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宁夏名老中医李遇春临床经验辑要
48514700000006

第6章 学术探讨(5)

合理用药,防止胃病加剧

李老指出在治疗胃痛时,应合理用药,充分发挥中药的配伍作用,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防止用药不当使胃痛加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苦寒败胃亦能健胃

“苦寒败胃”是指应用如黄连、大黄、苦参、胆草之类的苦寒药,导致损伤胃气,从而出现胃脘胀满疼痛、纳食减少,恶心呕吐等症状。如大剂量使用苦寒药又配伍不当时常出现败胃现象。或热病后期过用苦寒药,可损伤胃阴胃气,或脾胃阳虚误诊为胃肠实热证,而投苦寒药,均可出现以上症状。但用之得当亦能健胃,“苦寒能健胃”是祖国医学治疗脾胃疾病的用药依据之一。黄连被视为苦寒健胃的典型代表,左金丸(由黄连、吴茱萸组成)是中药制酸的常用方剂,近年来黄连素对溃疡病的治疗作用受到公认;公英以其功专阳明,清胃中之火,又不损土而著称。对于内蕴湿热不消者,症见胃脘灼热、泛酸嘈杂、口苦苔腻等,少佐黄连,黄柏等以泻火除温。苦可化湿,寒能清热,湿去热消,则中焦之困得解,脾胃之病得愈,胃土也随之得健。以达解胃之困,调中健胃之目的。故合理的应用苦寒药,亦能起到健胃作用。

二、甘药益胃亦碍胃

甘药是指甜味较浓的甘草、大枣、饴糖、蜂蜜等,这类药物味甘易生湿,使人中满,有碍运化。这些药物是补益脾胃或治胃病的常用药物,但用之不宜过量,并非每个治胃病的药方中都加饴糖、大枣。古人有“呕家忌甘”之说,凡因湿浊、饮邪阻滞中焦引起的胃脘痞满、恶心呕吐之症,当忌用甘味药,否则会导致呕吐加剧。因此,临床治疗中,在应用党参、茯苓、甘草、大枣之类甘味药物补益脾胃时,还应酌加陈皮、木香、砂仁、白豆蔻等行气之品。

三、辛散耗气

具有健胃醒脾的药物多性温味辛,如橘皮、枳壳、厚朴、乌药、木香、砂仁等,这些辛温行气药是调理脾胃的常用药,用之得当能疏通气机,是治疗气滞的有效药物,用之不当则有辛散耗气之弊。例如,气滞型的脾胃病,其病因有多种,选药配方也应有所不同,不能一概单纯应用理气药。特别是脾胃虚弱,运化功能迟缓,导致脘腹痞满者,这种病不宜单纯应用行气宽中药,否则会由于辛散太过,耗伤中气,导致脾胃更虚,运化功能更差,往往会使症状加重。肝气郁滞,脾胃虚寒者,多为慢性胃痛。病邪阻滞者经过治疗,比较容易见效。但如不注意饮食、起居的调理,情绪的舒畅,以及没有彻底治疗,也可以转为慢性。凡胃痛日久不愈,不论是病邪阻滞,肝气郁结,阴液亏虚,脾胃虚寒,都可以形成瘀血凝滞。

畅胃气机,用药轻灵

一、药少而精

良医治病,辨证确切,用药如用兵。药味少而精同样能取胜;多而杂说明医者心中无数,对病情掌握不准,这样不但不能取效,往往反遗他害。李老长期从事仲景学说的研究,治病用药主张谨守病机,药少力专,反对用药多而杂,临证时善用经方,随证化裁,李老的处方一般均在10味左右。

二、剂量轻微

李老所用的剂量宗叶天士法,一般均以1~9克为准,李老认为只要掌握病情,药宜轻用,重用者往往旧疾不去,反致他病。当然剂量之多寡,最终还应适合病情之轻重,依据中医的辨证论治,以辨证论治来指导药物的剂量,切忌太过与不及。太过则伤正;不及则无效,因此,用于疏肝解郁的柴胡,郁金只用到3~6克;攻下通腑的生大黄则用至3~6克;清心泄火之黄连只用到1~3克。

三、通达灵动

李老认为胃为水谷之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病,病位虽在胃,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故处方用药配伍需精当,不落呆滞,灵活机动。且胃脘痛无论寒热虚实,内有郁滞是其共同特征,李老强调,应顺应胃之生理特点,以畅达气机、疏痞通滞为根本。故应用厚味填补之品,必佐以行气,如熟地、砂仁同用,益气必兼和胃,如党参、黄芪配陈皮、苏叶,活血必兼行气,如桃仁、红花配香附、枳壳,而石决明、代赭石、磁石多配桑叶、菊花、钩藤等。且“轻可去实”花类药物如玫瑰花等疏肝健胃理气之品能醒脾和胃,畅达气机。再配合使用其他诸法,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治养结合,方能早愈

