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新探索
48457300000031

第31章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10)

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成效

近年来,学校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意见》、《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意见》、《学生团体组织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团体组织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

1.我校每年都将开展全校性大型学生文化活动10余场,主要有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社团文化节、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三月志愿者文化活动月、科普知识竞赛、主题辩论赛、诗朗诵、新生演讲赛等固定活动,以及各种重大节日庆典、主题纪念等文化活动。每年开展的院系级品牌文化活动50余场,主要有文学与传播学院的大学生“赏经、读经”影视欣赏、人民文学培训基地建设系列活动,美术系的书法比赛,外国语学院的英语口语竞赛,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具制作比赛,资源环境与科学系的地图绘制比赛,教育系的手工制作比赛,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网页设计比赛、应用程序设计比赛,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的电子设计大赛等。近年来,学校各级团员组织在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同时,还积极为青年学生开辟校外文化活动实践基地,提供文化素质锻炼平台。4年来,我校学生在参加校内外各项文化活动中,共有4000余名学生受到校级表彰,近1000名学生受到市级以上的表彰和奖励,另外,文学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共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文学作品100余篇。

2.每年寒暑期,学生们根据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校团委的统一组织和各院系团总支的具体指导下,积极投身不同的实践岗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四年来,学校分别以“同人民教育事业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践行‘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五四’报国志,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爱留守学生,共建和谐社会”、“关注偏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为主题,组织学生连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新春志愿者热心行动,投入实践活动经费近12万元,在校非毕业班学生全部参加实践活动,校团委集中组队14支,奔赴祖国大江南北,深入农村、厂矿、学校、机关、街道,到边远贫困的革命老区、西南山区、西北荒漠,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开展志愿服务和考察调研活动,从不同侧面围绕主题开展活动,活动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特色分明,保证了活动的效果。每学期开学后分别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组织“实践归来话收获”专场报告会,编撰了优秀实践论文集,对优秀个人和集体进行了表彰。连续四年,我校都被四川省教厅、四川省省委宣传部和共青团四川省委授予“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共有近500人和14个集体受到校级表彰,共有近30人和9个集体受到省级表彰。

3.四年来,我校共成功举办了四届大学生社团文化节。我校现共有注册学生团体31个,涵盖文化、科研、实践、艺体等多种类型,其中文化类学生团体有17个,共有在册会员人数近3000名。2003~2006年来,我校文化类学生团体共组织大小文化活动400余场,共有近110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这对提高我校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健康向上的学风、校风,建设高层次、高品味、高格调的校园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2004年,我校人与自然协会被团省委评为“优秀学生社团”;2005年,我校青春文学社被全国文联评为“全国十佳学生文学社团”;2005年,我校行知学社等5个学生团体被团市委评为“优秀学生社团”。4年来,学校共表彰了30个学生团体和300余名优秀学生团体干部。高校课外艺术活动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艺术课教学相互联系,又具有与学科教学相区别的独特的教育价值。因此,在内容和形式上,必须考虑学校教育以及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和创造,并在普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学生提高的愿望。

高校课外艺术活动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活动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各种各类艺术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我校学生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及成效

1.历年来,我校党政领导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课外艺术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大艺术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活动提供了必要条件,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学校开展各项课外艺术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师资、有制度。

2.近年来,学校共青团对学生艺术活动提出了“培养学生艺术才能,提高学生审美素养,铸造学生言行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口号,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每年都将举办全校性大型学生艺术活动近20场,院系级学生艺术活动60余场,除单项艺术活动外,学校还定期举办综合性的大型艺术活动,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庆国庆文艺会演、“一·二九”合唱比赛、新年艺术作品展、庆“五四”文艺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每次参与人数都达到全校学生半数以上,这样一来,既普及了艺术知识,又选拔培养出了一大批校园艺术骨干;既繁荣了校园文化生活,又提升了大学生的艺术品味和审美情趣。

3.学校还面向全体学生组建了大学生艺术团和各级各类学生艺术社团,开设了艺术课程,聘请专家上课,大大增强了学生了解艺术、品味艺术的兴趣。此外,我校的学生艺术活动还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创建相结合,定期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美化教室和寝室文化环境的活动。另外,学校还充分利用了社会艺术教育资源,补充和完善学生艺术活动内容,提高艺术活动质量和学生的艺术才能,推动校园艺术环境建设。

