水面6000多亩,跨两市三县一区,在组织和管理上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内部设立董事会、监事会,依托龙头基地和技术服务实体,对联合社成员在服务上实行“四个确保”,即确保苗种供应、确保饲料供应、确保技术服务到位、确保水产品运销。联合社一年中两次组织召开渔业新品种推广现场观摩会,示范推广池塘主养鳜鱼、乌鳢、彭泽鲫、塑棚池塘养殖罗氏沼虾以及池塘网箱套养罗非鱼等实用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国家农业推广机构的公益性服务功能,体现了民间服务组织直接灵活的特点,不但为农民解愁,而且为政府分忧,把渔业产业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4.科技推广工作成效显著。各级水产部门适应新形势,转变观念,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职能,加快了渔业实用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为确保渔业持续、稳定发展,自治区实施渔业丰收计划,与各市县签订责任书,在全区重点推广十大综合增产增效项目,共落实低洼盐碱地500公斤养鱼模式20000亩,套养大口鲶17500亩,套养鲫鱼20000亩,套养团头鲂2000亩,套养鳜鱼、鲈鱼、乌鳢、大口胭脂鱼1750亩,小网箱养鱼1600立方米,温棚池塘养殖罗氏沼虾103亩,河蟹围养、人工放流22000亩,以项目示范的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全区渔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科研、推广部门服务行业、服务生产的意识增强。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发挥苗种生产技术优势,生产草鲢鳙鱼水花1亿尾,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区苗种生产的空缺;水产技术推广站承包平罗鱼种场早繁基地,生产鲤鲫乌仔800万尾,既练了兵又创了收,是对渔业科技贴近生产的有益探索。在科技培训上,各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部门办、企业助”等多种形式,邀请区内外水产专家、学者讲学办班,开展渔业新技术培训,并将技术培训同渔业丰收计划项目的实施结合起来,着力提高从渔农民的科学养鱼水平,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据统计,全区共举办各类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40期次,参加培训的养鱼农民达万余人次。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渔业技术培训打破了由国家包办的局面,渔业民间服务组织、个体私营经营实体、渔用饲料生产企业等在水产部门的协调指导下,积极参与渔业技术培训,使技术培训和企业经营行为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培训的新路子。

5.渔政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一是依法加强了鱼苗、鱼种生产经营管理。协调自治区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自治区鱼苗鱼种管理暂行规定》,对1999年外调引进的鱼苗共计11架次2.2亿尾依法进行了质检、量检和疫检,并将鉴评结果公布于众,对规范鱼苗鱼种生产、经营秩序,保护从渔农民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在全区继续做好水产养殖许可证核发工作,加强渔业生产法制化规范性管理。三是积极与公安、司法、交通、环保等部门配合,协调做好渔业水域环境监测,渔事纠纷、渔业资产评估等工作,树立了渔政管理部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