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冲任督带辨证
导致不孕不育的因素有淫邪因素、情志因素、生活因素和体质因素。不孕症的病理机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为病;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病。不孕病机与内科、外科等其他各科病机的不同点,就在于不孕病机必须是损伤冲任(督带)的。在生理上胞宫是通过冲任(督带)和整体经脉联系在一起的,在病理上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等只有损伤了冲任(督带)的功能时,才能导致胞宫失常发生不孕不育。女子冲、任、督三脉皆起于胞中,带脉则环腰一周,络胞而过,四脉均与胞宫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冲为血海,是气血汇聚之所,人身先天之元气与后天之水谷精气皆汇于冲脉;任脉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液都属于任脉总司,为人体妊养之本。督脉总领诸阳经,主一身之阳,维系人身元气。带脉约束诸经,使经脉气血循行保持常度。四脉相互调节与滋养,维持着女性的正常生理功能。无论任何因素影响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均会导致机体发生病变,胞胎也无所系,出现妇女经、带、胎、产诸疾。历代医家多是以此立论的。《诸病源候论》论妇人病,凡月水不调候五论、带下候九论、漏下候七论、崩中候五论,全部以损伤冲任立论。《校注妇人良方》称:“妇人病有三十六种,皆由冲任劳伤而致,盖冲任之脉为十二经之会海。”《医学源流论》说:“凡治妇人,必先明冲任之脉……冲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源洞悉,而候所生之病,则千条万绪,以可知其所从起。”
徐灵胎对奇经病变与妇产科疾病的关系作了高度的论述,认为“经带之疾,全属冲任。”李时珍更明确指出:“医不知此,罔探病机。”说明必须突出“冲任损伤”在不孕不育中的核心地位。
综上所述,三种病机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脏腑功能失常,可导致气血失调;气血失调,也能使脏腑功能失常;同样直接损伤胞宫,可能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总之,不论何种致病因素损伤了机体,不论病变起于哪个脏腑,是在气还是在血,其病机反应总是整体的,都是损伤了冲任(督带)生理功能才发生不孕不育的。懂得这些,才能从错综复杂的变化中找出病机的关键所在,最后作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1.冲任虚衰证 症见婚久不孕,月经推迟而至,经色淡红,经量少或经闭不来,孕后胎漏或胎动不安等。
2.冲任不固证 症见月经提早,经水量多,经期延长,甚或崩中漏下,流产,早产,产后恶露不绝,子宫脱垂等。
3.冲脉气逆证 症见孕后恶心呕吐,经期吐血、衄血,经时头痛、眩晕等。
4.寒滞冲任证 症见婚久不孕,孕后腹痛,月经推迟,经水少而来之不畅,经色黯或有血块,经期腹痛,盆腔包块或痛或不痛等。
5.热扰冲任证 症见经期提早或经乱,经色深红而量多,胎漏下血,血色深红,产后发热或恶露不绝等。
6.湿热(热毒)蕴结任、带证 症见带下黄稠,阴中生疮,阴部肿痛,外阴瘙痒,盆腔炎症,产后发热等。
7.督脉亏虚证 症见婚久不孕,腰脊寒冷或腰酸背痛,脑空耳鸣,健忘等。
8.瘀阻冲任证 症见婚久不孕,经行先后不定,经血时多时少或崩中漏下,产后恶露量多如注或淋漓不断,经血紫黯有块,小腹或两少腹部疼痛固定不移,或经行腹痛,异位妊娠,产后腹痛,盆腔癥块等。
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女性不孕(育)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主要由多种妇科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一种结局或后遗症。在导致不孕症的这些疾病中,比较常见的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输卵管炎、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炎、阴道炎等。
因此,要弄清女性不孕(育)症的病因,必须通过系统检查,掌握四诊的详细资料,把辨证与辨病结合起来,作出正确的诊断。一般来讲,在这些妇科疾病中,卵巢功能异常可以辨为肾气不足、肾阴亏损、肾阳不足、肝气郁结、肝郁化火、痰湿内蕴、气虚血瘀等证型。输卵管炎和输卵管阻塞可以辨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湿瘀滞、痰浊阻滞、瘀热互结、肾虚血瘀等证型。子宫内膜炎可以辨为气虚血瘀、脾肾阳虚、湿热下注等证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辨为阳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瘀热互结、痰瘀互结、肾虚血瘀等证型。宫颈炎可以辨为肾阴亏损、肝郁化火、湿热下注、湿毒壅盛等证型。阴道炎可以辨为肾气虚弱、阴虚火旺、湿热下注、湿毒壅盛等证型。
