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积累健康在中年
48484900000007

第7章 中年人的“全方位”保健(3)

眼睛的保健

常言道:“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自己的眼睛”。一个人精力是否充沛,身体是否健康,往往从眼神可以看出。人到老年眼睛也要发生衰老。一般在45岁以后,眼部肌肉发生萎缩,视力调节能力减弱,出现老花眼。由于晶状体浑浊,发生老年性白内障,眼底动脉硬化,眼眶肌肉萎缩,脂肪减少,眼窝松弛,眼睑内翻、外翻等。通过对眼睛的保养,可延缓视力衰退。

1.目不宜久

视久视血管扩张,营养物质和能量消耗多,包括维生素A消耗。视觉容易疲劳,视力不清。所以,连续阅读或看电视,不要超过1小时,中间应休息10分钟左右。

2.光线适宜

光线太强,刺激视觉,瞳孔要持续收缩,容易疲劳。光线太弱,瞳孔要持续放大,也易疲劳。阅读时,可用读书用台灯,可调节光的强度,减少疲劳。

3.戴镜护目

夏天太阳直射,紫外线较多易损伤视力。因此,宜戴护目镜,有条件戴变色镜更好。

4.闭目养神

脑力劳动者,易出现视力疲劳。当疲劳时,闭目静坐5分钟,然后眨眼运动10次,再远望数分钟。

5.闭目呼气

正坐,用鼻缓吸气(腹式),吸到最大限度时,用右手捏住双鼻孔,双目紧闭,用口慢呼。对目暗不明,易流泪者有利。

6.目宜常动

①运动眼球。在起床前和晚睡前进行,闭目转动眼球,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10次左右,再睁开眼,眼球向上、下、左、右四面转运10次左右。

②熨目。起床前,用双手对掌摩擦生热后,立即将热掌心压在眼皮上0.5~1秒,反复进行3~5次;然后用中指轻压眼球3~5次。

③远眺。清晨望远山、树木,在室内望远方建筑物、蓝天、白云,夜间望明月星空。

④眨眼。与上述其他运动结合多眨眼,锻炼眼睑肌肉,以促进眼睛的血液循环,增强视力。

7.按摩双目

双手洗净,然后用双手中指从鼻梁两侧内眼角为起点,沿眉毛围绕眼眶按摩眼的四周24次,手法由轻到重,开始与终末均应轻柔。

8.温水浴目

每天晚上用温水洗脸时,用软毛巾清洗眼睛后,用温毛巾热敷双目1~2分钟,反复5次。

9.忌手探擦眼

流泪要用软而干净的手帕擦泪。眼内发痒一般为炎症表现,应滴眼药水或用温淡盐水洗眼。手指擦眼,易损伤眼睛和加重炎症。人的眼睛有天然防卫能力,灰尘或飞虫入眼时,立刻流泪,以杀死和冲洗异物。有条件让别人用湿棉签擦(翻眼皮);如头屑刺入眼球表面,应就地到眼科急诊取异物,如用手擦,异物刺入更深,甚至无法取出。眼睛的保健方法还有:①平时注意营养,多吃新鲜蔬菜,不要偏食。②看书或报纸时,眼睛与书面保持30厘米、45°的距离,并避免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眼睛。③避免在乘车、光线不足或光线强烈的地方看书,看书时光源应均匀地由背后或左斜方投射过来。④避免使用不洁毛巾或公共冼脸用具,以防感染。⑤做到充分睡眠及户外活动,时常集中精神远望。⑥定期作视力检查。

耳的保健

耳朵是语言交际、音乐欣赏所不可缺少的“接收器”。各种耳聋是可以预防的。老年性耳聋与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有关,也与噪音有关,用药不当可促进耳聋。如果加强耳朵保健可以延缓听力减退。

1.耳不妄听

不同的声音或语言对大脑是一种刺激。因此,不听对健康不利的东西,且音量要适宜。听广播也要有选择地听。

2.耳勿久听

如久听噪音,可发生噪音性耳聋。强烈的声音对听力损害更大,可闭口掩耳避之。听时间久应休息一会儿,避免听力疲劳。如有时开长会,中间不休息,效果就会降低。

3.叩鸣天鼓

静坐闭目养神,用双手心紧贴两耳孔,五指贴耳后脑部,用示指、中指和环指叩后脑部24次,然后快速将双手掌离开耳孔,如此连续做10次。此运动可防耳病。

4.耳常按摩

用双手按、揉摩两耳郭,再牵拉两耳郭,以其发热发红为度,反复进行多次。可在鸣天鼓后进行。

5.防药损耳

有些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毒素和氯霉素等,可引起药物性耳聋,尽量不用或少用。

6.切忌挖耳

俗话说:“耳不掏不聋”,是有一定道理的。耳痒用火柴棒、头发夹和毛线针等硬物挖耳道,可引起耳道损伤发炎化脓,应当禁止。耳痒可用酒精棉签洗擦,必要时可就医耳科检查处理。

