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悦耳的弦音——小提琴(课外雅致生活)
48432300000020

第20章 名家名曲-海菲茨(2)

20世纪50年代末录制的柴科夫斯基和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表现更加从容,尤其是门德尔松比1949年和比彻姆合作的版本更加成熟。这些唱片一直是RCA公司的常青树,历年畅销不衰。在浪漫派曲目中,海菲茨还开发了诸如布鲁赫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康纳斯小提琴协奏曲之类的杰作。尤其是布鲁赫第二小提琴协奏曲,长期以来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大名所掩,正是海菲茨录下了久久期待的第一张唱片(1952年),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布鲁赫的旋律天赋,色彩和节奏繁复多变,谋篇布局求新出奇。海菲茨为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寻找的音质、音色和揉指的律动令听者心醉。虽然整体速度较快,抒情段落仍然气息悠长。在1951年录制的《西班牙交响曲》中,按照奥尔学生的惯例,省略了西班牙风味最足的“间奏曲”一段,但是听来同样令人信服,处处洋溢着妩媚的拉丁气质,音流如注。同期,海菲茨重录了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和圣·桑的《哈瓦纳斯》《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这些唱片不仅完美,而且在技巧处理上大胆、冒险,透着惊人的胆略。 在海菲茨一生中,许多作曲家根据海菲茨的特点,专为他创作了难度惊人、风采各异的佳作。这包括格伦伯格热烈喧闹与浪漫伤感杂糅并举的小提琴协奏曲,其花哨的写法是海菲茨惊人技巧的典型炫示;科恩哥尔德根据自己电影配乐编写的风起云涌的小提琴协奏曲;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文采斑斓充满圣诗般狂想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罗饶刚毅果敢的小提琴协奏曲;还有海菲茨爱不释手的沃尔顿的小提琴协奏曲。

20世纪40年代与古森斯合作的版本,技巧惊人,但20世纪50年代沃尔顿亲自指挥的版本,表现更加深入细腻。海菲茨大量表情滑指的运用给这首乐曲带来绿油油的丛林中的情调,幻想、忧郁、狂喜此起彼伏,不愧是英国小提琴文献中可与埃尔加小提琴协奏曲比肩的杰作。

下面介绍其中的两张唱片。第一张唱片主要的曲目是科恩哥尔德和罗饶的小提琴协奏曲。抒情是科恩哥尔德(1897-1957年)小提琴协奏曲的灵魂。他生长在浪漫之都维也纳,从小就是个作曲神童。施纳贝尔曾经演奏过他13岁时写的一首钢琴奏鸣曲。后来,在纳粹肆虐的年代,他离开了欧洲,来到美国好莱坞,凭着下笔如有神的才华,成为写电影配乐的高手。这部忧郁曲写于1945年,是胡贝尔曼约请他写的,原来打算交给胡贝尔曼首演。但是胡贝尔曼拖拖拉拉,总也定不下首演的日期,最后只好交给海菲茨了。1947年2月15日,海菲茨和哥什曼指挥的圣路易斯交响乐团合作举行了此曲的首演。这部作品由作曲家在乐谱封面上写上了献给马勒的遗孀阿尔玛的字样。协奏曲共分三个乐章,主题大抵都是从科恩哥尔德谱写的电影配乐中截取的。第一乐章思慕的开始主题,取自1937年的影片《又一个黎明》,宁静的第二主题取自1939年的影片《胡亚雷斯》,这两支感人的旋律由独奏小提琴做了充分的展开;中间乐章是一首浪漫曲,主题选自1936年的影片《Anthony Adverse》,对比中段是为协奏曲专门写的。引子过后,独奏小提琴高高地翱翔在乐队之上,延绵不绝地唱出了一大段哀婉动人的旋律,这是科恩哥尔德敬献给他的维也纳同胞马勒的一曲挽歌;终曲颇有几分开山辟地的气概。这是影片《王子与贫儿》的主题歌,作为对比,第二主题处理成一段怡然自得的乡间小调,到了尾声转换成狂欢热闹的场面。