不孕症的中医治法
不孕不育症的治疗法则与中医学的其他学科一样,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着重于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任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表现出来,然而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一些现象,还不是疾病的本质。只有充分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地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找到疾病的根蒂,从而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法常常是“谨察阴阳所在调之”,应该明确病因、病性、病位,分清标本缓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在具体治疗用药上,又必须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确定用药时间和给药途径与方法,以期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收到理想的治疗结果。
从不孕症总的病机来看,由于妇女素禀不足,房事不节等,常损伤肾气。又由于妇女生理上数伤于血,以致气分偏盛,性情易于波动,常影响于肝。另外饮食失调,忧思不解,劳倦过度,每易损伤脾胃。脏腑为气血生化之源,气靠血养,血赖气行,气血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协调,互相为用,妇女在生理上以血为用,且皆宜耗血,常使气血处于失调状态。因此,脏腑(尤其肾、肝、脾、胃)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导致冲任损伤,造成不孕。故常用补肾滋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诸法来调补冲任,并作为不孕症治疗的基本大法。
一、内 治 法
内治法,也就是把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理论具体地运用于实践之中,选用中药,主要通过内服中药的方法,进行具体的治疗。在实际临床运用中,清朝程国彭提出了著名的治疗八法,即“汗、和、下、消、吐、清、温、补。”这八法拓展开来,又可建立许多治疗方法,所谓“八法之中,百法备焉。”不孕症既具有其他中医学科的一般特征,又有其临床特殊性,所以,在治疗上也就必须灵活运用。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应当根据其生理特点,以调整肾的生理功能为主,辅以调整肝、脾二脏、冲任二脉和胞宫的生理功能、调整气血,使之“阴平阳秘。”女性受孕的机制,主要在于肾气旺盛,精血充足,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两精相搏,合而受孕。正常的月经在受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要保持月经正常,就需要各脏腑、经络、胞宫、气血等的相互协调。根据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特点,将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一)补益肾气法
肾藏精,精化气,肾中精气的盛衰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先天肾气不足,或房事不节、大病旧病、反复流产损伤肾气,或高龄,肾气渐虚。肾气虚,则冲任虚衰不能摄精成孕,或月经不调或停经,经量或多或少,色黯;腰膝酸软,精神疲倦,头晕耳鸣,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两尺尤甚。治宜平补肾气。常用的代表方剂有寿胎丸、归肾丸、肾气丸等。
(二)温补肾阳法
肾为先天之本,胞脉系于肾,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根本。“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指寒证若属阳虚阴盛,那么,就应当温补肾阳,参以填精,使阳有所附,阴得温化,阴阳协调。这是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症的一种主要常用方法。肾阳衰弱,气化失常,可见婚久不孕不育,形寒肢冷,精神疲惫,腰膝酸软,小腹发冷,小便清长,夜尿增多,大便溏薄,初潮迟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有闭经,性欲淡漠,带下清稀,量多色白等。肾阳不足,则上不能温煦脾阳,下不能温养胞脉,治宜温阳补肾。常用的代表方剂有右归丸、右归饮、温胞饮、温冲汤等。若肾阳衰微,不能温化水湿,气化不利,水湿停留,则应当在温阳的基础上适当配伍利水之品以消除水邪。
(三)滋补肾阴法
