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宁夏岩画
48515000000004

第4章 光明的希望与寄托——宁夏岩画与太阳神崇拜

在贺兰山岩画中有很多太阳的形象或太阳的符号形象。说明自远古以来,我们的先民就十分关注、亲近和认同太阳,并与太阳结下了不解之缘。太阳主宰着世上的一切,给世界带来生命之光,人们感激它又敬畏它。太阳普照天下,使人觉得亲近温暖,太阳反复无常,又使人间灾难重重。于是人们对太阳产生了崇拜之情和恐惧之感。慑于太阳的威力,远古时代的先民就把天空中的太阳尊崇为天地主宰者,同时又把太阳人格化地演绎成太阳神。古老的太阳崇拜很早就产生在贺兰山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早期的太阳崇拜就是一个单纯的太阳形象,如贺兰口太阳岩画和大麦地太阳岩画,太阳光芒四射,壮观无比。后期的太阳岩画则开始具有人的形象,出现人的五官以及头饰。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就是光帝,是光明之神,是太阳神。炎帝更是太阳神的化身。炎者日也,是太阳的代名词。《史记·五帝本纪》说:“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传说中火神祝融就是炎帝的玄孙。火与太阳又是同义语,太阳本身就是一团火,是永不灭的燃烧不尽的天火。所以炎帝又是太阳神。另外,黄帝、炎帝的“帝”字的形象源于将积柴束之于积柴之架,即“为礼……祭天也”。因此,祭火神与太阳神又有了联系,总之,又都是太阳的代名词。

在这里,黄帝、炎帝都充当了给人类火和温暖以及农牧业丰产的赐予者的神灵,是中华民族所敬仰的火神——太阳神。黄帝、炎帝的标志符号是什么呢?就是光芒四射的太阳,或者是一个简约的圆形。此种太阳神象征性符号说明我们的古代先民在远古时就已经把太阳—生命—火连接为一体。太阳神的崇拜由此而来。

观察贺兰山太阳神岩画,会发现远古先民对太阳的认识全都反映在这些岩画中。太阳是人类生活的天然尺度,人们依据日出日落建立了生活节奏。斗转星移,春夏秋冬,大自然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对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而言更为重要。出于生活的需要,人们不仅崇拜太阳,并通过观察太阳的运动规律确立了最初的空间意识和思维方式。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人类文明史的发生和发展又与太阳的启示密不可分。

为了求得生存,就得祈求和幻想大自然的恩赐。因此,人们就把太阳当做崇拜的物象。这种太阳崇拜的观念于是就成了人们创作的愿望和题材。神话传说、古代典籍中有远古先民对太阳的崇拜与信仰;文字、陶器上有对太阳崇拜的形象。然而,只有在岩画中才能找到连贯的对太阳崇拜的艺术形象。

在贺兰山岩画中,最原始的太阳崇拜无疑是那些一眼可以看清楚的太阳原形岩画,并且同原始彩陶上的太阳形象是相同的。而且这些太阳岩画均制作在坐西面东的山崖之上,是迎接太阳升起的方位。在贺兰山岩画中除了原始的太阳图形之外,一些“日”字岩画和似金文的“日”字岩画图案中安置了人的眼睛、嘴或鼻子,或者说在甲骨文与金文“日”字中植入了人的五官符号,成为似甲骨文与金文关于人面文字的奇特纹饰。这种二重结构,是由表意符号、感情符号、指示符号组成的岩画语言文字符号系统,这些岩画文字符号又一次展示了原始先民对太阳的崇拜,反映了人与太阳的亲缘关系。应该说这时太阳崇拜岩画中的太阳已经由自然的太阳转化成了人为的太阳,此时的太阳不仅有自然的属性同时也有了人的属性,是具有人性的太阳,有了人的要素和人的性质。这种组合已经具有神话的意境,或者说此时进入了称之为太阳图腾或太阳神话的时代。图腾崇拜就是一种生命观。这种生命观千万年来支配着人们、指引着人们,这也就是宁夏岩画中有如此多的太阳神岩画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