2004年,我校大学生艺术团的舞蹈《一个都不能少》参加全国第四届校园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征集评选获得二等奖及优秀组织奖;2005年,我校大学生艺术团的舞蹈《欢欣鼓舞》参加全国第五届校园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征集评选获得二等奖,被中央台邀请参加春节联欢晚会香港拍摄现场表演;2005年,我校学生参加四川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1人获一等奖,22人获二等奖,67人获三等奖,学校荣获组织奖;2005年,我校学生参加四川省首届大学生公益文化艺术大赛,1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2005年,我校学生参加全国首届中华校园诗歌节,4人获三等奖,青春文学社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学社。我校音乐系学生梁姗荣获“首届声乐器乐舞蹈大赛”四川赛区青年业余组声乐项目组“二等奖”;肖文荣获鸿越杯第十届全国推新人大赛绵阳赛区青年组民族唱法“金奖”、“首届声乐器乐舞蹈大赛”四川赛区青年业余组声乐项目组“二等奖”、第十届全国推新人大赛四川赛区民族唱法组“十佳金奖和”首届声乐器乐舞蹈大赛“全国总决赛青年业余组民族唱法”优秀奖“。2006年,我校学生参加世界华人艺术节,人获四川赛区一等奖,人获四川赛区二等奖,人获四川赛区三等奖,人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人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人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每年,学校将投入十万余元,用于定期开展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新生篮球赛、足球联赛、小球运动会、体操比赛等近10场大型学生体育活动。此类活动的由学校体育委员会主办,学生工作部和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具体承办,均成立了由学校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另外,每年各院系还将定期举办院系级学生体育活动30余场,活动的组织程序为:由主办单位研究制定比赛方案及策划书,报经学校体育委员会议审批通过,经费来源于学校划拨的学生活动经费,活动的开展情况由学生会主要体育部干部负责检查考评,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将及时上报活动总结及相关信息。4年来,学校共表彰体育工作先进集体20余个,体育标兵500余名。另外,我校学生在参加校外各级体育竞赛中,每次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如:在四川省第二届体育专业师范技能比赛中,我校荣获团体理论一等奖、技能二等奖、团体总分一等奖和16个单项奖。

坚持长期执行一日早操、课间操制度,并将周三下午4:30~5:30定为绵阳师范学院每周的全民健身时段。每校要求每个学生一周参加体育运动时间总计不少于5小时,要求各院系每学期组织的全民体育活动不少于4次,每次活动的参加人数不少于该院系学生总数的80%。同时,学校也大力支持学生体育类社团的发展,我校现有体育类学生社团7个,每年体育类学生社团共将举办30余场大小型体育活动,活动参与人数达5000人左右。由学校体育委员会牵头,组建学生篮球、足球、排球男女校队,由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的专业教师负责具体培训和定期组织开展竞赛活动。通过多种常规体育锻炼和定期的体育竞赛,我校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我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风貌也多次受到各级莅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的赞扬。

第七节建立创新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

1.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全面地、理性地认识人才市场是我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首先必须对人才的标准有一个基本的界定,即人才培养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大学不仅要成为国家科学文化的标志,更应该实现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打破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束缚,确立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确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各类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人才培养以市场为导向,并不意味对市场信息持盲从态度。对学生而言,在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接受社会挑选的认识提高的同时,避免片面追求”实用“的倾向;在处理基础课和专业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上,避免过分突出”实用主义“、”功利化“倾向;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目标的规划,避免急功近利而盲目追求。对高等教育本身来讲,由于其自身的周期性,与市场能快速反应信息的优点相比存在着时间上的滞后现象。这就要求高校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应有前瞻性,对人才市场的各种信息做出理性思考,不断过滤市场反馈信息中的不正确部分或虚假成分,从而充分遵循市场导向作用,全面地、理性地认识人才市场。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学生学习目的与需求、学习动力与行为态度的问题,它涉及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帮助他们认清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正确认识和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学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加强治学之风建设是我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外环境。高校是专家治学的场所,倡导严谨治学以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严谨的治学态度体现了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治学风气对学风起着导向和示范的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风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直接而深远的。高校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的学养给学生树立良好形象和榜样;另一方面要完善教师工作规范,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建立教师教学档案,严肃教学纪律,把教书育人作为考核教师和职务聘任条件的主要内容,奖罚分明。对教育管理者的工作作风也要严格规范,才能切实加强治学风气建设,推进学风建设。

4.加强制度建设和强化管理是我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证。制度建设是强化管理的基础,没有教育的管理是盲目的管理,没有管理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以教育引导管理,以管理强化教育,从严要求,加强管理是建设优良学风的保证。(1)完善奖励制度,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引导治学与求学、教风与政风的良性发展。(2)建立淘汰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保持一定的淘汰率,促使教学相长。(3)建立公正合理的考评体系。通过公正合理的考评,使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的真实价值得到认可和体现,形成良性循环。(4)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让学风建设的因素主体能把自身主要精力放在目标理想的追求与实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