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医疗保健全书小儿常见病
48489200000014

第14章 婴幼儿疾病预防(3)

色淡、量多的粪便有很令人作呕的怪味,冲洗时粪便飘浮在水面上,这表示孩子可能因肠道疾病而不能完全消化谷类中的一种蛋白质——谷蛋白。这时要去看医生。

多泡沫的、有酸臭味的粪便表示孩子不能消化奶类,称为不耐乳糖。此时也需要去看医生。

宝宝皮肤瘙痒怎么办

许多皮肤病都可以引起瘙痒。另外,宝宝娇嫩的皮肤耐受性很差,天气、食物、环境中的过敏原、细菌甚至情绪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宝宝皮肤瘙痒。皮肤瘙痒时,可能宝宝身体虽没有异状,但却可能哭闹不休。而且搔抓还可能造成宝宝皮肤的感染,所以减轻瘙痒很重要。

预防与治疗

1.最好给宝宝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因棉较羊毛或其他纺织物对皮肤的刺激较少。

2.用浸透炉甘石洗剂的脱脂棉轻擦瘙痒区,这对发炎的或受刺激的皮肤可起镇静止痒作用。

3.水温要适中,以33℃~40℃为佳。水温过高容易冲刷掉宝宝肌肤上的油分。

4.看紧宝宝,并将宝宝指甲剪短,防止宝宝自己抓破皮肤。另外可在睡觉时给他戴一对棉布做的防搔抓手套。

5.减少环境过敏原。灰尘和尘螨是最常见的过敏原,也是引起宝宝皮肤瘙痒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家中最好不要用地毯,尽量用皮质、木质的家具;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减少灰尘。

宝宝得了湿疹怎么办

湿疹是一种过敏反应,它造成患处皮肤瘙痒发红、有鳞屑。本病常侵犯面部及皮肤褶皱处,例如,肘内侧和膝的背侧(胴窝),但也可以更广泛。

首次发病一般在3个月至2岁之间,当儿童长大时病情会好转。湿疹患儿长大到6岁,有半数会痊愈;长大到青春期,大多数都会自愈。家庭中,如果有人患有湿疹、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孩子患湿疹的可能性就更大。

症状

1.在面部或皮肤褶皱内通常会有瘙痒、红色的、有鳞屑的干性斑块或丘疹。

2.患处有清澈的液体渗出。

妈妈能做些什么

1.给孩子洗澡时,用甘油和乳霜或乳剂化药膏清洁患处的皮肤,不要用肥皂去洗。最后用温水冲洗干净。

2.洗澡后,在孩子的皮肤上涂些无刺激性的润肤霜,以免皮肤太干燥。

3.给孩子穿棉质的衣服。冷天时,贴身衣服也要选棉质的,外面再穿其他质地的保暖衣。

4.防止孩子搔抓患处皮肤——夜晚睡觉时戴上棉料做的防搔抓手套,保持他的指甲短而清洁。

5.设法发现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食物(特别是乳制品和小麦)、动物的毛、羊毛衫和洗衣粉等。焦虑也会激发湿疹,所以要找出任何使孩子烦恼的原因。

6.孩子的湿疹严重时,应远离水痘或单纯疱疹的患者。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需尽快去看医生。

1.孩子的湿疹范围广泛或极痒。

2.湿疹部位有液体渗出。

3.患儿哭闹严重。

医生可能做些什么

湿疹如伴有感染,医生可能开出抗生素霜剂。如果孩子是对某种食物过敏,医生会建议在避免吃过敏反应食物的同时,给孩子配制平衡饮食。

孩子得了“暑热症”怎么办

炎热的季节,幼小的宝宝由于机体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功能差,排汗功能不足,会出现身体干燥灼热,食欲减退,疲乏嗜睡,形体消瘦等症状。宝宝还可能有胸闷、气滞、烦躁、口渴、多尿、无汗或少汗的情况,并伴有持久性低热。中医称之为“暑热症”,是盛夏小儿常见病之一。此病发病年龄在6个月至5岁之间,发病多在夏天6~8月份;天气越热,体温越高,气候转凉后,体温也随之下降。

妈妈能做些什么

对“暑热症”现在还没有特效药。发现宝宝患了“暑热症”后,家长不必惊慌,应多给患儿喝淡盐凉开水,或喝些西瓜汁、绿豆汤。父母要细心护理,注意多给宝宝补充营养,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

对于“暑热症”关键是预防。平时要注意室内通风;阳光太厉害的时候不要带孩子外出;要多喝水;少穿衣服;勤洗澡,每天要洗一次。如果预防得好,就会远离“暑热症”。

宝宝长痱子怎么办

痱子是由于气温过高,汗液不宜蒸发而引起的颜色较淡的皮疹。婴儿较儿童更多见,通常发生在面部或常积聚汗水的皮肤皱褶内。它不属严重病,一般可在家中自己治疗。

症状

在面部或皮肤的皱褶内有淡红色的丘疹,有时亦可能形成小水疱或是小脓疱。

妈妈能些做什么

1.拿掉厚的被褥并脱去孩子的一些衣服,让他只穿内衣和尿片睡觉。

2.用温水给他洗澡。轻轻拍打他的皮肤使之慢慢干,这样可保留一点潮气,当皮肤干爽后,擦少量婴儿爽身粉,以便吸掉新出来的汗液。

3.给婴儿测量体温,如有升高,按规定剂量服用扑热息痛酊剂或用温水擦身。

怎样防止痱子的发生

贴近皮肤的衣服选用棉质的要好过羊毛的或人造纤维的织品。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给孩子穿轻薄的衣服,在户外时要把孩子放在荫凉处,或在他(她)上面放上一把遮阳伞以阻挡阳光的照射。

