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要点】
初级护理员理解生理产科、病理产科及妇科护理。
中级护理员理解生理产科、病理产科的护理;掌握妇科护理。
高级护理员掌握生理产科、病理产科的护理;重点掌握妇科护理。
护理技师掌握生理产科及计划生育的相关内容;重点掌握病理产科的护理;重点掌握妇科护理。
6.1生理产科及护理
6.1.1妊娠诊断
妊娠全过程分三个时期:妊娠12周以前称为早期妊娠;13~28周称中期妊娠;28周以后称晚期妊娠。
一、早期妊娠诊断
临床表现
1.停经。月经规律的已婚育龄妇女,如停经首先应考虑妊娠。
2.早孕反应。约半数孕妇在停经6周左右,有恶心、晨吐、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不振等现象,一般在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
3.乳房变化。乳房增大,乳头和乳晕着色,并出现乳房胀痛和乳头疼痛。
4.妇科检查。阴道壁及子宫颈充血、变软,呈紫蓝色。子宫体增大而柔软,尤以子宫峡部为明显,触之有囊性感。妊娠6周呈球形,12周以后在耻骨联合上可扪及子宫底。
二、中、晚期妊娠诊断
临床表现
1.子宫增大。子宫随妊娠月份的增加,宫底逐月上升,腹部也日益增大。可根据宫底高度判断妊娠月份,用软尺测量子宫底与耻骨联合之间的距离。
2.胎动。自妊娠16~18周开始,孕妇可自感有胎动,越到后期,胎动越明显,检查时于腹壁用手可扪及胎动。
3.胎心音。妊娠18~20周,可经孕妇腹壁听到胎心音,正常胎心率120~160次/分,是诊断妊娠的可靠依据,但应与子宫血管杂音及腹主动脉相区别。
三、胎儿位置的诊断
(一)胎势胎儿在宫内所取的姿势是胎头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前。整个胎体呈椭圆形,以适应子宫腔的形态。
(二)胎产式指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两轴平行称纵产式;两轴垂直称横产式;两轴交叉呈角度称斜产式,为暂时性,在临产时转为横产式或纵产式。
(三)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平面的胎儿部分称胎先露。纵产式有头先露和臀先露。头先露又分为枕先露、额先露和面先露。臀先露分完全臀先露、单臀先露和足先露。横产式有肩先露。
(四)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左、右、前、后、横的关系称胎方位。各种先露均以一个特定的部位作为指示点,如枕先露为枕骨、面先露为颏骨、臀先露为骶骨等。每一种先露有4~6种不同的胎方位。
6.1.2孕期保健
孕期保健包括产前检查和孕期卫生指导,是围生期保健的重要部分。
一、产前检查
(一)定期检查应从确诊早孕开始,28周前每月检查一次;28~36周每2周检查一次,36周后每周检查一次,如有异常情况应住院观察。
(二)初诊
1.询问病史
(1)一般病史的询问;
(2)结婚史、月经史、本次妊娠史,孕早期有无感冒发热及用药情况;
(3)推算预产期,从末次月经第1天起,月数减3或加9,日数加7(农历加15)即为预产期;
(4)既往孕产史、胎产次、每次妊娠及产后情况,新生儿情况;
(5)既往病史,着重了解有无高血压、双胎、糖尿病、结核、肾病及过敏史、手术史等;
(6)家族史,有无双胎、畸胎和传染病、肝炎、出血性疾病。
2.全身体格检查
注意孕妇营养、发育、心、肺、肝、甲状腺等情况。尤其应注意:(1)身高与步态(2)体重(3)血压(4)水肿(5)乳房。
(三)产科检查
1.腹部视诊。注意腹部形状、大小,有无妊娠纹、手术瘢痕及水肿等。
2.腹部触诊
(1)按四步手法进行,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和胎方位;
(2)测量子宫的高度,判断子宫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
3.腹部听诊。胎心音在靠近胎背处传出,声音清晰,像钟表的滴嗒声。
4.骨盆外测量。通过骨盆外测量可间接了解骨盆内径的四径线、角度。
5.骨盆内测量。适用于骨盆外测量有狭窄者,在妊娠24周以后方可进行。
6.阴道检查。在消毒情况下方可进行。
7.肛诊。可了解先露部、骶骨、坐骨棘、坐骨切迹及骶尾关节活动度。
(四)复诊
1.询问前次检查后有无阴道出血、头痛等症状及胎动变化等。
2.测量体重、血压及检查有无浮肿及其他异常。常规化验尿常规。孕32周及36周时应复查血红蛋白。
3.B型超声了解胎儿、胎盘和羊水情况;检查胎位、胎心。
4.整个孕期对孕妇进行3~4次高危评分,及时识别高危情况,给予重点监护和处理。
二、孕期卫生指导
(一)饮食。应富于营养,食物多样化,忌挑食,充分供给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及含钙、铁的食物。
