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医疗保健全书小儿常见病
48489200000013

第13章 婴幼儿疾病预防(2)

5.孩子的房间应保持温暖,设法使空气不致过分干燥。可使用空气加湿器,或在地下撒点水,也可以在暖气设备附近挂一条湿毛巾,这样可增加空气的湿度。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遇到宝宝发烧,妈妈通常都会很担心,怕宝宝的脑袋会烧坏了。事实上,脑袋不是被“烧”坏了,发烧只是一种症状,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发烧,以脑炎来说,脑部受到病毒的侵犯感染而受损,这样就会出现发烧症状。因此,宝宝发烧后帮助其退烧主要是能让他舒服一些,重要的还是去医院检查出发烧的原因。

当发现宝宝发烧未来得及去医院时,应该先测量他(她)的体温,在家中采用必要的退烧措施。不过,如果宝宝发烧持续不退且愈来愈高,或有意识不清、哭得很厉害、不愿进食、腹泻、呕吐等症状,就要立刻送医院就诊。

未就医前的6种退烧方法: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若家有冷气,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但如果孩子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气体散出,另外水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睡冰枕。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使用,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分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多喝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帮助发汗,并可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防脱水。

6.使用退烧药。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热退不是停药的标志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发热很紧张,频频给孩子服退热药。退热药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药物,只有退热作用,服药后的体温下降是表面现象,并不表示疾病的痊愈,而且在退热药作用消失后,体温必然会再度上升。所以说,认为热退即病愈,不必再继续用药是不对的。特别是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等,只有合理治疗,炎症控制后体温才会下降,其他症状才会渐渐好转。这才说明疾病趋向痊愈。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停药。

高热痉挛时的应急措施

一旦发生痉挛的情形时,妈妈应先冷静下来,可用纱布或手帕包着筷子放在宝宝的口中,以免咬伤舌头,并且降低头部,把脸朝向一侧,然后量体温。同时也要注意痉挛的时间,如果在10分钟之内好转,便无大碍,切勿惊慌失措、大声喊叫或摇晃宝宝。

发烧宝宝的饮食安排

发烧时,吃母乳的小婴儿还应该坚持母乳喂养,宝宝能吃多少就喂多少。添加的辅食或为宝宝准备的饭菜应选择易于消化的流食或者半流食,如酸奶、牛奶、藕粉、米粥等。可以采用少吃多餐的方式给宝宝喂食。每餐间还可给宝宝喝一些西瓜汁、绿豆汤等。

正常情况下,只要烧一退,宝宝身体不那么难受了,就可能会感到饥饿,主动要食物吃。此时可根据宝宝食欲好转的情况,安排其饮食逐渐从流食转向半流食和软食。不过这时宝宝的消化机能尚未完全恢复,大人不能一下就给宝宝安排鱼、肉之类不易消化的固体食物。应该给宝宝做一些清淡可口的蔬菜面片汤、鸡汤挂面、肉末菜粥、素馅小馄饨等。

宝宝完全恢复后,为了弥补他生病期间所亏损的营养,可每天以少吃多餐的方式,给宝宝加一次餐,每餐间隔不宜太短,一般3小时以上为宜,这时宝宝肠胃功能仍然比较弱,虽可以开始同平日一样进食各种食品,但一定不要过量,以免加重宝宝消化系统的负担。

爱心小贴士

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发热时食用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鸡蛋,不但不能降低体温,反而使体内热量增加,促使体温升高更快,因此宝宝发烧时最好不要喂他(她)鸡蛋。

宝宝咳嗽了怎么办

咳嗽是咽喉或气管对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也可能由胸部感染引起。一般的咳嗽影响不大,但必要时应去医院解决处理。

孩子有以下情况时要尽快看医生。

1.6个月以下婴儿出现咳嗽。

2.孩子的咳嗽已妨碍睡眠。

3.咳嗽了3天未见好转。

4.孩子经常咳嗽。

5.孩子呼吸比平时急促且此种状况延续超过半小时以上,或呼吸音十分喧噪,甚至呼吸困难,有以上情况也要立即去看医生。

妈妈能做些什么

1.孩子的咳嗽如果是突然发作,需要检查一下他是否吸入了小东西,例如,糖块、硬币或纽扣。如果是这样,你要设法把它取出来,但不可试图用你的手指放入他的咽喉去钩出异物。

2.如果孩子有胸部疾病特征的咳嗽,当他正在咳嗽时,要设法帮她把痰从胸腔咳出来。可以让他横向俯卧在你的膝上,然后有节奏地轻拍他的背部。同时可在地上放一个提桶或盆,鼓励孩子把咳出的痰都吐出来。