李老临证常言,胃病的治疗过程中,治与养同样重要。治养结合是中医的一大特点,古人云:“三分治疗七分养”。李老在临证中注意贯彻这种精神,细心嘱告患者,如何调养饮食,按时进餐,以减少疾病的反复。并有效地配合药物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李老提倡服药与饮食调养相互配合,使其达到治养结合的目的。其次,李老认为调理情志可助药效,人皆有情,思虑过度则伤脾,情志不遂则伤肝,肝气郁滞,克脾犯胃,为胃病之大忌,故情志调摄也不容忽视,李老常嘱病人心情舒畅,减少郁怒,消除思想顾虑,要有产生战胜疾病的坚定信念。

胃脘痛经过正规的治疗后,虽然其临床症状和客观指标已得到改善和恢复,但是胃病具有慢性病程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常在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下而诱发,甚至加重病情,如生活起居不慎,精神过度紧张,过食辛辣食物或饮食不节等,往往导致胃病复发。因此,胃病患者平时应重视治疗后的调护,努力减少和消除胃病诱发因素,使胃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一、精神情志调节

精神乐观和情志舒畅在脾胃病的调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将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七情的异常变化,是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样,在胃病恢复期间,如情绪变化异常或强烈的精神刺激,均能导致胃病的复发或加剧,尤其是过度的忧思恼怒、焦虑和紧张,最易损伤脾胃。古人有“思伤脾”之说,忧思过度,能使脾胃气机郁结,脾不运化,胃不受纳,出现胃脘痞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等,从而使病情加重。又因郁怒会伤肝,致肝气郁滞,肝失条达之性,则横逆犯胃,会导致胃痛,呕吐,呃逆,脘胁胀闷等。因此,胃病患者应时时注意精神情志的调理,避免或减少忧虑、烦躁、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使疾病早日康复。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们情绪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胃液的分泌,如经常在情绪亢奋的状态下,会使胃液的分泌量大为增加,过量胃液中的胃酸会破坏胃黏膜屏障,甚至引起黏膜损伤性病变。如果经常在情绪低沉抑郁的状态下,则会减少胃血流量,明显地抑制胃酸分泌,同时引起胃运动减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若长期工作压力太大,精神过度紧张,或诸事不顺心,常烦恼生气,就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或胃胀不舒等症状。因此临床上对胃病患者加强精神方面的调护,不但能促进人体健康,提高治疗效果,使胃病早日康复,而且病愈后也不易复发。

二、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在胃病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注意饮食调理,往往使疾病加重,或迁延日久,易于复发。对胃病患者理应注意:节制饮食,适当增加些营养,对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是有利的,但是食量要适当,食入过多反而有害,古代医家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说,故在胃病的治疗过程中不可勉强进食。疾病初愈,肠胃功能逐渐正常,最忌暴食。如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指出的“食欲得少而数,不欲频而多,多即难消也”,阐明了少食多餐的重要意义。

饮食禁忌:1.忌食腌制食品。有关资料表明,腌制食品含有较多的亚硝酸胺,进食过多,可诱发人体细胞癌变。另者,腌制的肉、鱼、蛋食品中有高含量的盐易于破坏胃黏膜屏障及增加致癌物在胃内合成,使胃黏膜易受致癌物的作用而发病。2.忌食刺激和不易消化的食物。辣椒类的刺激性食物,应尽量避免,因刺激性食物能直接作用胃黏膜,不利于疾病的恢复。竹笋、芹菜等纤维较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常增加胃的负担,治疗期间也应忌食。胃病患者消化能力较弱,不易消化食物,应少食为宜,且应少食薯类及油炸和熏制食品,避免胃脘饱胀,呃逆嗳气等症状的加重。影响胃的消化机能的恢复,不利于病灶的消除,因此对病人来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炸、熏制的坚硬粗糙食物。3.不宜吸烟饮酒。酒是诱发胃病原因之一,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胃黏膜出血、水肿、糜烂,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长期饮用烈性酒,对胃黏膜的刺激和损伤较大,能导致胃黏膜产生长期而不易恢复的慢性炎症。烟草中的尼古丁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能使胃酸分泌增多,损害胃黏膜;烟草中的烟碱对胃黏膜的刺激性也较大,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吸烟还可以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减少黏膜的血流,影响胃的功能。所以胃病病人应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使病灶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调摄应因人制宜

李老主张治病必须治人,也应以中医的整体观念为指导,因而在诊疗过程中,注意询问患者平素的生活方式。嘱咐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因胃痛的发生与患者个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且在疾病治愈后,也要三因制宜,因人、因地、因时提出个体化的行之有效的预防、调摄措施,防止胃痛的复发。嘱咐勿贪凉饮冷、勿过多饮酒及嗜食肥甘厚味,饮食清淡,加强运动,以食补为养,可服食山药、薏苡米、绿豆、莲子等,以健脾胃,清湿热。对于情绪因素导致胃痛的患者,常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劝其保持乐观的情绪,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移情易性。可防止本病的复发,使治疗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