鼻的保健

鼻子是呼吸道通向外面的大门,有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气的作用,但亦往往是细菌病毒进入体内而致病的通道。鼻腔的鼻毛和黏膜分泌物可沾除细菌、灰尘等异物,鼻腔、鼻窦、颌窦有较大的面积和丰富的血管可温化和湿化空气,避免寒冷或干燥气体刺激下呼吸道,所以也是呼吸系统防御机构。鼻腔还有嗅觉神经,可鉴别臭气,防止有害气体吸入体内。若鼻子发炎,防御能力就会降低。

1.冷水浴鼻一年四季用冷水洗脸浴鼻,应从夏季开始锻炼,以提高其防寒能力。

2.按摩鼻子双手微握拳,用拇指和大鱼际处在鼻梁两侧上、下摩擦24次。手法由轻到重,但不要损伤皮肤。在早晨起身前、晚间睡觉前各按摩一次,其他空闲时间也可进行。

3.忌指挖鼻鼻孔痒或不干净,可用棉签蘸温水洗鼻腔,不用手指挖,以免损伤鼻黏膜引起炎症。此外,也不该剪鼻毛。

4.防寒保暖有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寒冷冬天应少外出,必要时戴口罩防寒。

5.防止干燥冬天有暖气居室易发生鼻腔干燥,可于室内洒水,鼻腔滴复方薄荷油,必要时可服维生素A+D鱼肝油丸。

口腔牙齿的保健

牙齿和口腔是消化道的大门,也是消化功能第一关口,牙齿好坏对健康有较大影响。很多传染病也是通过口腔进入人体。所以,口腔牙齿的保健很重要。

1.叩齿运动

坐位闭目,排除杂念,思想放松,口唇轻闭,轻叩上、下牙齿100~150次,早、晚各做1次,对巩固牙根牙周组织,兴奋神经血管,强健牙齿有益于健康。

2.按摩齿龈

在叩齿后,用舌尖搅动牙龈。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重复按摩30次。唾液有助于修补胃黏膜和杀菌防癌,所以,口中唾液应咽下。

3.早晚刷牙

刷牙可消除牙缝食物残渣,又可起按摩牙齿的作用。刷牙的方法很重要,牙刷左右移动的横刷方法是不对的。应顺着牙齿从牙龈向牙尖一个方向刷,上、下、内、外分别进行,这样既不损伤牙龈,又易刷掉牙缝中食物残渣。如有活动假牙,一日三餐后均应取下刷干净,晚上睡觉时,应取下假牙放在存水的牙缸内。

4.口宜常漱

凡吃过食物点心,均应漱口。漱口是清洁口腔和保护牙齿的措施之一。可根据个人不同情况,选用自配温淡盐水漱口。吃油腻食物可用浓茶漱口,茶中含氟,有坚齿防龋作用。

5.正确咀嚼

细嚼慢咽,可使唾液充分分泌,起消化解毒、防癌、健身、防衰作用。咀嚼要双侧进行,不要单侧咀嚼,防止一侧齿松,使面颊左右不对称。

6.搓唇按摩

口唇闭紧,用双手的中间3指压上唇上方和下唇下方牙龈部位,上、下按摩20次,以促进牙龈血液循环,防止牙病。

7.纠正陋习

有人习惯用牙签或火柴棒在饭后剔牙齿,这样做易损伤牙齿组织,造成出血、感染和溃烂。最好用温水漱口,用牙刷刷牙。

手的保健

手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与外界物体接触最多,也是使用最频繁的器官,它与工作学习、生活起居,以及身体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手的保健是十分重要的。

1.手宜清洁

手接触外界物体多且频繁,因此,沾染细菌的机会也最多。如果不注意手的清洁卫生,就很容易传染疾病。“病从手来”,这表明保持手部清洁的重要。古人曾提出一日五洗,且多多益善的告诫。为了避免因手不洁而传染各种疾病,应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洗手时,应在流水下用肥皂冲洗,最好用热水,不但可以去污垢油腻,而且能杀灭细菌。

2.勤剪指甲

只有经常修剪指甲,才可消除指甲里的污垢。经调查,每一克指甲垢可藏有38亿个细菌,其中还夹杂着寄生虫卵。经常修剪指甲,可加强新陈代谢,促使人的筋气更新,有利于指甲的荣泽,筋膜的强健。