(二)劳动与休息。健康孕妇可照常参加工作和劳动,但避免过重和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作。保证足够的睡眠,睡眠时尽量取左侧卧位,以促进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胎儿生长发育。
(三)卫生。妊娠期汗腺、皮脂腺分泌旺盛,白带增多,应勤洗澡、换衣,保持外阴清洁,宜淋浴或擦浴,以免上行性感染。
(四)衣着。宜宽大舒适。不穿紧窄的袜,腰部及胸部不宜束缚过紧。
(六)性生活。妊娠12周内及妊娠32周后避免性生活,以防流产、早产或感染。
(七)孕期用药。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防致畸、致病。
(八)乳房护理。妊娠后期应经常擦洗乳头直至分娩,以清除乳头积垢,并使乳头皮肤坚韧,防止哺乳期乳头皲裂。如乳头凹陷或扁平,应经常用十字牵拉法矫正,以利于产后哺乳。
6.1.3正常分娩的护理
妊娠满28周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由母体产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37~42周分娩称足月产;28周末至37周分娩称早产;超过42周称过期产。
第一产程的护理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产妇宫缩开始的时间、强度及频率,有无破膜,有无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胎方位及骨盆测量等情况;还应了解孕次、产次、流产、早产、剖宫产、难产、产后出血等孕产史情况。
(二)身心状况
1.规律宫缩。产程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较短(约30秒),间歇时间较长(约5~6分钟),随着产程进展,持续时间逐渐延长(约50~60秒),间歇时间逐渐缩短(约2~3分钟),而且宫缩强度逐渐增加。
2.宫口扩张。当宫缩逐渐增强时,宫颈管逐渐短缩消失,宫口逐渐扩张直至开全。宫颈扩张的规律:
(1)潜伏期从规律性宫缩开始到宫口扩张至3cm,此期宫口扩张较慢,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为16小时);
(2)活跃期从宫口扩张3cm到开全,此期宫口扩张明显加快,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为8小时)。
3.胎先露下降。在宫口扩张的同时常伴有胎先露下降,胎先露下降程度以坐骨棘平面为标志,胎头颅骨最低点平坐骨棘时,以“0”表示;在坐骨棘面上1cm时,以“-1”表示;在坐骨棘平面下lcm时,以“+1”表示,依此类推。
4.胎膜破裂(简称破膜)。随着宫缩增加,羊膜腔内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胎膜即可发生自然破裂,破膜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
由于分娩过程存在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分娩是否顺利,母婴是否安全,新生儿的性别是否理想,有无畸形,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及产科水平如何,丈夫及家庭其他成员的照顾是否周到,这些均对产妇情绪影响很大。产妇对分娩知识的缺乏,以及宫缩造成的不适,常常让产妇表现出焦虑及不安。
【护理措施】
(一)让产妇说出焦虑的感受,耐心解释产妇提出的有关分娩的问题,帮助其认识分娩是生理过程,树立信心,积极配合,顺利完成分娩。同时,护士尽可能陪伴产妇,告诉其产程进展的情况,增加其信心,关心体贴产妇,帮助擦汗、喂水等,以满足其身心需要。
(二)临产后产妇宫缩不强、未破膜时,可嘱其在室内活动,有助于产程进展。宫口开大4cm以上,可卧床休息、对休息不佳疲劳者,遵医嘱给镇静剂。
(三)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食,摄取易消化高热量的饮食,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遵医嘱补液。
(四)临产后每2~4小时让产妇排尿1次,以免膀胱充盈,影响胎先露下降和宫缩。若小便不能自解,必要时给予导尿。初产妇宫口扩张小于4cm,经产妇宫口扩张小于2cm,应行温肥皂水灌肠,以便清洁肠道粪便,避免产时污染,同时,可使肠蠕动加快,反射性刺激宫缩,加速产程进展。但有阴道流血、胎位异常、胎膜早破、剖宫产史、胎儿窘迫、重度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等情况者,应禁忌灌肠。
