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生的心理需要
1.生存需要
医生也像其他行业一样,通过临床医疗工作,给予患者诊断和治疗而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但人的生命价值和社会对医生角色的期望使得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具备更强的责任感,付出更多的精力,敢冒更多的风险。现代社会不仅要求医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临床诊疗技术,还要求医生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心理支持,因而医生需要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高素质、高技术、高情商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样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
医生作为一种职业是以特殊的劳动形式服务于社会的,这种劳动形式往往风险与责任同在,辛勤与尊重并存。医生在给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承担相应的风险,疾病能够激发医生挑战的勇气与探索的兴趣,患者寄希望于医生,要求医生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缺乏进取精神和害怕承担责任的医生就缺乏生存能力。
2.接纳与尊重的需要
医生在医疗行为中,一是需要同行的接纳和尊重,二是需要患者的接纳与尊重。前者主要是指需要同行对自己的接受以及对自己医疗水平的认可。此外,在医疗行为中,医生间相互嫉妒和诋毁,有的下级医生不愿听取上级医生的正确意见,或对于自己所出现的差错采取回避的态度,除了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诸多因素以外,希望被同行接纳与尊重的需要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3.自我实现的需要
任何人均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医生也不例外。自我实现主要是指个体需要体现自己的存在对于别人、对于社会的价值。医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当然主要体现在通过治好患者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正是由于这种需要,促使医务人员不断地从医疗实践中去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使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偏差,如为了追求治疗某种疾病成功的体验而忽略患者的感受,或者忽略患者的综合情况,或无视患者的权利等,最终可能会危及患者的利益和健康。
(二)医生职业的常见心理特征
1.优越感
医生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的优越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健康人对患者的优越感,往往会从和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可明显地影响患者的心态;二是作为专业人员的优越感,医生提供了患者所急需的医疗服务,而这种服务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强制或被迫的需要,容易使医方有一种高于患方的感觉。在这种感觉的影响下,即使患者是以对等的方式与医方交流,也会使医生产生不好的感受,只有在患者自觉地将自己降到从属地位的时候,医方才容易与患者接近。
2.主宰欲和控制欲
医生的主宰欲和控制欲是以自身的优越感作为基础的,主要表现在医疗行为中希望自己有绝对的权威,希望患者及其亲属完全服从自己。当患者没有按照或者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指令行事,或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医学知识提出疑问和看法的时候,有的医生,特别是颇有名望的医生会非常恼火,甚至非常愤怒,出现训斥患者及亲属或扬言不再为该患者进行诊治等现象。
3.自卑和心理防御机制
有的医生不能领悟到自己在医疗行为中的自卑问题,所以很难调整和患者及其亲属的关系。如对于社会地位特别显赫的患者,或“财大气粗”的患者所表现出的过分谦卑;而对于社会地位较低的患者或者穷困患者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自卑感有时表现得相当隐晦,或者是以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有位患者在入院后觉得医院的膳食不好,亲属希望带患者外出就餐,因病情原因医生未能同意,此时其亲属向医生说明自己是该院上级主管行政部门的领导,希望能够给予照顾,医生面对此事反应相当激烈,认为患者亲属是利用自己的地位搞特殊,于是发生了争吵。这其实反映了医生的自卑,因为如果将其理解为寻求沟通的通常途径,结果就会完全两样。
在医疗行为中,医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很常见。例如,当同事之间有矛盾、家里遇到烦心事情,或受到上司指责的时候,医生则会对患者冷漠或不耐烦,这是替代。当诊断和治疗遇到困难或受到挫折的时候,而这种困难或挫折实际上可能是医生的诊疗水平有限,有的医生很容易抱怨患者的不合作或不理解,甚至将诊疗中遇到的失败的主要责任归于患者,这是投射。当遇到求医的患者不合作、不遵医嘱,并直接造成了治疗目的不能顺利达成,此时,有的医生做出了愤怒的反应,甚至扬言不愿意再为患者治疗,理由是患者或亲属不听话,这就是退行,即无意识地采用发育早期的行为方式来应对当前危机。
在医疗行为中,医疗方承受着很多压力和冲突,出现心理防御现象理所当然,而防御方式与医生的性格、经历、教育背景甚至幼年时期的生活模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医疗行为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要经常地自我反省,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三)护士的心理特征
护理人员的心理需要和职业心理特征与医生角色相似,但又有着自身角色特点。从事护理工作要求其自身的行为模式和文化习惯适应工作的需要,能够置身于护理对象的地域环境并能与他们共处,在心理上容纳护理对象,在行为上适应护理工作。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的高速发展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挑战、高难度的技术和理论要求、新的伦理道德冲突与困扰,常使护理人员身心疲惫、力不从心,逐渐陷入角色矛盾与困惑当中,产生角色失调,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角色缺如
角色缺如指护理人员不能以其角色行为对待患者和工作。如一位刚住院被诊断为癌症的患者,对护理人员述说夜间因癌症疼痛及对疾病的恐惧难以入睡时,其本意是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同情和心理支持,但护理人员却说:“得病哪能不痛苦,癌症是世界性疑难病症,害怕也没用。”这位护理人员此时就没有表现出与其角色相适应的行为。
2.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个人难以满足不同社会角色的各种要求时的心理矛盾。如一位护理人员正在病房抢救一位生命垂危的患者,突然接到孩子生病的消息,要她迅速回家。此时,抢救患者是她护理人员角色赋予的职责,而立即回家照顾生病的孩子是她作为母亲不可推卸的另一角色责任。
3.角色不完善
角色不完善是指科学文化知识、护理学专业理论与技能、人际交流与护患沟通技巧等知识的缺乏,而导致护理人员的角色行为未达到预期的角色期望。如在给一位高血压患者做出院指导时,只告知患者出院后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但却不能详细告知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哪些内容,又该如何建立,从而使这位患者在出院后不久,因高盐饮食、饮酒过度导致血压居高不下,再次住院治疗。