医生可能做些什么

孩子凉快以后,如果痱子长久未消退,则应尽快看医生。

医生检查后如诊断为痱子,不是很严重的话,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严重化脓型的痱子可服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要注意继发性的再感染。

爱心小贴士

肥胖儿一般皮下脂肪较多,本身爱出汗,且他们的毛孔相对闭塞,更易长热痱子。因此,若宝宝较胖,家长最好在夏日每日为孩子洗澡2次以上,并在抹干后扑上痱子粉以作预防。

宝宝皮肤皲裂怎么办

皲裂是皮肤暴露于冷、热、干燥的空气中后变得干燥,并因此产生小的裂口。皲裂虽不是严重的病,但却很疼痛,有时亦会出血。

妈妈能做些什么

1.用唇膏湿润孩子的上下唇或在皮肤皲裂处涂用润湿霜或凡士林。

2.用婴儿油或洗剂清洗患区,并保持孩子的两手暖和、干燥。

3.裂口处如有出血就用外伤医用胶布贴在上面。

如有下列情况需尽快看医生

13天后裂口仍未愈合。

2裂口处变得发红、疼痛,或者有脓液。

医生可能做些什么

如果皲裂区已有感染,医生可能开抗生素,其他情况则可能建议局部涂凡士林。

宝宝得了蛲虫病怎么办

蛲虫是微小的白色线样蠕虫,长0.5厘米左右。它通过污染的食物进入人体,并在肠内生存,夜晚从肠内爬出,在肛门周围产卵而引起强烈的瘙痒。本病在儿童期较常见,虽然瘙痒可能非常不舒服,然而却无大伤害。对小女孩来说,蛲虫可能会向前爬入阴道。

症状

1.肛门周围有强烈的瘙痒感,通常在夜间加剧。

2.阴道周围有剧烈的瘙痒。

3.粪便中有细小的白色蠕虫。

妈妈能做些什么

1.如果你认为孩子患有蛲虫,应尽快看医生。

2.设法阻止孩子搔抓,因为搔抓会使肛门或阴道周围的皮肤发炎。

3.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为的是如果他搔抓,虫卵不致存留在指甲缝内,否则虫卵会使他(她)再度感染。

4.设法做到全家人在入厕后及吃饭前都要彻底洗手,并用指甲刷好好清洁指甲。

5.孩子如不再用尿片,一定要穿睡衣裤,或在睡袍里面再穿内裤。这些衣裤每日都要更换并且消毒,以杀灭上面的蛲虫及虫卵。每日更换床单,用热水彻底漂洗干净。

6.孩子感到痒时,让孩子俯卧在你的腿上,查找肛门附近的白色细小的蛲虫。用潮湿的脱脂棉把你看到的擦去,掷入抽水马桶中冲掉。但通常不易找到,半夜时可用胶纸贴在肛门周围后再撕下。

医生可能做些什么

医生可能给你全家开杀灭蛲虫的药,他还可能给孩子开药膏,用以缓解肛门或阴道周围的炎症。

宝宝得了脱肛怎么办

宝宝脱肛一般都是由原发疾病引起的,如便秘、腹泻或百日咳所致。因此要寻找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且注意给宝宝加强营养,增强他的体质。

治疗方法

改变大便体位反复发作且不能自动回纳的脱肛病儿,为避免其肛管和直肠处于一种下垂的位置而加重脱肛,最好不要让他(她)再采取蹲位排便,应改用坐位排便。

手法复位压迫发生脱肛时,应让患儿趴在家长的膝上,家长的手指涂上石蜡油或食用香油,缓慢地将脱出的直肠纳入肛门,使脱垂的直肠复位,然后清洁肛周皮肤,再用吊带将纱布垫固定肛门两侧。

药物调治。取五倍子、地榆、黄连各50克,煎水,趁热坐浴并外洗,每次20分钟,每日1~2次。反复脱肛者同时还可内服补中益气汤。

注意事项:若脱出时间较长,脱出部位充血水肿,用一般方法不能复位,应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而且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要盲目求治。另外,对脱肛患儿要妥善照顾,防止其经常啼哭,因为长时间地大声啼哭,也可加重脱肛。

爱心小贴士

平时要让孩子多食新鲜蔬果,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便秘时排便可在孩子肛门周围抹些香油起润滑作用,这些对脱肛都能起到防治作用。

宝宝得了尿布疹怎么办

宝宝的小屁股会因经常被尿液浸渍而得尿布疹。另外,宝宝臀部常见的皮肤病还有小儿脂溢性皮炎和念珠菌感染(真菌感染)两种。如果发现宝宝的皮肤有异常,必须先做初步的鉴别,才能进行处理。

症状

严重的尿布疹会在包尿布的地方出现一大片红斑,甚至有轻微的破皮现象;症状不严重的,则呈现出小点状红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