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地岩画有一幅神龙岩画,头尾俱全,体形如蛇,凿刻在长110厘米,宽70厘米的红砂岩岩面上。画面由一条巨龙、一个神人头像和四条小龙组成。巨龙位居中央,龙头高昂,龙口大张,两只短角上竖,一缕额发后扬;龙颈短且前屈;龙体蜿蜒曲折,呈长蛇状;龙尾尖细下卷;龙腿前后各一,粗短无爪。神人为半身头像,头顶上有芒线冠饰,面部眉、眼、鼻、口俱全,神人头像骑乘于龙身尾部。四条小龙从上到下,紧靠巨龙,第一条居巨龙前身之上,第二条与巨龙前身缠绕,第三、第四条尾部相交,居巨龙下方。整幅神龙岩画似乎在表现神人乘龙遨游于茫茫苍穹之中,大有飘飘凌空之状。与此类似的岩画国内迄今未见报道,大麦地的神龙岩画,可谓华夏岩画第一龙。
关于龙的传说,中国古代文献记载颇多,大都与三皇五帝时的史迹有关。华夏古史上的原始信仰与神圣人物,很多都与龙、蛇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创始万物之主,均被塑造为龙的形象。作为天地万物始祖的盘古,其形象是龙首蛇身。传说中华夏远古三皇五帝也都是龙种、龙身,人祖女娲蛇身人首;火神祝融、水神共工都是人面蛇身;祝融还乘两龙,祝融之子鼓也是人面而龙身。诸如此类,凡上古的英雄人物,均与龙有关。
这些传说,与华夏古族及其先民早期活动的区域密切相关。史载伏羲、炎帝、黄帝均出生于黄河上游的陇右及其毗邻地区。陇右主要指陇山(今宁夏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之地,大致包括今宁夏、甘肃、青海等地,这些地区在历史上就有以龙或蛇作为图腾崇拜的部落活动。龙是先民以蛇为原型创造的图腾形象,与蛇实为一体。大麦地发现的神龙岩画,龙尾与神人头像相交,四条小龙相绕,观其图形,绘制的应是与三皇五帝有关的龙首蛇身、蛇身人面、乘龙升天、轩辕之丘等神圣事迹。上述神圣事迹虽有神话成分,但也不乏三皇五帝时真实历史的反映。大麦地神龙岩画很可能就是三皇的族徽,也可能是黄帝族群的图腾或记事。
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龙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的积淀凝聚,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迄今出土的有关龙的造型已有不少,如山西柿子滩遗址石崖鱼尾鹿龙岩画,辽宁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石块堆塑龙,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彩陶壶上画的鲵鱼形龙,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仰韶文化时期三组蚌壳摆塑龙、虎图案,湖北省黄梅县焦墩遗址的卵石摆塑龙,以及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的彩陶鲵鱼纹瓶等。在上述群龙中,根据传统资料对龙的描绘,就其体态造型而言,唯有大麦地神龙岩画、查海遗址石块堆塑龙、西水坡蚌壳摆塑龙称得上标准龙,是毋庸置疑的龙。就群龙产生的时代而言,柿子滩遗址距今12000年至八九千年,查海遗址距今约8000年,西水坡遗址距今6460年。据史前考古发现的艺术品可知,敲、凿、刻技术远早于雕塑、堆塑技术。据此,大麦地神龙岩画应该是时间最早的。因此,称其为华夏第一龙,实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