4.角色强化
由于长期从事护理患者的工作,有的护理人员会不自觉地出现一种定势心理,视自己为“照顾者”,把护理对象视为“弱者和被照顾者”,这就是角色强化。例如,对于慢性病患者,护理人员本应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护理与自护。而有的护理人员则认为患者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把自己当成护理活动的决定者、主宰者,患者应完全听从护理人员的安排和处理,被动服从,这是角色行为增强的一种表现。
除了上述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特征也直接影响有效的医患沟通。具体体现在合理的认知、良好的情绪和完善的人格等方面。
医护人员除了具有相当的医学知识技能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外,还必须具备对患者、疾病和诊疗过程的合理认知。医务人员应以患者为本,全面地收集信息,客观地观察、思考和评价医疗工作及医患关系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应该合理地评价自我。不合理的认知会引起医务人员的负性情绪及其不恰当的行为,不仅影响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也难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由于医护人员自身也有很复杂的心理活动,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也会因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而引起情绪方面的反应和波动。情绪不仅会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医疗工作的质量,也会严重地影响医患沟通。假如医务人员不具备调整和把握自己情绪状态的能力,将会给患者带来消极的影响,很难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
人格指的是个体相对稳定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如果医务人员的人格不成熟,或偏离正常,或与患者的个性差异很大,就可能出现不适应的行为,如冲动、偏执等,这些特点都可能成为医患沟通过程中的阻碍。医务人员的行为模式若能与患者的期待和愿望相符合,就能增强医患之间人际吸引力,有利于建立和保持相互之间尊重、融洽和合作的医患关系。
(四)医护人员常见的心理应激
当前医疗环境紧张,医护人员经常处于高水平的应激环境下,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同时,也严重地影响了医患沟通的质量。
1.生理方面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要求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照顾,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既要有创造性的工作能力、不断进取的学习能力,还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判断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从而使医护人员付出了更多的劳动和精力,致使医护人员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特别是常年值夜班的工作方式,日常生活没有规律,没有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的定时休息,导致医护人员身心疲惫,精力匮乏,成为引起应激的重要原因之一。
2.心理方面
医疗卫生行业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每天面对的是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听到的是痛苦的呻吟,看到的是抑郁悲伤的面孔,尤其是面对危重濒死者、伤残者以及死亡的残酷现实,医护人员有时会有一种否认自身价值的无可奈何之感,继而产生痛苦和忧伤的心境。这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及职业环境造成的高度紧张易使医护人员出现心理应激。
3.社会和文化方面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疗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医护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接受终身教育,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熟悉相关法律知识等,否则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这些均可使医护人员产生应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差异等使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包括与患者、患者家属、同事、护士等之间的关系,如不能很好地处理,就会陷入人际关系冲突的困境,从而产生心理应激。
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表现为抑郁、焦虑、沮丧、不满、厌倦、心理疲惫、自卑以及冷漠心理等,甚至产生冲动行为,导致人际关系更加恶化,同时,必然影响良好和有效的医患沟通。
二、医患沟通中患方的影响因素
(一)患者求医行为的一般特点
患病时的个体被疾病的痛苦所折磨,有治疗和康复的需要和行为,个体需要从其他社会角色转换到患者角色,就会有求医行为。求医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对疾病性质和严重程度的认识水平、对症状或不适的心理体验及耐受程度,以及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等,都影响患者的求医行为。患者就医时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求医心切
患者无论是患有大病或小病、急性病或慢性病,当他们到医院中看病时都怀着迫切的愿望,希望医生能以最好的医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疾病治愈。虽然患者也有一定的医学常识,了解不同的疾病有各自的规律,但他们都怀着满腔的期望,要求医生给予最好的服务。
2.高度的自我中心
许多患者(尤其是慢性疾病)在承担起患者的角色后往往都开始明显关注自己,希望医生能对自己的疾病十分重视,也希望家人都关心和照顾他,甚至还会出现对医生提出过分要求和过分依赖的倾向。
3.明显的情感反应
患者对医生的期望因患者自身的年龄、性别、人格、社会处境和所患疾病的不同而有差别。因此,每个患者对医生所抱的态度和表现的情绪状态有很大的差异。常见的患病后情绪变化有:恐惧、害怕、焦虑、紧张、抑郁、悲伤、依赖、无助、愤怒、敌意等。因此,医生必须对患者的情绪反应有相应的敏感性,关注他们的情绪反应和情绪变化。
(二)患者的心理需要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变化,是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有效沟通的重要前提。患者的心理需要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患病期间的生存需要
人们在身体健康时对饮食、呼吸、排泄、睡眠及躯体舒适等生存需要很容易被满足,患病后这些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则受到阻碍或威胁。不同种类的疾病及病情严重程度对生存需要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例如,吞咽障碍患者对食物需要的满足受到影响、呼吸困难患者对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需要受到影响等,不仅直接影响生理功能,对情绪也有极大影响。患者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还包括解除疾病痛苦和恢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