3.当确定孩子咳嗽是因胸腔疾病引起时,要确保她(他)不再着凉。

4.孩子如果是干咳,就寝时给他(她)喝温热的饮料会使喉咙舒适。如果你的孩子已18个月以上,便可取一茶匙的蜂蜜溶于一个大杯的温水中,再加入几滴柠檬汁,这样即可为他配制成一杯既润喉又起镇静作用的饮料。

5.夜晚可多用几个枕头把孩子撑起,以防止痰液积在他(她)的喉咙引起呛咳。如果是婴儿,可把婴儿褥垫下的枕头垫高。6安排婴儿远离烟雾区,且不要让吸烟者接近婴儿。

7.除了医生开给的咳嗽药以外,不要随便给孩子吃其他的止咳嗽药。

医生可能做些什么

医生将给孩子做身体检查并听诊他(她)的呼吸。如果孩子是干咳,医生可能开镇咳药。如果是有胸部感染特征的咳嗽,医生可能进行一些诊断性检验,如胸部透视等。他会开给孩子抗生素或祛痰药使痰容易咳出。

预防

由于绝大部分咳嗽是由于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因此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是防止咳嗽的关键。预防措施有:

1.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

3.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家人中有感冒时,室内可用醋熏蒸消毒,防止病毒感染。

5.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爱心小贴士

咳嗽儿童的饮食有以下禁忌:禁食寒凉食物,因寒凉之品,均可伤及人体的肺脏;禁食肥甘厚味食物,因多吃肥甘厚味可产生内热,使咳嗽加重;禁食橘子,因橘肉多食会生热生痰。

宝宝哮喘了怎么办

哮喘是通向肺部的纤细毛细支气管腔变得狭窄而引起的,本病反复发作,会造成呼吸困难,呼气时尤甚。毛细支气管变窄的原因可能是过敏反应。家中其他成员中有患哮喘、湿疹或过敏性鼻炎(又名干草热)的,儿童患本病的可能性更大。轻微的哮喘较常见,孩子到青春期前后可能会自然终止发作。

症状

1.咳嗽,尤其在夜间或运动后更明显。

2.有轻度喘鸣样呼吸及气喘,感冒期间特别显著。

3.气喘严重发作时,呼吸变浅并且困难。

4.哮喘发作期间,会有窒息的感觉。

5.发作期间皮肤苍白、出汗。

6.严重发作时口唇周围发青。

妈妈能做些什么

1.保持平静并使孩子放心。

2.让孩子坐在你的大腿上并使他稍向前倾斜,这样呼吸会舒服些。不要把孩子抱得太紧,让他处于最舒适的体位。

3.如果孩子喜欢自己坐着,要放些东西支撑他的前臂,把两臂放在桌面上或放在一堆枕头上,以使他能向前屈曲俯靠。

如果孩子出现下面一些情况,需急速去医院就诊。

1.舌及口唇周围发青。

2.严重的气喘。

3.服用哮喘药10分钟后,呼吸仍未开始好转。

4.意识模糊,或变得无反应。

预防哮喘的发作

哮喘发作时,坚持做好记录以求找出引起哮喘发作的原因。剧烈运动与过度兴奋也会引起发作。其他常见的激发因素和避免方法如下。

灰尘打扫室内卫生时,要用湿的抹布或拖布,防止灰尘四扬。

宠物如果你喂有宠物,就不要让孩子过分接触,以免引起哮喘。

花粉许多过敏症状的出现,都和花粉有关,所以当空气中花粉密度较高时,应让孩子待在室内。

香烟的烟雾不要让吸烟的人接近孩子。

宝宝扁桃体发炎怎么办

扁桃腺炎是扁桃体的炎症,它引起咽喉部疼痛以及其他一些症状。扁桃腺是位于咽喉背侧的一对腺体,左右各一,它属于身体的免疫器官。

症状

1.喉咙剧痛。

2.两侧扁桃腺发红、肿大,其上可能被覆奶黄色斑点。

3.体温在38℃以上。

4.颈部淋巴结肿大。

妈妈能做些什么

1.检查孩子的扁桃体及触摸附近的淋巴结,看是否有感染症状。

2.给孩子测量体温,必要时服用扑热息痛酊剂降低热度。

3.鼓励孩子多饮水,发热时尤为重要。或给他(她)冷饮料、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医生可能做些什么