3.护肤润燥

中年人体质衰减,气血不足,加之操劳损伤,手部容易皮肤粗糙、干燥,所以,擦一些护肤用品,可以防止干燥。

4.手部按摩

每日晚上或闲暇之余,可从手指开始向上按摩,特别要活动指关节,对手指关节活动不力者,尤其重要。

5.坚持活动

中年人除了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用手外,还应注意手部功能的活动锻炼。比如用“健身球”或“核桃”在手掌中玩练。

6.注意损伤

不可用手或指甲作为小型工具使用,如用指甲拧螺丝、剥离标签、刮污垢等,这些行为对手都是有害的。干家务活时应戴橡皮手套,最好戴胶皮下有能吸汗的棉衬里的手套,防止家用清洁剂等化学制品的刺激及损伤。

7.保暖勿凉

冬天须注意防冻保温,戴较宽松的手套。

足的保健

足是距离心脏最远的部位,足部血液必须凭借足部肌肉正常的收缩功能,才能使积存废弃物的静脉血经由毛细血管、小静脉、静脉流回心脏。可以说,足部肌肉如同人体“第二心脏”,其收缩功能的好坏决定着神经末梢循环的状态。

足在立位时,静脉回流较难,加之中年人动脉硬化,足的供血易发生障碍,神经营养不良,末梢神经发生炎症,使感觉减退,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易造成损伤。所以,足部保健是很重要的。

1.足宜常洗

现代医学认为,热水可扩张足部血管,刺激神经末梢,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调节组织器官功能和加强新陈代谢的目的。用手指在热水中按摩涌泉穴和脚部肌肉,可使阳气内生,增强脚部肌肉活力,也能给全身带来轻松感。其方法是:睡前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双足(冬天的水温应在40~50℃),同时按摩。为保持水温,可陆续加入适量烫水。泡脚后揩干双脚,再用手指按摩三阴交、足三里和风池穴各20次。手法为先轻后重。

足每日活动、出汗,又与地面有较近的接触,因此,每天晚上应用温水泡洗足1次,最好每天换洗袜子1次,以保持清洁。但清洗时应防止烫伤,尤其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对温热感觉差,水太热,可造成烫伤、感染等严重后果。

2.鞋袜适宜

不要穿太紧或太小的鞋袜,以免足部血液循环受影响。鞋底不要光滑,鞋衬宜松软。

3.足部按摩

按摩足穴可调动人体潜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特别是对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和医学上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按摩足穴能标本兼治,整体调理,虚者能补,实者能泻,寒者能温,热者能清,积者能散,坚者能软,损之有余,补之不足,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疏通经络,通利关节,扶正祛邪,增强体质。每天晚上或白天空闲时,从足趾尖开始向上按摩,以发热为度。对行走困难者,尤为重要。

4.坚持活动

坐位肢底可用滚动器前后滑动,最简单的方法可用圆棍在脚底踩着前后滚动,这种活动最适用于行动困难的中年人。一般健康中年人可坚持散步、原地跑步、慢跑、爬楼梯和爬山等活动,但要注意安全。

5.保暖勿凉

冬天要保暖防冻。夏天下雨应穿雨鞋。

前列腺的保健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一个性器官,女子没有前列腺。前列腺是人体内一个不成对的器官,大小为8~20克,形态似一个倒立的熟栗子。它位于膀胱之下,尿道从前列腺中央穿过,而前列腺的分泌液经尿道排出。

前列腺虽小,却担负着重大使命。前列腺的分泌液可提供精液中的某些成分,为精子创造适宜的环境,让精子能自由地在精液中游动,为精子进入女性的子宫并与卵子结合创造必要的条件。前列腺分泌液中含大量透明质酸酶,可使子宫颈内黏液栓和卵子外的胶状液溶解,有利于精卵结合。前列腺还参与尿道括约肌的构成,当要排尿时,伴随着逼尿肌的收缩,内括约肌松弛,尿液得以从膀胱顺利排出。

前列腺又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器官,是许多常见病的靶器官,往往给男士带来巨大的麻烦。常见的疾病有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结石和前列腺癌等。不但可引起排尿困难,甚至影响生育。所以前列腺液对于男性生育至关重大。

如何保护前列腺呢?首先生活要有规律,起居有常,坚持适当运动,增强免疫抗病能力。其次是要注意会阴部清洁,积极治疗感染性痔和肠道疾病。三是要注意局部保暖和避免局部不必要的医疗检查和操作,尤其避免前列腺按摩。当然,家庭和睦、心理健康也是保护前列腺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