海菲茨在演奏这部作品时,充分发挥了自己音质富于弹性的优势,浪漫曲中流露出对韶华易逝、人生苦短的伤感。和科恩哥尔德情形相仿,罗饶(1907-1995年)也是先在中欧成名,然后来到美国,成为给好莱坞电影配乐的好手。1953年,罗饶写了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的草稿,由当时海菲茨的钢琴伴奏艾曼努尔·贝转给海菲茨。海菲茨看后很感兴趣,鼓励罗饶把作品写完。当时罗饶在意大利,花了六个星期把作品全部写好。后来,又用了一些时间和海菲茨探讨修订技术细节。最终,在1956年1月15日,海菲茨与瓦尔特·汉德尔指挥的达拉斯交响乐团合作举行了这部作品的首演。协奏曲透露出这位匈牙利血统的作曲家对故国的迷恋和热爱。罗饶不是简单地从民歌中寻找现成的素材,而是在自己的作品中揉进了刚毅、果敢、质朴、幽默这些匈牙利民族的优秀品格。第一乐章生机勃勃,热情质朴;第二乐章青山绿水之间,歌声缭绕;第三乐章很诙谐,像是在匈牙利民间集市上常见到的杂耍表演,独奏小提琴是当然的主角。在鼓号声的催促下,独奏小提琴迟迟地登场,先活动活动筋骨。再抖出个小绝活,随着情绪逐渐热烈,小提琴的花样越翻越出新,在兴高采烈的当儿,作曲家插进来一个对比中段,把第一乐章的主题在此予以抒情的变形再现。然后再依着独奏小提琴的性子,忘情尽兴地耍弄个够。这样的作品很适合海菲茨的性格。第三乐章中,海菲茨连续使用了几个个性极强的妩媚俏皮的滑指,把作曲家写作时快乐的心情准确地传达给我们。这张唱片中录制于1946年的科恩哥尔德协奏曲,海菲茨的琴声特别生动,可能是拾音器离琴较近的缘故。

第二张唱片主要循曲目是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1895-1968年)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和卡伦·哈恰图良的小提琴奏鸣曲。多才多艺的意大利作曲家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在1930年和海菲茨初识订交,就接受了海菲茨的委托,写了一首小提琴和钢琴的小品《云雀》。1931年海菲茨和纽约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他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同年夏天,作曲家开始动笔写作《第二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取名《先知们》的协奏曲是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从希伯来古老的传说中汲取灵感的杰作。他想描绘在遥远光辉的圣经时代,先知们在苦苦众生的簇拥下,在鸟语花香的环绕中,纵论古今,遥指未来,妙语如珠,侃侃而谈的情景。三个乐章分别以圣经中的三位先知命名,作曲家只不过是想唤起我们神圣庄严的联想。但是听众不必受标题暗示的典故限制。这部作品于1933年4月2日首演于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会上,海菲茨独奏,托斯卡尼尼指挥。极其繁难的独奏声部,在海菲茨完美精湛的技艺下,一一化解为栩栩如生的音画,传人听众耳中。卡伦·哈恰图良是大名鼎鼎的阿拉姆·哈恰图良的侄子,1920年生于莫斯科,曾于1945年跟随肖斯塔科维奇和米亚斯科夫斯基学习作曲。他1947年写下了这首小提琴奏鸣曲编为作品第一号,可别小瞧了它,沉郁顿错的节奏和飘逸悠扬的美声交织共鸣,小提琴和钢琴的乐器性能都得到了相当高度的发挥,听觉效果极佳。海菲茨音色的丰饶俏丽、变幻多姿,在此得以尽情发挥。让人听了以后情不自禁地陶醉。难怪在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录下这首乐曲几年之后,海菲茨技痒难熬,也要把它收在自己名下。不用说,与海菲茨这样一位追求尽善尽美的至尊合作会有许多困难。在他录制的室内乐中,不难觉出小提琴总要豁然超出众人。1950年和鲁宾斯坦、皮亚季戈尔斯基合作录制的柴科夫斯基的钢琴三重奏中,小提琴与钢琴互不相让,充满了宏伟的气魄;大提琴谦恭地闪在后面,柴科夫斯基音乐中温暖的情意多少减少了几分。