医生将会检查孩子的咽喉,然后会建议做血液检查,以检查血液中白细胞是否升高。可能开抗生素以迅速消除感染。

如果你的孩子频繁地发生严重的扁桃腺炎并使全身健康受到损害的话,医生可能建议考虑扁桃体切除。但小于4岁的儿童很少进行这项手术。

宝宝呕吐了怎么办

呕吐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多数是因疾病引起的。有的属于内科疾病,有的却是外科疾病。也有少数小儿的呕吐是由生理或精神因素引起,如新生儿的溢乳——由于婴儿的食道、胃肠的功能还末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当吃奶过量,吸奶的方式不恰当,或是咳嗽、打嗝时,很容易把奶一起吐出来,如果不是反复出现这种情形不用担心。而在夏季发生的呕吐现象,大多是肠炎,受到葡萄球菌的感染,或是感冒引起。冬季在密闭的房间里,婴儿突然呕吐,要查看是否因煤气中毒所致,应立刻把窗门打开,换换新鲜空气。医生常根据呕吐与饮食的关系、起病的急缓、发病的年龄和伴随的症状来分析其原因。

妈妈能做些什么

1.抱好孩子,让他(她)面部对着一个容器,呕吐时要给他安慰。吐后把孩子的面部擦干净并给他(她)水漱口。

2.应该做到给孩子饮足够用的水,每日大约要1~1.5升水的量。配制葡萄糖盐水,并且每小时都给他(她)饮少量。孩子如不愿用瓶饮,可试用茶匙或药物滴管喂水。

如果孩子出现下列情况需去看医生。

1.呕吐并有异常嗜睡。

2.呕吐物呈黄绿色。

3.反复呕吐已超过6小时。

4.出现任何脱水的征象。

呕吐物怎么判断

看着自己的小宝贝吐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虚弱地躺在自己的怀里,妈妈常会慌了手脚,急急忙忙送医院时却忘了该注意什么?医生提醒:妈妈该注意的是宝宝吐了几次,吐的颜色是白色还是黄绿色,味道是苦的还是酸的。若吐出的是浅色,表示感染的地方是十二指肠以上,如果吐出的是黄绿色物,表示吐出的是胆汁,是十二指肠以下的地方受到感染,如果无法分辨,可以把吐出物收集一些给医生看。并且还要观察是否有发烧或腹泻症状。

另外,当宝宝呕吐时,为了防止宝宝被吐出来的东西呛到,应将宝宝的头部转向一边,或使他站起来。

吐完后可否进食

最好是吐后停一段时间再进食,因为现在喂宝宝吃东西很容易再吐,如果宝宝自己想吃东西,可先喂一点水。

脱水的识别和治疗

宝宝如有下列一项或多项症状时,则可能是脱水。

1.口腔和嘴唇干燥。

2.尿液浓缩,色深。

3.已6小时无尿排出。

4.两眼凹陷。

5.囟门凹陷。

6.异常倦怠或昏睡。

如果孩子已脱水,或有脱水危险时,要给他(她)服用葡萄糖溶液。溶液可用3茶匙(平平的)葡萄糖粉和半茶匙(平平的)盐溶于200毫升的冷开水中制成。或者买已混合好的口服电解质液。

爱心小贴士

新生儿发生频繁不止的吐奶,可能由某些疾病或其他严重的脑外伤、消化道梗阻等所致。一旦发现,须认真观察,必要时应请医生诊治,切莫耽误病情。

宝宝腹泻了怎么办

很多情形都会造成腹泻,如食物中脂肪或蛋白质过多,或者食物中的纤维素多于他过去所习惯的数量,或得了感冒等。孩子患腹泻时,常会排出水样大便且比正常时次数增多。家人平日就该注意孩子的排便状况,以分辨腹泻和正常排便的不同。

宝宝腹泻时,如果没有发烧,精神还好,活动尚佳,也还有胃口,可先在家观察。

妈妈能做些什么

1.确实做到给孩子饮足够的水。最好饮葡萄糖溶液。

2.如果孩子已不用尿布,患病期间可再给他重新用上。

3.注意卫生。大人在给孩子更换尿布后以及配制食物前要洗手;在孩子大小便后及进食前一定要给他洗手。

孩子如果出现下列情况需看医生:

1.腹泻连续已超过6小时。

2.大便中带血。

3.出现任何脱水的体征。

医生可能做些什么

医生将给孩子进行检查,以找出引起腹泻的原因,并根据诊断给予治疗。如果孩子有脱水体征,医生会将口服电解质溶液加入饮品中服用。如果脱水严重,他会安排孩子住院,并进行静脉点滴补充体液腹泻最容易使孩子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大量地流失,为避免孩子产生脱水,除了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外,妈妈还需要注意给他补充水分。

外观异常的粪便

孩子粪便颜色的改变有时可能是更换了食物种类造成的,所以要先了解一下孩子是否吃了特别的食物。除此之外,潜在的疾病也是粪便外观异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