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悦耳的弦音——小提琴(课外雅致生活)
48432300000017

第17章 名家名曲-巴赫(1)

生活的时代

17世纪上半叶的德国上空被浓烟迷雾覆盖着,这是一个窒息人性的悲惨世界。大小公侯、僧侣和神甫们为了争权夺利,利用新教和旧教的分歧,分成两个阵营,各自勾结外国势力,在本国的国土上烧杀抢掠。从1618年起一直打到1648年,持续了30年之久的这场残酷的战争使德国人口减去1/3,城市萧条,土地荒芜,矿山损坏,工商业衰退。统治者用棍棒和鞭子维持他们的专治统治。自由农民犹如白乌鸦一样稀少。这是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战后疮痍经久未复。18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虽然在一些城市有一定的发展,但很缓慢,德国仍然分裂为三百多个封建小邦国,政治、经济、文化仍处于落后状态。这些小邦国的宫廷贵族大都仿效法国宫廷,实行专制统治,大小公侯骄淫逸,道德败坏。为追求时髦的风尚,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势和豪华,都设有歌剧团成乐队。在德国大小宫廷中,到处都充斥着外国的文化,模仿路易十四时代法国的文学,模仿意大利的歌剧,用重金聘请法国、意大利的演奏名家和歌剧女明星,对民族的文学艺术采取鄙视的态度。普鲁士王弗里德利希二世竟用法语轻蔑地说:“哼!德国的歌唱家唱歌,我听起来简直和我的马叫一样。”正像17世纪德国杰出的诗人格吕菲乌斯在名诗中指出的那样,战争固然恐怖、罪恶,但比死亡、瘟疫、火灾和饥饿更为可怕的是许多人丧失了灵魂。

漫长的黑夜总会有几缕星光的。这期间,市民阶层反对封建割据,要求民族统一的情绪也有所增长,法、英等国启蒙运动的浪潮也波及了德国。当时流行的《道德周刊》,就起着传播启蒙思想,教育广大市民阶层,唤醒民族意识的作用。在莱比锡的德国启蒙文学的早期代表人物高特舍特(1700-1766年)就曾主办过《道德周刊》。但由于德国市民阶层在经济上、政治上都依附于贵族宫廷,所以又具有思想上的软弱性和政治上的妥协性,市民艺术家要么出国(像亨德尔那样),要么就沦为宫廷或教会的乐工、奴仆。

就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孕育了18世纪欧洲音乐的巨擘、古典音乐大师巴赫。他的音乐像一道闪光,给德国黑暗时代带来了一线光明,并影响着未来世界音乐的发展。

生平和创作特征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1685年3月31日出生于德国图林根省的爱森那赫市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世家。生活在这个小城镇的人们非常热爱音乐,据说在它的古代城门上刻写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上回响”几个字。

巴赫从小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在民族的和群众性的音乐生活中长大。顽强的性格、不屈不挠的精神,刻苦勤奋的自学,导致了将来的成功。巴赫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小提琴、古钢琴,特别是管风琴的演奏练习上。他哥哥是当时德国大音乐家帕赫贝尔(1653-1706年)的弟子,通过哥哥,巴赫学习了帕赫贝尔的风格,对他日后的创作有着明显的影响。

巴赫像一块海绵那样,尽力吸收、融合了当时欧洲各流派的艺术成就,愤发地进行了刻苦的钻研,成为一个杰出的演奏家、乐器鉴定家和作曲家。后来,当有人问起巴赫他的艺术是怎样达到这样完美的境地时,他严肃而简单地回答:“这是由于我下过一番苦功,谁如果像我这样下一番苦功,他也会达到同样的境地。”

他那多年磨炼而成的极高的管风琴技艺,连那些不怀好意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特别是他罕见的即兴演奏才能更是所向无敌。当做完礼拜后,巴赫常常应做礼拜人的请求弹奏管风琴,他就随意选一个主题,用一切手法予以展开,甚至可以不间断地演奏好几个小时,还是不离开这个主题基础。当大管风琴家莱因肯听了巴赫的演奏后,非常兴奋地说:“我原来以为这种艺术要泯灭了,但我在你的创作中,看出它获得了新生。”

巴赫的一大半管风琴曲都作于魏玛。如著名的《d小调管风琴托卡他与赋格曲》《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曲》《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曲》以及宏伟的《帕萨卡里亚》。这期间,他还努力钻研了意大利作曲家柯莱里(1653-1713年)和维瓦尔第(1678-1743年)的作品,从中汲取德国音乐所缺乏的东西,为此目的他把维瓦尔第的小提琴曲改编为管风琴曲和古钢琴曲,并在自己的许多管风琴曲和古钢琴曲的赋格曲内都采用柯莱里等人作品的主题加以展开。此外,还写了一些宗教和世俗的大合唱,如《只有快乐的狩猎能安慰我》《现在到青草地上来》等。

后来,巴赫在柯屯王子没落的小宫廷中担任乐长。1720年,他完成了出色的古钢琴曲《半音阶幻想曲和赋格曲》;1722年,完成了复调音乐的最高典范《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形成另一种音乐风格(主调和声)的基础;还写了《法国组曲》和《英国组曲》等古钢琴组曲,以及六首著名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小提琴奏鸣曲。

巴赫以其在管风琴和古钢琴上无与伦比的技艺,吸引了不少崇拜者和朋友,其中有德国卓越的歌剧作曲家哈塞及其夫人——著名意大利歌唱家浮斯汀·鲍尔多尼。1729年,巴赫成了莱比锡音乐学会的领导人以后,他就献身于这一工作,置教会当局的可厌的干扰和监视于不顾,他以指挥家的身份常常在公园、咖啡馆、娱乐场所等群众性的音乐会上演出。新的音乐活动方式、新的听众,也就赋予作曲家以新的创作任务。为了适合市民的趣味和要求,他创作了管弦乐组曲、世俗大合唱等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如《马太受难乐》(1729年)《b小调弥撒》(1738年)《平均津钢琴曲集》卷二、钢琴协奏曲《意大利协奏曲》《高尔德贝格变奏曲》等。在莱比锡的头十几年正是巴赫创作的顶峰时期。

长年累月的辛勤劳动,使晚年的巴赫患了眼疾,两度开刀无效,终至双目失明。不久,就于1750年6月28日在莱比锡与世长辞了,他的死没有引起显著的社会反应。他被安葬在圣·约翰教堂的墓地。 巴赫生时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赢得应有的尊重,大部分作品非但没有得到出版,也不为人们所理解。“伟大的巴赫”反倒是指他的儿子埃曼纽尔·巴赫。当时人们只承认巴赫是一个演奏家、乐器鉴定家。他在音乐创作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在他死后多少年方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所推崇。