肾主藏精,对“天癸”的成熟和冲任二脉的通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肾阴受损,阴不敛阳,导致阳失潜藏,出现阴虚阳亢者,治疗当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是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症的一种主要治疗大法。肾阴亏损,精血不足,可见婚久不孕不育,头晕目眩,腰腿酸软,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颧红唇赤,午后潮热,月经先期,量少色鲜红,或有闭经等。肾阴不足,则冲任失养,血海不足,治宜滋阴补肾。常用的代表方剂有左归丸、左归饮、六味地黄丸等。若阴虚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则宜滋阴清热为主,方选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使相火得清,真阴得补。
若肾中阴阳俱虚,则宜阴阳双补,正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
(四)疏肝养血法
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全身血液的贮藏与调节以及筋脉、关节的濡养,皆有赖于肝。冲为血海,是气血汇聚之所,人身的先天之元气与后天水谷之精气皆汇于冲脉,对女性生理的发育与生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冲脉又附于肝。任脉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液都属任脉总司。情志内伤,肝气郁结,可见婚久不孕不育,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善叹息,食少,经前胸胁、乳房、小腹胀痛,月经先后不定,经行不畅,量少色黯,或有血块,伴有痛经等。治宜疏肝养血。常用的代表方剂有开郁种玉汤、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对于肝郁化火,则宜疏肝清热,方选丹栀逍遥散,以清肝经血虚郁热。若肝肾阴亏,血燥气郁,则宜滋阴疏肝,方选一贯煎,以疏肝理气,滋阴泄热。选药忌用辛温香燥之品,以免劫津伤阴,导致肝血愈亏。
(五)健脾养血法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脾胃。冲脉隶属于阳明,精气充足,气血充沛,则利于孕育。脾胃有益气、生血、统血、运化之功能。脾胃虚弱,无养胞脉,可见婚久不孕不育,面色萎黄,四肢倦怠,食少失眠,心悸盗汗,月经过少,或闭经,或者崩中漏下等。治宜健脾养血。常用的代表方剂有归脾汤、十全大补汤等。若脾阳虚弱,无以温煦,运化无权,则宜温运脾阳,方选理中丸、实脾饮,以温阳建中。本证之用药不宜过于滋腻、克伐,以免损伤脾胃正气,导致运化功能失常,变生他病。
(六)调理气血法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动力,借经络运行全身,循环不息,维系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妇女以血为本,经、带、胎、产全赖精血充足,任通冲盛。
气血两虚,冲任失调,可见婚久不孕不育,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红,头晕眼花,少气倦怠,月经过多,经血色淡质薄,经期延长,甚或闭经等。气血不足,则冲任受损,胞宫失养,治宜益气养血。常用的代表方剂有八珍汤、人参养荣汤等。如以血虚为主,则宜补气生血,方选当归补血汤合四物汤。以使气血调顺,则五脏安和,经脉通畅,胞宫得养。应选用燥性小的药物,免伤精血。
(七)活血化瘀法
气血的运行,保持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气属阳,是动力;血属阴,是物质。血液在经脉之中,之所以能周而不息地运行于全身,皆有赖于气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正所谓“气为血之帅。”但是,气又必须依赖营血,才能发挥作用。即血液营养组织器官而产生功能活动,而功能的正常活动又推动了血液的运行。气机不畅,瘀阻胞宫,可见婚久不孕不育,情绪不稳定,皮肤干涩,胸闷烦躁,少腹刺痛,月经量少,经行不畅,色黑有块,痛经,块下痛减,或淋漓不净等。治宜活血化瘀。常用的代表方剂有少腹逐瘀汤、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活血化瘀的目的在于使气血调和,任通冲盛,所以,用药不可过于耗散,以免损伤气血。
(八)温经散寒法
寒主收引,其性凝滞,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受损,失去了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可出现脏腑功能减退的寒证。寒凝血瘀,冲任不畅,可见婚久不孕不育,面色不华,唇口干燥,畏寒便溏,少腹冷痛,得热则舒,按之痛减,经行后期,量少、色黯有块等。寒入胞脉,则气血不畅,冲任受阻,治宜温经散寒。常用的代表方剂有温经汤、生化汤、少腹逐瘀汤、艾附暖宫丸等。若冲任虚损,不能统摄血脉,阴血不能内守,则宜养血调经,安胎止漏,方选胶艾汤,以标本兼顾,塞流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