(五)向产妇解释疼痛的原因,指导产妇在宫缩间歇时注意休息、睡眠,保持体力;在宫缩时,鼓励产妇做深呼吸,并用手按摩腹部或用拳压迫腰骶部,以缓解疼痛。
(六)产妇入院后,估计距分娩时间较长者,可进行沐浴或擦浴。剃去阴毛,并用肥皂水和温开水清洗外阴,注意冲洗液勿流入阴道内。
(七)测生命体征,每4~6小时1次并记录,血压应在宫缩间歇时测量,异常者可增加测量次数。
(八)密切观察宫缩强度及频率。观察者将手放在产妇腹部,宫缩时,宫体隆起变硬,间歇时松弛变软,定时连续观察宫缩持续及间歇时间和强度。也可通过胎儿监护仪较全面地了解宫缩情况。
第二产程的护理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宫口开全的时间,宫缩的频率及强度,胎心,羊水的颜色及性状,膀胱有无充盈,进一步确定胎方位、胎先露及胎先露下降的程度。
(二)身心状况
宫缩频而强,宫口开全,胎膜已破,当胎头下降至骨盆出口压迫直肠时,产妇有排便感并不自主向下屏气。随着产程进展,会阴逐渐隆起且变薄,肛门松弛。在宫缩时,胎头露出阴道口,间歇时又缩回阴道内,称胎头拨露;经过几次拨露后,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不再回缩,称胎头着冠。
【护理措施】
(一)密切监测胎心,第二产程宫缩强而频,应勤听胎心,每隔5~10分钟听1次并记录。发现胎心异常,及时处理,尽快结束分娩。
(二)宫口开全后,指导产妇正确屏气,以加速产程进展。让产妇仰卧,双足蹬在产床上,两手握住产床旁把手,宫缩时,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向下屏气用力,宫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安静休息等待下次宫缩。
(三)准备接生,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4cm时应将产妇送至产房准备接生。让产妇仰卧于产床上,两腿屈曲分开,露出外阴部,将消毒便盆置于臀下,用消毒纱布球蘸肥皂水擦洗外阴,顺序是大唇、小阴唇、阴阜、大腿内上1/3,会阴及肛门周围,再用温开水冲洗干净,为防止冲洗液流入阴道,用消毒干纱布盖住阴道口,最后用0.1%苯扎溴铵溶液消毒外阴,取下阴道口的纱布和臀下的便盆,铺消毒巾于臀下。接产者按无菌操作常规洗手、戴手套及穿手术衣,打开产包,铺好消毒巾准备接产。
第三产程的护理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胎儿娩出的方式、速度、时间,有无行会阴切开缝合术及阴道助产术,产后阴道流血及宫缩等情况。
(二)身心状况
1.阿普加评分(Apgarscore)用以判断有无新生儿窒息及窒息的严重程度,是以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
2.胎盘剥离的临床征象:(1)宫底上升,宫体变硬呈球形;(2)阴道少量流血;(3)阴道口外露的脐带自行下降延长;(4)用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按压子宫下段,宫体上升而脐带不回缩。
3.胎盘剥离及娩出的方式:(1)胎儿面娩出式,胎盘从中央先剥离,而后边缘剥离,其特点是胎盘先娩出,后有少量阴道流血,多见;(2)母体面娩出式,胎盘从边缘先剥离,血液沿剥离面流出,其特点是先有较多的阴道流血,胎盘后娩出,少见。
【护理措施】
(一)清理呼吸道,胎儿娩出后,再次清除口鼻腔内黏液及羊水,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当呼吸道内黏液和羊水吸净后仍未啼哭时,可用手轻拍新生儿足底,刺激啼哭。
(二)新生儿阿普加评分,7分以上一般不需处理;4~7分为轻度窒息,经处理可恢复;4分以下为重度窒息,需紧急抢救。缺氧严重者应在出生后5分钟再次评分。
(三)处理新生儿,在新生儿记录单打上新生儿足印和拇指印,经体格检查后,系上标明新生儿性别、体重、出生时间、母亲姓名和床号的手腕和包被。在保温的条件下,将裸体的新生儿抱给母亲,母亲胸部袒露将新生儿抱在怀中,进行首次吸吮乳头。
(四)协助娩出胎盘,确定胎盘已完全剥离后,接生者左手轻压宫底,右手轻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当胎盘娩出至阴道口时,接生者用双手捧住胎盘,向一个方向旋转并缓慢向外牵拉,直至胎盘及胎膜全部娩出。胎盘胎膜娩出后,按摩子宫刺激其收缩,减少出血。
(五)检查胎盘胎膜,将胎盘平铺在产床上,先用纱布擦去母体面血块,检查胎盘小叶有无缺损,然后提起胎盘,检查胎膜是否完整,胎儿面边缘有无断裂血管,如有部分胎盘或胎膜残留时,应重新消毒外阴,接生者更换手套,手伸进宫腔取出残留组织。测量胎盘大小、厚度和脐带长度,准确测量出血量并记录。
(六)检查软产道,胎盘娩出后,检查外阴、阴道和宫颈有无裂伤及裂伤程度,如有裂伤立即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