雅沙·海菲茨,这是一个和20个世纪小提琴演奏史、唱片录音史紧紧连在一起的显赫名字,他使许多小提琴家自愧,让伴奏者害怕,令爱乐者着迷……

海菲茨在20世纪世纪30年代~50年代末的录音,是他演奏生涯的颠峰,这些小提琴协奏曲具有仿如天鹅绒般流畅顺滑的音色,无疑是音乐史上的珍宝和小提琴家的教本。当立体声录音时代来临后,海菲茨第二次绽放出耀眼光芒,他的完美演奏得以留传后世。这段时期海菲茨留下的录音,例如勃拉姆斯、贝多芬、门德尔松、柴科夫斯基等四大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西贝流斯协奏曲,普罗高菲夫第二号协奏曲等演奏都是堪称颠峰时期的稀世典范录音。他的唱片(特别是编号是LSC的RCA版本),会比其他演奏家的同类唱片贵一两倍。这些近似于古董的LP唱片是否真的物有所值很难估量,但就录音价值来说,它们的确是无价之宝。可以说,海菲茨为小提琴演奏的技巧“制定”了一个活的标准,至今没有谁敢说自己的演奏技巧可同海菲茨比肩。

曾传言海菲茨的师兄艾尔曼在现场聆听他在美国的第一场音乐会后紧张得浑身冒汗,并对身边的钢琴家说:“你不觉得今天的天气太热了吗?”钢琴家笑着回答:“也许对于钢琴家来说还不算热。”斯特恩曾感叹:“拉小提琴的只有达到我这个水平才能真正理解海菲茨是多么伟大!”帕尔曼曾说:“海菲茨大大地改革了小提琴的技巧,并把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推向了光芒万丈的巅峰。”梅纽因说:“他是小提琴家眼中的小提琴家。”当年红极一时的克莱斯勒听完海菲茨的演奏后,感慨地对另一位大师金伯李斯特说:“我们不如在膝盖上将小提琴打碎,回家耕田去吧。”可见,在当年高手如林的情况下,海菲茨的琴技用武侠小说中的话来形容已是“独孤求败”。

海菲茨的演奏极具说服力,不谈那凌厉无匹的技巧,单单是那份君临天下的王者气质就不是其他小提琴家所能比拟的,但仍有不少人质疑海菲茨的诠释风格是否过于冷酷无情?一般乐迷也因他的这种演奏风格而认为其录音的音色冷硬,其实这个观点很难站住脚。现实中,海菲茨是一位很有幽默感,体贴他人的音乐家。至于他在拉奏时目无表情,面部冷漠,只不过是他也像大多数音乐家一样,将心神全然贯注于音乐,服务于音乐,面部当然无余暇“做表情”。

1972年10月23日,海菲茨举行了最后一场公开音乐会,录音随后发行。他演奏的弗朗克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小提琴奏鸣曲芳香四溢,拉威尔的《茨岗》大胆泼辣,克莱斯勒的《狩猎》和布洛赫的《即兴》是海菲茨新练就的曲目。70岁高龄的老人不免被视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海菲茨却以实践证明了自己不仅手指和手臂稳固可靠,而且思想也新鲜活跃。综观海菲茨的艺术生涯,他是表现最稳定的小提琴家,无论唱片还是现场都是如此。他在音乐会上失手的次数远比其他任何同行少得多。从1917年卡内基首演以来至20世纪50年代初是他技艺最精湛辉煌的时期。到了晚年,他的揉指已经不如年轻时那么层次分明,变化多端,运弓也不如当年那么晶莹剔透、张力十足。在乐曲的处理上更加强调心灵的自由,但听来不时觉出有股燥气浮动其间。究其根源,就在于海菲茨争强好胜,急烈进取的性格,导致他永远不服输,永远不服老。他一生中真正的对手只有自己难以企及的盛年,主观愿望是不愿落在昨日之我之下,客观效果却不免显出浮躁焦虑,虽然还不至于力不从心。一般听海菲茨,都是先从他较晚期的录音入手。这些固然也是极了不起的成就,但仍然使觉得与传说中的神奇有距离。随着聆听的深入,在他全盛时期的录音中,只要静下心来,不计较音场的狭仄,排除表面噪声的干扰,终会发现:一个神奇的传说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