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阐明了它的基本内容及建设方向。这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晶,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力量源泉和思想道德保证。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在教育培养目标上,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基本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主题,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全面规划,整体推进,抓住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师生认同,在包容多样性中增进思想共识,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增强师生员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团结和带领全体师生共同前进。
一是充分发挥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武装主渠道作用。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一命题,加强和改进了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体现了理论高度,紧密结合学校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实际,努力使学习形式丰富多彩,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通过聘请校外专家举办讲座、辅导报告,观看相关题材录像,组织考察,党委书记形势政策报告会等形式提高一级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效性;通过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校领导、校外专家辅导报告,开展学习讨论,编印党委中心组学习材料,加强各二级中心组学习指导与检查等形式促使中心组学习达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作用。
二是不断加强教职工政治学习,努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贯彻学校党委重大决策为主线,结合学习“三讲”、三项教育、《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和党的重大会议精神,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三进”工程,做到人人熟记观点、力求理论深入人心,能够理论指导实践,促进道德素质进步,达到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
三是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现学校师德、师风的根本好转。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职业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制订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了师风建设规章制度,完善了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聘用的先决条件。所有新教师上岗前都必须经过师德培训,建立了师德考评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定期举办师德论坛,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通过教学名师评选、师德先进个人和集体评选、师德座谈会、师德讲座、学生评师德、专家评师德、不良行为曝光、师德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和师德先进人物事迹学习等多种方式大力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校、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讲师德光荣的浓厚氛围。
四是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帮助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我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弘毅”的校训,根据“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原则,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主线,坚持虚功实做,各级党组织通过开展给教职员工“送温暖”活动,慰问困难、生病教职工,教职工生日发放生日卡等措施,坚持深入课堂、深入教职工家庭了解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支持他们干事业、帮助他们干成事业,多做、做好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充分体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为民思想和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办学理念。
五是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的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突出广泛性、突现感召力。学校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工作;完善了督导组、处级以上干部、教师听课制度;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和精品课程的评选工作。马列德育部针对我校教育专业比例大的特点,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更新教育观念为突破口,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建设为基础,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多渠道多阵地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加强了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了明显的加强。
六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学校经过严格程序,招聘具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专职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充实学生管理队伍,这些辅导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干部。学校专门对辅导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对班级实行班主任制,从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中选聘班主任,鼓励优秀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家、学者兼任班主任工作。为保证学生工作需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水平,学校有计划地安排他们进一步深造,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高一级学位。学校将学生管理的效果与辅导员、班主任的奖金挂钩,经常要求学生管理人员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为人师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七是努力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遵循德育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原则,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倡导创建新的工作模式即氛围型、情感型、沟通型、服务型德育,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构建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教育目标,将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将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把劳动实践、军事训练、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列入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把社会调查、科技文化卫生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教育计划;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全校范围开展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辟了大学生就业网站,设立了就业信息宣传栏和用人单位资料查阅中心,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在就业形势、择业观念和技能培训等方面为广大同学提供咨询和服务;全面实施爱心工程,规范和完善贫困生帮扶机制,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为贫困生构筑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手段的全方位、多渠道的“绿色保障体系”;塑造了校园文化特别是校风、学风、教风和校园活动、校园景观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环境,形成了以政治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为主要方式的行为服务系统,建立起一整套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为主要内容,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支持系统和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高等学校作为弘扬先进文化、培育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作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主力军,作为社会大系统的重要一员,其和谐在全社会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不和谐、不稳定,社会也难以和谐与稳定,高等学校是建设好和谐社会子系统的关键。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我们认识到,和谐校园的构建活动,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进行的。
我校多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了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较优良的办学条件,打牢和谐校园建设的物质基础,促进了办学规模、结构、速度、质量协调,更加有利于师生员工安心投身于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工作,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形成了校园文化更加繁荣,师生生活更加安康,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的和谐校园局面。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灵魂。我校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始终保持和谐校园建设的正确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筑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基础;以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转化为全校师生构建和谐校园的共同的价值目标;以加强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教育,凝聚起学校各种积极力量,激发各方面活力,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第二,充分发挥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传承发展、辐射带动、深化认识的作用。我校深入研究人的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特点,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外延和实践要求,深入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配套的政策法律体系,借鉴国外在价值体系建设上的有益做法,吸取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并通过师生员工的社会实践,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广泛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从而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的影响范围,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第三,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是铸造灵魂,我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师生员工头脑、指导其实践,充分利用学校讲台、论坛、第二课堂、校园网络、校园电视台、院报等资源,不断丰富教育手段,创新教育载体,拓展教育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科建设、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各个环节;二是突出主题,坚持在师生员工中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在教育中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融入教学、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把握精髓,坚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师生员工的力量。我校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我校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把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四是打牢基础,坚持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高校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在师生员工中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成为普遍奉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从核心问题上入手,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心和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巩固和谐校园建设的群众基础。我校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研究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尊重和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听取和反映师生的意见,满腔热情地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办好事,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着力解决好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